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慢性肝损伤兔胆石症动物模型的构建

      2015(2):171-174.

      摘要 (1527) HTML (0) PDF 503.98 K (2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稳定、 可行、 可重复的兔慢性肝损伤胆石症模型。方法 将 9 0 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肝纤维化组、 肝纤维化胆石症组、 肝硬化组和肝硬化胆石症组, 空白对照组 1 0 只, 其余各组各 2 0 只。空白对照组正常饮食, 肝纤维化组、 肝纤维化胆石症组予 2 0% 的 C C l4 - 橄榄油溶液 0. 2m l/k g腹腔注射, 肝硬化组、 肝硬化胆石症组予 2 5% 的 C C l4 - 橄榄油溶液 0. 3m l/k g腹腔注射, 每 4d1 次, 连续 1 2 周, 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 M a s s o n 染色, 计算结石形成率。结果 肝纤维化组、 肝硬化组、 肝纤维化胆石症组和肝硬化胆石症组结石形成率分别为 5% 、 1 0% 、 7 0% 、7 0% , 空白对照组、 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胆石症组成石率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2 5. 4 7 6 ,P <0. 0 0 1 ) , 两两比较结果显示, 空白对照组、 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胆石症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1 <0. 0 0 1 ;P 2 <0. 0 0 1 ) ; 空白对照组、 肝硬化组与肝硬化胆石症组成石率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2 2. 4 2 6 ,P <0. 0 0 1 ) , 两两比较结果显示, 空白对照组、 肝硬化组与肝硬化胆石症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1 <0. 0 0 1 ; P 2 <0. 0 0 1 ) 。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 HE 染色光镜下可见肝小叶结构遭到破坏, 肝细胞肿大; M a s s o n 染色见纤维组织增多并变为蓝色, 尤其在肝小叶汇管区较为明显, 可见假小叶。结论 通过用 C C l4 和高胆固醇、 高热量致石饲料, 能成功构建稳定、 可行的兔慢性肝损伤胆石症模型, 为慢性肝损伤兔胆石症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电针三阴交穴对分娩大鼠血清强啡肽水平的影响

      2015(2):175-176.

      摘要 (1530) HTML (0) PDF 292.65 K (2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三阴交穴对分娩大鼠血清强啡肽( D YN ) 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模型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三阴交穴组、 杜冷丁镇痛组, 每组 2 0 例。应用 E L I S A 检测和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 D YN 水平。结果 电针三阴交穴组大鼠血清中 D YN 含量升高, 与杜冷丁镇痛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与空白对照组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结论 电针三阴交穴可使大鼠血清中 D YN 的含量增加, 从而达到分娩镇痛的效果。

    • 土茯苓叶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5(2):177-179.

      摘要 (1603) HTML (0) PDF 350.14 K (2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土茯苓叶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土茯苓叶提取物镇痛效果, 采用二甲苯致鼠耳肿胀法、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抗炎效果。结果 土茯苓叶提取物( 0. 5 、 1. 0 、 2. 0g ·k g-1 ) 灌胃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2 9. 7%~6 0. 5% ;1. 0g · k g-1 药后 1. 5h 和 2. 0g·k g-1 药后 1h 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P <0. 0 1 或 P <0. 0 5 ) 。土茯苓叶提取物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渗出、 水肿均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1. 0 、 2. 0g ·k g-1 灌胃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 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P <0. 0 1 或 P <0. 0 5 ) 。结论 土茯苓叶提取物在该实验条件下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 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循环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 B a x 、B c l -2 表达的影响

      2015(2):180-182.

      摘要 (1545) HTML (0) PDF 386.67 K (2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远程缺血预处理( R I P C ) 对大鼠体外循环( C P B ) 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 B a x 、 B c l -2 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 S D 大鼠 6 0 只, 随机分为 3 组( 每组 n =2 0 ) : 假手术组( S 组) 、 C P B 组和 R I P C+C P B 组。 S 组行麻醉和穿刺但不行 C P B ; C P B 组采用尾动脉插管灌注, 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建立 C P B 模型; R I P C+C P B 组实施 C P B 前对后肢进行 R I P C ( 通过驱血带阻断后肢血流 1 0m i n , 复灌 1 0m i n , 两侧后肢交替进行, 每侧进行 3 次) 。麻醉复苏后 2h处死大鼠并取肺组织, 光镜下苏木素 - 伊红( HE ) 染色观察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TUN E L 法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 W e s t e r nb l o t 法检测 B a x 和 B c l -2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 S 组比较,C P B 组和 R I P C+C P B 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升高, B a x 和 B c l -2 蛋白表达上调,B a x / B c l -2 比值上升( P <0. 0 5 ) ; 与 C P B 组比较, R I P C+C P B 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下降, B a x 蛋白表达下调,B c l -2 蛋白表达上调, B a x / B c l -2 比值下降( P <0. 0 5 ) 。 HE 染色显示 R I P C+C P B组肺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损伤轻于 C P B 组。结论 R I P C 对大鼠 C P B 后的肺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 B a x 和 B c l -2 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影响的对比分析

      2015(2):183-184.

      摘要 (1556) HTML (0) PDF 333.17 K (2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应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对催乳素( P R L )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 0 1 4 年 1~1 0 月期间住院治疗的 2 5 0 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 齐拉西酮组服用齐拉西酮, 利培酮组服用利培酮。服药前对患者的催乳素水平进行检测, 自服药后, 从第 4 周开始, 每隔 2 周检测 1 次患者的血清 P R L 水平, 比较两组患者 P R L 的水平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 P R 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治疗后第 4 周末, 两组患者 P R L 水平较服药前的 P R L 水平均有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第 6 、 8 、 1 0 周末时, 齐拉西酮组的患者 P R L 水平趋于平稳, 利培酮组的患者 P R L 水平继续增加,两组 P R L 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6. 8 0% ; 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 1. 2 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结论 服用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时, 对患者 P R L 水平的影响大且并发症发生率高, 而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时, 对患者 P R L 水平影响较小, 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 C 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 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

      2015(2):185-187.

      摘要 (1544) HTML (0) PDF 418.60 K (2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 1 2 8 排螺旋 C T 对胆道引流术后 T 管窦道观察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我院 2 0 1 1 年 5~1 2 月我科行胆道手术后 T 管引流病人共 1 2 0 例, 常规术后 1 4d 行螺旋 C T 检查, 观察窦道是否形成。在进行 T 管造影同时通过 T 管旁另插小管进行窦道造影, 观察窦道形成情况。以窦道造影无造影剂外漏为诊断窦道形成完整的金标准, 观察螺旋 C T 对胆道引流术后 T 管窦道观察的准确性。结果 1 2 0 例病人中, C T 判断窦道形成者有 9 0 例, 窦道未形成者占 3 0 例, 经过窦道造影, 9 0 例 C T 证实窦道完整的病例窦道均完整, 另 3 0 例窦道不完整者中, 经过窦道造影, 有 2 8 例发现窦道不完整, 有造影剂自 T 管周围漏出, 有 2 例窦道造影显示无造影剂漏出。 C T 检查窦道完整性的灵敏度达到9 7. 8 3% ( 9 0 / 9 2 ) ; 特异性达 1 0 0% ( 2 8 / 2 8 ) ; 阳性预测值为 1 0 0% ( 9 0 / 9 0 ) ; 阴性预测值为 9 3. 3 3% ( 2 8 / 3 0 ) 。结论 螺旋C T 可以观察 T 管窦道形成情况, 为拔除 T 管前检查窦道的形成提供影像学依据。

    • 白花九里明醇提物对 H 2 O2 诱导 E C V 3 0 4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5(2):188-189.

