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矫治器结合不同Ⅱ类弹性牵引力对上颌牙列稳定及矫治器贴合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2.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右江民族医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2025年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YXCXJH2025034)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透明矫治器结合II类弹性牵引时,不同II类弹性牵引力,对上颌牙列的位移、牙周膜应力分布以及透明矫治器贴合度的影响,为临床II类弹性牵引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建立全牙列、牙周膜、颌骨、附件、矫治器和树脂扣的模型,并导入Ansys 2024生成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II类弹性牵引为三种力值(分别为1~3N),模拟矫治器0.25mm的内收线,提取上颌牙列位移和牙周膜应力分布,通过测量牙列与矫治器标志点的相对位移量,定量评估上颌牙列与矫治器的贴合度。结果:在尖牙处矫治器施加II类牵引力后,上颌牙列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均小于单独矫治器作用下的结果,且随着II类牵引力增加(1~3N),上颌牙列位移及牙周膜拉应力和压应力逐渐增加;尖牙与矫治器相对位移最大,第二前磨牙与矫治器相对位移最小,且随着II类牵引力增加(1~3N),第二磨牙与矫治器相对位移减小,其他上颌牙列与矫治器相对位移增大。结论:透明矫治器结合Ⅱ类牵引时,适当减小Ⅱ类牵引力(1~2N)有利于上颌牙列稳定、及除第二磨牙区矫治器的贴合,但应结合正畸临床牙周组织耐受范围,选择最佳的Ⅱ类牵引力。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5-07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8-25
  • 录用日期:2025-09-02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