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骨细胞建模方法的探索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68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索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最佳条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破骨细胞建模方式。方法 将RAW264.7细胞以每孔2×104 个、每孔3×103 个分别接种到6孔板、24孔板中,待贴壁24h后更换为含20ng/ml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50ng/m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诱导液诱导培养,每隔2d换液一次,待镜下观察到较多破骨细胞时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 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诱导培养3d时破骨细胞开始聚集生长,出现多个核,但整体阳性破骨细胞不是太多,待诱导至4~6d时,可见到较大面积的破骨细胞,细胞核增多达数十个,细胞质也非常丰富;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NFATc1、TRAP、MMP-9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NFATc1、MMP-9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TRAP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AW264.7细胞在20ng/ml的M-CSF、50ng/ml的RANKL这两种细胞因子存在的条件下经过4~6d培养可以被诱导为破骨细胞。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7-14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