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4(2):161-164.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验证大黄灵仙胶囊降低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率的影响作用, 探讨大黄灵仙胶囊预防胆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胆石症豚鼠模型, 模拟结石形成过程, 给豚鼠喂养脂餐, 比较各组胆囊结石形成率, 病理切片观察胆囊炎症情况, 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豚鼠肝组织中胆固醇7a- 羟化酶(CYP7A) 表达的情况。将接受保胆取石手术患者分组, 定期随访术后情况,B超检测胆囊壁厚度、有无胆囊结石复发及胆泥形成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服用大黄灵仙胶囊组豚鼠成石率12.50% , 明显低于对照组55.00% , 解剖发现服用大黄灵仙胶囊组豚鼠的胆囊黏膜炎症明显轻于未服药物组。检测发现, 大黄灵仙胶囊组肝组织中CYP7A阳性表达率为(67.5±5.87)% , 高于未服药物组(31.8±4.59)% 。大黄灵仙胶囊组的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访1年后, 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 症状及胆囊炎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未服药组。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具有较好的预防结石形成作用, 其主要机制可能为抑制胆囊黏膜炎症及上调肝组织中CYP7A;同时在临床实验中,B超的随访提示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 二者表明, 保胆取石术后病人中, 大黄灵仙胶囊可能有提高胆石症手术的疗效, 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作用。
2014(2):165-166.
摘要:目的 探讨桂林西瓜霜对宫颈糜烂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 住院分娩初产妇中, 对孕前患有重度宫颈糜烂, 应用桂林西瓜霜治愈者100例为观察组; 并随机取同期重度宫颈糜烂应用激光治愈者100例为对照组。对照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阴道顺产率89.47% ,宫颈性难产而发生剖宫产率10.53%;对照组阴道顺产率78.79%,宫颈性难产而发生剖宫产率21.21% 。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从分娩方式来看远期疗效比较(P=0.029<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桂林西瓜霜对重度宫颈糜烂远期效果好, 对预防宫颈性难产、 降低剖宫产率有明显的作用。
2014(2):167-169.
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IgA、IgM、IgG水平的影响及反复呼吸道感染(RRI) 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RRI患儿113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维生素D组(57例) 和观察组(56例) , 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62例),补维生素D组和观察组均按呼吸道感染予常规治疗, 补维生素D组另给予阿法骨化醇胶囊口服, 对所有的RRI患儿随访1年, 观察并记录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次数, 并检测三组不同时期血清25-(OH)D3、IgA、IgM、IgG水平。结果 补维生素D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 、67.8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 治疗后补维生素 D 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 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 补维生素D组治疗后血清25-(OH)D3和IgA、IgM、IgG水平明显升高(P<0.01) , 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变不明显(P>0.05)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RRI患儿存在血清25-(OH)D3 低水平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频率。
2014(2):170-171/177.
摘要:目的 观察小切口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部脓肿临床疗效。方法 脓肿处小切口切开引流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持续吸引, 当引出液为淡黄色血浆样时, 并且连续3d小于10ml/d , 拆除负压装置,空腔创面红润无坏死组织, 手术切口处行二期缝合, 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7~10d 。结果 2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随访3个月, 均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联合持续VSD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部脓肿, 具有引流彻底、 创伤小、 愈合快、 减少患者痛苦等优势, 临床疗效确切。
2014(2):172-174.
摘要:目的 探讨环氧化物酶-2(Cox-2)和肝细胞核因子-3β(HNF-3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HNF-3β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5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和HNF-3β阳性率分别为78.33%(47/60)和18.00%(9/60),5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Cox-2和HNF-3β阳性率分别为3 5.00%(21/50)和84.00%(42/50)。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HNF-3β的阳性表达率反而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Cox-2和HN F-3β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Cox-2高表达和HNF-3β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TNM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Cox-2 和HNF-3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推测Cox-2和HNF-3β蛋白表达可共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 探寻新的靶向治疗途径提出指导意义。
2014(2):175-177.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 r BNP) 和胱抑素C(Cys-C) 联合检测对 Ⅱ 型心肾综合征( CR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 GFR) 水平将患者分为 Ⅱ 型CRS组130 例( GFR<60m l /min 和单纯心力衰竭组 108例( GFR>6 0m l/ min) 。分别采血检测两组 N T-p roBNP 、 Cys-C和血清肌酐(Scr) 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Ⅱ 型 CRS组血清N T- roBNP、 Cys-C及 Scr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 P 均 <0.01)。 Ⅱ 型 CRS组中, NYHA 分级和肾功能分期越高, N T-p roBNP 、 Cys-C及 Scr水平也越高( NYHA 分级 Ⅱ 级 <Ⅲ 级 <Ⅳ 级, 肾功能分期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P均 <0.01) 。结论 血清 NT-p roBNP和 Cys -C均可作为 CRS的生物标志物, 两者联合检测对判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2014(2):178-181.