      摘要 (1596) HTML (0) PDF 276.35 K (2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白花九里明醇提物对过氧化氢( H 2 O 2 ) 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 C V 3 0 4 细胞) 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 E C V 3 0 4 细胞, 以 H 2 O 2 诱导 E C V 3 0 4 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 将白花九里明醇提物( 终浓度为 1 0 0 、2 0 0 、 4 0 0 μ g / m l ) 作用于细胞 2 4h 后, MT 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收集细胞上清液, 分别测定 S O D 和 NO 含量。比较各组细胞的存活率、 S O D 及 NO 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花九里明醇提物能显著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 与 H2 O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或 P <0. 0 5 ) 。白花九里明醇提物能提高 S O D 、NO 的表达水平, 其中白花九里明醇提物高剂量组与 H 2 O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或 P <0. 0 5 ) 。结论 白花九里明醇提物对 H 2 O 2 诱导的E C V 3 0 4 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 S O D 、 NO 水平有关。

    • 低分子量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5(2):190-192.

      摘要 (1564) HTML (0) PDF 314.05 K (2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低分子量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自 2 0 1 3 年 7 月 ~2 0 1 4 年 7月于本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8 0 例, 依据血液透析患者与家属意见分为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 0 例, 对照组予以普通肝素, 观察组予以低分子量肝素, 对比两组脂质代谢、 钙磷代谢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 T C 、 T G 、HD L-C 、 L D L-C 等脂质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 T G 与 L D L-C 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 且 T C 、HD L-C 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治疗前两组血 C a 、 P 、 血清 i P TH 及 A L P 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 C a 、 A L 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 P 、 i P TH 水平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 并一定程度缓解其钙磷代谢异常,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研究

      2015(2):193-194.

      摘要 (1551) HTML (0) PDF 293.15 K (2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 0 1 0 年 1 1 月 ~2 0 1 2 年 1 1 月于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 5 0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 7 5 例, 治疗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 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单一给药,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7 3. 9 9% ,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 2. 0 0% ,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 0 0 1 ) ; 治疗组采用联合用药后, 舒张压和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 0 0 1 ) 。结论 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用药方案, 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患者临床血压控制理想, 无明显不良反应。

    • 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 T C 、T G 、 H c t 的影响

      2015(2):195-196.

      摘要 (1577) HTML (0) PDF 354.21 K (2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2 0 1 2 年 6 月 ~2 0 1 4 年 6 月本院诊治的 1 1 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5 6 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研究组 5 6 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治疗,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 I H S S ) 评分判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比较两组 N I H S S 得分、 血液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N I H S S 评分及血液指标( T C 、 T G 、 H c t 等)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1 ) , 而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显著, 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1 ) ; 两组用药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及血液指标均具有积极影响, 且安全性较高, 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2015(2):197-199.

      摘要 (1561) HTML (0) PDF 339.51 K (2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1 2 年1 1 月 ~2 0 1 4 年 1 1 月在我院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1 8 6 例, 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 H F HD 组) 和常规血液透析组( HD 组) , HF HD 组采用高通量血液滤过器,HD 组采取低通量血液滤过器,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后血清溶质下降率和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前血清尿素氮、 血清肌酐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透析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或 P <0. 0 0 1 ) , 而血清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后, 左心室重量(L VM ) 、 左心室的直径( L V D ) 、 T E 峰和二尖瓣前叶 E 峰与室间隔左室面的距离( E P S S ) 均减少,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 E F ) 和 A 峰显著提高, HF HD 组与 HD 组比较,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0 1 ) 。结论 高通量透析能更好地去除甲状旁腺激素, 很好地改善心脏功能,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观察

      2015(2):200-201/203.

      摘要 (1524) HTML (0) PDF 356.59 K (2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 A P )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8 4 例 S A 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禁食、 肠胃持续减压等) + 乌司他丁注射液; 观察组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案, 另加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恢复时间、 T N F-α 和 I L-6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治疗后 T N F-α 和 I L-6 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 淀粉酶恢复时间、 尿淀粉酶恢复时间、 腹痛缓解时间、 腹水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 6 8 例疗效观察

      2015(2):201-203.

      摘要 (1533) HTML (0) PDF 296.72 K (2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与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及国际随机数字排列法将选取的 6 8 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稳心颗粒治疗组, 每组各 3 4 例, 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稳心颗粒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 各项情况。结果 经临床治疗, 稳心颗粒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较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对心律失常患者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 可以取得更加全面、 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急诊胃镜加强效 P P I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2):204-205.

      摘要 (1524) HTML (0) PDF 293.42 K (2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入院后 1h 内做胃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同时使用强效质子泵抑制剂( P P I ) 对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 0 1 3 年救治的入院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即在 1h 内做胃镜同时使用强效 P P I 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 3 3 例作为研究组, 选择 2 0 1 2 年采取常规急诊救治方法进行急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 1 0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急诊胃镜救治后, 病死率为 0. 7 5% , 低于对照组的 4. 5 5% ( P <0. 0 5 ) ; 研究组输血量( 2 9 3. 6 3±4 6. 9 5 ) m l 、 住院时间( 7. 5 0±1. 2 7 ) d 、 住院费用( 6 8 0 5. 5 2±3 7 5. 4 1 ) 元, 也均少于对照组的( 4 3 9. 3 8±3 3. 7 1 ) m l 、 ( 1 0. 4 5±1. 9 3 ) d 、 ( 7 4 7 5. 6 4±3 4 0. 4 2 ) 元( P <0. 0 0 1 ) 。结论 早期使用急诊胃镜加强效 P P I 对上消化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治疗, 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 院前无创呼吸机治疗 C O P D 并 Ⅱ 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2015(2):206-207.

      摘要 (1512) HTML (0) PDF 280.07 K (2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院前无创呼吸机治疗 C O P D 并 Ⅱ 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7 4 例诊断 C O P D 并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S p O 2 、 P a O 2 、 P a C O 2 、 R 、 P 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 P 、 S p O 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 R 减慢、P a O 2 升高、 P a C O 2 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前后 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 P 减慢、 P a O 2 升高、 P a C O 2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 R 、 P 、 S p O 2 % 、 P a O 2 、 P a C O 2 改善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院前转运救治 C O P D 并 Ⅱ 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获得比常规治疗更良好的疗效, 安全, 易操作, 灵活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高剂量与低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5(2):208-210.

