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述与临床报道
    • RAGE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研究

      2017, 39(1):1-5.

      摘要 (3353) HTML (0) PDF 390.92 K (4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与健康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多态性分布规律,并探讨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152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及18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RAGE基因rs9469089、rs2070600、rs184003、rs2071288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两组RAGE基因位点多态性分布规律,探讨其与脓毒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血浆ET-1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与对照组RAGErs9469089、rs2070600、rs184003、rs2071288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E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所检测的RAGE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易感性无相关。

    • 广西壮族人群骨桥蛋白基因位点rs4754多态性研究

      2017, 39(1):6-9.

      摘要 (3317) HTML (0) PDF 379.01 K (4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骨桥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rs4754的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以及对比其在不同种族中的分布差异。方法 采用SNaPshotSNP的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骨桥蛋白基因SNP位点rs4754基因型,并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计划(HapMap)上欧洲人群、非洲人群、日本人群以及北京人群的骨桥蛋白基因SNP分型数据,分析这几个人群的骨桥蛋白基因SNP位点rs4754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结果 在广西壮族人群中存在骨桥蛋白基因rs4754多态性,骨桥蛋白基因rs4754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广西壮族人群中与在欧洲人群、非洲人群、日本人群及中国北京人群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1)。结论 骨桥蛋白基因SNP位点rs4754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其他地区人群相比存在差异,不同种族间骨桥蛋白相关疾病临床表现及发病率的差异可能是种族间的差异导致的。

    • 苦参素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

      2017, 39(1):10-13.

      摘要 (3273) HTML (0) PDF 414.30 K (4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苦参素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5 mg/ml、1 mg/ml、2 mg/ml、4 mg/ml、8 mg/ml的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24 h、48 h、72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合适浓度(0.5 mg/ml、1 mg/ml、2 mg/ml、4 mg/ml)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real-timeqRT-PCR 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im mRNA 表达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0.5 mg/ml、1 mg/ml、2 mg/ml、4mg/ml、8mg/ml苦参素作用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各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0.5 mg/ml、1 mg/ml、2 mg/ml、4 mg/ml苦参素作用后,各实验组HepG2细胞凋亡率增加,促凋亡蛋白Bim mRNA表达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苦参素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提高促凋亡蛋白Bim 的表达有关。

    • LC-MS导向研究烟根中芦丁、绿原酸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2017, 39(1):14-16.

      摘要 (3289) HTML (0) PDF 352.97 K (42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烟根中活性化合物芦丁和绿原酸的分离方法及含量。方法 烟根乙醇-水提取物浓缩后经乙酯萃取得乙酯组分和水层浓缩液,水层浓缩液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得90%乙醇组分和50%乙醇组分。使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分析以上三个组分化学成分,利用硅胶、MCIGELCHP20P等柱色谱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利用HPLC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 烟根50%乙醇组分含有芦丁和绿原酸,90%乙醇组分仅含有芦丁,乙酯组分两者皆无;芦丁和绿原酸在烟根中总含量分别为151 mg/kg和2.67 mg/kg。结论 芦丁和绿原酸的极性较大,存在于大极性的组分中。

    • 苦参素逆转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7, 39(1):17-21.

      摘要 (3313) HTML (0) PDF 796.71 K (4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人结肠癌耐长春新碱细胞(HCT-8/VCR)对多种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MTT法检测苦参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鉴定HCT-8/VCR 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及苦参素作用前后细胞耐药性的变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苦参素作用前后细胞的形态改变,real-timePCR法检测ABCB1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苦参素作用前后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o123)的荧光强度。结果 HCT-8/VCR细胞对长春新碱、顺铂及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倍数分别为12.52、3.73、6.34,即为多药耐药细胞。苦参素可抑制HCT-8/VCR及其亲本细胞HCT-8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经1mg/ml苦参素作用于HCT-8/VCR 细胞后,各化疗药IC50均降低,逆转倍数分别为3.44、2.15、2.04,ABCB1mRNA 及P-gp蛋白表达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或P<0.001),细胞内Rho123外排减少,荧光强度增加(P<0.05)。结论 苦参素可逆转结肠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p的表达,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2017, 39(1):22-25.

      摘要 (3294) HTML (0) PDF 426.28 K (4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优化丹参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运用正交试验法,以丹酚酸B提取率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观察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综合评分法筛选出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有极显著影响,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丹参饮片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入12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的丹参饮片的水提工艺简便易行,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为丹参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基于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讨血尿酸与ZAG的相关性

      2017, 39(1):26-28.

