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9(2):87-89.
摘要:目的 观察蜂胶及其特征单体血液移行成分对离体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连续灌胃蜂胶提取物及其特征单体白杨素、高良姜素7d,最后一次灌胃45 min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制备含蜂胶及其特征单体移行成分的血清。提取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并培养,采用阿霉素(DOX)制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代谢率法研究心肌细胞存活率;用过氧化氢(H2O2)制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测定不同样品中心肌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蜂胶提取物组、白杨素组、高良姜素组能明显改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P<0.05)。H2O2心肌细胞损伤实验结果表明,蜂胶提取物组较模型组LDH、MDA 生成量降低,SOD 活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杨素、高良姜素的LHD、MDA 和SOD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典剂量下,蜂胶血液移行成分具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减轻阿霉素、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白杨素、高良姜素可改善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无关。
2017, 39(2):90-93.
摘要:目的 优化白凤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白凤菜总黄酮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70%乙醇溶液浸提,再用200W 超声波辅助,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白凤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观察白凤菜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浸泡时间12 h、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此工艺下白凤菜干粉总黄酮的含量为30.952 mg/g。白凤菜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84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42 mg/ml。结论 白凤菜总黄酮含量高,且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7, 39(2):94-98.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41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血浆EB病毒(EBV)-DNA 检测结果,评估血浆EBV-DNA 水平对鼻咽癌的辅助诊断价值以及与TNM 分期的关系。方法 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初诊鼻咽癌患者417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5例鼻咽炎症及健康人群211例为对照,抽取外周血分离血浆,提取EBV-DNA,采用定量PCR方法测定EBV-DNA水平。分析初诊鼻咽癌的EBV-DNA阳性检出率及其与TNM 分期的关系。结果 初诊鼻咽癌患者EBV-DNA总阳性检出率为82.97%。临床早期(Ⅰ期+Ⅱ期)EBV-DNA 阳性检出率只有61.00%,临床中晚期(Ⅲ期+Ⅳ期)可达到89.91%。Ⅰ期+Ⅱ期EBV-DNA 含量低于Ⅲ期+Ⅳ期(P<0.01)。T1期、T2期与T3期、T4期比较,EBV-DNA含量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N0期、N1期和N2期之间EBV-DNA中位值并无明显差异,而前三者中位值则显著低于N3期中位值(P<0.05)。M0期和M1期的EBV-DNA 中位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EBV-DNA水平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鼻咽癌诊断和临床分期的分子指标。
2017, 39(2):99-101,104.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穿刺间隙对高龄患者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单侧腰麻)特征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龄患者根据不同的穿刺间隙随机等分成3组:Ⅰ组为L3~4间隙、Ⅱ组为L4~5间隙、Ⅲ组为L5~S1间隙。均用0.3%轻比重布比卡因7.5 mg进行单侧腰麻,观察3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和持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单侧腰麻的比率、麻醉失败率、血压及尿潴留等情况。结果 ①3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Ⅰ组<Ⅱ组<Ⅲ组(P<0.05)。②3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比较,Ⅰ组高于Ⅲ组(P<0.05)。④3组单侧腰麻的比率、麻醉的失败率及术后尿潴留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变仰卧位后均未出现平均动脉压下降的情况(P>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穿刺间隙位置越高,则阻滞起效越快,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越高,但持效时间、单侧腰麻的比率、麻醉的失败率及术后尿潴留等均与穿刺间隙无关。
2017, 39(2):102-104.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止血夹联合静脉推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90例,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只进行静脉推注奥美拉唑治疗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止血夹联合静脉推注奥美拉唑处理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止血时间、再出血情况和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和内镜下止血夹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静脉推注奥美拉唑,具有止血有效率高,止血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和使用。
2017, 39(2):105-106,109.
摘要:目的 探讨舍曲林片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用于老年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老年重度抑郁症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予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17评分和ADL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和ADL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01或P<0.05)。结论 舍曲林片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用于老年重度抑郁症,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面对生活能力,恢复其社会功能。
2017, 39(2):107-109.
摘要: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IV阳性产后妇女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条件的82例参加者,随机分为产后继续服抗病毒药物组(A组,40例)与产后停止服抗病毒药物组(B组,4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0周、4周、12周、24周、36周、48周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的计数。结果 0周两组比较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周相比,B组产后48周内各时间点红细胞计数上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B组相比,A组红细胞从4周开始至48周持续降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A组中性粒细胞从4周开始至24周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36周至4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从12周开始至48周,A 组血小板计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HIV阳性产后妇女48周红细胞计数上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下降;抗病毒治疗使HIV阳性产后妇女48周内红细胞上升幅度减慢,产后早期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但可改善HIV 阳性产后妇女血小板下降情况。
2017, 39(2):110-112.