      摘要 (1530) HTML (0) PDF 326.76 K (2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高剂量与低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6 0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 根据其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每组患者 3 0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肺通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低剂量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病原菌清除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高剂量组患者成功脱机病例的人数以及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低剂量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采用高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及规范治疗体会

      2015(2):211-213.

      摘要 (1555) HTML (0) PDF 338.89 K (2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 R D S ) 的诊断方法及规范化的治疗手段, 以期提高治疗安全性、 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 2 0 1 3 年 3 月 ~2 0 1 4 年 6 月收治的符合 A R D S 诊断标准的患者共 1 0 5 例, 观察组给予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的规范化综合治疗, 增加个体化设置小潮气量通气、 俯卧位通气等改善策略; 对照组给予人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① 治疗 3d 后, 观察组的 R 和 P 治疗前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 S a O 2 、 P a O 2 、 氧合指数( P a O 2 / F i O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 ② 治疗 1 0d 后,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 3. 6 5% ; 对照组为 7 6. 1 9%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A R D S 病情危急, 及时正确诊断、 规范有效治疗是提高救治率、 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15(2):214-215.

      摘要 (1515) HTML (0) PDF 290.88 K (2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 O P D ) 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 0 1 2 年 5 月 ~2 0 1 4 年 5 月收治的 5 0 例 C O P D 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由患者本人及患者直系家属根据意愿选择是否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 3 例) 和观察组( 2 7 例) 。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2h后两组患者各血气分析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 且治疗后观察组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 1. 4 8% ,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4 7. 8 3% )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给予 C O P D 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 可以帮助患者尽早纠正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相对较好,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多奈哌齐对于阿尔茨海默患者 MM S E 及 A D L 的影响

      2015(2):216-217.

      摘要 (1527) HTML (0) PDF 304.30 K (2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多奈哌齐对于阿尔茨海默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 MM S E ) 及日常生活活动( A D L )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 0 1 3 年 6 月 ~2 0 1 4 年 6 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患者 1 0 0 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对照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5 0 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血糖以及血压的控制治疗, 并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胞鳞胆碱片,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均接受 3 个月的治疗, 治疗期间密切关注病情,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MM S E 及 A D L 的变化情况, 探讨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之后, 两组患者的 MM S E 评分均有所提高, A D L 评分均有所下降, 与治疗之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 ; 且治疗之后的观察组患者MM S 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A D L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应用多奈哌齐能够明显改善患者 MM S E 及 A D L 指标, 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长期服药病人血糖影响比较

      2015(2):218-218/221.

      摘要 (1543) HTML (0) PDF 299.65 K (2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出院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服药病人血糖影响, 为临床选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首次住院并出院后继续服药 6 个月以上 1 8 7 例精神分裂症病人, 随机分为奥氮平组( 9 2 例) 和齐拉西酮组( 9 5 例) ,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值( G L U ) 并进行数值对比, 比较两种药物对长期服药病人血糖影响。结果 奥氮平组血糖值为(5. 3 6±0. 9 7 ) mm o l / L , 齐拉西酮组为( 4. 6 6±0. 7 1 ) mm o l / L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 6 4 4 , P <0. 0 0 1 ) 。其中奥氮平组超过血糖正常值有 1 2 例( 1 3. 0 4% ) , 齐拉西酮组为 4 例( 4. 2 1% ) ,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 6 6 1 ,P <0. 0 5 ) 。在奥氮平组中男女病人血糖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长期服用齐拉西酮血糖增高值无明显增加, 比较适合长期服用, 也为临床医师选药提供参考, 同时在服用奥氮平时应定期为患者测查体重及血糖值, 确保病人健康。

    • 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2015(2):219-221.

      摘要 (1495) HTML (0) PDF 355.47 K (2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慢病管理治疗在糖尿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0 1 3 年 4~6 月我社区分管的确诊为 2 型糖尿病患者, 共计 3 0 0 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 1 5 0 例。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社区慢病治疗管理, 管理组以此为基础, 建立糖尿病社区学习小组, 以社区、 家庭或自成立小组为单位对相关健康知识进行学习, 医护人员对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方案, 定期检测其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管理组患者的糖尿病认知程度、 服药依从性、 生活方式改善、 血糖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 0 1 。结论 社区慢病管理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和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案, 加深 2 型糖尿病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识, 从心理上改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为患者病情治疗和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类激素治疗 I g A 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2):222-222/225.

      摘要 (1554) HTML (0) PDF 310.21 K (2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类激素治疗 I g A 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 0 0 5 年 2 月 ~2 0 1 4年 6 月间我科诊治的 9 0 例 I g A 肾病患者为研究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皮质类激素组( 单独组) 和来氟米特 + 糖皮质类激素组( 联合组) , 每组各 4 5 例, 连续观测 1 2 周。检测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 尿蛋白、 血钙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构成、 病程、 肾脏病变病理类型、 尿蛋白、 血肌酐、 血钙方面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治疗1 2 周结束后, 两组患者的 2 4h 尿蛋白量明显降低, 且联合组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而血肌酐和血钙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类激素可明显降低 I g A 肾病患者 2 4h 尿蛋白水平, 疗效优于单独激素用药, 但对肾功能和血液钙水平无明显改善作用。

    • 两种不同的硝酸银肾盂冲洗方法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比较

      2015(2):223-225.

      摘要 (1497) HTML (0) PDF 355.14 K (2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硝酸银肾盂冲洗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 年 9 月 ~2 0 0 9 年 9月 9 1 例乳糜尿患者, 采用硬币随机法选择治疗方式, 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 其中采用灌注冲洗法的 4 0 例患者设为硝酸银灌注组,采用滴注冲洗的 5 1 例患者为滴注组, 比较两组治愈率, 所有患者均随访 5 年, 记录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结果 灌注组治愈率为 6 0. 0 0% , 滴注组治愈率为 8 0. 3 9%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灌注组平均复发时间(1 1. 4±3. 7 ) 个月, 滴注组平均复发时间( 1 9. 6±4. 3 ) 个月,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硝酸银肾盂滴注冲洗时压力恒定, 药物可均匀作用于病灶处, 在治疗乳糜尿中疗效优于灌注冲洗法。

    • 胃溃疡患者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

      2015(2):226-227.

      摘要 (1546) HTML (0) PDF 287.22 K (2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在胃溃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中有 9 8 例胃溃疡患者,依据患者全身综合评估情况,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即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实验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 而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 且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的有效率( 9 6. 2 3% ) 高于对照组( 8 0. 0 0%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 年后复发率等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在胃溃疡疾病的治疗上, 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即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值得大力推广。

    • 动脉瘤栓塞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2015(2):228-230.

