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号:探究口服地西泮对冠状动脉CTA患者等待时间的影响与最佳用药时间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青年医学人才培育基金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地西泮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中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最佳的给药时间。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73例CCTA检查前心率≥80次/min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88)口服倍他乐克50mg 与5mg地西泮干预,B组(n=85)单纯服用倍他乐克50mg;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及服药后30min、45min、60min、75min各时间段的心率,当心率达到≤70次/min时进行CCTA检查。结果:A组患者心率降低至≤70次/ min所需的时间为(47.39±11.6)min,小于B组患者(52.59±13.2)min(F=5.499,P<0.01);A组中75%(66/88)的患者在45分钟时心率降至≤70次/min,而B组中仅47%(40/85)的患者在45分钟时心率降至≤70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5, P<0.01)。比较A组各时间段的患者平均年龄[30 min(50.1±3.85岁) vs 45 min(53.8±7.04岁) vs 60 min(57.1±7.22岁) vs 75 min(63.2±5.56岁);F=6.594,P<0.01]、BMI[30 min(21.0±1.60) vs 45 min(20.9±1.52) vs 60 min(21.8±1.91) vs 75 min(22.6±1.28);F=2.928,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年龄、BMI越大,所需等待时间越长;而性别及检查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CCTA检查前口服地西泮可明显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且等待时间与年龄、BMI指数相关,而口服地西泮最佳时间为CCTA检查前45分钟。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0-05-10
  • 最后修改日期:2020-06-04
  • 录用日期:2020-07-01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