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茯苓多糖(PCP)抗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肝损伤的作用靶点。 方法 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SuperPred数据库和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茯苓多糖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APAP致肝损伤相关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R软 件 进 行 基 因 本 体(GO)和 京 都 基 因 与 基 因 组 百 科 全 书 (KEGG)通 路 分 析,通 过AutoDuck vina软件对茯苓多糖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用HE染色评估小鼠肝组织损伤情况,并且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IHC)检测核心靶点的表达情况。 结果 共获得26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肝脏再生和发育相关、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免疫等生物过程可能参与茯苓多糖抗APAP致肝损伤的进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茯苓多糖抗APAP致肝损伤的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 pathway)、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茯苓多糖与等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HE染色显示,APAP组小鼠肝组织形态结构出现异常,表现为细胞大面积坏死,而PCP干预后可以减轻肝组织损伤。RT-PCR和IHC结果表明,PCP通过逆转APAP暴露引起的CDK2、TNF、BCL2L1及MAOA水平升高来缓解小鼠肝损伤。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找到了PCP抗APAP致肝损伤的可能潜在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免疫反应、凋亡和药物代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