      摘要 (1529) HTML (0) PDF 347.51 K (2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栓塞、 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选取我院 2 0 1 2 年 1 月 ~2 0 1 3 年 1 2 月期间收治的 9 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分为单纯药物组( n =3 4 ) 、 栓塞术组( n =3 0 ) 及栓塞术 + 置换术组( n =2 6 ) 。对比 3 组患者的脑脊液恢复时间、 疼痛时间、 颈项强直时间、 住院时间、 疗效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在脑脊液恢复时间、 疼痛时间、 颈项强直时间、 住院时间及疗效的对比上, 3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0 1 ) , 栓塞术 + 置换术组显著优于另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或 P <0. 0 1 ) ; 且栓塞术 + 置换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小骨窗开颅术与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2015(2):231-232.

      摘要 (1515) HTML (0) PDF 284.30 K (20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小骨窗开颅术与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6 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小骨窗开颅术和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 GO S 分级评定优于对照组患者, 术后 6 个月 A L D 分级评定 优于对照组患者,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较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高, 生活能力恢复好, 且并发症低, 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2015(2):233-234.

      摘要 (1522) HTML (0) PDF 283.59 K (2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9 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术后 1d 、 3d 和 7d 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6 个月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 且术后 1d 、 3d 和 7d 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1 5. 5 6% , 较对照组患者的 4 0. 0 0% 显著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高患者预后, 有效降低颅内压,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基层医院开展 T S T 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5(2):235-237.

      摘要 (1540) HTML (0) PDF 344.23 K (2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 T S T ) 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选择2 0 1 3 年 3 月 ~2 0 1 5 年 2 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 4 0 例, 随机分为 T S T 组( 2 0 例) 及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术( P P H ) 组(2 0 例) , 观察分析 T S T 组及 P P H 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为 1 0 0% ; T S T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明显比 P P H 组少( P <0. 0 1 ) ; 术后便血及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两组均无肛旁感染及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T S T 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与 P P H 相似, 操作简单, 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 负压吸疱术修复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2):238-239/242.

      摘要 (1554) HTML (0) PDF 370.30 K (2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换药方法与负压吸疱术修复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5 0 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负压吸疱术) 和观察组( 传统换药) , 每组 2 5 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创面愈合率、 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 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1 0 、 1 5 、 3 0d 内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 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患者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 。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负压吸疱术修复烧伤残余创面, 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减少创面感染, 避免感染加深和扩大创面, 且安全、 可靠,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改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2015(2):240-242.

      摘要 (1556) HTML (0) PDF 351.97 K (2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0 0 8 年 2 月 ~2 0 1 3 年 2 月入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 2 3 9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采用改良显微镜下手术, B 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 比较两者在手术失血、住院时间、 医药费、 并发症及疗效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A 、 B 组各 3 例发生硬脊膜破裂, B 组 4 例术后腰椎不稳。术后无神经根损伤、 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失血、 住院时间、 医药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2 2 4 例获得 1 2 个月以上随访, 根据中华医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疗效, A 组优 5 4 例, 良 5 1 例, 可 7 例, 差 1 例, 优良率 9 3. 3 3% ;B组优 4 9 例, 良 5 3 例, 可 5 例, 差 4 例, 优良率 8 9. 9 2% ,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两种方法疗效满意, 但改良显微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住院日短、 医疗费用少、 并发症少等优点。

    • 超前镇痛对髋部与股骨骨折患者麻醉操作所致应激反应的干预研究

      2015(2):243-247.

      摘要 (1520) HTML (0) PDF 435.88 K (2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 P A ) 对髋部股骨骨折( HF F ) 患者麻醉操作所致应激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 2 0 1 2 年1 月 ~2 0 1 3 年 6 月在我院就诊的 9 0 例 H F F 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随机、 双盲( 拆信封法) 、 对照( 安慰剂) 、平行分组法, 将其分为 3 组: 观察组 6 0 例, 采用单次腰丛神经分支阻滞法行 P A , 其中 A 组、 B 组各 3 0 例, 分别选择股神经干分支或闭孔神经干阻滞; 对照组 3 0 例, 仅注射生理盐水( 安慰剂) , 比较 3 组 P A 前( T 0 ) 、 P A 后 5m i n ( T 1 ) 、 摆麻醉侧卧体位时( T 2 ) 、 椎管内穿刺后改平卧位即刻(T 3 ) 、 麻醉结束后( T 4 ) 的镇痛效果及生命体征、 应激指标。结果 组内比较, 较之 T 0 , 观察组 T 1~4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 S ) 、 R R 及 T 1 的 HR 明显降低, B 组 T 2~3 的血糖( B S ) 浓度, 对照组T 2~4 的 B S 浓度、 E 、 N E 、 A C TH 、 T N F-α 水平及 T 2~3 的 C O R 、 I L-6 水平明显升高; 较之 T 1 , 观察组 T 4 的 HR , B 组T 2~4 的 B S 浓度, 对照组 T 2~4 的 B S 浓度、 E 、 A C TH 、 TN F-α 水平及 T 2~3 的 C O R 、 N E 、 I L-6 水平明显升高; 较之 T 0 、T 1 , 对照组 T 2~3 的 VA S 评分、 HR 、 R R 、 MA P 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组间比较: A 组 T 1~4 的 VA S评分, 观察组 T 1~3 的 HR 、 R R , T 2~3 的 MA P 明显低于 B 组和对照组, B 组的 VA 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 T 2~4 的B S 浓度, A 组 T 2~4 的 C O R 、 E 、 N E 、 A C TH 、 I L-6 、 T N F-α 水平, B 组 T 2~3 的 C O R 及 T 4 的 E 水平, 明显低于对照组; A组 T 2~4 的 B S 浓度明显低于 B 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对于 H F F 患者, 在实施椎管内麻醉前, 行腰丛神经分支阻滞 P A 可有效减轻麻醉操作所致的应激反应, 尤其是股神经干分支阻滞( 1 0m l 2% 利多卡因 +5m l 0. 7 5% 布比卡因的混合液) 效果更明显, 值得推广。

    • 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动力化与非动力化的比较分析

      2015(2):248-249/253.

      摘要 (1545) HTML (0) PDF 350.79 K (2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动力化与非动力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案的选择, 将我院 8 5 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固定动力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组采用髓内钉固定非动力化的治疗方案,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时间 ( 1 3 1. 3 4±3 7. 4 5 ) d 与对照组骨折部位愈合时间(1 3 3. 1 2±3 7. 9 8 ) d 几乎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 社会活动、 抑郁、 烦躁及疼痛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案, 髓内钉固定动力化的治疗并不优于髓内钉固定非动力化的治疗, 二者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髓内钉固定非动力化的治疗方案更能够缓解患者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L 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 P i l o n 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2):250-251.

