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o. Z2018067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G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每组30例。GE组麻醉诱导前行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两组患者术中均使用静脉复合麻醉维持。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拔管后20 min(T4)等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T2、T3时点的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浓度;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各时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GE组患者拔管时间比G组短(P<0.05)。GE组T2、T3时点丙泊酚、瑞芬太尼的靶控浓度明显小于G组(P<0.05)。与T1时点比较, G组患者T4时点IL-6、hs-CRP明显升高(P<0.05);与G组比较,GE组患者T4时点MAP、HR、IL-6、hs-CRP降低(P<0.05),而T1、T2、T3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减轻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0-05-25
  • 最后修改日期:2020-05-25
  • 录用日期:2020-06-19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