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预测TIA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43;R446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atheroscleroticplaque)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择出确诊为TIA且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77例,以颈部超声结果为依据,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划分为斑块不稳定组和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组45例,斑块稳定组32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和临床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NLR)的差异,进一步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对两组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示斑块不稳定组NLR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即3.0(2.19~3.56)>2.0(1.5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斑块 不稳定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斑块稳定组,即77.7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Logit(P)=-1.719+NLR×0.973+ 是否患有高血压×(-1.115),Logit(P)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777,取阈值为0.637时,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64.39%、81.19%)。结论 TIA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组的NLR明显高于颈动脉斑块稳定组,NLR 有助于预测TIA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5-0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