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2014(4):523-525.

      摘要 (1534) HTML (0) PDF 350.29 K (20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进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A C L ) 的临床研究, 探寻 A C L重建术后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2 0 1 0 年 7 月 ~2 0 1 3 年 6 月共 8 9 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 C L 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 4 6 例, 对照组 4 3 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实验组予以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及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 对照组予以清理残端无骨膜包绕。术后随访1 2~2 9 个月, 对两组患者的轴移试验、L a c h m a n 试验、 I K D C 分级、 K T-1 0 0 0 评分、 L y s h o l m 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并进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结果 实验组轴移试验、 L a c h m a n 试验和 I K D C 分级的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 K T-1 0 0 0 评分和 L y s h o l m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1 ) 。两组患者滑膜覆盖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实验组滑膜覆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保留交叉韧带残端重建 A C L , 有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及爬行替代, 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 七氟醚旁路洗入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2014(4):526-528.

      摘要 (1562) HTML (0) PDF 356.00 K (2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七氟醚旁路洗入对体外循环( C P B ) 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 C P B 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6 0 例, 性别不限, 年龄 2 4~6 7 岁, 体质指数 1 6. 7~2 7. 3k g / m2 ,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两组( 每组 n=3 0 ) : 对照组( C 组) 和七氟醚组( S 组) 。 S 组于 C P B 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机旁路洗入 1. 0%~3. 0% 七氟醚, C 组不做任何处理。于 C P B 前( T 0 ) 、 降温至 2 8℃ ( T 1 ) 、 复温至 3 7℃ ( T 2 ) 、 停 C P B ( T 3 ) 和术毕( T 4 ) 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样, 进行血气分析, 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 S j v O 2 ) , 计算动脉 - 静脉血氧含量差( D a- j v O 2 ) 和脑氧摄取率( C E O 2 ) , 并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浆 S -1 0 0β 蛋白和 8- 异前列腺素 -F 2 α (8- i s o-P G F 2 α ) 浓度。结果 与 C 组比较, S组 T 1 ~T 4 时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浆 S -1 0 0β 蛋白和 8-i s o -P G F 2 α 浓度降低( P <0. 0 5 ) , T 1 ~T 3 时点 S j v O 2 升高, D a -j v O 2 和 C E O 2 下降( P <0. 0 5) 。结论 七氟醚旁路洗入可减轻 C P B 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 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脑氧代谢率有关。

    • 先天性上睑下垂与眼散光量的关系及其对眼轴长的影响

      2014(4):529-531.

      摘要 (1577) HTML (0) PDF 382.43 K (2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眼散光、 眼轴长与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关系的分析, 评价其对弱视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 0 1 3 年 1 月 ~2 0 1 3 年 1 2 月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2 9 例 5 8 眼, 根据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分为四组: Ⅰ 组( 正常) , Ⅱ 组( 轻度) , Ⅲ 组( 中度) ,Ⅳ 组( 重度) , 比较分析各组眼散光量、 眼轴长及其相关性。结果 各组之间总散光、 角膜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各组之间球内散光、 高屈光力方向、 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各组之间弱视发生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先天性上睑下垂程度和总散光、 角膜散光呈正相关(r =0. 5 1 4 、 0. 7 2 1 , P <0. 0 0 1 ) , 先天性上睑下垂程度和球内散光、 眼轴长度无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对眼散光的影响主要是由角膜散光引起, 其散光的严重程度和上睑下垂严重程度相关, 但是对眼轴长不产生明显影响。

    • 1例成人恙虫病诊治体会

      2014(4):531-531.

      摘要 (1517) HTML (0) PDF 419.71 K (2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恙虫病的诊治过程, 以拓宽临床医生对于发热性疾病的诊治思路。方法 回顾分析 1 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发热, 伴有皮疹、 淋巴结肿大, 有草地作业史, 曾予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治疗无效, 故考虑恙虫病。予阿奇霉素治疗后, 次日体温降至正常, 皮疹消退, 查恙虫病抗体阳性, 确诊恙虫病。住院 9d 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恙虫病抗体阳性为本病诊断的金标准。阿奇霉素治疗本病有效。

    • >个例报道
    • 1例成人恙虫病诊治体会

      2014(4):531-531.

      摘要 (1519) HTML (0) PDF 376.11 K (2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恙虫病的诊治过程,以拓宽临床医生对于发热性疾病的诊治思路。方法:回顾分析1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发热,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有草地作业史,曾予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治疗无效,故考虑恙虫病。予阿奇霉素治疗后,次日体温将至正常,皮疹消退,查恙虫病抗体阳性,确诊恙虫病。住院9d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恙虫病抗体阳性为本病诊断的金标准。阿奇霉素治疗本病有效。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螺旋CT结合Mimics软件在上颌窦外提升术前的评估应用

      2014(4):532-534.

      摘要 (1566) HTML (0) PDF 292.48 K (2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测量上颌窦外侧壁的厚度, 为上颌窦外提升术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6 0 例螺旋 C T 资料( 男女性各 3 0例) , 在 M i m i c s 1 0. 0 1 软件测量。于上牙槽嵴顶上 2 5mm 处的横断面测量前后 D 1 、 D 2 、 D 3 和 D 4 上颌窦外侧壁厚度。结果 D 3>D 2>D 1>D 4 ; 在 D 1 、 D 2 、 D 3 和 D 4 处男性比女性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越靠近颧牙槽嵴的上颌窦外侧壁越厚, 男性比女性大。

    • 合并1型糖尿病的难治性气管狭窄 1 例报告

      2014(4):534-534.

      摘要 (1507) HTML (0) PDF 304.28 K (2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个例报道
    • 合并1例糖尿病的难治性气管狭窄1例报告

      2014(4):534-534.

      摘要 (1524) HTML (0) PDF 308.69 K (2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细叶榕树提取物急性毒性及身体依赖性实验研究

      2014(4):535-536.

      摘要 (1529) HTML (0) PDF 294.84 K (2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细叶榕水、 醇提物的安全性和身体依赖性。方法 根据中药、 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以最大给药体积、 最大给药浓度, 对实验小鼠灌胃给药, 观察细叶榕水、 醇提取物灌胃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同时采用纳洛酮催促戒断法测定各提取物的身体依赖性。结果 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给药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 ; 纳洛酮催促戒断实验中小鼠均未出现戒断症状及体重下降现象。结论 细叶榕水及醇提物毒性低、 安全性较高, 并不具有身体依赖性。

    • 幽门螺杆菌Tipα蛋白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4(4):537-537/539.

      摘要 (1575) HTML (0) PDF 301.70 K (2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 p ) 肿瘤坏死因子α 诱导相关蛋白( T i p α ) 对巨噬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巨噬细胞, 采用不同浓度的 T i p α 蛋白与之孵育后, 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比色法检测细胞 c a s p a s e -9 和c a s p a s e -3 的活化程度。 E L I S A 法检测细胞色素 C 的释放量。结果 巨噬细胞细胞经不同浓度 T i p α 蛋白刺激后, 可显著诱导其凋亡。 C a s p a s e -3 和 C a s p a s e -9 的活性也随着 T i p α 蛋白浓度的增高而增加。此外, 细胞色素 C 的释放水平也与 T i p α 浓度成正相关。结论 T i p α 蛋白可激活 C a s p a s e -9 和 C a s p a s e -3 , 有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巨噬细胞细胞的凋亡。

    • 整合素α5β1\CD44V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4(4):538-539.

