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二氧化硅暴露致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聚焦NETs的作用),并评估蛋白激酶C抑制剂(LXS196)在 不同时间窗的治疗效果。方法 构建硅沉着病小鼠模型,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n =5),①对照组(Veh 组):鼻腔滴注生理盐水60μL;②二氧化硅暴露组(CS组):鼻腔滴注二氧化硅悬液60μL(12mg/60μL);③治疗组:二 氧化硅暴露后分别于第1~2天(LXS1d组)、第5~6天(LXS5d组)和第12~13天(LXS12d组)腹腔注射蛋白激酶C 抑制剂LXS196(15mg/kg·d,连续2d)。本研究通过监测小鼠体重变化及肺功能呼吸参数,评估硅沉着病小鼠的生理 状态。实验终点处死小鼠后取肺组织,采用组织病理学技术(HE、Masson染色)观察二氧化硅暴露后小鼠肺部炎症反应 及纤维化程度,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共标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的表达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 中MPO、CitH3、α-SMA 和TGF-β1等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Veh组相比,CS组小鼠的体重恢复缓慢(P < 0.05),小鼠呼吸功能受损,其中LXS5d治疗组在用药后体重和肺功能改善最明显(P <0.05)。病理学检查表明,二氧 化硅暴露显著加剧了肺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P <0.001),同时表明暴露后第5天给药治疗效果最为显著(P < 0.05)。分子机制研究显示,CS组小鼠肺组织中MPO、CitH3、α-SMA 和TGF-β1等与炎症和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均显著上调(P <0.05),而LXS196治疗可显著抑制这些指标的表达水平(P <0.05)。结论 二氧化硅暴露通过诱发 强烈的炎症反应并产生NETs导致严重肺毒性,LXS196治疗后减少了NETs的释放,进而缓解了硅沉着病肺纤维化, 其中在二氧化硅暴露后第5天、第6天时(急性期)(LXS5d组)给药治疗效果最明显,这一发现为阐明二氧化硅暴露致 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并为治疗硅沉着病肺纤维化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