摘要:目的 探讨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标准设计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健康体检, 获得试验数据和初始研究队列, 采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标(NIH-CPSI)总评分、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用药手术史等基本信息。由经统一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人体学参数测量, 采集禁食8h的空腹静脉血标本,对PSA、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参与者行前列腺按摩取出前列腺液, 利用玻片法计数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平均量, 根据NIH-CPSI评分及有无炎症,分成Ⅳ型前列腺组与健康组。结果 血清PSA水平在健康组和Ⅳ型前列腺炎组均值分别为0.91和1.27(ng/ml),标准差为0.79 和1.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受教育程度、运动在Ⅳ型前列腺炎组大于健康组。Ⅳ型前列腺炎(WBC≥3+)对比健康组, 随着PSA递增OR值也是递增的,分别是1.078、3.589、4.406。在PSAQ4中随着炎症的增加OR值也递增。分别加入年龄,教育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BMI、抽烟、饮酒、运动、舒张压、收缩压作为调整变量后Ⅳ型前列腺炎组及按白细胞分组Ⅳ型前列腺炎(WBC≥3+)随着PSA增加OR值逐渐递增。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tPSA水平, 是Ⅳ型前列腺炎的一个风险。Ⅳ型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与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
2014(2):182-183.
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粉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高蛋白饲料制造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 并以三七粉、 三七总皂甙进行灌胃治疗, 检测各组血清甘油三酯( TG ) 、 总胆固醇( TC ) 、 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 )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 总蛋白(TP ) 含量变化, 姬坶萨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TG 、TC 、 GGT 、 ALT 含量明显升高, 显微镜下肝细胞膜有较多绒状凸起, 边界不完整, 伴有炎性浸润; 三七粉、 三七总皂甙治疗组血清 TG 、 TC GGT 、 A L T 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或 P<0.01 ) , 肝细胞膜边界较完整, 炎性浸润有所改善。结论 三七粉、 三七总皂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014(2):184-185.
摘要:目的 探究三七粉对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 三七粉治疗组。采用卡介苗( BCG )0.2ml ( 2.5mg /kg) 尾静脉注射(i v ) 致敏小鼠, 第 10d 脂多糖(LPS ) 0.1ml ( 10 微克/只) 尾静脉注射复制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每隔 10d 交替用 BCG 和 LPS 致敏 1 次; 第 1 次致敏后治疗组给三七粉灌胃, 每天 1 次, 直至实验结束。眼球取血, 处死小鼠取肝、 脾、 胸腺计算脏器指数, HE 染色观察肝、 脾、 胸腺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三七粉治疗组肝、 胸腺指数下降不明显( P>0.05 ) ; 肝、 脾、 胸腺细胞肿大不明显, 胞质着色较接近正常组, 细胞坏死程度较轻。结论 三七粉对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4(2):185-186.
摘要:目的 探讨瘦素通过何种机制诱导人肝星状细胞(HSCs) 活化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瘦素处理体外培养 HSCs细胞的方法, 模拟高瘦素血症对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模型, 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瘦素处理后,Western-blot 方法检测 TGF- β1 、 SREBP-1 c 、α -SMA 和 Ⅰ 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瘦素可以促进HSCs 表达α-S MA 、 Ⅰ 型胶原和 TGF- β1 的表达, 而抑制 SREBP-1c 的蛋白表达。结论 瘦素活化人肝星状细胞参与肝纤维化过程, 其中机制可能与激活 TGF- β1 通路和抑制 SREBP-1c表达有关。
2014(2):187-188.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三叶香茶菜茎叶与根块对四氯化碳( CCl4 ) 致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掌握两者的护肝作用, 为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草药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CCl4 致肝损伤小鼠模型, 观察三叶香茶菜茎叶与根块下调小鼠血清 ALT和 MDA 水平, 以评价两者的护肝作用。结果 三叶香茶菜茎叶组和根块组对CCl4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 ALT和 MDA 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 ) , 相同剂量组间比较护肝作用相当(P>0.05 ) 。结论 三叶香茶菜茎叶与根块对 CCl4 致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且两部分护肝作用效果相当。
2014(2):189-190.
摘要:目的 研究广西汉族大学生身高、 体重及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状况,丰富广西汉族大学生体型特征的研究, 也为改善大学生体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 599 例广西籍汉族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测量其身高和体重, 并采用 Stevenson 公式和胡咏梅公式计算每位学生的体表面积。将身高、 体重及体表面积数据按性别和年龄分组,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广西汉族大学生体表面积随年龄的增长变化不明显。广西汉族男性大学生体表面积大于同龄女性。胡咏梅法计算的体表面积大于 Stevenson 法。结论 广西汉族大学生体表面积较为稳定,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2014(2):191-192.
摘要:目的 探讨体育运动对处于青春发育末期和骨量缓慢增长期的大学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 AchillesExpress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在校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各 50 人和医学专业男女大学生各 50 人的跟骨骨密度 T 值、 骨强度指数( SI ) 、 宽带超声衰减(BUA ) 和超声传导速度( SOS ) , 同时测量受检者身高和体重。结果 大学生跟骨骨密度的增加有性别差异, 体育专业女生与医学专业女生 T 值、 SI 、BUA 、S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 体育专业男生与医学专业男生 T 值、 BU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 骨强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 SO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 体育专业男女生之间 T 值、 骨强度指数、BU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 S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医学专业男女生之间 T 值和 BU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 SI 和 SO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 。结论 系统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跟骨骨密度, 在青年期进行系统的、 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增加骨密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4(2):193-193.
