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血糖的作用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87.1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桑枝多糖(RMP)降血糖的机制。方法 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分磷酸缓冲盐溶液 (PBS)、RMP、二甲双胍(MF)治疗组,并设未造模的正常对照组;治疗后检测小鼠血糖、粪便和回肠内容物16SRNA、肠道菌群等。结果 正常组(Normal)、PBS组、RMP组、MF组的平均血糖分别为5.4mmol/L、13.2mmol/L、5.6mmol/L、5.8mmol/L,PBS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MP组和MF组(P<0.05);在小鼠粪便和回肠内容物中,PBS组、RMP组及MF组16SRNA百分比分别为86.86%/80.00%、120.43%/125.11%、109.00%/112.86%,RMP组和MF组的16SRNA明显高于PBS组(P<0.05);RMP组、MF组与PBS组比较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占比较高。结论 桑枝多糖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与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02-2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