      摘要 (1513) HTML (0) PDF 284.90 K (2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 L 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 P i l o 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2 年 1 月 ~2 0 1 4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9 3 例胫骨 P i l o n 骨折的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 根据患者本人及患者直系家属的意愿选择治疗方法, 其中采用 L 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法的为观察组( 4 5 例) , 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为对照组( 4 8例) 。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 1 年,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 踝关节功能情况、 骨折复位情况、 并发症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踝关节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骨折解剖复位的患者人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骨折复位一般和复位差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结论 L 型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法在治疗胫骨 P i l o n 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3 8 例临床研究

      2015(2):252-253.

      摘要 (1569) HTML (0) PDF 301.79 K (2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 0 1 0 年 5 月 ~2 0 1 4 年 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3 8 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 对照组使用非锁定支持钢板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患的一般情况以及最早的骨痂形成时间与骨折临床痊愈时间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手术之后病患肢体上最早载重时间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上有显著效果, 可在临床应用中优先选择。

    • 髓核摘除术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5(2):254-255.

      摘要 (1535) HTML (0) PDF 295.31 K (2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髓核摘除术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2 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患者术前和术后 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 VA S 和 O D I 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 VA S 评分改善 率、 O D I 评分改善率及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结论 内固定术联合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疗效显著, 加快患者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单侧钉棒固定加椎间融合对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2015(2):256-257.

      摘要 (1518) HTML (0) PDF 284.16 K (20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钉棒固定加椎间融合对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9 6 例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VA S 、J OA 评分及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 术前、 术后 3 个月、 末次随访 VA S 和 J O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但是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结论 单侧、 双侧钉棒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同, 单侧固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服务的满意度,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早期先兆流产产妇的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的 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

      2015(2):258-259.

      摘要 (1546) HTML (0) PDF 291.30 K (2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 8 0 例早期先兆流产妇女的妊娠结局, 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妊娠结局组的高龄妊娠、 污染接触职业、 低收入、 阴道大量出血、 宫内大血肿比例明显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 P <0. 0 1 ) 。 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阴道大量出血、 宫内大血肿进入回归方程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阴道大量出血、 宫内大血肿是早期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 欣母沛联合钙剂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2015(2):260-261.

      摘要 (1545) HTML (0) PDF 291.37 K (2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钙剂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 2 0 1 4 年 4~1 1 月我院收治且具有宫缩乏力或者胎盘等引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 6 8 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 3 例常规给予缩宫素进行子宫肌注, 同时静滴缩宫素。观察组 3 5 例术前静滴 1 0% 葡萄糖酸钙, 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 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 术后 2h 出血量、 术后 2 4h 出血量、 产后出血发生例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 2h出血量及术后 2 4h 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2 4. 2 4% ( 8 / 3 3 ) , 观察组为 2. 8 6%(1 / 3 5 )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1. 1 2% ( 4 / 3 3 ) , 观察组为 1 4. 2 9% ( 5 /3 5 )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欣母沛联合钙剂能有效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同伴教育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研究

      2015(2):262-263.

      摘要 (1515) HTML (0) PDF 293.57 K (2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同伴教育方式对妇科手术病患焦虑、 抑郁心理的影响结果。方法 选择 2 0 1 4 年 3 月 ~2 0 1 5 年 2 月在我院妇科治疗并接受手术的女性病患 1 2 0 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 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 观察组采取同伴教育方式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通过焦虑自评量表( S A S ) 、 抑郁自评量表(S D S ) 评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焦虑、 抑郁程度, 并监测对比两组术前心率、 舒张压、 收缩压以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 两组 S A S 、 S D 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 观察组的 S A S 、 S D 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 0 0 1 ) 。干预后手术前, 观察组的心率、 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 0 5 ) 。结论 应用同伴教育方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 更有利于手术的治疗。

    • 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手术运用靶控输注联合双管喉罩全麻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5(2):264-264/269.

      摘要 (1504) HTML (0) PDF 317.01 K (2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安全性, 探讨和研究在聚焦超声治疗手术中运用靶控输注联合双管喉罩的必要性。方法 将来我院妇科就诊的 6 0 例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且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聚焦超声治疗时施行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并联合双管喉罩进行全麻, 对照组则在聚焦超声治疗时实施常规静脉复合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中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 镇痛效果、 躁动、 舌后坠、 呼吸抑制、 苏醒时间) 等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较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手术运用靶控输注联合双管喉罩进行全麻, 临床效果显著, 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 贵港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促甲状腺素筛查切值的分析

      2015(2):265-266.

      摘要 (1520) HTML (0) PDF 330.11 K (2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贵港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H ) 筛查工作进行统计, 以探讨贵港地区新生儿 CH 中促甲状腺素( T S H ) 的切值。方法 对 2 0 0 9 年 1 月 ~2 0 1 4 年 7 月出生 7 2h 并经充分哺乳后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 制成干血滤纸片后,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 以 P e r k i n 试剂盒检测滤纸干血斑中 T S H 浓度。结果 通过对 2 5 78 6 1 例新生儿采集足跟血测定结果确定贵港地区 T S H 的切值为 9. 0 μ U / m l 。结论 贵港地区新生儿 T S H 筛查切值应以 9. 0 μ U / m l 为合适。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普唑仑、 赖氨酸治疗顽固性儿童神经性尿频 4 0 例

      2015(2):267-269.

      摘要 (1543) HTML (0) PDF 362.84 K (2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普唑仑、 赖氨酸治疗顽固性儿童神经性尿频的疗效。方法 2 0 1 0 年 3 月 ~2 0 1 3 年 3 月在我院诊治的病程 1 年以上的 4 0 例神经性尿频患儿为研究对象, 给予阿普唑仑和赖氨酸治疗 1 周, 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1 2 周。结果 经治疗后, 治愈 2 6 例, 显效 1 0 例, 有效 4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 1 0 0% ( 4 0 / 4 0 ) ; 在治疗过程中, 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 1 2. 5 0% ( 5 / 4 0 ) , 不良反应轻微, 可自行消失。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阿普唑仑、 赖氨酸治疗顽固性儿童神经性尿频安全有效,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H e -N e 激光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外阴溃疡 3 2 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2):270-271/273.

      摘要 (1543) HTML (0) PDF 342.90 K (2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 H e -N e 激光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外阴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 0 1 2 年 6 月 -2 0 1 4年 5 月期间我科门诊收治的 6 4 例外阴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观察组给予 H e -N e 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 对照组予以单纯 H e -N e 激光照射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 0 0. 0 0% ,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 0. 6 3%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症状缓解、 皮损好转及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 2. 0 1±0. 6 8 ) d 、 ( 3. 1 6±2. 0 4 ) d 、 ( 5. 3 3±1. 8 6 ) d , 与对照组( 3. 0 5±0. 9 3 ) d 、 ( 5. 8 6±2. 5 1 ) d 、 ( 8. 8 3±2. 6 4 ) d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H e -N e 激光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外阴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且可大大缩短疗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治疗中耳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2015(2):272-273.

