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头颈鳞癌的关键基因进行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广西医科大学;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世界第六大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对HNSCC潜在的关键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6631和GSE13398芯片数据集,通过GEO2R工具筛选出HNSCC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HNSCC高通量测序数据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通过R包edgR筛选HNSCC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DEGs。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关键基因通过Cytoscape软件及GEPIA在线工具进行筛选,并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qRT-PCR在临床标本上对关键基因表达进行验证。结果 在本研究中,共筛选出70个DEGs,其中34个基因表达上调,36个基因表达下调。PPI网络中候选关键基因的功能分析显示大部分基因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MCC算法结合生存分析,最终确定7个关键基因:PLAU、FAP、LAMC2、SERPINH1、ITGA6、SPP1和MMP1。结论 7个关键基因PLAU、FAP、LAMC2、SERPINH1、ITGA6、SPP1、MMP1可为HNSC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0-05-16
  • 最后修改日期:2020-07-07
  • 录用日期:2020-07-08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