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动-面孔情绪识别范式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一级亲属情感认知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蚌埠医科大学;2.蚌埠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367009,202010367036,202110367049,202210367022);蚌埠医科大学数字医学与智慧健康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AHCM2023Z001)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一级亲属的情感认知特点,以期更深入理解ASD的家族性影响。方法 招募了33名ASD儿童一级亲属和32名正常发育(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一级亲属,分别完成了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sponse Indicator, IR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20),以及眼动-面孔情绪识别任务并记录其眼动数据。结果 与TD儿童一级亲属相比,ASD儿童一级亲属在观点采择方面的得分较低,个人忧伤得分较高,并且在识别负面情绪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能力。然而,两组在眼动-面孔情绪识别任务的反应准确性上未见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ASD儿童的一级亲属在识别“惊”与“恐”的情绪时表现出显著差异,而TD儿童的一级亲属则在识别“悲”与“恐”情绪时有所差异。此外,ASD儿童一级亲属的外向性思维得分与共情能力、想象能力、观点采择及共情关注呈负相关,而个人忧伤得分与述情障碍呈正相关。结论 尽管两组在面孔情绪识别能力的主效应比较中无显著差异,但在组内比较中,ASD儿童的一级亲属显示出对特定负面情绪的辨别能力存在差异,且其个人忧伤与情感辨别能力相关联。这些发现为进一步了解ASD家族成员的情感认知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对未来的干预措施设计具有潜在意义。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2-04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3-25
  • 录用日期:2024-03-28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