摘要:目的 了解百色高校舞蹈专业大学生骨健康状况, 探讨骨密度与舞蹈的相关性, 为指导广大大学生合理运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生长发育正常, 肝、 肾功能无异常, 无慢性病史, 无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排除曾发生骨折者和 6个月内服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百色市高校在校舞蹈专业及医学专业大学生男女各50人。用AchillesExpress 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骨的骨密度 T 值、 骨强度指数(SI) 、 宽带超声衰减(BUA) 。结果 广西百色高校舞蹈专业男生跟骨超声骨密度高于医学专业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舞蹈专业女生跟骨超声骨密度与医学专业女生跟骨超声骨密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动可促进大学生骨密度的增加, 百色高校大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
2014(2):194-196.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百色市壮、 汉族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 为指导壮、 汉族大学生合理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612名 1~3年级壮、 汉族大学生, 采用24h 回顾法进行膳食结构调查,了解壮、 汉族大学生膳食结构、 能量及各营养素摄入状况; 通过测量身高、 体重, 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壮、 汉族大学生钙、 铁、锌摄入量严重不足, 壮族大学生钙、 铁、 锌摄入量比汉族大学生摄入量低; 蛋白质、 脂肪摄入量偏低, 壮、 汉族男生脂肪摄入量比女生摄入量低, 而壮族男、 女生摄入量又比汉族男生、 女生摄入量低, 壮、 汉族大学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接近标准; 以体质指数(BIM) 标准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χ2 =1.615 ,P>0.05) , 壮族大学生中有14.44%男生、23.83%女生为消瘦, 6.67%男生超重, 汉族大学生中有 13.22%男生、21.15% 女生为消瘦,5.79%男生超重; 百色市壮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营养状况与三大营养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百色市壮、 汉族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 各类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 同时百色市壮、 汉族大学生营养状况分布不合理, 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膳食结构应有待提高和改善, 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膳食结构的干预, 指导其建立科学、 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时增加微量元素钙、 铁、 锌以及维生素 C 的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零食。
2014(2):197-198.
摘要:目的 了解百色市壮、 汉族大学生膳食结构与营养摄入状况, 为大学生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91名在校大学生, 筛选出壮、 汉族大学生643名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24h 回顾法进行 3d膳食调查及评价。结果 百色市壮汉族大学生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C 、 维生素 E 和铁摄入充足, 脂肪、 维生素 B2 、 视黄醇当量和钙均严重摄入不足, 壮、 汉族男生锌摄入量和壮族女生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 汉族女生锌摄入量充足, 脂肪供能比偏低,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稍高。结论 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 膳食结构有待完善, 应尽快加强对学生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 提高膳食营养质量, 改善身体健康状态。
2014(2):199-200.
摘要:目的 分析初 2型糖尿病(T2DM)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因素的水平,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 ~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初发T2DM患者147例, 其中合并 NAFLD患者69例为实验组, 无 NAFLD 患者7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腰围、 臀围、 腰臀比、 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指数、 血脂、 血清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腰围、 臀围、 腰臀比、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指数、 血脂和血清抵抗素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初发T2DM合并NAFLD的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肥胖、 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 及早干预或可提高治疗效果。
2014(2):201-202.
摘要: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 治疗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 治疗组,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 低血糖发生率、 手术切口感染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 , 均可达标控制。而且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 胰岛素用量、 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方面均明显低于MSII组(P<0.05或 P<0.01 ) 。结论 胰岛素泵 CSII治疗安全、 有效, 能快速平衡降低血糖, 缩短围手术期时间以及减少切口感染。
2014(2):202-203.
摘要:目的 探讨小量激素应用在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时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本医院2011年12月 ~2013年1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5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 53例, 对照组 5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量激素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联合小量激素治疗, 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并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2):203-204.
摘要:目的 研究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水平的影响, 为高血压患者运动锻炼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高血压的发展提供预测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在乐里镇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323例, 按运动强度分成非运动和运动两组, 测定 hs-CRP水平,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高血压非运动组和高血压运动组血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 高血压非运动组血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运动组( P<0.01) 。结论 适量运动或锻炼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 hs-CRP水平, 从而减少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中、 小运动强度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指导中具有应用价值。
2014(2):205-206.
摘要:目的 观察华法林在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溶栓再通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防血栓复发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以尿激酶溶栓再通的我院血液透析患者30例, 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对照组。华法林组18例, 对照组12例, 比较两组导管血栓复发率。结果 华法林组较对照组血栓复发率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口服华法林可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 减少导管再通后血栓栓塞复发率, 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而且安全、 有效。
2014(2):206-207.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血液病患者抑郁、 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7月 ~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血液病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30例, 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30例,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 在患者入院48h 内以及4周后采用Zung的抑郁症自评表(SDS) 、 焦虑自评量表(SAS) 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4周后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干预对减少慢性血液病患者的焦虑、 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4(2):208-208.