      摘要 (1538) HTML (0) PDF 318.54 K (2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整合素α5β1 、 细胞黏附分子 44-V3( CD44V 3) 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 1 月 ~2013 年12月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 R T-P C R 法检测 30例正常对照组、 4 2 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以及34例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整合素α5β1 、CD44V3蛋白及其 mR NA 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整合素 α5β1 阳性表达率与胃癌临床分期、 分化程度有关(P<0.05) , CD44V3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 分 化程度、 病灶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 ) 。这提示α5β 1 、 CD44V 3 可作为胃癌发生、 发展的监测指标。结论 整合素α5β1 阳性表达率与胃癌临床分期、 分化程度有关, CD4 4V3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 分化程度、 病灶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2014(4):540-540/544.

      摘要 (1547) HTML (0) PDF 314.69 K (2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2 年1 2 月我院收治的 8 0 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 0 例。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的降血压疗效、 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降血压疗效、 降血脂疗效及治疗心绞痛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较好的临床疗效, 它具有副作用小, 安全性高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莫沙必利分散片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及预防低钾血症临床研究

      2014(4):541-542.

      摘要 (1537) HTML (0) PDF 310.80 K (2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分散片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及预防低钾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 8 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 4 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分散片, 剂量为 5m g , 每天 3 次口服, 连续 2 周。治疗前后, 评价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钾离子浓度。结果 2周后, 研究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研究组低钾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 ) 。结论 莫沙必利分散片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预防低钾血症发生。

    • 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2014(4):542-543.

      摘要 (1542) HTML (0) PDF 276.79 K (2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 P- 选择素, 并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 4 0 例作为冠心病组,4 0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 P- 选择素水平, 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 P- 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结论 早期检测 P- 选择素对冠心病的发病监测有积极的意义。

    • 8例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2014(4):543-544.

      摘要 (1576) HTML (0) PDF 318.72 K (2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 2 0 1 1年 1 月 ~2 0 1 4 年 1 月经临床诊断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 8 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4 例和对照组 4 4 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 每组均以 2 周为 1 个疗程, 2 个疗程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根据心电图监测判断疗效, 治疗组、 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 3. 1 8% 、 5 2. 2 6%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关系

      2014(4):545-546.

      摘要 (1525) HTML (0) PDF 302.69 K (2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8 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 MT ) , 据尿酸结果分为高血压尿酸正常组、 高血压并尿酸增高组和正常对照组, 比较三组尿酸水平与 I MT 。据 I MT 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 内膜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 比较三组的尿酸水平。多元回归分析高血压病人尿酸与 I MT 的关系。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 I MT 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 P <0. 0 1 ) , 高血压并尿酸增高组 I MT 明显厚于高血压尿酸正常组( P <0. 0 5 ) ; 斑块形成组和内膜增厚组血尿酸水平较内膜正常组显著升高( P <0. 0 5 或 P <0. 0 1 ) , 斑块形成组血尿酸较内膜增厚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 多元回分析显示尿酸与 I MT 独立相关。结论 尿酸与 I MT 存在相关关系, 需关注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和血尿酸水平, 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急诊治疗高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2014(4):547-548.

      摘要 (1522) HTML (0) PDF 337.18 K (2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急诊治疗高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 2 0 1 0年 1 0 月 ~2 0 1 3 年 1 1 月所收治的 8 0 例高龄快速心律失常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两组病例各 4 0 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予以负荷量胺碘酮稀释以后实施静脉注射, 同时以每分钟 0. 5~1. 0m g 静脉维持, 就两组病患 2 4h 内心律失常和心率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 4h 内观察组病患心率控制率为 9 5. 0 0% ,对照组心率控制率为 7 7. 5 0% , 心率控制以后病患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明显降低,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4h 内对照组有 5 例出现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 3 例出现不良反应, 经对症治疗, 均有所好转。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来治疗高龄快速心律失常, 所获效果显著。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诱导 2 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长期缓解的效果分析

      2014(4):548-549.

      摘要 (1534) HTML (0) PDF 370.49 K (2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 2 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长期缓解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9年 1 月 ~2 0 1 2 年 1 2 月收治并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 2 型糖尿病初诊患者 6 0 例, 比较治疗前后 2 4h 患者的相关指标, 进而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 2 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缓解预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6 0 例糖尿病初诊患者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 在 1 年内均无失访患者。其中 5 0 例患者长期缓解, 长期缓解率为 8 3. 3 3% , 1 0 例患者未缓解, 未缓解率为 1 6. 6 7% 。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I R ) 、 胰岛素急性反应( A I R ) 、 空腹血糖( F P G ) 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使大部分 2 型糖尿病初诊患者长期缓解, 临床疗效显著。

    • 112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2014(4):549-550.

      摘要 (1537) HTML (0) PDF 291.70 K (2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和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 2 0 1 2 年 1 月 ~2 0 1 3 年 1 2 月我院收治的 1 1 2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为老年组( 4 7 例) 和非老年组( 6 5 例) ,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的病变范围主要为直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 非老年组病变范围主要为全结肠和直肠; 老年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 4. 6 8% , 非老年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7 3. 8 5% ; 老年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 8. 9 4% , 非老年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9. 2 3%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病变范围、 治愈率、 伴发病发病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1 ) 。结论 老年疡性结肠炎治愈率和用药的不良反应高于非老年组, 应重点预防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药时的不良反应。

    • 27例AID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4(4):551-553.

      摘要 (1522) HTML (0) PDF 314.65 K (2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 A I D S 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 R D S ) 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0 0 9 年 1 月 ~2 0 1 2 年 1 月间入院诊治的 A I D S 合并 A R D S 的 2 7 例患者的临床体征、 血清学指标、 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方法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等观察指标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 并进行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患者的呼吸与心率显著降低( P <0. 0 5 ) ; 无创通气后, 患者 P a O2 和p H 值显著升高(P <0. 0 5 ) , P a C O 2 升高( P <0. 0 5 ) ; 治疗 1d 、 3d后 P a O 2 / F i O 2 升高( P <0. 0 5 ) ; 收缩压无变化( P >0. 0 5 ) ; 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结论 A I D S患者合并 A R D S 临床症状以发热、 呼吸困难为主, 并合并多种疾病。经对症治疗与无创呼吸机通气后, 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4(4):554-555.

      摘要 (1509) HTML (0) PDF 310.02 K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 O P D ) 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0 1 0 年 1 月 ~2 0 1 2 年1 2 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 5 2 例 C O P D 急性加重期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抗凝组) 2 7 例, 对照组 2 5 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氧疗、 抗感染、 雾化祛痰、 平喘解痉、 营养支持等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7d 。两组治疗前后均予检测肺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 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 治疗前后肺功能( F E V 1 、 F E V 1 / F V C% ) 、 血气分析( P a O 2 、 P a C O 2 、 S a O 2 ) 、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细胞比容、 血浆黏度、 全血黏度切变率(1 /s ) 、 全血黏度切变率( 2 0 0 / s ) ] 比较, 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C O P D 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抗凝治疗有效降低血液黏滞度, 抑制微小血栓形成, 改善低氧状态及肺功能, 从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 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4(4):556-557.

      摘要 (1514) HTML (0) PDF 315.44 K (2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为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 0 1 3 年 5 月 ~2 0 1 4 年 3 月 1 5 0 例呼吸科住院患者, 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方案、 用药起始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1 5 0 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 9 8. 0 0% , 平均每位患者用药时间为 1 3d , 使用最多的三种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左氧氟沙星、 头孢唑肟。结论 目前我院呼吸科对住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情况, 需要医院对此问题进行管理。

    • 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2014(4):557-558.

