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33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为了顺利实施胫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促进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的发展,降低实验成本,自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并探讨其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 自行研究设计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安放于4只新西兰兔左胫骨上段内侧,并实施胫骨上段横向搬移,观察其骨横搬效果。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每组6只。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空白对照组建立急性创面模型。Ilizarov组进行胫骨横向搬移,贝复新组给予贝复新外用治疗,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换药治疗,干预后7d进行血管化程度定量分析。造模后分别拍摄0d、7d、14d和21d的照片,计算每个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结果 该系统成功安放于新西兰兔胫骨上段内侧,通过调节牵张器可对胫骨上段进行有效横向搬移,稳定性良好,性能 优良。进行胫骨横搬后7d,取创面肉芽组织进行血管化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lizarov组阳性血管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4d愈合率比较,Ilizarov组、空白对照组明显快于贝复新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此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具有制作简单、轻便易操作,价格低廉的特点,可有效实施胫骨上段横向骨搬移实验,能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加快创面的愈合,适合科研人员在胫骨上段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中应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9-08-0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