      摘要 (1519) HTML (0) PDF 290.03 K (2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治疗中耳炎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将 6 8 例中耳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3 4 例。两组均实施相同的手术治疗, 观察组术后应用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主观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 9 1. 1 8%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 2. 9 4% ( P <0. 0 5 ) ; 观察组的咽鼓管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 8 5. 2 9%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 4. 1 2% ; 两组分泌型及化脓型中耳炎的疗效及咽鼓管功能均显著优于胆脂瘤型中耳炎( P <0. 0 5 ) 。结论 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治疗中耳炎性疾病可改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 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消毒方法对硅橡胶口腔印模消毒效果的观察

      2015(2):274-275.

      摘要 (1540) HTML (0) PDF 280.36 K (2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 4 种消毒剂对硅橡胶口腔印模浸泡消毒效果, 从而探寻一种方便、 快速、 有效, 对模型精度无影响的消毒方法。方法 对 2 0 0 只硅橡胶印模在消毒前和 4 种消毒措施后( 7 5% 乙醇、 消佳净、 强化戊二醛、 术必泰) 采集微生物样本, 按照《 消毒技术规范》 进行菌落计数。结果 4 种消毒剂均能达到对口腔印模的消毒目的。结论 4 种消毒剂均可选择,但 7 5% 乙醇杀菌作用消失快; 术必泰消毒液易使口腔印模出现呛鼻气味; 消佳净和强化戊二醛消毒液为口腔印模消毒最佳选择。

    • 应用 6 4 排螺旋 C T 低剂量对跟骨骨折检查的价值分析

      2015(2):276-277.

      摘要 (1515) HTML (0) PDF 280.17 K (2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 6 4 排螺旋 C T 低剂量扫描对跟骨骨折检查的价值。方法 收集 2 0 1 3 年 1 月 ~2 0 1 4 年 6 月, 我院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 7 6 例, 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 低剂量组、 低 mA 及低 k V 组, 各 1 9 例。四组均采用 6 4 排螺旋扫描与重建, 比较四组的有效剂量、 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剂量组、 低 mA 组以及低 k V 组的有效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 P <0. 0 5 ) ; 各组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结论 6 4 排螺旋 C T 低剂量检查跟骨骨折具有检查剂量低、 图像质量好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 柳州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现况研究

      2015(2):278-280.

      摘要 (1500) HTML (0) PDF 297.18 K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柳州市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将 15 1 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按其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 3 组, 并对患者不同性别、 年龄、 糖尿病病程及文化程度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 1 0 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 3 7. 6 8% , 其中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 3 6. 2 3%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 1. 4 6% ; 不同性别组间和不同文化程度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糖尿病病程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柳州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偏高, 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 浦北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影响分析

      2015(2):281-283/289.

      摘要 (1518) HTML (0) PDF 366.28 K (2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影响。方法 2 0 1 4 年 3 月 ~6 月, 从浦北县下属的乡镇卫生院中随机选择 1 3 家进行调查分析, 采用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这 1 3 家乡镇卫生院 2 0 1 1~2 0 1 3年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内容包括: 业务工作量情况、 财务收支情况、 医疗服务收费和患者医疗负担情况。结果 1 3 家乡镇卫生院 2 0 1 3 年与 2 0 1 1 年比较门急诊人次数、 业务支出、 住院均次费用显著升高, 出院人数、 实际占用床日数、 药品收入显著下降。结论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并未真正减轻患者的负担, 惠民效果不明显。

    • 20 1 1 ~2 0 1 3 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2015(2):284-286.

      摘要 (1516) HTML (0) PDF 342.91 K (2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 2 0 1 1~2 0 1 3 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 u l t i d r u g - r e s i s t a n tA. b a u m a n n i i , MD R A B )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 T D R-2 0 0 B 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运用 WHON E T5. 4 软件分析试验数据。结果 在 2 0 1 1~2 0 1 3 年 1 2 月期间, 我院共分离 1 2 6 株 MD R A B , 该菌临床分离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 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 重症医学科、 神经外科、 普外科等患有基础疾病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患者、 重大外科手术等危重症患者以及免疫能力低下的患者, 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对临床常用抗菌药呈高水平耐药。结论 我院 MD R A B 检出频率逐年上升, 临床分布不均, 耐药性严重。

    • 广西防城港地区 3 4 2 3 位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2):287-289.

      摘要 (1507) HTML (0) PDF 341.81 K (20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男性中重度下尿路症状( L UT S ) 的患病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 P -S S ) 和自行设计的问卷, 对防城港市体检人群进行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以及对血脂、 血糖等进行检测。采用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中重度 L UT S 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 运动频率、 体重指数、 吸烟状况、 受教育程度及是否患高血压的人群在不同程度 L UT S 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或 P <0. 0 0 1 ) ; 不同饮酒频率、 是否患糖尿病及血脂障碍的人群在不同程度 L UT S 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年龄、 体重指数与中重度 L UT S 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在该地区人群中, L UT S 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此外, 肥胖亦是影响其患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柳州市区 3 1 3 3 名不同年龄职业子宫肌瘤患病情况分析

      2015(2):290-290/300.

      摘要 (1523) HTML (0) PDF 297.67 K (2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柳州市区不同年龄职业的妇女子宫肌瘤患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 2 0 1 4 年 1~1 2 月在我院进行体格检查柳州市区妇女 31 3 3 名的妇检结果进行分析, 对出现子宫肌瘤的妇女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1 3 3 名妇女中患子宫肌瘤的人数为 10 4 7 人, 患病率为 3 3. 4 2% , 其中, 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最高组是 4 0~4 9 岁, 患病率达 4 6. 4 2% ; 机关、 事业单位职员子宫肌瘤患病率为 3 6. 1 2% , 企业职工子宫肌瘤的患病为 2 9. 4 4% , 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与年龄及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

    • 基于中医体质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前期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

      2015(2):291-293.

      摘要 (1495) HTML (0) PDF 336.24 K (2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体质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前期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效果。方法 测定 3 0 0 名来我社区中心体检者血压, 将其分为高血压前期组(1 5 0 例) 和健康人群组( 1 5 0 例) ,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研究对象体质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将体检者分为 9 类中医体质, 并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随访 2 年, 比较高血压前期组和健康人群组的高血压前期检出率、 血压、 体质量指数和行为改善评分。结果 经个性化干预后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前期检出率显著下降( P <0. 0 1 ) , 体质量指数和血压显著改善( P <0. 0 5 ) , 行为改善评分显著升高( P <0. 0 5 ) 。结论 基于中医体质研究, 构建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 对于高血压前期的预防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百色城区大中院校学生宿舍饮水机供水细菌污染的调查

      2015(2):294-296.