      摘要 (1557) HTML (0) PDF 299.98 K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采集 3 2 例肺结核患者的血液标本, 进行细胞免疫功能的检验, 并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对照。结果 肺结核患者 C D 4 、 C D 4 / C D 8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 t 分别为 4. 6 2 2和 4. 4 1 7 , P 均 <0. 0 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 比较单用阿奇霉素与联用头孢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2014(4):558-559.

      摘要 (1543) HTML (0) PDF 398.42 K (2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单用阿奇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 2 0 1 2年 1 月 ~2 0 1 3 年 1 2 月间收治的 6 8 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资料, 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孢类药物,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 2. 3 5% ( 2 8 / 3 4 ) , 对照组为 5 2. 9 4% ( 1 8 / 3 4 ) ,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分析

      2014(4):559-560.

      摘要 (1545) HTML (0) PDF 380.19 K (2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和青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0 年 1 月 ~2 0 1 4 年 1 月收治的 1 0 0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 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 4 5 例) 和青年组( 5 5 例) , 回顾性分析两组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组与青年组的病因分布所占比例不同, 老年组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均比青年组的高, 但老年组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低于青年组, 两组病因分布构成比存在差异,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老年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 青年组以血量不足和肾毒性药物为主, 两组病因的构成比存在差异,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与青年组相比, 老年组高血压、 冠心病和糖尿病合并症所占的比例均比青年组高。老年组和青年组的疗效比较存在差异,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老年组与青年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因分布不一样, 老年组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比例较高, 治愈率较低。

    • 老年患者重度压疮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2014(4):561-563.

      摘要 (1556) HTML (0) PDF 286.71 K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和烧伤湿润膏治疗老年患者重度压疮( Ⅲ 、 Ⅳ 期)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3 3 例(3 9 处) Ⅲ 、 Ⅳ 期压疮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1 7 例, 压疮疮面 2 0 处; 对照组 1 6 例, 压疮疮面 1 9 处。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 重视支持治疗, 加强基础护理, 正确评估和清理伤口。观察组采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联合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烧伤湿润膏涂抺在疮面上外有敷料覆盖。对两组治疗前, 治疗后 3 、 7 、 1 4 、 2 1 、 2 8d 采用压疮愈合量表评价压疮愈合情况、 有效率、 疮面分泌物微生物检出结果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疮面愈合量表评分、 疮面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能有效治疗老年患者重度压疮, 缩短治疗时间, 提高治愈率, 减轻病人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全身麻醉下不同插管方式对术后咽喉疼痛的影响研究

      2014(4):563-564.

      摘要 (1554) HTML (0) PDF 279.96 K (2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使用可视喉镜和盲探气管插管对术后咽喉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病例 2 0 0 例,用隐藏数字随机法分为可视喉镜引导下插管 1 0 0 例( 实验组) ,盲探插管 1 0 0 例( 对照组) ,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 VA S ) 评分, 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咽喉疾病情况, 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咽部烧灼、 干燥等不适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重复插管病例。实验组术后 2h 咽喉疼痛评分为( 1. 7 1±0. 8 2 )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随着时间的延长, 疼痛评分呈下降趋势, 在 1 2h 、 2 4h 、 4 8h 咽喉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术后 2h 、 1 2h 、 2 4h 、 4 8h 咽喉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全身麻醉使用可视喉镜可减少患者术后咽喉疼痛与不适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舒适度。

    •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

      2014(4):565-566.

      摘要 (1524) HTML (0) PDF 372.76 K (2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使用可视喉镜和盲探气管插管对术后咽喉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病例 2 0 0 例, 用隐藏数字随机法分为可视喉镜引导下插管 1 0 0 例( 实验组) , 盲探插管 1 0 0 例( 对照组) ,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 VA S ) 评 分, 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咽喉疾病情况, 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咽部烧灼、 干燥等不适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 组均无重复插管病例。实验组术后 2h 咽喉疼痛评分为( 1. 7 1±0. 8 2 )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随着时间的延长, 疼痛评分 呈下降趋势, 在 1 2h 、 2 4h 、 4 8h 咽喉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术后 2h 、 1 2h 、 2 4h 、 4 8h 咽喉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两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全身麻醉使用可视喉镜可减少患者术后咽喉疼痛与不适的发生率, 提 高患者舒适度。

    • 老年出血性脑梗死和脑实质出血分型治疗研究

      2014(4):567-567/570.

      摘要 (1529) HTML (0) PDF 302.52 K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老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以及临床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 0 1 1 年 2月 ~2 0 1 3 年 2 月间确诊收治的 6 0 例老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临床上采用 C T 分型标准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的分型情况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 C T 扫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显示, 6 0 例患者中有 2 5 例 H I -1 型患者、 1 8 例 H I -2 型患者, 9 例P H-1 型患者、 8 例 P H-2 型患者。治疗结果显示, 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病情出现恶化, 脑实质出血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或保持不变。结论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 C T 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这样才能降低治疗的风险, 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 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136例临床分析

      2014(4):568-570.

      摘要 (1593) HTML (0) PDF 315.31 K (2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 D 2 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1 年 5 月 ~2 0 1 4 年 5 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 D 2 根治术的 1 3 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3 6 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远端胃癌 D 2 根治术, 在胃癌切除后均通过管形吻合器行毕 Ⅱ 胃十二指肠吻合重建, 手术时间( 2 0 7±1 9. 7 )m i n ; 出血量( 1 2 1. 8±3 9. 4 ) m l ,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2. 7±1. 1 ) d , 恢复流食时间( 3. 6±0. 8 ) d 。术后发生并发症 3 例(2. 2 1% ) , 分别为切口延时愈合、 腹腔内感染和短期胃瘫各 1 例。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D 2 淋巴结清扫安全、 可行。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4(4):571-572.

      摘要 (1531) HTML (0) PDF 307.54 K (2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 0 1 2 年 1 月 ~2 0 1 2 年 1 2月间收治的 6 0 例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 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随机分为单一手术组( 2 5 例) 和联合手术组(3 5 列) , 观察两组的术中出血量、 手术平均时间、 住院平均时间、 并发症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 6 0 例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经再手术治疗, 单一手术组和联合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 2. 0 0% ( 8 / 2 5 ) 和 1 1. 4 3% ( 4 /3 5 ) ,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后随访 2 4 个月, 单一手术的复发率为 4 0. 0 0% ( 1 0 / 2 5 ) , 联合手术的复发率为 1 4. 2 9% ( 5 / 3 5 ) , 单一手术与联合手术的复发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存在较高的复发率, 选择适合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再手术治疗方式, 对降低再次复发率、 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4):572-573.

      摘要 (1554) HTML (0) PDF 302.71 K (2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内科保守疗法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2 年 5月 ~2 0 1 3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6 8 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3 2 例, 采用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治疗; 对照组 3 6 例, 采用内科保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8 1. 2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5 8. 3 2% )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手术在治疗颅内血肿中具有血肿清除率高, 止血彻底, 创伤小, 疗效好, 恢复快, 费用低等优势,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观察

      2014(4):573-574.

