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用药规律,为提高疗效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Wanfang)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治疗异位 妊娠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使用MicrosoftExcel2016、IBMSPSSModeler和IBMSPSSStatistic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分析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药物组方规律、药物间关联度及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共收集52篇 文献,涉及95种中药,使用频次502次。高频药物(频次前五):赤芍、桃仁、莪术、丹参、三棱。药物性质偏寒(38.45%), 苦味(43.35%)较为常见。药物归经以肝经(38.04%)为主,药物类型主要为活血化瘀药(48.41%)。聚类分析得到3个 新方:A1:莪术、三棱、赤芍、丹参、桃仁、天花粉、蜈蚣、乳香、没药、延胡索、水蛭、红花,即宫外孕二号方加减;A2:三七、益 母草、川芎、当归、牛膝、香附,即身痛逐淤汤加减;A3:甘草、蒲黄、大血藤、五灵脂、紫草,即失笑散加减。药物关联规则 分析发现,赤芍-桃仁、赤芍-丹参、莪术-三棱为强关联药对。结论 中药治疗异位妊娠以“恶血归肝”为指导,治疗重 在疏肝行血。研究为异位妊娠的中医治疗提供了药物选择和用药结构的理论支持,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 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