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术后30d内再手术率及原因。让术者更好地理解再手术的原因,更好地进行术后应对。方法 统计我院2005—2015年脊柱手术病人3576例,挑选出所有30d内再次手术病人资料,计算再手术率。对比再手术病人与无再手术病人的病因分类、术前诊断、是否使用内植物、手术部位,分析30d内再次手术的原因。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脊柱病人的30d内再手术率为1.59%(57/3576)。使用内固定物的病人明显高于未使用的病人(2.16% 对比0.88%,χ2=9.167,P=0.003)。术前病因分类为创伤的病人比退变性疾病病人具有更高的再手术率(χ2=6.315,P=0.012)。手术部位感染、术后血肿形成、内固定螺钉位置异常、减压不充分是主要的再手术原因。术后血肿压迫导致的运动神经元瘫痪是超急性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后0~1d);手术部位感染则是亚急性期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后11~30d)。结论 要预防脊柱术后早期(30 d内)再次手术,临床医护人员要注意防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血肿等,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手术质量。
2017, 39(2):113-115,125.
摘要: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成人大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三尖瓣反流(TR)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4例成功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大ASD合并TR患者封堵术前TR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年龄、右室(RV)前后径、右房(RA)横径、平均肺动脉压(mPAP)等指标进行各亚组分组比较,分析三尖瓣瞬时反流量与各指标变化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成人大ASD患者的TR量随患者年龄、RV前后径、RA横径、mPAP的增加而增加(P<0.001),TR与患者年龄、RV前后径、RA 横径、mPAP呈正相关(P<0.01)。结论 对成人大ASD 合并TR患者,TTE能准确定量患者的TR情况,重复性好,TR的严重程度与年龄、RV大小、RA大小、mPAP有关。
2017, 39(2):116-118.
摘要:目的 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敏感度和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8月用安图化学发光法确诊的乙肝患者465例,乙肝阴性健康体检者150例,采用GICA、ELISA和CMIA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敏感度。结果 在CMIA检测结果HBsAg<0.05 IU/ml阴性者中,三种检测方法全部为阴性;在CMIA检出HBsAg浓度值3.001~250.00 IU/ml时,三种方法全部检出阳性结果,检出率一致;在HBsAg处于低水平表达时即CMIA 检出HBsAg0.050~3.000 IU/ml时,CMIA、ELISA、GICA 三种方法检出阳性标本分别为310例(100.00%)、245例(79.03%)、31例(10.00%),CMIA检出率均高于ELISA(χ2=72.613,P<0.001)和GICA(χ2=507.273,P<0.001);ELISA检出率高于GICA(χ2=299.05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三种方法中以CMIA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ELISA,GICA敏感度最低。当GICA检测出阴性结果与临床不符以及ELISA遇到灰区时可选择CMIA进行复查,以免漏检。CMIA可在早期感染及血清转换期患者中检测出低浓度HBsAg,为临床及时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2017, 39(2):119-120.
摘要: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奇异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及与耐药相关β-内酰胺酶的产酶情况,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2014年6月—2016年8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培养分离所得144株奇异变形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其耐药率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头孢菌素酶(AmpC酶)检出率。结果 144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常见抗菌药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93.75%),对亚胺培南(3.47%)和美罗培南(3.47%)耐药率最低;ESBLs检出率为20.83%(30/144),AmpC酶检出率为2.08%(3/144)。结论 尿液中奇异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2017, 39(2):121-122.
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心室强回声斑(EIF)在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产检的6971例中、晚期妊娠孕妇行胎儿超声检查,记录胎儿EIF的首次检出孕期、大小、数量及合并症,回顾性分析妊娠结局。结果 367例胎儿检测出EIF,检出率为5.26%;首次检出时间为中期妊娠276例(75.20%),晚期妊娠91例(24.80%);中期妊娠276例中至晚孕期强回声斑消失者248例(89.86%),28例斑点持续存在(10.14%);合并症21例(5.72%);367例存在EIF的胎儿中21-三体综合征发生率为8.17‰,随访288例胎儿EIF可自行消失且366例新生儿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结论 孕中晚期出现的EIF多数为一过性的超声表现,胎儿结局良好;合并有高危因素的EIF应行产前诊断以明确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2017, 39(2):123-125.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为防治慢性荨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3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含量。结果 3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总IgE阳性为293例(79.62 %),其主要过敏原为吸入性的户尘螨(22.55%)、屋尘(13.32%),食物性的虾、贝、蟹(19.57%)和芒果(11.14%)。结论 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7, 39(2):126-128.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2月广西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35877例冠心病患者的住院费用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情况,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广西冠心病患者平均住院费用6924.53元/人;材料费所占比例最大(35.74%)。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性别、年龄、职业、付费方式、手术、医院级别和出院情况是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手术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广西冠心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以材料费为主,手术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7, 39(2):129-131.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百色市水痘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水痘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市2010—2015年水痘疫情资料和水痘疫苗预防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2010—2015年共报告水痘病例数为153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2.07/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5~6月份、11月份至次年1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儿童,以男性发病居多。水痘疫苗接种情况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经济水平低、发病率高的地区接种剂次数相对较少。结论 百色市水痘疫情较为严重,以低龄儿童为主,要积极探索水痘相应防控策略,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
2017, 39(2):132-133,136.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周边地区土壤中土源性线虫污染情况,为开展土源性线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中蛔虫卵、鞭虫卵及粪类圆线虫幼虫等土源性线虫污染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测4个调查点共130份土壤样本,土源性线虫阳性55份,土源性线虫总检出率为42.31%。共检出蛔虫卵、鞭虫卵、粪类圆线虫、钩虫卵、蛲虫卵和克氏假裸头绦虫卵6种土源性线虫/虫卵。蛔虫卵检出率最高(22.31%),其次是鞭虫卵(21.54%)。结论 百色市凌云县周边地区土壤存在土源性线虫污染,应继续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以降低土壤土源性线虫的污染。
2017, 39(2):134-136.
