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 要:目的 探讨拮抗剂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中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5年5月在河池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首次行常规体外受精助孕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本周期多精受精的发生与否,分为正常受精组(n=159)和多精受精组(n=21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助孕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精受精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拟合能力进行评估,并运用方差膨胀因子开展多重共线性检验。 结果 372例患者的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为57.26%。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的体重指数、不孕时间、不孕类别、手术史、不孕因素、基础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Gn起始剂量、Gn用药天数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hCG日雌二醇(E2)/获卵数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精受精组的女方年龄显著低于正常受精组(P < 0.05),窦卵泡计数(AFC)、hCG日E2、hCG日孕酮(P)、直径≥14 mm卵泡数和获卵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受精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年龄、AFC、hCG日E2水平、hCG日P水平、直径≥14 mm卵泡数对多精受精的发生无显著性影响(OR值分别为0.985、0.984、1.000、0.991、0.993,均P > 0.05);获卵数与多精受精的发生有显著影响(OR值为1.092,P < 0.05)。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效果良好P = 0.590(P > 0.05);多重共线性检验所有自变量的VIF值均小于5,模型结果稳定可靠。 结论 拮抗剂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中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偏高;获卵数是拮抗剂方案常规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