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5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45例)和非感染组(16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205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发生率为21.95%(45/2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56, 95%CL:1.013~1.101,P=0.010)、合并糖尿病(OR=2.710,95%CL:1.099~6.683, P=0.030)、人工肝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OR=1.555,95%CL:1.188~2.036, P=0.001)、血浆白蛋白浓度(OR=0.815,95%CL:0.725~0.917,P=0.001 )及MELD评分(OR=1.207,95%CL:1.013~1.437,P=0.035)是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模型为:LogitP=-5.222+0.056×年龄+0.987×合并糖尿病+0.439×人工肝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0.204×血浆白蛋白浓度+0.175×MELD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0%和73.10%,并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论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受患者年龄、人工肝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血浆白蛋白浓度、MELD评分及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影响,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