摘要:目的 观察火龙果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火龙果的抗氧化作用和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方法 衰老模型小鼠每天分别给予火龙果的果皮和果肉(100g·kg-1·d-1)喂养,40d后处死小鼠,取血清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尿素氮(BUN)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Cr、BUN、TC和TG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火龙果果皮组、火龙果果肉组小鼠血液中的GSH-Px活性显著增高(P<0.01),MDA、TG、Cr、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火龙果在抗氧化、降血脂以及保护肾脏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2017, 39(2):137-139.
摘要:目的 探讨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40例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40例胃息肉患者男∶女=1∶1.6,平均年龄(45.8±5.2)岁,40~59岁年龄段最多,以痰热郁结型和湿热蕴结型所占比例最高,各证型病例数在性别、年龄、饮酒史、抽烟史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息肉生长的部位以胃体为主,山田Ⅲ型所占比重最高,多发高于单发,但各证型的分布在息肉部位、分型、数目间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息肉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饮酒史、抽烟史有关联,与胃息肉的生长部位、山田分型、数目间无关联。
2017, 39(2):140-141.
摘要: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虚痰浊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运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用六君子汤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予盐酸依巴斯汀片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0d,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虚痰浊型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7, 39(2):142-142,148.
摘要:复方三维B(Ⅱ)与核糖核酸Ⅱ粉针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报道上述两种药物混合应用后引起的药物热一例,供临床用药时参考。临床上药物热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难以鉴别,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避免混合用药,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药物热的发生。
2017, 39(2):143-145.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在中国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虽未完全明确,但是目前已发现其与遗传、感染、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环境、免疫因素等相关。现治疗UC的方法众多,同时随着对UC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出现,UC难治疗的情况随时间推移在不断改善。本文就UC近年来的治疗进展作一系统总结。
2017, 39(2):146-148.
摘要:直肠癌中主要以低位直肠癌为主。当前低位直肠癌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导致排尿及性功能障碍是直肠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本文就经腹腔镜保护盆腔自主神经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2017, 39(2):149-150.
摘要:糖尿病患者常伴随抑郁情绪,影响患者血糖的调节,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本文综述作为心理干预的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2017, 39(2):151-152.
摘要:微课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短小视频。近年来,微课教学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广泛兴起。为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顺应教学改革趋势、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探讨微课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应用,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微课设计和制作,总结病理学微课设计和制作的策略和经验,为医学病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资源。
2017, 39(2):153-154,157.
摘要: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实验教学作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我院目前所采用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改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考评体系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7, 39(2):155-157.
摘要:目的 基于转化医学的思想,我们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性别决定区Y(SRY)基因的检测,以在培养实践性人才的同时,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的实验方法。方法 从14例发育正常的人体外周血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将学生分组,每组分别采用PCR法扩增SRY 基因和β-Actin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随机挑选2例SRY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14例标本中8例男性标本SRY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6例女性标本为阴性,检测结果与标本实际性别相符。2例SRY 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为目标序列。结论 案例式的SRY基因检测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同时,更了解到这些技术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实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体现了基础医学教育服务于临床,并向临床转化的思想。
2017, 39(2):158-16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实习护生存在的不足,探寻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88名参加临床护理技能大赛的选手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技能大赛、老师和自己的评价。结果 参赛选手认为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和校内老师需要改进教学理念的比率为18.29%和24.39%,需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比率为12.20%和4.88%,超过60%以上的参赛选手认为自己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而只有45.12%和24.39%选手认为自己在护患沟通及人文关怀方面存在不足。结论 案例引导式护理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利于提高护生护患沟通的水平及展现人文关怀,应不断提高、改进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理念,提高护生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
2017, 39(2):161-162.
摘要:目的 提升住院药房管理水平,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以达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方法 利用鱼骨图原理对住院药房人员、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药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结果 通过鱼骨图原理的应用,住院药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结论 采用住院药房管理鱼骨图,能有效规范住院药房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药学服务。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