      摘要 (3285) HTML (0) PDF 327.27 K (4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以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为基础,探讨小鼠血清尿酸与锌α2糖蛋白(ZAG)的相关性,以寻求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新靶点。方法 利用尿酸酶抑制剂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将3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空白对照组,造模14d后,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清尿酸(SUA)水平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内眦静脉取血检测肾功能、血脂,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ZAG浓度。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空白对照组外(P<0.05),尿素氮(BUN)、肌酐(CRE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SUA、ZA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01);SUA水平与BUN、CREA、ZAG、FPG、TC、TG、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01);SUA 与ZAG 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SUA)=-239.758+2.533X(ZAG)。结论 尿酸酶抑制剂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糖升高同时合并血脂代谢紊乱,ZAG显著升高,并与SUA高度正相关,ZAG有望成为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新靶点。

    • SOX方案与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7, 39(1):29-31.

      摘要 (3289) HTML (0) PDF 314.26 K (4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加替吉奥(SOX)方案与多西他赛加顺铂、氟尿嘧啶(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晚期胃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SOX方案33例,DCF方案32例,比较两组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SOX方案RR为42.42%,PFS为5.4个月,OS为9.5个月,DCF方案RR为46.88%,PFS为6.0个月,OS为10.0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SOX方案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DCF方案(P<0.05或P<0.01)。结论 SOX方案与DCF方案比较疗效相似,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内镜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治疗老年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

      2017, 39(1):32-33,39.

      摘要 (3280) HTML (0) PDF 333.41 K (4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在老年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选择性地对49例老年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采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待胆道感染控制后,施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总结其适应证、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45~160min,平均(91.6±27.4)min;术中出血量10~120ml,平均(51.5±26.4)ml;总住院时间6~15d,平均(9.2±1.6)d。术后无腹腔出血、严重胆漏、残余结石、医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老年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应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联合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2017, 39(1):34-35.

      摘要 (3280) HTML (0) PDF 294.23 K (4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对女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后局部伤口愈合及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LEEP术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给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阴道给药,对照组为术后自然修复的患者。比较两组术后阴道分泌物、阴道出血、创面愈合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脱痂期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或P<0.001),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0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治疗后使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可以促进宫颈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渗液、出血及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应用RIFLE标准观察腹膜透析在儿童急性肾损伤中的治疗效果

      2017, 39(1):36-39.

      摘要 (3260) HTML (0) PDF 370.67 K (4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危险-伤害-衰竭-肾功能丧失-晚期肾衰竭(Risk,Injury,Failure,Loss,andEnd-stageRenalFailure,RIFLE)标准观察腹膜透析(PD)在治疗不同时期急性肾损伤(AKI)儿童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PD治疗的40例儿童AK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IFLE标准,将患者分为AKI1期、AKI2期和AKI3期三组,分析对比各组患者行PD治疗前后临床参数,包括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钾离子(K+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等水平的变化;对各组间ICU 住院时间、PD总液量、PD治疗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20例(50.00%),死亡12例(30.00%),自动出院2例(5.00%)。其中AKI1期治愈率高于AKI2期、AKI3期,与AKI3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3期病死率高于AKI2期、AKI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治疗72h后,AKI1期、AKI2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P<0.05),其中AKI1期患者在ICU 住院时间、PD总液量、PD治疗时间方面 显著优于AKI2期患者(P<0.05);AKI3期组患者行PD治疗72h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PD在儿童患者AKI1期和2期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早期行PD治疗有助于改善儿童患者AKI的病情,采用RIFLE标准中的AKI分期对AKI早期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指导作用。

    • HbWestmead复合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2017, 39(1):40-42.

      摘要 (3233) HTML (0) PDF 296.72 K (4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百色市HbWestmead(HbWS)复合轻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的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方法收集门诊HbWS复合轻型β地贫患者31例,HbWS杂合子50例和轻型β地贫50例,共131例,所有病例均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分析及地贫基因型检测。结果 31例Hb WS复合轻型β地贫组,共检测出6种基因类型,最常见的为CD41-42/αWSα/αα。该组除了HbA2升高,Hb、MCV、MCH 值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轻型β地贫组比较,Hb、MCV、MCH、HbA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HbWS杂合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WS复合轻型β地贫患者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HbA2升高,与β-地贫基因特征相似,必须通过分子诊断确诊。

    • 督灸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 39(1):43-44,48.

      摘要 (3269) HTML (0) PDF 373.02 K (4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督灸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督灸组、中药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其中督灸组给予督脉隔姜铺灸法治疗,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汤剂口服,综合组同时给予以上两法治疗。在治疗前、后评估VAS和SF-36并比较。结果 督灸、中药及综合疗法均能有效降低患者VAS评分,中药疗法优于督灸疗法,综合疗法优于单一治疗;督灸和中药单一治疗均未能有效改善患者SF-36评分,而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SF-36评分。结论 督灸配合补肾活血中药的综合疗法,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望为PMOP的治疗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风险可控、患者接受的方法。

    • 采用改良的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从漱口液中分离幽门螺杆菌的实验探索

      2017, 39(1):45-48.