摘要:目的 观察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 在患者上背部夹脊处和肩部寻找明显的压痛区,在疼痛明显区域进行埋线治疗。结果 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32例, 临床治愈24例(75.00% ) , 显效8例(25.00% ) , 总有效率100.00% 。结论 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2014(2):209-21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对脉冲射频(PRF) 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三叉神经痛采用PRF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温度分为三组, 分别为 38℃Ⅰ组, 42℃Ⅱ组, 48℃Ⅲ 组, 各20例。观察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和患者的卡马西平服用量, 比较三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三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均起到镇痛效果, 治疗4周有效率,38℃ 组为70% , 42℃组为75% , 48℃ 组为80% ,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叉神经痛采用PRF治疗, 温度设置为 38℃ 、42℃ 、48℃ 均有效果, 没有严重不良反应。
2014(2):210-211.
摘要:
2014(2):211-212.
摘要:目的 根据桂林地区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分析, 探讨合理选用抗生素根除H p的对策。方法 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判断阿莫西林、 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菌株, 计算出耐药率。结果 桂林地区Hp对甲硝唑、 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3.54% 、19.7 9% 及 2.08% ,5株同时对克拉霉素及甲硝唑耐药( 混合耐药) , 混合耐药率为5.21% , 桂林市区及各区县对甲硝唑耐药率分别为85.37% 和47.27% 。结论 桂林地区对甲硝唑耐药率较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高, 且桂林市区较各区县高。
2014(2):213-214.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 以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 ~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36例纳入实验组, 采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将同期采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36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我们发现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较高,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 临床疗效确切, 今后可将其作为急性胃炎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2014(2):214-215.
摘要:目的 观察八珍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经胃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加减, 3个月为 1个疗程, 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 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胃脘痛、 纳差、 嗳气症状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0%) 高于对照组(75.00%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八珍汤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4(2):215-217.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掌侧和桡侧锁定钢板经桡掌侧入路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 ~2012年6月我院对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桡掌侧入路切开复位、 掌侧和桡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12个月( 6~18个月) 。复查拍片提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 内固定物无松动失效。 40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 骨不连、 正中神经卡压等并发症。按 Dienst功能评定标准: 优30例, 良6例, 可3例, 差1例, 优良率为90.00% 。结论 采用掌侧和桡侧锁定钢板经桡掌侧入路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具有固定牢固、 避免复位后角度跌失、 可早期功能锻炼、 尽早恢复腕关节功能等优点, 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特别是 C 型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2014(2):217-219.
摘要: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LPFP) 、 动力髋螺( DHS) 、股骨近端防旋交锁髓内钉( PFNA ) 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对 1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采用 LPFP( LPFP组, n=36) 、 PFNA ( PFNA组, n =43 ) 、DHS( DHS组, n =71 ) 进行内固定。对三组手术时间、 手术出血量、 手术切口大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三组患者均获回访 6~4个月。 PFNA组手术时间、 手术出血量、 手术切口大小、 住院时间与 LPFP 、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种内固定方法临床效果相当, 但LPFP 、DHS比较,PFNA 创伤小, 出血量小, 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适合在临床推广。
2014(2):220-221.
摘要:目的 评价骨肿瘤瘤段骨广泛切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功能重建术和大块同种异体骨移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对照组 6例采用骨肿瘤瘤段骨广泛切除大块同种异体骨移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治疗组 8例采用骨肿瘤瘤段骨广泛切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功能重建术。结果 术中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关节恢复、 正常生活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特制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有早期负重、 关节功能恢复快、 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短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值得推广。
2014(2):221-222.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大肠癌切除术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术前未能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大肠癌患者, 术中行结肠镜检查的为观察组, 同期术中不行结肠镜检查、 按传统仅术中手法探查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术中肠镜检查病变发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 ; 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 基层医院大肠癌切除术术中肠镜检查安全, 可作为大肠癌术前未能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的补救措施, 可提高肠道疾病的诊治效果。
2014(2):223-224.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 ~2013年8月收治的21例老年 ACST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 21例患者中, 死亡3例, 病死率为14.29% , 其中保守治疗者死亡 2例, 手术治疗者死亡1例, 死因分别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MODS) 、 中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结论 早期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 以早期解除梗阻及加强围术期管理是减少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2014(2):224-225.
