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愈后和关节功能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间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7例,其中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52例(SH组)和关节腔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45例(PRP组)。两组治疗后规范康复和定期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并以此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7.18个月。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膝关节WOMAC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和治疗后6月两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PRP组优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分组×时间P<0.05说明分组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WOMAC评分组间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时间P<0.05,分组×时间P<0.05说明分组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 SH组和PRP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有差异,且PRP组评分优于SH组评分。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性关节可有效减轻关节疼痛症状并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可获得较长期良好地愈后,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的较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