      摘要 (1466) HTML (0) PDF 333.41 K (2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百色城区大中院校学生宿舍饮水机供水的细菌污染状况, 对水中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数及耐热大肠杆菌进行监测。方法 随机采集百色城区 5 所大中院校的宿舍饮水机桶装饮用水水样 2 3 1 份, 按 G B / 1 7 3 2 4-2 0 0 3 和G B 5 7 4 9-2 0 0 6 的要求对水样进行培养和检测。结果 2 3 1 份水样细菌总数平均合格率为 7 2. 2 9% , 大肠菌群数的平均合格率为 8 2. 2 5% , 耐热大肠杆菌的平均合格率为 9 1. 3 4% ; 春季和夏季的水样检测中, 夏季的合格率较高为 8 5. 8 4% ; 春季桶装水开启使用第 1 、 第 2 、 第 3d 合格率较高, 分别为 9 0. 0 0% 、 8 8. 3 7% 、 8 5. 7 1% , 夏季桶装水开启使用第 1d 合格率高达 1 0 0% 。结论 百色城区大中院校学生宿舍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主要受菌落总数和使用天数的影响, 应加强对桶装水饮用的卫生意识, 确保学校学生的饮水安全, 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及其效果评价

      2015(2):297-298.

      摘要 (1484) HTML (0) PDF 284.66 K (20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有机溶剂作业场所的人群进行健康促进教育, 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抽样罗湖区 2 0 家使用有机溶剂的单位, 对有机溶剂作业场所进行健康促进( 协助企业制定和完善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对企业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员进行一般和职业健康教育; 设置岗位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 监护档案, 落实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加强从业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督查制度等) 。对健康促进前后, 从业人员在有机溶剂方面的知识、 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变化以及主要作业场所化学危害接触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促进后, 从业人员在有机溶剂方面的知识、 态度和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苯的监测合格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健康促进活动能有效地提升从业人员在有机溶剂方面的知识、 态度和行为习惯和降低场所主要危害溶剂浓度, 值得推广。

    • 规范化管理在颅脑外科植入物灭菌中的应用

      2015(2):299-300.

      摘要 (1495) HTML (0) PDF 321.94 K (2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提高颅脑外科植入物灭菌质量的效果。方法 2 0 1 1 年 8 月 ~2 0 1 3 年 9 月所灭菌的颅脑外科植入物共 9 3 8 包, 按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两组人员培训、 植入物的交接、 清洗、 消毒、 干燥、 包装、 灭菌、 监测、 存放、 发放与记录等环节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植入物清洗质量、 效果监测( 生物监测除外) 和相关记录的合格率均提高, 无湿包发生, 监测更规范、 记录实现了可追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颅脑外科植入物实行规范化管理, 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 保证了植入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

    • >个例报道
    • 猫叫综合征 2 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5(2):301-301/308.

      摘要 (1500) HTML (0) PDF 308.49 K (20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报道核型为 4 6 , X X , d e l ( 5 ) (p 1 3 ) 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提取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 i m e s a 胰蛋白酶显带技术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 例患儿均是 5 号染色体短臂 1 区 3 带至远端缺失, 心脏彩超显示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均有猫叫样哭声及生长发育障碍。结论 猫叫综合征可能与发育异常有关。

    • >医学教育研究
    • 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现状

      2015(2):302-303.

      摘要 (1489) HTML (0) PDF 277.69 K (2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广西地不容生物碱化学成分、 药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2015(2):304-306.

      摘要 (1503) HTML (0) PDF 289.63 K (2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广西地不容生物碱各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按照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方法、 药理作用将文献分类综述。广西地不容生物碱成分主要包括 l - 四氢巴马汀、 巴马汀、 青风藤碱、 l - 罗默碱等, 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抗炎、 镇痛、 抗溃疡的治疗等。通过文献整理, 为开发利用广西地不容生物碱提供依据。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5(2):306-308.

      摘要 (1460) HTML (0) PDF 388.02 K (2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持续性感染研究进展

      2015(2):309-311.

      摘要 (1500) HTML (0) PDF 317.23 K (2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 地方性医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

      2015(2):312-313.

      摘要 (1496) HTML (0) PDF 278.37 K (2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发展简述

      2015(2):314-316.

      摘要 (1469) HTML (0) PDF 345.00 K (20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归纳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发现不足, 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方法 使用文献综述法对2 0 0 2 年以来的各类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性论文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结果 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缺乏对教育系统既定政策的质疑性思考和评价, 缺乏对高等医学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性因素分析, 缺乏对高等医学教育系统核心业务与流程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分析研究。结论 高等医学教育政策评价、 高等医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高等医学教育流程再造是弥补目前研究不足的三种新研究方向, 具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 探究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2):317-318.

      摘要 (1528) HTML (0) PDF 295.47 K (2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探究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校 2 0 1 4 级各专科专业选修健美操课的 1 2个班级中随机抽取 2 个班级 6 0 名学生, 随机分为探究式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 每组各 1 个班 3 0 名学生。探究式教学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授课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实际考核得分情况及调查问卷情况。结果 探究式教学组的规定套路得分、 创编套路得分、 总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两组在创编套路得分及总分方面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认为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健美操的激情、 容易理解动作、 培养创新意识,以及提高自学能力的学生人数探究式教学组明显多于传统教学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值得在健美操教学中借鉴与应用。

    • 民办高校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2015(2):319-320.

      摘要 (1476) HTML (0) PDF 265.74 K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行了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提出了注重医学基础、 构建课程模块群, 强化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培养能够从事药品生产、 药品营销和社会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实施了“3+1 ” 培养模式, 并在教学内容方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以建立适合民办高校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增强医学生档案意识, 提升医学人才素质

      2015(2):321-322.

      摘要 (1501) HTML (0) PDF 332.81 K (2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档案意识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增强大学生档案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档案的认识, 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剖析了医学生档案意识的现状, 阐述了增强档案意识对医学生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并对如何培养和加强医学生档案意识进行了探讨。

    • 由传统图书馆走向数字图书馆的构思

      2015(2):323-324.

      摘要 (1485) HTML (0) PDF 281.78 K (2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图书馆读者在教学科研中倾向于借阅纸质文献而忽略电子文献, 提出必须从传统图书馆走向数字图书馆, 以及如何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特色数字图书馆的几点措施。

    • 高职高专心电图教学思考

      2015(2):325-325/328.

      摘要 (1452) HTML (0) PDF 286.38 K (2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心电图教学现状, 如教学目标不突出、 教学方法滞后、 教学内容繁重、 临床教学重视不够、 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不高等, 从明确教学重点、 改进教学方法、 简化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教学反思。

    •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医学翻译特点及策略分析

      2015(2):326-328.