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环状混合痔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配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术联合痔核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痊愈,2例患者治疗为显效。全部患者手术后肛门形态恢复正常, 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重度环状混合痔实施PPH 术配合采取外剥内扎术, 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值得进行推广。
2014(2):225-226.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一期根治术手术与切开引流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50例采用脓肿一期根治方法, 一组 48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方法。结果 一期根治术组治愈47例(94.0%) , 脓肿复发或 肛瘘 形 成3例 ( 6.00%) ; 切 开 引 流 术 组 治 愈14例 ( 29.17% ) , 脓 肿 复 发 或 肛 瘘 形 成34例 (70.83% ) 。结论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复发率低, 疗效满意, 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2014(2):227-228.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采用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的剂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将腹腔镜保守性术后 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30例接受 GnRh-a亮丙瑞林治疗,3.75mg , 每28d1次, 连续6次; 观察组30例先给予亮丙瑞林 3.75mg, 每 28d1次, 连续 3 次后减为半量( 即 1.88mg) , 再连续3次。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 盆腔痛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结束时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潮热、 多汗等低雌激素症状中 - 重度发生率分别为 83.33% 和26.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 对照组较治疗前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 平均骨丢失 5.0% , 观察组平均骨丢失为 1. 2% 。用药8周后两组血雌二醇(E2) 和 CA125水平均明 显降低, 对照组血 E2波动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以GnRH-a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垂体功能完
2014(2):228-229.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静脉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绒毛膜癌中长期疗效。方法 按初始治疗方案不同, 将绒毛膜癌27例分成静脉化疗组(11例) 与介入性动脉化疗组(16例) 。后者应用介入性动脉化疗 + 栓塞方法。观察患者止血效果、血清β-HCG和肿瘤病灶变化等近期疗效和中远期疗效。结果 介入性动脉化疗组疗程短、 止血效果好, 无一例发生急性大出血; 血清β-HCG较快下降至正常且病灶随之消退。结论 介入性动脉化疗可有效控制瘤灶大出血, 缩短化疗时间, 中长期疗效良好。
2014(2):230-231.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剔除肌瘤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在我院妇产科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者 1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按是否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分剔除肌瘤组(62例) , 不剔除肌瘤组(56例) , 同期无子宫肌瘤单纯行剖宫产( 无子宫肌瘤组) 65例。结果 ① 剔除肌瘤组手术时间较不剔除肌瘤组和无子宫肌瘤组长(F=38.033) , 术中缩宫素使用量较不剔除肌瘤组和无子宫肌瘤组多( F =96.17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② 三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恶露干净时间、 术后住院天数、 术后产褥病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③ 三组新生儿 1minApgar评分、HIE 、 新生儿颅内出血、FGR 、 胎粪吸入综合征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①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母婴是安全的;② 决定是否在剖宫产同时行剔除肌瘤及其手术方式须根据肌瘤的数量、 大小、 所在部位、 胎儿、 产妇情况, 有无合并其他疾患而存在手术风险, 以及术者技术、 经验、 手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2014(2):232-233.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RDS病人, 随机分为NIPPV组( 35例) 和NCPAP组(30例) , 两组患儿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 后予NIPPV或NCPAP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 治疗前后血气变化、 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孕周 RD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 NIPPV成功率为91.42% (32/ 35) , NCPAP成功率 70% (21/ 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IPPV 治疗 RDS疗效较传统 NCPAP 好。
2014(2):233-235.
摘要: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并冠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293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合并有冠脉损害和没有合并冠脉损害的川崎病患儿、 典型川崎病患儿和不完全川崎病患儿、 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患儿与典型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的高危因素。结果 冠脉损害组患儿出现皮疹的比例 40.48% , 出现嘴唇皲裂的比例为46.83% , 均显著低于无冠脉损害的患儿( P均<0.05) ; 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的月龄为(27.63±20.97) 个月, 显著低于典型川崎病组患儿(32.05±21.74) 个月( P<0.05) ; 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入院前以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前的发热天数均显著多于典型川崎病组患儿( P均<0.05) ; 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合并冠脉损害的比例为 50.86% , 显著高于典型川崎病患儿合并冠脉损害的比例(P<0.05) ; 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组患儿年龄低于 1 岁的比例为 23.73% , 静脉丙种球蛋白前发热天数超过 10d的比例为 40.68% , 均显著高于典型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组患儿( P均 <0.05) , 而白细胞计数超过 1 2×109 /L 的比例( 66.10% ) 以及 C 反应蛋白的水平(88.97±74.88)m g/ L 则均显著低于典型川崎病合并冠脉损害组患儿( P均<0.05) 。结论 年龄小、 静脉丙种球蛋白应用前发热时间长是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临床上对于年龄小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要重视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的应用, 以及时确诊并早期控制病情。
2014(2):236-237.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 常见小儿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相关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325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 PIC 常见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治疗措施。结果 引起小儿心律失常病因颇多, 本组以感染性疾病居首位, 占62.7 % 。325例患者中痊愈 289例, 占88.92% , 症状减轻的有21例, 占6.46% ,总有效率为95.39% 。结论 PICU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及时的诊断与正确的处理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2014(2):237-238.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先天性泪囊突出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先天性泪囊突出患儿用泪道抽液、 冲洗加探通术治疗, 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8 例患儿症状体征消失, 全部治愈, 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用泪道抽液、 冲洗加探通方法治疗先天性泪囊突出方便有效, 可作为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法。
2014(2):238-239.
摘要:目的 探讨茶浸出液对牙釉质抗酸性的影响。方法 将30个牙釉质块随机分为茶浸出液组、 氟化钠组及去离子水组, 采用间断性浸泡的方法处理牙釉质块后浸泡在脱矿液中, 测定脱矿液中钙、 磷含量的变化。结果 茶浸出液组、氟化钠组脱矿液中的钙磷溶出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茶浸出液组与氟化钠组的钙磷溶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茶浸出液及氟化物均可抑制牙釉质钙磷溶出, 茶浸出液对牙釉质有较强的抗酸性。
2014(2):240-240.
