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休克早期连续使用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的效果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47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观察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休克早期连续使用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IBP)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桡动脉置管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观察血压数值变化,对患儿血压实行动态监护。同时选取对侧上肢进行无创血压(NIBP)监测,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实验数据。结果 研究期间共65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休克早期无创血压收缩压(8.58±1.76)kPa,舒张压(5.81±1.28)kPa,平均动脉压(6.73±1.32)kPa;同期IBP收缩压(7.49±1.66)kPa,舒张压(5.07±1.41)kPa,平均动脉压(5.87±1.37)kPa,两种方法各血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在恢复期两种方法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休克早期,NIBP和IBP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7、0.579和0.805(P<0.001);在恢复期NIBP和IBP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3、0.857和0.891(P<0.001)。结论 有创动脉压监测装置可持续显示血压的连续变化,能准确、有效反映患儿的病情变化,其灵敏度大于无创血压监测。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休克早期必需应用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及时了解血压情况,以便临床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1-0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