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不典型川崎病诊治体会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43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在临床工作中避免误诊及漏诊。方法 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的17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最早出现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眼球结膜充血、一过性全身皮疹、口唇潮红皲裂,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CT)增高、卡疤硬结有早期诊断价值,多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冠状动脉扩张最早出现在发病后4d,最迟10d。结论 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注意结合患儿的辅助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诊断川崎病,避免误诊及漏诊。早期、足量的使用丙种球蛋白(IVIG),可避免冠状动脉扩张形成冠状动脉瘤。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1-1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