      摘要 (1538) HTML (0) PDF 265.99 K (2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5 0 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2 5 例)采用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 2 5 例) 采用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 愈合时间、 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 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 P <0. 0 5 ) ; 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 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无肛门失禁及复发病例。结论 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在术后疼痛、 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

      2014(4):575-575/858.

      摘要 (1515) HTML (0) PDF 338.72 K (2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 2 0 1 0~2 0 1 3 年我院收治的 1 2 2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甲、 乙两组, 甲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 乙组采用单纯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的有效止血率、 复发率、 止血时间、 输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甲组的有效止血、 再出血概率、 平均止血时间和输血量等情况均要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甲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低于乙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采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 复发率低、 止血迅速, 适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 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跟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4(4):576-576.

      摘要 (1557) HTML (0) PDF 444.24 K (2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跟骨撕脱性骨折合并皮肤严重挫伤患者的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 1 4 例老年人跟骨撕脱性骨折的手术资料。本组均行跟骨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 包括直接螺钉固定, 碎裂者或跟腱劈裂者用可吸收缝线编织后螺钉固定。结果 本组均经随访 3 个月 ~6 年, 平均 2 0 个月, 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无切口感染、 皮肤坏 死等并发症, 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可负重站立及正常行走, 采用 Am e r - l i n d h o l m 评定法评定: 优 1 1 例, 良 3 例。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跟骨撕脱性骨折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利于早期功能活动。

    • 锁定钢板治疗瑶族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4(4):577-578.

      摘要 (1532) HTML (0) PDF 321.36 K (2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瑶族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0 1 0 年 3 月 ~2 0 1 2 年 6 月入住本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瑶族老年患者 7 5 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 4 5 例, 给予锁定钢板治疗, 对照组 3 0 例, 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 随访 1 年,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4~9 个月, 平均 3. 8 个月, 无死亡病例, 观察组优良率为9 3. 3 3% , 对照组优良率为 7 3. 3 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瑶族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扩大跟外侧 L 形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2014(4):578-580.

      摘要 (1552) HTML (0) PDF 308.64 K (2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扩大跟外侧 L 形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 0 9 年 1 0 月 ~2 0 1 2 年 1 2 月对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骨折 4 6 例( 6 0 足) 。按跟骨骨折 S a n d e r s 分型: Ⅱ 型 2 6 足, Ⅲ 型 2 0 足, Ⅳ 型 1 4足, 手术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 L 形切口, 骨折复位后以锁定钢板内固定。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 L 形人路普通跟骨钛板内固定的 2 8 例( 4 0 足) 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 Am e r i c a nO r t h o p a e d i cF o o t&A n k l eS o c i e t y , AO F A S ) 的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足踝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 1 0~1 8 个月( 平均 1 3个月) 。改良扩大跟外侧入路组术后出现 1 足伤口浅表感染, 1 足伤口裂开内固定外露, 均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 X线示内固定装置在位, 无松动、 断裂。根据末次随访时 AO F A S 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分: 优 3 2 足, 良 2 2 足, 可 5 足,差 1 足, 优良率为 9 0. 0 0% 。经典跟外侧入路组术后出现 3 足伤口浅表感染, 4 足伤口裂开内固定外露, 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 X 线示 4 足内固定装置出现松动, 1 足内固定装置断裂失效。根据末次随访时 AO F A S 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分: 优 1 8 足, 良 1 0 足, 可 6 足, 差 6 足, 优良率为 7 0. 0 0% 。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 无延迟愈合。两组术后 AO F A S足踝临床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 L 形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具有显露骨折端好、 并发症少、 早期功能锻炼、 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疗效等优点。

    • 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4(4):581-582.

      摘要 (1535) HTML (0) PDF 302.93 K (2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微创稳定系统( L I S S ) 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 0 0 9 年 8 月 ~2 0 1 2 年 8 月间收治的 3 8 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L I S S 组和髁支撑钢板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骨不连发生率、 内固定失效率和深部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 用 S c h a t z k e r -L a m b e r t 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分来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L I S S 组患者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骨折愈合时间、 完全负重时间, 骨不愈合发生率和深部感染发生率等指标方面均优于髁支撑钢板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所有患者骨折愈合率、 骨不连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1 2 个月参照 S c h a t z k e r -L a m b e r t 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 L I S S 组优良率为 8 5. 0 0% ; 髁支撑钢板组优良率为 8 3. 3 3% ; 两组膝关节功能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髁支撑钢板组有 3 例发生松动, L I S S 组有 1 例发生松动,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妇女是股骨远端骨折的高发人群, L I S S 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相当, 应根据手术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个体情况等选择固定方式。

    • 对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2014(4):583-584.

      摘要 (1548) HTML (0) PDF 290.07 K (2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临床疗效的 M e t a 分析。方法 根据 M e t a 分析方法的要求, 收集全部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实验, 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 同时提取有关数据, 借助于 C o c h r a n e 协作网所提供的R e -v i e w M a n a g e r 4. 2 来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的客观 I K D C 评分是 A 级所占比例、 K T 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实施 M e t a 分析。结果 经 M e t a 分析显示, 双束重建组的客观 I K D C 评分是 A 级所占比例、 K T 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均比单束重建组优,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在膝关节稳定的恢复上和手术后体征的改善上, 相对于单束重建而言, 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所具优势更为显著。

    • 腹腔镜与开腹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014(4):584-585.

      摘要 (1530) HTML (0) PDF 280.36 K (2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 0 1 1 年 5 月 ~2 0 1 3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1 1 4 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 每组 5 7 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肠功能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 肠功能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 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开腹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比较具有微创、 术中出血少、 并发症发生率低、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雾化吸入和西瓜霜润喉片含化交替使用提高胃肠减压病人舒适度的探讨

      2014(4):586-587.

      摘要 (1537) HTML (0) PDF 375.77 K (2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和西瓜霜润喉片含化交替使用与单纯雾化吸入使用对胃肠减压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 分析 1 0 5 例胃肠减压病人在常规单纯雾化吸入与雾化吸入和西瓜霜润喉片含化交替使用护理干预下临床上所表现的各种不适情况。结果 雾化吸入和西瓜霜润喉片交替使用能够缓解咽喉吞咽疼痛、 口咽干燥等方面, 与常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1 ) ; 在口咽并发症、 恶心呕吐等不适方面, 与常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雾化吸入和西瓜霜润喉片含化交替使用在缓解胃肠减压病人出现的各种不适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 EGFR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2014(4):588-588/591.

      摘要 (1499) HTML (0) PDF 332.85 K (2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 G F R )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 E G F )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搜集2 0 1 2 年 7 月 ~2 0 1 3 年 7 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 8 5 例患者作为甲组, 将同期接收的腺瘤 8 3 例患者作为乙组。对两组标本E G F R 、 V E G F 阳性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检测, 并比较。结果 甲组 E G F R 、 V E G F 阳性率均高于乙组, 浸润型癌 E G F R 、 V E G F 阳性率均高于髓样癌和非浸润性癌, 淋巴结转移 E G F R 、 V E G F 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E G F R 、V E G F 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及转移具有相关性, 对 E G F R 、 V E G F 的检测可以指导临床靶向化学治疗。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0例临床分析

      2014(4):589-591.

      摘要 (1529) HTML (0) PDF 317.35 K (2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A F L P ) 临床特点, 为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 2 0 0 9~2 0 1 4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 0 例 A F L P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 1 0 例患者早期均出现消化道症状, 短期内较快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凝血功能改变, 严重者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 I C ) , 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进行早期诊治, 及时终止妊娠, 积极预防 D I C , 补充凝血因子, 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氟康唑联合两种阴道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

      2014(4):592-593.

