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模型小鼠海马组织AMPKα1的表达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关系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右江民族医学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实验室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2019AD20043);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百科20193220);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13019);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JGY2020165);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度校级科研项目(yy2021sk05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第一批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R20196304)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癫痫持续状态( SE) 后海马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Ⅳ活性改变及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 ( AMPKα1) 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在癫痫中AMPKα1对线粒体代谢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健康6周龄雄性 C57小鼠 24只,应用氯化锂 -匹罗卡品 ( Li -Pilo ) 建立经典的颞叶癫痫 SE 模型 。癫痫小鼠造模成功后,在不同的时期(0天,2周和6周),取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海马AMPKα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 Ⅲ及 Ⅳ的活性。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小鼠SE后0天、2周海马AMPKα1表达水平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海马AMPKα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在 SE 后0 天 、2周 、6周均有显著性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活性在SE后0天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降至正常对照水平,至6周显著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活性在SE后0天显著增高,2周降至正常对照水平,至6周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证实小鼠海马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Ⅳ活性与AMPKα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SE后海马AMPKα1与癫痫导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为减轻癫痫后线粒体功能损伤和神经保护的发展提供了新展望。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09-24
  • 最后修改日期:2022-10-03
  • 录用日期:2022-10-12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