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频OCTA观察不同眼轴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及厚度的变化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KJ2021A0718);蚌埠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Byycxz2206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目的 通过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SS-OCT)分析不同眼轴长度(AL)近视眼黄斑区、视盘周围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和厚度变化。方法 共纳入患者120例(210只眼),按照不同的眼轴长度分组;所有患者常规进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压、眼底等检查,然后采用SS-OCTA扫描黄斑区和视盘区,定量分析扫描区域的视网膜、脉络膜血流密度及厚度。结果 随着眼轴的增加,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减少;黄斑区浅层视网膜厚度(SRT)表现为减少而深层视网膜厚度(DRT)增加;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血管体积比(CVV)、脉络膜基质体积比(CSV)均下降,脉络膜基质体积密度(CSI)增加;脉络膜厚度随眼轴增加而减少;视神经纤维层(RNFL)血流密度与厚度均逐渐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中央凹无血管区(FAZ)、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CP)、视神经乳头(ONH)参数各组间各象限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眼轴长度的增长,黄斑区及视盘区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密度及厚度在大多数象限逐渐减少。SCP减少主要发生在内环鼻侧和上象限;DCP随着减少的范围逐渐从内环向外环发展;发生脉络膜血流减少的同时伴随着脉络膜基质的增加;脉络膜厚度整体均减少;RNFL血流密度与厚度减少只要发生在视盘鼻侧。且与眼轴呈正相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1-14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2-28
  • 录用日期:2024-03-01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