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淋巴结构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桂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35.3

基金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究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TLS)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的发生情况及结构表现,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2024年133例结直肠癌患者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初步确定三级淋巴结构的存在,同时联合免疫组化标记CD20、CD21和CD23明确三级淋巴结构的表达特征,并依据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成熟度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类,探索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肿瘤内三级淋巴结构(Intratumoral 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 iTLS)主要分布在粘膜层,多呈扁平的泪滴状且缺失生发中心;而肿瘤周围三级淋巴结构(Peritumoral 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 pTLS)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层及固有层,多为椭圆或球状结构且包含完整淋巴滤泡。队列分析显示,肿瘤周围三级淋巴结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成熟度多处于高水平的次级滤泡样三级淋巴结构,而肿瘤内三级淋巴结构阳性表达率较低且以早期三级淋巴结构及初级滤泡样三级淋巴结构为主。三级淋巴结构阳性与CD20、CD21和CD23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表明,空间上,肿瘤周围三级淋巴结构浸润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预后良好有关;成熟度上,次级滤泡样三级淋巴结构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肿瘤周围三级淋巴结构和次级滤泡样三级淋巴结构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预测的重要标志物,这将为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3-13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4-09
  • 录用日期:2025-04-21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