      摘要 (1519) HTML (0) PDF 315.58 K (2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氟康唑联合两种阴道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 9 0 例确诊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 5 例, 予氟康唑口服 + 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阴道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阴道用药; 对照组 4 5 例, 行复方甲硝唑阴道栓阴道用药。阴道用药 1 0d 后,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5. 5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 7. 7 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氟康唑联合两种阴道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 疗效好, 值得推广。

    • 两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疗效的比较研究

      2014(4):593-594.

      摘要 (1543) HTML (0) PDF 310.81 K (2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T LH ) 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L AVH )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 0 1 2 年 1 月 ~2 0 1 3 年 1 2 月入住我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 1 2 0 例患者, 其中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为 T LH 组(6 0 例) , 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为 L AVH 组( 6 0 例) , 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T LH 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 L AVH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差较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两种术式均有安全性好、 创伤小、 病人痛苦少, 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而 T LH 在出血量、 手术时间方面优于 L AVH , 但在临床应用中应视病人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利普刀配合冰硼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4):595-596.

      摘要 (1495) HTML (0) PDF 315.37 K (2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利普刀配合冰硼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 0 1 3 年 4 月 ~2 0 1 4 年 4 月在我院治疗的 6 0 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3 0 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利普刀治疗, 观察组给予利普刀治疗配合冰硼散, 治疗 1 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1 0 0. 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1 0 0. 0 0% ,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 ; 观察组患者在阴道排液时间、 阴道流血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利普刀配合冰硼散治疗宫颈糜烂可以缩短阴道排液时间, 减少阴道流血量, 临床效果显著。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46例分娩方式分析

      2014(4):596-597.

      摘要 (1499) HTML (0) PDF 311.98 K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自我院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4 年 1 月 1 4 6 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 对其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 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2 7 例( 观察组) 和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 2 7 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组和再次剖宫产( R C S 组) 1 1 9 例进行比较, R C S 组和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 P C S 组)1 1 9 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4 6 例产妇中有 2 7 例阴道分娩, 2 3 例试产成功, 成功率为 8 5. 1 9% 。 R C S 组 1 1 9例的手术产率为 8 1. 5 1%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 产后出血、 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R C S 组与观察组比较, 产后出血量较多, 平均住院天数较长, 医疗费用较高,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在一定条件下应给予试产, 阴道分娩方式可以减少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同时减少患者手术的经济负担。因此,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可在医生严密的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 临床医生应该大力倡导与推广。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4(4):597-598.

      摘要 (1515) HTML (0) PDF 304.61 K (2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对 2 0 1 3 年 6~2 0 1 3 年 1 2 月前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 4 7 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分为对照组( 保守治疗)2 5 例和观察组( 手术治疗) 2 2 例,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 观察组的痛经、 性交疼痛、 不孕症等症状的改善 情况 优 于对 照组,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观 察 组 的 有 效 率 为 7 2. 2 7% ,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有 效 率 为4 4. 0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效果, 但由于我院医疗设施水平的限制、 医学技术上的局限,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成功率还不足 7 5% , 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故而在这一方面的诊治方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另外广大女性群众也需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保护自身身心健康。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4(4):599-600.

      摘要 (1563) HTML (0) PDF 321.20 K (2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 5 0 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 2 5 例。均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三烯酮治疗, 试验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 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 8 8. 0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4. 0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 0 0% ,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 6. 0 0% ,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两组患者术后经过 1~2 年随访观察仅有 1 例囊肿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中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是可行的, 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卵巢功能, 且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少, 可在临床中应用。

    • 532例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及TORCH筛查分析

      2014(4):600-601.

      摘要 (1534) HTML (0) PDF 305.80 K (2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本地区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及 T O R CH 抗体检测, 了解唐氏综合征风险状况及 T OR CH 感染状况,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5 3 2 例孕妇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和用 E L I S A 方法进行 T OR CH 抗体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 3 2 例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高危人数为 3 6 例, 占 6. 7 7% ( 3 6 / 5 3 2 ) , 年龄 >3 5 岁孕妇组高危率明显高于年龄 <3 5 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 T O X-I g M 阳性率为 1. 6 9% ( 9 / 5 3 2 ) ; R V-I g M 阳性率为 2. 2 6% ( 1 2 / 5 3 2 ) ; CMV-I g M 阳 性率 为 2. 4 4% ( 1 3 / 5 3 2 ) ; H S V-I g M 阳 性 率 为 1. 3 2% ( 7 / 5 3 2 ) , 总TO R CH- I g M 阳性率为 7. 7 1% ( 4 1 / 5 3 2 ) 。结论 对孕妇联合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和 T OR CH- I g M 检测, 尽早发现及采取相应措施, 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 158例特殊类型子宫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2014(4):602-603.

      摘要 (1505) HTML (0) PDF 321.08 K (2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多种特殊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于 2 0 1 0 年 6 月 ~2 0 1 3年 1 2 月间到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1 5 8 例, 通过回顾性方式研究 1 5 8 例患者的诊断资料。结果 特殊肌瘤的病发情况较平缓, 应归类为良性肿瘤。血管平滑肌瘤、 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及上皮样平滑肌瘤患者的病症接近于常规肌瘤患者, 只有患上非典型性平滑肌瘤的妇女岁数较大。结论 由于特殊肌瘤疾病属于良性肿瘤, 因此可采用肿瘤切除或子宫器官摘除手术给特殊肌瘤患者进行治疗。

    • 小儿变异性咳嗽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2014(4):603-604.

      摘要 (1482) HTML (0) PDF 322.68 K (2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变异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方法 将佛山市某医院 2 0 1 0 年 1 月 ~2 0 1 4 年 4 月收治的 6 5 例变异性咳嗽患儿( C VA ) 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 C VA 调查表了解 C VA 患儿的发病年龄、 发病季节、 外界诱因、 临床症状、 过敏史等情况, 同时采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C VA 发病以 3~1 2 岁患儿常见, 以冬春季发病为主,诱发原因中有感染诱发、 寒冷天气刺激及家居环境, 干咳以晚上为主,9 0. 7 7% 患儿 WB C 水平处于正常水平, 家族过敏史、 湿疹及过敏性鼻炎均为小儿 C VA 的高危因素, 5 8. 4 6% 患儿 C VA 过敏原实验阳性, I g E 超过 4 0% 。经由糖皮质激素的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 C VA 治疗的有效率为 9 2. 3 1% 。结论 小儿变异性咳嗽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小儿咳嗽症状、 特点的把控, 尽早确诊, 采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 C VA 可获得理想疗效。

    •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2014(4):605-606.

      摘要 (1552) HTML (0) PDF 299.72 K (2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0 0 9 年 6 月 ~2 0 1 3 年 7 月儿科门诊收治住院的 1 5 0 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诊断组和临床诊断加血培养阳性组患儿化脓性脑膜炎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非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热、 非特异性症状所占比例均低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而黄疸症状在非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所占比例高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结论 新生儿一经确诊为败血症就应该及时进行救治, 不可以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给患儿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 同时, 进行脑脊液检测可以作为败血症患儿是否有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判断标准。

    • 271例儿童白癜风临床特点分析

      2014(4):606-607.

