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378.21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苦丁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苦丁茶作用大肠杆菌后,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最 小抑菌浓度(MIC)、肉汤稀释法检测其最小杀菌浓度(MBC)、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 膜、胞内ATP的变化情况。结果 苦丁茶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为16mg/mL;与对照组相比,1/4MIC作用后,大 肠杆菌表面出现褶皱、粗糙、凹陷和扭曲等形态改变,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其损伤更为明显;1/2MIC(8mg/mL)苦丁茶 能显著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同时8mg/mL 药物作用前后的大肠杆菌胞内A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苦丁茶作用大肠杆菌后,主要通过损伤大肠杆菌细胞形态、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而发挥 抗菌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其抗菌剂奠定基础。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2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