摘要:目的 调查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探讨防止脱落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脱敏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舌下脱敏治疗治疗 1 年内发生脱落 42例, 脱落率为52.50% , 其中, 3个月内停药患者有 12例, 6 个月停药患者有 17 例, 1 年内停药患者有 13 例; 完成 1 年以上治疗38例, 依从率 47.50% 。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包括: 初期的疗效较好, 家长自行提早结束疗程; 怀疑治疗效果, 放弃服药; 疗程过长, 家长缺乏耐心, 不能坚持; 部分家庭觉得经济负担过重; 出现局部不良反应; 其他疾病中断。结论 舌下免疫治疗( SLIT ) 安全性高, 疗效好, 副作用少, 患者使用方便, 但部分患儿因种种原因导致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甚至出现脱落,影响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疗效。舌下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 应加强规范管理,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确保脱敏治疗的效果。
2014(2):241-241.
摘要:目的 研究耳廓假性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对临床工作给予指导。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2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20例均术后7d拆线, 均 1期愈合, 耳廓形状恢复良好, 局部无增厚, 未出现耳廓畸形。结论 囊肿后壁软骨切除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具有手术方法简单、 治愈率 高、 术后不易复发、 耳廓变形发生率低的优点, 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2):242-242.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采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与单纯留置的方式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 11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 55 例患者, 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持续负压留置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照组 55例患者, 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单纯留置的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 55例患者, 一次治愈率 96.38% , 对照组 55 例患者, 一次治愈率 69.09% ,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术后 1周、3周随访中, 实验组的患者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相比单纯留置的方式, 治疗效果显著, 缩短了治疗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且治疗方式简单易行, 治愈率高,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2014(2):243-243.
摘要:目的 评价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丝裂霉素 C 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丝裂霉素 C 治疗翼状胬肉的 85 例( 96眼) 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术后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 3~24个月, 发现 2 例复发, 均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丝裂霉素 C 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手术操作易于掌握、 安全可靠、 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 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方法。
2014(2):244-245.
摘要: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G-MPI ) 对成人病毒性心肌炎( VMC ) 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8例成人 VMC和12 例健康者进行 99mTc -MIBIG-MPI 检测。结果58 例 VMC 患者 G-MPI 阳性52 例, 阳性率 89.66% 。 G-MPI 阳性率分别与 ECG 、 心肌酶或肌钙蛋白 Ⅰ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心功能异常 43 例, 异常率 74.14% 。结论G-MPI 不仅能观察到心肌炎病变的部位、 形态、 范围及严重程度, 还能了解心功能变化情况, 对诊断 VMC 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4(2):245-246.
摘要:目的 探讨移动数字化 X 线摄影系统( DR) 床边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移动 DR 设备对1000 例患者行床边摄影检查, 摄片 1250 张。结果 成功率为100% ; 甲片率 85.04% ; 无废片且能即时看到影像。结论 移动 DR床边摄片明显优于普通床边或 CR 床边摄片, 值得推广使用。
2014(2):246-247.
摘要:目的 认识总结小肠克罗恩病( Crohndesease ,CD ) 的多排螺旋 CT (MSCT ) 表现特征, 以提高对本病的 CT 诊断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2 例 CD的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 分析病灶 MSCT 的影像特征, 观察病灶的部位、 范围, 肠管的改变, 肠管周围血管的改变, 周围淋巴结有无增大, 有无肠管周围脓肿或蜂窝织炎等。结果 2 例(16.67% ) 病灶位于回肠( 不包括回肠末端及回盲部) , 10 例( 83.33% ) 病灶位于回肠( 包括回肠末端及回盲部) , 2 例(16.67% ) 病灶位于回盲部、 升结肠。所有 12 例 CD 均表现为肠管增厚、 肠腔狭窄, 增强扫描肠壁呈明显层样或整体强化, 肠管轴位像见“ 靶” 征, 系膜血管增多、 粗大。 8 例(66.67% ) 见“ 梳样” 征。 4 例( 33.33% ) 见肠系膜淋巴结增大, 边缘清楚。未见肠周围脓肿或蜂窝织炎形成。结论 CD 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 MSCT 检查能很好地显示病灶及病灶周围的病变, 对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2014(2):248-248.
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宫颈脱落细胞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 并对细胞分类诊断。结果774 例检查结果中,701例未见病变, 占 90.56% , 非典型磷状细胞( ASCUS ) 53例, 占6.85% ,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 ) ( CIN1 ) 20 例, 占2.59% 。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在妇科中有能够发现早期病变,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4(2):249-249.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术中冰冻切片标本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制定新的术中冰冻切片标本管理流程,在旧流程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无纠纷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加强手术室术中冰冻切片标本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不仅保证患者手术方式的准确性, 而且有利于标本的正确管理, 同时也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
2014(2):250-251.
摘要:目的 研究罗氏 Cobase 4 1 1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充分利用剩余试剂的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 采用“ 反扫描法” 分别检测血清中多个检测项目的结果, 进行精密度、 准确性及回收率分析; 并与新试剂分别检测同一组血清标本中的相同项目的低、 中、 高三个不同浓度的含量, 做了均值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 反扫描法” 检测的结果在批内、 批间变异系数( CV ) 均符合相关标准。“ 反扫描法” 利用的剩余试剂与新试剂分别检验的项目低、 中、 高三个不同浓度, 各组均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罗氏 Cobase411 分析仪“ 反扫描法” 充分利用剩余试剂, 不仅大大降低检验成本, 还保证各项目的检测质量。
2014(2):252-253.