      摘要 (1504) HTML (0) PDF 367.94 K (2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儿童白癜风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 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从而更好地治疗儿童白癜风。方法 选取 2 0 1 0 年 6 月 ~2 0 1 2 年 6 到我院进行白癜风相关检查的 2 7 1 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病史进行相应的询问及进行血常规检查, 并对查体的情况及检查进行记录, 分析患者的发病因素、 病发特点、 累及部位及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2 7 1 例儿童白癜风患者中处于进展期的为 1 7 8 例, 占总数的 6 5. 6 8% ; 稳定期的有 9 3 例, 占总数的 3 4. 3 1% ; 患者主要是以普通型为主共有 1 6 4 例, 占总数的 6 0. 5 2% , 节段型共有 1 0 7 例, 占总数的 3 9. 4 8% ; 患者累及部位以面部为主; 进展期白细胞数分类与稳定期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儿童白癜风和家族史、 外伤及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医师需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利巴韦林联合氨酚黄那敏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分析

      2014(4):607-608.

      摘要 (1506) HTML (0) PDF 336.15 K (2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氨酚黄那敏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方法 选取 1 2 0 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6 0 例, 观察组予利巴韦林联合氨酚黄那敏, 对照组予氨酚黄那敏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 咳嗽缓解时间、 流涕、 鼻塞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氨酚黄那敏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325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分析

      2014(4):609-611.

      摘要 (1517) HTML (0) PDF 379.64 K (2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3 年 6 月住院儿科患有肺炎、 气管炎、 气管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结果 3 2 5 株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 1 7 0 株, 占 5 2. 3 1% , 革兰氏阳性菌 1 2 8 株, 占 3 9. 3 9% , 前 5 位为: 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 流感嗜血杆菌、 施氏葡萄球菌, 所占比例分别为 1 6. 9 2% 、 1 4. 1 5% 、 9. 8 5% 、6. 7 7% 、 6. 1 5% 。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中, 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结论 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 消化内镜直视下充气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4):611-612.

      摘要 (1523) HTML (0) PDF 334.11 K (2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直视下充气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消化内镜下充气复位治疗 4 2 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 2 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内镜下充气复位成功 3 9 例, 排除肠套叠 1 例, 中转开腹手术复位 2 例, 无穿孔、 出血, 无误诊、 漏诊。结论 消化内镜直视下充气复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能兼顾诊断及治疗, 技术安全, 疗效可靠, 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 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4):612-614.

      摘要 (1498) HTML (0) PDF 329.28 K (2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 S I T ) 变应性鼻炎( A R ) 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 2 0 0 8 年 ~2 0 1 2年收治的 7 8 例 A R 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3 9 例, 发作时鼻用激素、 抗组胺药等药物方法治疗) 和观察组( n =3 9 例, 采用 S I T 治疗) , 比较两组症状、 体征评分改善情况及免疫学指标(I L-4 、 I L-1 3 ) 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 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 并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腔灌洗液中 I L-4 、 I L-1 3 等免疫学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S I T 是控制 A R 患者症状的一种有效手段, 不良反应少,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2014(4):614-615.

      摘要 (1498) HTML (0) PDF 297.90 K (2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并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 S HL ) 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 2 0 1 2 年 1月 ~2 0 1 4 年 5 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 S HL 患者 1 2 0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全身激素治疗, 观察组行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 3. 3 3%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 0. 0 0% ( P <0. 0 5 ) ; 治疗后两组达到听力值均显著提高, 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并注药辅助治疗 S HL 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 CO2激光、光动力联合口服异维 A 酸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2014(4):615-616.

      摘要 (1488) HTML (0) PDF 409.87 K (2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 C O 2 激光、 光动力联合口服异维 A 酸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确诊为尖锐湿疣的患者 9 2 例随机分成 A 、 B 两组, A 组在使用 C O 2 激光去除可见尖锐湿疣疣体后, 进行光动力治疗, 同时口服异维 A 酸胶囊 1 0m g , 2~3 次/天, 4 周后改为 1 次/天, 连用 4 周后停药; B 组仅采用 C O 2 激光局部治疗。治疗后分别于第 2 、 3 、 4 、8 、 1 2 周随访, 判断疗效, 随访中若出现复发疣体均使用 C O 2 激光治疗。结果 A 组在治疗后 2 、 3 、 4 、 8 、 1 2 周时的复发率分别为 6. 5 2% 、 6. 5 2% 、 8. 7 0% 、 1 3. 0 4% 、 1 3. 0 4% , B 组则分别为 1 0. 8 7% 、 2 1. 7 4% 、 2 6. 0 9% 、 3 4. 7 8% 、 3 9. 1 3% , 从第 3周到随访结束, A 组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 B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 0 5 ) 。结论 C O2 激光、 光动力联合口服异维 A 酸治疗尖锐湿疣效果好, 近期复发率较低。

    •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研究

      2014(4):617-618.

      摘要 (1519) HTML (0) PDF 344.40 K (2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固位的方法。方法 选择 2 0 0 3~2 0 1 3 年我科就诊的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 6 8 例, 采用二次印模法, 制作恒基托确定颌位关系, 并选择适当的排牙方法, 改进基托厚度和外形, 进行新的全口义齿修复, 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 6 8 例患者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 咀嚼时基托稳定。结论 通过对取印模, 确定颌位关系, 排牙以及基托制作的改良, 可以使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的固位。

    •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软骨下骨质异常的 MRI表现

      2014(4):619-620.

      摘要 (1481) HTML (0) PDF 373.00 K (2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声在小腿肌肉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2014(4):620-621.

      摘要 (1500) HTML (0) PDF 324.46 K (2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腿肌肉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及将小腿肌肉静脉纳入下肢深静脉常规检查内容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研究 5 6 例小腿肌肉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结果 腓肠肌静脉血栓 1 6 例, 比目鱼肌静脉血栓 3 5 例, 腓肠肌静脉血栓合并比目鱼肌静脉血栓 5 例; 3 0 例合并同侧主干静脉血栓, 2 6 例孤立存在。 1 8 例( 3 2. 1 4% ) 在常规检查中被发现, 并在随后增加的小腿肌肉静脉检查中被加以诊断; 其余 3 8 例( 6 7. 8 6% ) 仅能在增加的小腿肌肉静脉检查中被发现并加以诊断。结论 超声可用于小腿肌肉静脉血栓的诊断, 将小腿肌肉静脉纳入下肢深静脉常规检查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 盆底生物反馈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2014(4):622-624.

      摘要 (1494) HTML (0) PDF 334.90 K (20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生物反馈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对于盆底肌电位的影响。方法 将产后尿失禁患者1 2 0 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6 0 例, 两组都给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会阳穴治疗, 治疗周期为 4 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 6. 6 7% 和 7 6. 6 7% ,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与肌电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上述值都有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的强迫、 人际关系、 敌对和精神病性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盆底生物反馈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能有效改善预后与肌电位, 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青年颈椎病临床疗效的观察

      2014(4):624-625.

      摘要 (1486) HTML (0) PDF 325.38 K (2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青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我院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4 年 1 月 8 8例青年颈椎病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4 4 例) 和治疗组( 4 4 例) 。两组患者都进行颈椎牵引, 在这一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超短波配合中频电理疗法, 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 2 4 例, 治愈率为 5 4. 5 5% 。对照组治愈 7 例, 治愈率为 1 5. 9 1% , 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 3. 2 1 3 , P <0. 0 0 1 ) 。结论 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青年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巨刺八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的临床研究

      2014(4):626-627.

