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和作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49.41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和作用, 为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心理科门诊诊治的8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 另选来自学校和本院职工子女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评总分≤7分的80例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HAMD 两个工具来测评两组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比较: 男性患者在父亲严厉惩罚因子(FF2)、父亲拒绝否认因子(FF5 )、母亲情感温暖因子(MF1)、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MF2)和母亲拒绝否认(MF3)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女性患者在父亲情感温暖因子(FF1)、父亲惩罚严厉因子(FF2)、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母亲情感温暖因子(MF)、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MF2)和母亲拒绝否认(MF3)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001)。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存在教养方式不当, 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有助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与预防。。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7-0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