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安徽省脊柱畸形临床医学中心2022年度“医疗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HJZJX-GG2022-00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1年6月行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4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人、女性29人,平均年龄为63.53±9.98 岁(44~ 92岁),评估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 DH)和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 FH)。根据PI-LL的差值判断PI与LL是否匹配将患者分为匹配组(PI-LL位于±9°之间)和失匹配组(PI-LL小于-9°或大于9°)。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比较其变化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以及PI-LL、LL、SS、SVA、DH和FH均有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LL和D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T组间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匹配组中,术前的LL、FH与VAS评分呈正相关,术前的PI与PI-LL呈正相关;末次随访的PI-LL与ODI评分呈正相关。失匹配组中,术前的LL与VAS、ODI评分和PI-LL均呈负相关;SVA与术前的PI-LL呈正相关。末次随访的LL与VAS、ODI评分和PI-LL均呈负相关,PT与PI-LL呈正相关。结论: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作为一种新的组合微创技术,既保留了斜外侧入路的术式优势,又弥补了OLIF自身的不足,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同时明确了LL与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08-27
  • 最后修改日期:2022-12-04
  • 录用日期:2022-12-15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