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生物标志物、体质指数与中国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机制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4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评估炎症评分和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复杂关联,为预防中老年人CVD 提供参考依 据。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基线时无CVD。CVD 被定义为自我报 告的心脏病和中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限制性3次样条曲线(RCS)分析炎症评分和BMI与CVD 风险的相关 性。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评估炎症评分、BMI对CVD的预测性能。四向分解法探讨BMI在炎 症评分和CVD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了7108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9.09±9.24)岁,其中54.39%为 女性。在9年的随访期间,1809名(25.45%)参与者新诊断为CVD。炎症评分和BMI均与CVD显著相关。RCS回归 分析显示炎症评分与CVD发病率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联。高炎症评分和高BMI的参与者表现出最高的CVD事件累 积发生率。BMI在炎症评分与CVD之间的关联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7.80%,P <0.05)。未发现炎症 评分与BMI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效应P >0.05)。炎症评分和BMI的组合显示出比单独使用生物标志物更 优的预测效能。结论 较高的炎症评分和较高的BMI组合与CVD风险最高相关。炎症评分和BMI的组合模型显示出 更高的预测能力,BMI可以部分介导炎症评分与CVD之间的关联,表明炎症评分和BMI的组合有助于识别处于CVD 早期风险的人群并改善风险分层。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11-12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