      摘要 (1492) HTML (0) PDF 404.65 K (2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巨刺八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 针刺实验组)3 0 例, 采用巨刺八髎穴的方法, B 组( 手法对照组) 3 0 例, 采用侧卧单髋过伸复位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骶髂关节错动指数的变化。结果 A 组痊愈 1 3 例, 显效 1 6 例, 好转 1 例, 无效 0 例; B 组痊愈 1 1 例, 显效 6 例, 好转 9例, 无效 4 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骶髂关节错动指数均降低, 其中 A 组比 B 组降低更明显( P <0. 0 5 ) 。结论 巨刺八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疗效优于手法复位治疗。

    • 局部注射配合按压分推手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38例的体会

      2014(4):627-627/630.

      摘要 (1510) HTML (0) PDF 315.29 K (20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局部注射结合按压推拿手法和传统局部注射治疗腕背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 0 1 0 年 1月 ~2 0 1 3 年 1 2 月收治的 7 6 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 8 例, 实验组采用局部注射联合按压推拿手法治疗, 对照组仅予传统局部注射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 9 7. 3 7% , 高于对照组的 7 3. 6 8% ;实验组复发率(7. 8 9% )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6. 3 2% )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局部注射结合按压推拿手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的疗效优于传统局部注射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羟苯磺酸钙胶囊的溶出度研究

      2014(4):628-630.

      摘要 (1502) HTML (0) PDF 315.93 K (2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考察自制羟苯磺酸钙胶囊在 4 种介质中的溶出度及溶出曲线, 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 分别以水、 0. 1m o l / LHC l 盐酸、 p H=4. 5 醋酸盐缓冲液和 p H=6. 8 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 溶出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f 2 相似因子法用于结果判定。结果 自制羟苯磺酸钙胶囊在 4 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与对照制剂相当。结论 自制羟苯磺酸钙胶囊与对照制剂相比, 溶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农村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2014(4):631-632.

      摘要 (1520) HTML (0) PDF 369.34 K (2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 1 0 0 例留守营养不良儿童及监护人实施综合干预, 比较实施综合干预前后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结果 实施综合干预后, 农村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程度明显改善( Z = - 8. 8 8 ,P <0. 0 0 1 ) , 营养不良性贫血明显好转( Z = - 7. 3 9 , P <0. 0 0 1 ) ; 监护人对综合干预方式满意度为 9 5. 0 0% 。结论 监护人对综合干预方式较满意; 通过综合干预, 能帮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 改善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的营养状况, 提高他们的体质,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2011~2013年广西百色市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2014(4):633-634.

      摘要 (1530) HTML (0) PDF 384.75 K (20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百色市 2 0 1 1~2 0 1 3 年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了解其卫生状况, 以便对空调系统采取消毒和卫生管理措施。方法 根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2 0 1 1 ) 、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2 0 0 6 ) , 监测大型公共场所空调系统送风管的细菌总数、 真菌总数和风管内表面积尘量, 及冷却塔水的军团菌污染等指标。结果 2 0 1 1~2 0 1 3 年百色市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送风管细菌总数样本超标率达 2 6. 0 9% ( 3 0 处) , 真菌总数样本超标率达 3 2. 1 7% ( 3 7 处) ,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超标率达 1 2. 1 7% ( 1 4 处) ; 不同年份真菌总数达标率逐年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 1 6 4 ,P =0. 0 2 8 ) ; 冷却水中军团菌检出率达 1 9. 0 5% , 均出现于 2 0 1 1 年。结论 百色市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总体卫生状况较差, 相关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2004 ~2012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炭疽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4(4):634-636.

      摘要 (1498) HTML (0) PDF 332.48 K (2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2 0 0 4~2 0 1 2 年炭疽流行特征, 为炭疽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隆林各族自治县 2 0 0 4~2 0 1 2 年炭疽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 0 4~2 0 1 2 年全县共报告炭疽病例 1 7 例, 发病率为 0. 4 9 / 1 0 万。发病时间以春、 秋季为主。发病人群为农民, 年龄集中分布于 1 5~6 0 岁。临床类型为皮肤炭疽, 感染方式为直接接触感染。结论 隆林各族自治县近 3 年已无炭疽病例报告, 炭疽防控措施可行有效。对少数民族村民开展炭疽危害、 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和炭疽疫情监测应进一步加强。

    • 柳江县产褥期妇女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2014(4):636-638.

      摘要 (1507) HTML (0) PDF 384.68 K (2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柳江县产褥期妇女饮食行为, 提出正确有效的指导措施和建议, 保证产褥期科学合理、 均衡的营养。方法 对产后 4 2d 的妇女进行回访, 采用“ 面对面” 询问式填写自制问卷的方式, 对 2 0 1 1~2 0 1 3 年于我院住院分娩且长期居住在本地的符合特定条件的产妇饮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地妇女在产褥期猪肉、 鸡肉、 蛋类摄入量大; 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明显减少, 仅有 1 1. 6 3% 的妇女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达到每日 1 0 0g , 3 7. 6 0% 的妇女在产褥期不进食蔬菜、7 9. 8 4% 的妇女不吃水果、 9 0. 3 1% 的妇女不饮牛奶; 红糖摄入量较多, 2 0. 5 4% 的产妇每日红糖摄入量达到 1 0 0g 以上; 主食摄入量较孕产前明显减少, 4 9. 6 1% 的产妇日摄入主食量不足 2 0 0g 。结论 本地妇女产褥期饮食营养不均衡,因此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营养知识教育, 提倡科学合理、 营养均衡饮食势在必行。

    • 家庭支持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2014(4):638-639.

      摘要 (1492) HTML (0) PDF 300.12 K (2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 2 0 1 2 年 1 0~1 2 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 1 6 0 例, 分为实验组 8 0 例和对照组 8 0 例。实验组为孕妇在孕期接受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 住院分娩期间医护人员除对其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宣教外, 同时还对家属讲解指导如何配合支持产妇母乳喂养。对照组为对在住院期间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宣教。结果 实验组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的支持可明显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婴儿的成长发育, 也有利于增进母子间的感情。

    • 个性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2014(4):639-641.

      摘要 (1495) HTML (0) PDF 300.60 K (2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个性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1 1 年 1 2 月 ~2 0 1 3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孕 2 6~3 2 周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2 1 6 例, 均经过初筛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明确诊断, 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1 0 8 例, 对照组采用妊娠期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对比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 2h 血糖水平, 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 治疗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 妊娠期高血压、 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个性化饮食管理可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 县镇村三级联动对浦北县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及依从性的影响

      2014(4):641-642.

      摘要 (1523) HTML (0) PDF 291.51 K (20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县镇村三级联动对提高艾滋病感染者治疗的覆盖率及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降低艾滋病的传染性和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县、 镇、 村三级联动方式宣传艾滋病知识, 对我县 2 0 1 3 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与 2 0 1 1 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治疗的覆盖率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我县 2 0 1 3 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 3 5 例, 抗病毒治疗 1 2 4 例, 治疗的覆盖率为 9 1. 8 5% , 失访 5 例, 死亡 1 例, 治疗满 1 年的依从率为 9 5. 1 6% ; 2 0 1 1 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 1 6 8 例, 抗病毒治疗 8 4 例, 治疗的覆盖率为 5 0. 0 0% , 失访 1 0 例, 死亡 5 例, 治疗满 1 年的依从率为8 2. 1 4% 。 2 0 1 3 年比 2 0 1 1 年治疗的覆盖率提高 4 1. 8 5% , 依从率提高 1 3. 0 2%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结论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及运行, 多种形式宣传艾滋病知识, 转变患者及社会的观念, 提倡社会、家庭的公共参与, 提高患者治疗的覆盖率及依从性,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艾滋病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 术后早期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研究

      2014(4):643-644.

