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探讨莪术-三棱药对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索莪术-三棱药对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HERB及PubChem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莪术及三棱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应的作用靶点,运用Therapeutic Targets、OMIM、及GeneCard等数据库检索卵巢癌的疾病靶点。 运用 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9.0构建PPI网络图,进而使用 Cytoscape 中MCODE插件筛选出排名前10的核心靶点。 使用R 4.2.2对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 Auto Dock 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 结果:筛选出了 72 种活性成分、760个作用靶点,莪术-三棱药对与卵巢癌共同靶基因有 617个。 核心成分为多梗白菜菊素、天人菊内酯、大花旋覆花素、山奈酚,PPI网络揭示了其主要的靶点,包括MAPK1、MAPK3、JAK1、JAK3、STAT3、MAP2K1、IL6、TYK2、KRAS以及SRC。 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涉及186条通路,根据 P<0.05提取与卵巢癌关联紧密的30条通路,主要包括cAMP 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展现出良好的结合亲和性。 结论:三棱及莪术药对在卵巢癌的综合治疗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的特征,为该药对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信息支撑。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12-04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1-12
  • 录用日期:2024-01-15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