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特征,为完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 法,对某三甲综合性教学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3年 该院医务人员共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330例,发生率在1.63%~2.06%之间,年均发生率为1.91%,职业暴露全年发生 高峰集中在7~9月。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以女性为主(66.97%),年龄主要分布在≤25岁(59.70%),工作 年限≤1年(74.24%),职业类别以实习进修和规培人员为主(60.91%);发生科室以内科(37.88%)和外科(35.76%)为 主,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90.30%),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90.00%),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56.36%)为主,其次为 梅毒螺旋体(16.36%);暴露环节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拔针(23.94%)、处理锐器(18.18%)、手术(10.91%),暴露发生场所 主要在病房内(55.76%)和手术室(26.97%);暴露原因居前三位的依次是个人操作不慎(64.55%)、违规操作导致 (13.64%)、意外或紧急情况(12.12%)。不同职业类别医务人员暴露方式、暴露环节、暴露场所和暴露源间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职业暴露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防控,开展针 对性职业防护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完善职业安全防控体系,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