      摘要 (1486) HTML (0) PDF 344.88 K (2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着眼于近年来医学翻译实践缺乏翻译理论指导以及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导向两个问题, 运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从文本类型、 翻译过程、 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分析医学翻译的特点并探索适用的翻译策略, 本研究有利于探索医学翻译的理论基础以及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价值, 为医学翻译实践提供应用策略参考。

    • >医院管理
    • 从医患关系看当前医患沟通教育

      2015(2):329-330.

      摘要 (1505) HTML (0) PDF 290.23 K (2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当前, 全国范围内不断发生伤医、 辱医等暴力事件, 对于医生和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需要有负责心的医生以及高超医疗技术的保障, 更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是连接患者和医生的桥梁和纽带, 是促进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本文以紧张的医患关系为缘起, 试图通过分析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医患沟通策略, 缓和医患关系,为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人事档案利用实况统计与思考

      2015(2):331-332.

      摘要 (1478) HTML (0) PDF 271.80 K (2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提高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档案的利用率, 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实效化。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人事档案在 2 0 0 9~2 0 1 3 年五年期间人事档案的利用情况。结果 我院人事档案的利用率逐年提高, 突显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及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结论 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完善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将促进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 科研、 人才培养的和谐发展。

    • >护理体会
    • 人性化护理对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 P A S I 评分的临床观察

      2015(2):333-335.

      摘要 (1455) HTML (0) PDF 380.13 K (2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院、附二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 7 0 例寻常型银屑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 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人性化护理, 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护理。入院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 S A S ) 、 抑郁自评量表( S D S ) 进行相应指标测评, 以及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 P A S I ) 评分及总体疗效情况比较。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干预后 S A S 分值小于 5 0分的有 2 3 例, 占 6 5. 7 1% , 对照组小于 5 0 分的有 8 例, 占 2 2. 8 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 S D S评分由干预前的(6 4. 7 1±5. 6 2 ) 分降低到干预后的( 2. 6 5±4. 8 4 ) 分, 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分值分别是( 6 4. 9 1±6. 1 5 ) 分和(5 8. 7 6±5. 9 1 )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观察组 P A S I 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 1. 4 3% , 对照组为 7 1. 4 3% , 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 5 ) 。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焦虑、 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 显著改善皮损症状, 提高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伤口的社区护理体会及新思路

      2015(2):335-337.

      摘要 (1503) HTML (0) PDF 407.69 K (2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切( 伤) 口社区护理的对策及新思路。方法 对社区医院 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切( 伤) 口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评价社区护理的效果。结果 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切( 伤) 口均表现为伤口感染、 愈合延迟及伤口不愈, 经过全身护理和伤口护理, 并给予社区优势护理,6 例患者伤口均痊愈, 无一例出 现严重感染、 再次手术或截肢。结论 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切( 伤) 口的痊愈和术后康复可行有效。同时, 社区护理对提高社区医院护理职能, 整合各级医院医疗资源具有积极作用。

    • 情景模拟训练对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影响

      2015(2):337-338.

      摘要 (1496) HTML (0) PDF 293.60 K (2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对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影响。方法 2 0 1 3 年 7 月 ~2 0 1 4 年 6 月我院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情景模拟训练并实施于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中,观察比较训练前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和床边实践技能考核、 患者对手术室术前访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情景模拟训练后, 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较训练前得到显著提高, 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结论 术前访视情景模拟训练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效果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品管圈活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自我锻炼依从性

      2015(2):339-340.

      摘要 (1459) HTML (0) PDF 341.64 K (2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 u a l i t yc o n t r o l c i r c l e , Q C C ) 活动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 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 , R A ) 患者自我锻炼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 依据 A C R / E U L A R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从我科 2 0 1 3 年 6 月 ~2 0 1 4 年 5 月 R A 住院患者中筛选 1 0 0 例 R A 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 Q C C 法对实验组 R A 患者实施 Q C C 活动。问卷调查法评价实施 Q C C 活动对 R A 患者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Q C C 活动明显提高 R A 患者自我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P <0. 0 5 ) 。结论 Q C C 活动能明显提高 R A 患者关节功能自我锻炼依从性。

    • 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脂肪肝、 血脂的关系和护理探讨

      2015(2):341-343.

      摘要 (1483) HTML (0) PDF 349.88 K (20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 BM I ) 与脂肪肝、 血脂的相关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 2 0 1 2 年 9 月 ~2 0 1 4 年 9 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 8 4 0 例中老年高血压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参检人群的BM I 分为正常组、 超重组、 肥胖组, 分析 BM I 与脂肪肝、 血脂的关系。结果 ① 肥胖组脂肪肝患病率( 8 5. 4 0% ) 显著高于超重组(6 3. 2 7% ) 和正常组( 3 9. 1 7% ) ,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 ② 肥胖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超重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③ 超重组和肥胖组的 T G 、 T C 、 L D L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肥胖组 T C 水平稍高于超重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肥胖组 T G 、L D L 水平均明显高于超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健康体检人群中, 其 BM I 与脂肪肝、 血脂存在一定的关系, BM I 越大, 脂肪肝患病率越高。应加强中老年人群的护理工作, 从而大大提升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5(2):344-345.

      摘要 (1479) HTML (0) PDF 291.95 K (20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 0 1 2 年 1 月 ~2 0 1 3 年 1 2 月发生手术室切口感染的 1 0 4 台手术作为感染组, 抽取 1 4 0 台未发生手术室切口感染的手术作为对照组, 比较手术者年龄、 性别、 手术部位、 体重指数、 是否机械通气、 手术参观人数、 手术室级别、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有无层流洁净系统、 手术创面及手术时间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患者在年龄、 体重指数、 手术参观人数、 有无层流洁净系统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多元 l o g i s t i c 分析表明体重指数( R R =1. 5 6 2 ,9 5% C I : 1. 0 2 4-2. 9 8 3 ) 、 手术参观人数( R R =1. 9 8 5 , 9 5% C I : 1. 3 0 5-3. 4 8 0 ) 、 层流洁净系统( R R =1. 6 0 8 , 9 5% C I :1. 2 4 3-3. 1 0 8 ) 及手术时间( R R =2. 4 0 8 , 9 5% C I : 1. 6 7 9-5. 8 0 4 ) 是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影响我院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 手术参观人数、 层流洁净系统及手术时间, 护理人员可通过控制手术参观人数, 尽可能采用层流洁净系统, 协助医师控制手术时间及提升患者免疫力来降低医院切口感染率。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5(2):345-347.

      摘要 (1479) HTML (0) PDF 358.62 K (2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7 S 管理法在介入导管室应用效果

      2015(2):347-348.

      摘要 (1501) HTML (0) PDF 305.40 K (2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 7 S 管理法在导管室的应用。方法 根据 7 S 管理的要素实施具体方法,对手术间的环境、 急救仪器及物品、 导管、 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抓住了抢救患者时机, 减少失误与浪费, 提高抢救成功率, 提升护理水平。结论 7 S 管理法在导管介入室是可行的, 值得推广、 应用。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