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海风藤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药效物质基础、潜在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有效成分,结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非小细胞肺癌相关靶标,经韦恩图分析获得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开展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运用Cytoscape(3.7.2)软件筛选得到海风藤治疗NSCLC的核心靶点;应用R软件(4.3.1)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采用 AutoDock Vina 软件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亲和力。结果 前期在TCMSP数据库筛选获得海风藤5种核心有效成分:futokadsurinC、异风藤奎醇A(isofutoquinolA)、海风藤酮(Kadsurenone)、胡椒内酰胺 S(piperlactamS)、南藤素(wallichinine),最终共得到靶点信息439个,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搜索到NSCLC相关靶点2359个,将二者的靶点利用韦恩图分析后得到共同靶点有188个,共得到5个核心靶点,分别为CASP3、STAT3、HIF1A、SRC、MTOR。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发现海风藤治疗NSCLC的作用机制与激酶活性的正向调节、MAPK级联的正向调节、肽基络氨酸磷酸化等生物过程以及PI3K-Akt、MAPK、MicroRNAs in cancer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海风藤中的有效成分与疾病核心靶点可有效结合。结论 海风藤借助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CASP3、STAT3、HIF1A、SRC、MTOR等关键靶点,通过激活PI3K-Akt、MAPK、MicroRNAs in cancer等信号通路,起到治疗NSCLC的作用,为NSCLC的治疗研究注入新的思路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