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0至90岁的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n=213)、骨量减少组(n=317)及骨质疏松组(n=200),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利用Spearman相关性评估临床指标与腰椎T值的相关性,采用二次回归分析尿酸与腰椎骨密度T值的非线性趋势,并通过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 1.与骨质正常组相比较,骨量减少组的体重指数(BMI)、肌酐(Cr)、尿酸(UA)、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骨质疏松组的BMI、Cr、UA、TG、血清降钙素(CT)显著下降,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甲状旁腺素(PTH)显著上升(P<0.05);与骨量减少组对比,骨质疏松组的BMI、UA、TG显著下降,年龄、HDL-C、PTH显著上升(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中老年T2DM患者合并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BMI、UA是合并骨量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HDL-C、PTH是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BMI、UA是合并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P<0.05);3.Spearman分析表明,年龄、HDL-C、PTH与腰椎T值呈负相关;BMI、UA、TG、CT与腰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4.二次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腰椎T值呈现倒U型变化,计算尿酸值拐点,男性为421.8umol/L、女性为358.6umol/L(P<0.05);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BMI、UA、HDL-C、PTH、5项联合的AUC为0.650、0.744、0.631、0.650、0.594、0.802(P<0.05)。结论 年龄、HDL-C、PTH与腰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是中老年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尿酸与腰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BMI、尿酸是保护因素,其中,当男女性尿酸水平分别超过421.8umol/L、358.6umol/L时,其保护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