      摘要 (1475) HTML (0) PDF 264.45 K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 0 0 8 年 2 月 ~2 0 1 2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6 0 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3 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对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 进行早期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

    •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意义

      2014(4):644-644/647.

      摘要 (1497) HTML (0) PDF 230.33 K (2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意义。方法 对 2 3 5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 1 年后分析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社区规范化管理后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 血压控制率、 遵医嘱服药患者比率、 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血压自我检测患者的比率均比管理前显著提高( P <0. 0 5 ) , 生活方式显著改善( P <0. 0 5 ) 。结论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应积极开展。

    • >医学教育研究
    • 胆石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2014(4):645-647.

      摘要 (1541) HTML (0) PDF 359.44 K (2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利用文献检索、 数据库收集整理胆石病的治疗方法及相关文献资料, 分析总结了近年来胆石病的若干治疗方法及其相应的临床疗效, 将相关结果汇总, 为胆石病的临床防治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以期促进胆石病防治研究的发展和扩大临床应用, 从而达到提高胆石病临床防治效果的目的。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2014(4):648-649.

      摘要 (1472) HTML (0) PDF 326.08 K (2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 ) 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 DME 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光凝、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 E G F ) 药物玻璃体腔注射、 玻璃体切除术及联合治疗等。近年来, 各种研究在探索治疗 DME 新药、 新方法的同时, 有强调联合治疗的趋势。能否对 DME 的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对 DME 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心理抵抗现状及对策

      2014(4):650-651/661.

      摘要 (1471) HTML (0) PDF 305.98 K (2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低温等离子刀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2014(4):652-653.

      摘要 (1474) HTML (0) PDF 300.90 K (2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多层螺旋 C T 在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功能检查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4(4):654-655.

      摘要 (1475) HTML (0) PDF 314.24 K (2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伤寒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2014(4):656-657.

      摘要 (1469) HTML (0) PDF 313.33 K (2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地中海贫血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2014(4):658-659.

      摘要 (1477) HTML (0) PDF 297.83 K (2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 “ 卫生法学” 课程“ 渐进式” 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2014(4):660-661.

      摘要 (1502) HTML (0) PDF 548.57 K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 卫生法学” 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 设计了教学内容从提高基础知识掌握度、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培养前沿分析能力三个层次逐步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模式的实施对于学生加深对课程基础理论和现行制度的理解程度、 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 沟通协作、 综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都有显著作用, 对于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 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

    •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分与合

      2014(4):662-663.

      摘要 (1487) HTML (0) PDF 374.28 K (20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学专业认证引发了新一轮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进行相应改革时压缩了理论教学时间,形成理论教学、 自主学习与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在改革时, 应树立整体思政课教学观, 整合教师资源, 集体研究, 对整体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化与有机结合, 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体系。

    • 基于网络化管理的生化实验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4(4):663-665.

      摘要 (1481) HTML (0) PDF 326.43 K (2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是当今课程改革热点。本文以生化实验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 构建了符合本课程递进式设计的实践课程模块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网络化管理、 自主合作式实验教学模式, 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全过程、 多元化评价体系, 为推进网络化教学管理、 资源利用及自主合作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文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2014(4):666-668.

      摘要 (1502) HTML (0) PDF 349.01 K (2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状况以及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人文课程的满意度, 为优化人文课程设置, 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 4 3 3 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一般情况, 学生对人文课程的满意度、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等。结果 学生 对人文课程设置情况满意度、 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以及课程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均不高; 认为影响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依次为教师的相关知识水平与修养、 教学方法和形式和考核的形式等; 认为现有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认为最有必要开设的人文课程是医学人文课程和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 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为实际训练法和案例讨论式,最希望采用综合考评的考核形式。结论 高等医学院校应改革现有的人文课程设置, 教师应加强自身人文素养, 采用多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 PBL教学模式在高专护理专业“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教学中的应用

      2014(4):668-669.

      摘要 (1500) HTML (0) PDF 446.52 K (2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 PBL教学法在高专护理专业“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系 12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 PBL教学法。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案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 合作能力等主观评价较好, 理论课考试成绩也整体优于对照组( P<0.01 ) 。结论 适当引入 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专科学生基础医学类课程的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值得推广。

    • 探析民族医学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

      2014(4):670-671.

      摘要 (1524) HTML (0) PDF 322.58 K (2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子文化, 是大学生求学期间的家园, 是课堂学习生活的延伸, 也是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阵地之一。然而, 在具体的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 容易从外在化形式入手, 没有进一步深入到文化的内在特质, 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 思想意识的培养, 因而在建设中难免出现了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并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 来加强民族医学院的宿舍文化建设。

    • >护理体会
    • 行为研究法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应用

      2014(4):671-673.

      摘要 (1534) HTML (0) PDF 324.90 K (2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研究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TUR B T ) 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 1 0 0 例 TUR B T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 0 例, 对照组按照 TUR B T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行为研究护理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对 TUR B T患者实施行为研究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 减短膀胱痉挛发作的持续时间。将行为研究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对发展护理学科具有积极的意义。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出血情况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4(4):673-674.

      摘要 (1481) HTML (0) PDF 313.75 K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行 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出血情况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 2011年 1月 ~2013 年6月 A C S 患者行 PCI术后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 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 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出血并发症发生有关。结论 老年、 内生肌酐清除率是盐酸替罗非班出血并发症增加的危险因素, 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前期预测及护理效果分析

      2014(4):675-676.

      摘要 (1481) HTML (0) PDF 324.60 K (2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 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 MOA S ) ” 对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进行前期预测, 观察该量表预测效果。方法 将 2 0 1 2 年住院 11 5 4 例精神病人设为观察组, 2 0 1 1 年度 10 8 7 例精神病人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 MOA S 于入院时进行评分, 对超过防范分值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防止攻击行为的发生。对照组未进行预测。结果 观察组预测具有潜在攻击行为的 5 6 8 例( 4 9. 2 2% ) , 采取护理措施后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率为 5. 8 1% ( 6 7 / 1 1 5 4 ) , 对照组发生率为1 0. 8 6% ( 1 1 8 / 1 0 8 7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 8. 8 4 6 ,P <0. 0 0 1 ) 。结论 采用 MOA S 对病人攻击行为进行预测可提前做好护理防范工作, 降低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 确保住院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 我院对实习护生实施精细化管理探讨

      2014(4):676-677.

      摘要 (15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实习护生实施精细化管理, 为全面提高实习护生的实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A 组学生实施常规管理, B 组学生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 A 、B 组学生的临床实习成绩、 三基理论考试成绩、 职责与制度考试成绩、 学生的满意度。结果 B 组学生的三基理论考试成绩、 职责与制度考试成绩、 学生的满意度均高于 A 组, 但是两组综合考试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护理部对实习护生实施精细化管理, 能够全面提高实习护生的实习效果, 真正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 循证护理在肛肠科运用的效果评价

      2014(4):677-678.

      摘要 (15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方法在肛肠科运用的效果。方法 将 1 2 0 例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 每组 6 0 例, 比较两组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 便秘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 便秘和尿潴留发生率方面, 循证护理组均优于传统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降低患者便秘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