摘要:目的 了解现阶段我区麻风治愈者家属及麻风村附近居民对麻风病认知及歧视状况, 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促进麻风村与社会融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通过登门拜访或电话采访的方式对我院麻风村 45 位麻风治愈者的家属( A 组) 及回归社会在家休养的 107 位麻风治愈者的家属(B 组) 进行调查;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麻风村附近村庄( C组)83 位和另一远离麻风村的村庄( D 组) 68 位 18 岁以上常驻居民进行登门调查。结果 A 组中完全不了解麻风病知识有 4 人( 8.89% ) , 了解部分 26人( 57.78% ) , 熟悉 15 人( 33. 33% ) , 有歧视性语言或行为 6 人(13.33% ) ; B 组 中无 完 全不 了解 者, 了 解部 分 66 人( 61.68% ) , 熟 悉 41人 ( 38.32% ) , 有 歧 视 性 语 言 或 行 为 2 人(1.87% )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 组中完全不了解 29 人( 34.94% ) , 了解部分 48 人( 57.83% ) , 熟悉有 6 人(7.23% ) , 有歧视性语言或行为 23 人( 27.71% ) ; D 组中完全不了解 53 人( 77.94% ) , 了解部分 15 人( 22.06% ) , 无熟悉者, 有歧视性语言或行为的有 57 人( 83.82% )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风治愈者家属对麻风病认知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极少数家属仍对治愈者有歧视现象; 大众对麻风病认知水平仍较低, 对麻风治愈者仍有较明显的歧视现象, 进一步强化全社会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是促进麻风治愈者回归并最终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
2014(2):254-255.
摘要: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监测能力及运行状况,探讨实验室监测中的工作质量。方法 对2012~2013 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3 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对 9个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麻疹实验室进行血清复核, 共检测391份样本, 2012年的麻疹/风疹IgM 抗体检测符合率为 98%~100% ,2013 年的血清样本麻疹/风疹 IgM抗体检测符合率均达到 100% 。结论 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运行情况良好, 且各区县级麻疹/风疹实验室 2013 年较 2012 年的检测质量和能力大幅提升, 在麻疹控制和消除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4(2):255-256.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某城区 3~6 岁儿童龋病现状及影响龋齿的相关因素, 为学龄前儿童防治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随机抽取 1592例 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 1592 例儿童龋病情况, 患龋齿率为 57.16% , 龋均为2.67 , 5 岁组儿童患龋齿率较高为 66.88% , 不同性别患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7 ,P <0.05 ) , 男童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患龋齿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 。结论 本城区 3~6 岁儿童患龋齿率较高, 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坚持早晚刷牙, 少吃甜食等。
2014(2):256-258.
摘要:目的 了解德保县农村中年女性健康认知、 信念、 行为情况, 为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德保县农村中年女性400例, 用中年女性健康知、 信、 行问卷调查表对她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德保县农村中年女性对健康保健知识平均知晓率为 9.17% , 健康保健信念的平均持有率为 56.42% , 健康行为的平均形成率为2895% 。结论 德保县农村中年女性对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低, 不能做到健康信念和行为的一致, 健康教育工作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及困难, 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促进农村中年妇女的健康行为。
2014(2):258-259.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农村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 系统化健康教育,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得分(40.09±3.39 ) 分、 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36.34±2.07) 分, U =3.01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对农村初产妇进行针对性、 系统化健康教育, 不仅能提高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 而且能提高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程度, 可促进其科学喂养及护理婴儿, 从而有效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母婴健康, 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4(2):260-262.
摘要: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最早在1942年由康拉德·哈尔·沃丁顿提出, 是指 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的水平和功能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 从而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其与肿瘤、 心血管、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的改变, 微小 RNA 干扰等。糖尿病是世界第三大慢性疾病, 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特别是糖尿病肾病, 即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下, 其肾脏的各种病理变化仍能持续发生, 这种现象提示存在“ 代谢记忆” , 有研究指出可从表观遗传学水平阐明其发病机制。本文重点从 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表观遗传学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 就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4(2):273-275.
摘要: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 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脑卒中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肩手综合征患者亦随之增多。因此, 深入进行肩手综合征治疗方法的研究, 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 对于减轻患者的症状、 功能的恢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2):277-278.
摘要:通过查阅有关岩黄连研究的文献资料, 归纳总结了岩黄连在引种栽培、 组织培养、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岩黄连以及进一步研究岩黄连提供参考。
2014(2):279-281.
摘要:
2014(2):284-285.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并且致残率高。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在减轻患者后遗症、 保持其社会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介入时间、 康复护理训练内容等进行综述。
2014(2):287-289.
摘要:案例情景教学法在“ 卫生法学”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打破了传统卫生法学教学方法的弊端,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沉闷的教学气氛,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当前, 在“ 卫生法学” 课程教学中, 案例情景教学法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14(2):289-290.
摘要:生动性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对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导课; 善用口诀; 设问思考; 恰当使用幽默语言; 结合临床知识和结合形体演示。
2014(2):291-292.
摘要:军事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是目前高等医学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要求, 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现状, 提出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延伸教学空间;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将能较好提高军事理论课课程建设质量。
2014(2):292-294.
