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抵抗关系指导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临床应用的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滁州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23AH05284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抵抗关系指导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方法 纳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34例,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纳入研究组(n=317)、对照组(n=317)。2组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术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应用或替格瑞洛替换。对比2组患者用药前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变化并计算血小板反应指数(PRI),以及PCI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安全终点事件发生率,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患者术后1年MACE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2组用药后7 d时MAR均较用药前下降,研究组用药后7 d时MAR、PRI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失访21例、对照组失访29例,其余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研究组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安全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合并糖尿病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因指导治疗为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 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抵抗关系指导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对于改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预防MACE发生有益,且安全性良好。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10-16
  • 最后修改日期:2024-11-22
  • 录用日期:2024-11-29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