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15.2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病原学差异,为本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0~3岁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表现、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婴幼儿组较新生儿组更易出现呕吐和颈抵抗。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76.67%(69/90)。肺炎链球菌多见于婴幼儿组,在新生儿组中未见,而CoNS多见于新生儿组。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类耐药率高,有些甚至高达100%。婴幼儿组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亦较高,但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酶烯类敏感率100%;肺炎链球菌和CoNS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但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达80%以上。结论 新生儿组和婴幼儿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表现和病原菌构成比存在差异,耐药性未见差异,但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增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年龄,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原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11-0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