摘要:对加涅的信息加工论进行探讨, 分析其学习论中学习结果的分类、 学习技能的分层、 学习过程的重视和条件的设计; 教学论中在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测量与评价在学习与教学中的合理成分, 结合教学设计的实际情况, 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更优化的教学设计, 用以指导教学设计, 以期找到更好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指导思想。
2014(2):294-295.
摘要:
2014(2):295-297.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检验与临床沟通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等展开研究, 为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支持依据, 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社会服务能力。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调查的方式, 对我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共 1 8 0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我校绝大多数医学生对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有一定认知, 但大部分同学认为检 验与临床教学缺乏有效培养途径, 特别是教材脱节等因素易影响医学生检验与临床沟通能力培养。结论 医学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学生在检验与临床沟通上的认知与能力培养。
2014(2):297-298.
摘要:利用大学生对竞赛活动的兴趣, 积极开展与就业岗位相关的知识竞赛, 通过“ 以赛导学、 以赛促学” , 引导同学们自我学习意识的养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促进就业观念改变、 职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014(2):299-3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 注射给药法” 护理操作教学中渗透礼仪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示教 - 学生模仿操作练习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则在课前强化礼仪知识, 操作技术教学中渗透入礼仪知识。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 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护理礼仪知识渗透于护理操作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练习操作的积极性, 变枯燥练习为愉快的练习。
2014(2):300-301.
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是提高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 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4(2):301-302.
摘要:探讨医学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思考并提出医学院校实验师技术队伍建设的对策。
2014(2):303-304.
摘要:对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探索图书馆读者创新服务途径, 以发现更适应当前网络化形式下的读者服务方式。
2014(2):305-306.
摘要: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档案管理已成为高校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 显得更为重要。从高校科研档案的特点入手, 分析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2014(2):306-307.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 20名护理人员, 比较上述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的药物配置存在护理质量问题、 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 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和未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人员在药物配置存在护理质量问题方面、 临床科室满意度上,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中积极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 能降低药物配置的护理差错发生率, 能激发护理人员作学习的爱好,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显著提高临床科室服务的满意度。
2014(2):307-308.
摘要:目的 探讨目视管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具体情况, 制作目视管理看板, 进行流程管理。将 2013年 1~6月实施目视管理前的 22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 2013年 7~12月实施目视管理后的 23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 对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目视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 更准确地把握患者的风险因素, 有效的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 实施目视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护理风险。
2014(2):309-310.
摘要:医院后勤工作要转变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 变粗放为精细管理。按照现代化、 标准化组织体系的要求, 对岗位工作指标进行细化、 量化; 按精细化管理的质量体系要求, 实施以精细化考核评价结果为依据的机制和精细化的经济评价体系为标准, 推进医院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2014(2):310-311.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 HIS \ PACS \ LIS 系统融合方法。方法 用 HL7 、 中间表、COM 口三种接口方式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各应用系统的信息互连互通, 共享做数据做接口。结果 根据系统融合的特点及医院实际情况, 提出了各融合方法的不同, 促进医院信息系统整合性、 应用性、 实用性的提高。结论 未来接口技术不断发展, 集成平台的融合让医院各类系统更好一体化。
2014(2):312-313.
摘要:医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显现,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越来越得到广大医院管理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部分民族地区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情况, 分析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查找问题, 探究原因, 并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2014(2):313-315.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身心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择期手术患者2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 实验组 111例。对照组不做术前访视, 实验组于术前1d 进行术前访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状态性焦虑得分, 测定患者的心率(HR)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测定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检测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氧(RO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日的焦虑评分比较, 在评分 <50分、60~69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三个方面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实验组入院日比较, 实验组术日的HR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术日比较, 实验组术日的HR、SBP均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与实验组入院日比较, 实验组术日AngⅡ水平、ROS水平、ET水平降低, NO 水平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与对照组术日比较, 实验组术日AngⅡ水平、ROS水平、ET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 术前访视能够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感, 提高术后满意度, 减轻应激对手术的影响, 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4(2):316-317.
摘要:
2014(2):317-318.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的堵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98 例需要留置PICC的新生儿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58例) 和对照组(40例) ,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导管堵塞、 导管移位脱落、 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72% 、1.72% 、0.00% , 显著低于对照组 的32.50% 、12.50% 、10.00%(P<0.05);观察组的带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 新生儿PICC 置管堵管主要与血管、 导管以及药物等因素有关, 严格掌握置管规程, 强化护理措施, 对于降低堵管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4(2):319-320.
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讨论其重要性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选取 2012年5月 ~2 013年 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100例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患者50例, 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 对照组患者 50例, 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后, 护理满意度( 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6.45±2.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84.2 1±2.23)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 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 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2014(2):320-321.
摘要:目的 探索品管圈(QCC)活动在规范手术病人管道标识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 由6人组成的QCC,分析手术病人管道标识缺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手术病人管道标识缺陷率由15.03%降到4.52%(P<0.01) 。结论 利用QCC管理模式, 集思广益,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护理质量。
2014(2):321-322.
摘要:目的 研究骨科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1年7月~2013年8月间在骨科住院的260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及满意度, 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