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腧穴配伍规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26号);2022年度安徽省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特色学位点建设项目-针灸推拿学:2022tsxwd040第一作者:李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针灸康复防治脑血管病。E-mail:2474306920@qq.com通信作者:唐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康复防治脑血管病。E-mail:tangwei2633@163.com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3年10月收录的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并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对腧穴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结果:①共纳入144篇文献,提取针灸处方184条,涉及腧穴126个,总频次1659次;②腧穴使用频次前5的为合谷、曲池、肩髃、外关、足三里;③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偏瘫、肩手综合征、肢体活动异常表现多见;④所选经脉主要为手、足阳明经及足少阳经,选穴多在四肢部;⑤特定穴中五输穴应用频次最高;⑥穴组围绕曲池、合谷、肩髃、外关、足三里五穴,前30位高频腧穴可分为8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治疗重视阳经取穴,阴经并用,重视腧穴的近治作用,总体扶正祛邪,遵循中医治病整体观。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5-28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6-13
  • 录用日期:2024-06-14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