      摘要 (3268) HTML (0) PDF 537.07 K (4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高效、简捷、方便、低廉的方法从人群漱口液中分离幽门螺杆菌。方法 被检者用生理盐水漱口,回收漱口液,离心,弃上清液,取沉淀物置脑心浸液培养基增菌培养。取菌液到改良的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中分离培养,挑取变红的菌落进行纯培养。对纯培养物进行染色检查和生化鉴定。结果 漱口液中分离培养获得的纯培养物为幽门螺杆菌。结论 用改良的克氏双糖铁琼脂培养基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分离出漱口液中的幽门螺杆菌。

    • 实时超声与CT引导下对周围型肺占位病变穿刺诊断的比较

      2017, 39(1):49-50,57.

      摘要 (3212) HTML (0) PDF 362.94 K (4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实时超声与CT引导下对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8例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资料,根据穿刺活检方法不同分为实时超声引导组126例,CT引导组102例,观察比较两组病理学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28 例患者的组织病理学阳性率为96.93%,其中实时超声引导组99.21%(125/126),CT 引导组94.12%(96/1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中发生各种并发症13例,实时超声引导组发生率为2.38%(3/126),明显低于CT 引导组的9.80%(10/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对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病理组织阳性率均较高,但实时超声引导下更具有创伤性小、快捷、经济、并发症少等优点。

    • 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定中的应用

      2017, 39(1):51-52.

      摘要 (3284) HTML (0) PDF 286.35 K (4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6例。全部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进行病理检查,且均进行高频彩色超声微血管成像检查。对比分析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高频超声检测声像图的不同。结果 86例患者中有恶性肿瘤38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86.84%(33/38);良性病变48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93.75%(45/48)。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血流等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38、P<0.001);良性组以0级、1级为主,恶性组以2级、3级为主。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在穿支血管、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频谱形态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频超声微血管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能清晰观察到病灶的血管分布、形态及血流情况。

    • 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腘窝囊肿42例分析

      2017, 39(1):53-54.

      摘要 (3259) HTML (0) PDF 299.31 K (4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无水乙醇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的腘窝囊肿患者资料,男28例,女14例;左侧24例,右侧18例,年龄32~64岁,均行穿刺抽吸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腘窝囊肿,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2例,治疗后6个月随访到40例(2例失联),治愈(囊肿消失)32例(治愈率为80.00%),有效(囊肿变小)4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10.00%),复发患者中的2例经二次注射治疗治愈。所有随访到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腘窝囊肿定位准确,操作安全简便,患者创伤小,费用低,效果可行,值得推广。

    • 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超声筛查结果分析

      2017, 39(1):55-57.

      摘要 (3204) HTML (0) PDF 350.96 K (4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孕周下胎儿畸形的超声筛查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不同孕周产前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的225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孕早期(11~17+6周)、孕中期(18~27+6周)以及孕晚期(28~40+6周)接受一次超声筛查,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对比各孕期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结果。结果 通过产后以及手术随访,发现有45例畸形,占2.00%,无漏诊孕妇。检出全部的畸形中,孕早期检出占13.33%,结果显示颅脑畸形最多(6.67%);孕中期检出占71.11%,结果显示畸形种类多样,其中颅脑畸形占20.00%、颈面部畸形占13.33%、脊柱心脏畸形占8.89%;孕晚期检出占15.56%,检出结果显示畸形较少,但依然可筛查出部分迟发畸形,主要是前腹壁畸形。结论 孕早期实施超声筛查,能够检出胎儿早发结构畸形;孕中期属于胎儿结构异常超声筛查关键时期;孕晚期实施超声筛查,能够检出胎儿产生的迟发型畸形。

    • 深圳市光明新区某学校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017, 39(1):58-60.

      摘要 (3269) HTML (0) PDF 361.34 K (4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深圳市光明新区某学校水痘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疫情暴发特点和感染因素,为中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确定病例定义并完成病例搜索,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并探讨造成疫情扩散的传播因素。结果 此次水痘疫情暴发共报告病例67例,该起水痘暴发的总罹患率为3.09%(67/2168),其中男生2.95%(39/1321),女生3.31%(28/847);疫情波及小学部6个年级17个班,罹患率最高的年级是一年级的12.35% (52/421),年级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8,P<0.001);发病曲线显示三个发病高峰,发病高峰之间的间隔大约为1个平均潜伏期。出现病例的17个班级疫苗接种率为59.03%。结论 教学楼走廊设计不合理,首发发病例隔离不及时,疫情管理不严格是造成疫情暴发的主要因素。学校应设置专职校医并严格管理传染病病例。

    • >经验交流
    • 住院药房批量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7, 39(1):61-62.

