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39.63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部超声造影预测鼻咽癌原发灶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拟接受放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共20例,所有患者均经鼻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于治疗前分别行鼻咽部超声造影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分别勾画肿瘤超声造影平均强化区、高增强区及低增强区,获取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定量参数;于治疗结束13周时再次行常规MRI扫描。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CR组和非CR组,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分析CR组与非CR组间肿瘤不同强化区域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肿瘤不同强化区域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鼻咽癌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中,CR组与非CR组间肿瘤平均强化区、高增强区、低增强区的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衰减速率(Slope)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组PI、Slope值均高于非CR组,而MTT值低于非CR组。CR组与非CR组间肿瘤高增强区的达峰时间(TT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CR 组低于非CR 组。肿瘤不同强化区域的PI值、 Slope均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而TTP均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平均强化区、低增强区的MTT 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鼻咽癌病灶超声造影TIC曲线主要表现为两型:Ⅰ型(速升-速降-缓降型)和Ⅱ型(速升-速降-平台型)。CR组中,肿瘤平均强化区和高增强区TIC曲线均以Ⅰ型为主;非CR组中,低增强区TIC曲线以Ⅱ型为主。结论 鼻咽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以较好预测鼻咽癌治疗的敏感性,可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用的影像学资料。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06-29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