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抗凝门诊成效分析与评价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973.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凝门诊对患者抗凝达标率及依从性方面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肾内科以及门诊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且随访期(6个月)内仍需持续服用华法林的50例患者。按实验设计的随机化分组,分为随访组(n=25)和对照组(n=25)。对随访组患者采取门诊约定随访为主,电话随访为辅,建立随访记录表用以记录药师随访干预情况;对照组患者仅观察记录INR值、不良事件等指标,不进行药师随访。结果 监测周期内,随访组抗凝达标的例数(18例)高于对照组(10例)(P<0.05);随访组从未达到稳定剂量到连续监测两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达标所需时间[(49.0±43.9) d]短于对照组[(99.0±63.8) d](P<0.05);随访组未按医嘱服药(包括失联、非医嘱停药、服药未按时复查INR)的例数(6例)少于对照组(13例)(P<0.05);随访组与对照组均发生1例严重出血不良反应,需门诊注射维生素K1 注射液,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血栓栓塞再次住院的不良事件。结论 华法林抗凝门诊,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 抗凝达标率起到积极作用,临床药师主动监测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提供药学干预或许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7-1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