      摘要 (3264) HTML (0) PDF 267.12 K (4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降低批量调配药剂差错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降低药师执业风险。方法 对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药房2016年8月批量调剂过程中《内部差错登记表》记载的差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每位药师都有批量调剂差错,但差错率不同。8月共调剂批量处方140757张,发生调剂差错306例,占当月处方量0.217%,其中品种差错52例(16.99%)、规格差错11例(3.59%)、数量差错240例(78.43%)、剂型差错3例(0.98%)。结论 批量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药师数量的不足是其主要原因,要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药师队伍。

    • >个例报道
    •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1例

      2017, 39(1):63-64.

      摘要 (3273) HTML (0) PDF 362.87 K (4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疑似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17, 39(1):65-66.

      摘要 (3241) HTML (0) PDF 275.56 K (4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医学教育研究
    •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2017, 39(1):67-70.

      摘要 (3292) HTML (0) PDF 348.40 K (4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目前肝癌的治疗多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本文主要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适用范围、临床和技术研究进展及近期和远期的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及保留髋关节治疗的进展

      2017, 39(1):71-73,76.

      摘要 (3269) HTML (0) PDF 379.04 K (4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保留髋关节的手术方法相关的文献,主要对近年来骨股头缺血性坏死的保留髋关节的治疗方法,即髓芯减压术、病灶清除术联合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手术、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术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进行综述。同时,报告了X线、CT、MRI诊断骨股头缺血性坏死的一些利弊,有助于该领域的研究发展。

    •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 医学教育考试模式转变的思考和探讨

      2017, 39(1):74-76.

      摘要 (3276) HTML (0) PDF 328.16 K (4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者对传统医学教育考试模式进行回顾,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弊端,对现代医学考试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本文从医学教育考试形式、内容和评分三个方面探讨现今医学教育考试模式的利弊,以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医学教育考试模式或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 提升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措施

      2017, 39(1):77-78.

      摘要 (3268) HTML (0) PDF 285.73 K (4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职业服务方式的更新、技术含量的提升、服务对象的延伸、复合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对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重拾职业认知、提升敬业精神、推崇职业良心/倡导奉献精神、加强团队合作、打造复合型馆员这五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措施,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与质量,重振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的美誉。

    • >临床护理
    •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2017, 39(1):79-81,83.

      摘要 (3250) HTML (0) PDF 391.25 K (4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施行高血压脑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从健康教育、饮食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心理、自我管理实施方面循证护理,并进行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电话或微信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两年的生活方式、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出院后两年的血压、生活方式、血糖、血脂、体重、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结论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作用,可以改变不良饮食及生活方式,规范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并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可以为出院后的血压、血脂、血糖管理长期达标打下基础,预防并减少脑卒中复发。

    • 路径式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7, 39(1):82-83.

      摘要 (3272) HTML (0) PDF 283.64 K (4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路径式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的临床试验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栓塞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路径式护理前后分级护理和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差异。结果 实施路径式护理前后其病情观察、专科护理、评估计划单和护理记录单四个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对COPD肺栓塞高危患者实施路径式护理,能提高分级护理和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拓展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值得临床推广。

    • 约束护理单在使用约束带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7, 39(1):84-,86.

      摘要 (3250) HTML (0) PDF 308.23 K (4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约束护理单在使用约束带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呼吸、消化内科需要使用约束带的249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134例为对照组,未使用约束护理单,按常规护理;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115例为观察组,使用约束护理单,按约束护理单要求进行观察护理。观察两组在使用约束带中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结果 观察组约束部位皮肤异常(皮肤淤斑或破损、肢体肿胀)及意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对使用约束带患者按约束护理单要求进行观察护理能降低使用约束带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约束护理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安全。

    • 综合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7, 39(1):85-86.

      摘要 (3240) HTML (0) PDF 302.36 K (4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4年9月开始采用量身定制包装、量身定制数量、分层管理及目视管理、“五常法”这四种综合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无菌物品进行管理,选取实施综合管理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无菌物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对手术室无菌物品实施综合管理后,返消毒器械包数量、返消毒布类包数量、返消毒成本、护理人员检查无菌物品时间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量身定制包装、量身定制数量、分层管理及目视管理、‘五常法’的应用”四种管理方法并形成综合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无菌物品返消毒的发生率,减少消毒成本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