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逐瘀汤治疗脓毒症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菌血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机制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S2018029)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扶正逐瘀汤治疗脓毒症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菌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重症医学科(ICU)的68例明确诊断脓毒症菌血症患者,并且药敏试验为多重耐药菌,根据是否使用扶正逐瘀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菌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使用扶正逐瘀汤的患者,对照组为菌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未使用扶正逐瘀汤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治疗。纳入标准:治疗前两组的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白细胞(WBC)计数、C 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计数、CRP水平、中医症候评分、症候疗效判定。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扶正逐瘀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OMIM 和GeneCards 数据库分别检索脓毒症的靶点、菌血症的靶点、多重耐药菌的靶点,绘制韦恩图。使用Cytoscape3.10.1 软件、STRING 数据库、DAVID 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计数、CRP水平、中医症候评分、症候疗效判定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脓毒症菌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中,加用扶正逐瘀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且扶正逐瘀汤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抑制常见多重耐药菌,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3-27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5-20
  • 录用日期:2024-05-23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