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4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述与临床报道
    • 游泳运动对不同饮食大鼠Toll样受体促炎通路的影响

      2018, 40(4):295-298.

      摘要 (3925) HTML (0) PDF 377.44 K (4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的游泳运动对普通饮食大鼠及高脂饮食饲养大鼠血浆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 (TLR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普食对照组、普食低运动组、普食中运动组、普食高运动组、高脂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中运动组。普食组大鼠给予普通饲养,高脂饮食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运动强度根据大鼠所能承受的最大运动量分为高、中、低运动量。运动干预6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TLR2、TLR4、IL-6、TNF-α的浓度。结果 不同饮食和运动强度作用下各组大鼠状态无显著改变,体重指标也无明显差异。高脂饮食对照组大鼠血浆TLR2和TLR4水平比普食对照组显著升高,且IL-6、TNF-α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高、中运动量普食大鼠的血浆TLR2、TLR4、IL-6、TNF-α水平比普食对照组大鼠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中运动量对TNF-α水平的影响与高运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食中运动组TLR2和TLR4水平比高脂饮食中运动量组明显下降(P<0.01),且IL-6、TNF-α也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高脂饮食较普通饮食可以显著升高大鼠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但不同运动量对TLR2、TLR4、IL-6、TNF-α的表达水平影响不完全相同。

    • 踝肱指数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发生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8, 40(4):299-302,307.

      摘要 (3657) HTML (0) PDF 605.76 K (4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踝肱指数(ABI)与糖尿病足的关系,并对比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探讨ABI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发生的关系及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以90例未合并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足组)为对照,测定患者ABI值,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ABI值分为三组:低ABI组(ABI<0.9),正常ABI组(0.9≤ABI<1.3),高ABI组(ABI≥1.3),回顾性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肌酐(C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压(BP)、白细胞(WBC)、血沉(ESR)、随机尿白蛋白/肌酐(ACR)、糖尿病足Wagner分级等临床资料。结果 ①与正常ABI组相比,低ABI组及高ABI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均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糖尿病足组、正常ABI组、低ABI组、高ABI组的LDL-C、HbA1c、WBC、SBP 数值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非糖尿病足组、正常ABI组、高ABI组、低ABI组的FBG、IMT、Cr、ACR、ESR 数值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③相关性分析显ABI值与IMT呈正相关(r=0.62,P<0.05),ABI值与LDL-C、HbA1c、SBP、A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13、-0.88、-0.43、-0.40,P均<0.05)。结论 ABI值与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 关,ABI值过高或者过低,糖尿病足创面情况均比正常ABI组严重,ABI值可能作为糖尿病足创面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同时,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吸烟,并加强血脂、血糖、血压和尿蛋白的监控,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 耐药性癫痫患者外周血N-WASP基因表达的研究

      2018, 40(4):303-307.

      摘要 (3626) HTML (0) PDF 412.02 K (4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元威斯科特-奥德里奇综合征蛋白(NeuralWiskott-Aldrichsyndromeprotein,N-WASP)基因在耐药性癫痫(drugresistantepilepsy,DR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作为外周血生物学指标预测DRE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32例DRE患者(耐药组)、40例抗癫痫药物控制良好者(良好组)及3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的外周血。采用RT-PCR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N-WASP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比较不同用药方式、不同病程及用药前不同癫痫发作频率N-WASP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 耐药组外周血N-WASP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良好组(P<0.01),良好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2种药物联合治疗无效组N-WASP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组(P=0.035),2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组高于单药治疗有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耐药组和良好组中病程≥5年组N-WASP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病程<5年组(P<0.001)。耐药组和良好组中用药前癫痫发作频率≥4次/月亚组的N-WASP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发作频率<4次/月亚组(P=0.016,P<0.001)。结论 N-WASP基因表达量在DRE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并且与药物疗效差、病程长和发作频率高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DRE的发生和发展,或可以作为预测DRE发生的外周血生物学指标之一。

    • 慢性铝暴露小鼠学习记忆与SOD、GSH-Px和MDA关系的研究

      2018, 40(4):308-311.

      摘要 (3758) HTML (0) PDF 385.75 K (4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铝暴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血清、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方法 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组每日分别饲喂含不同质量浓度三氯化铝(AlCl3)的饲料,铝染毒高、中、低剂量组饲料中铝添加比例分别为120mg/kg、12mg/kg、l.2mg/kg体重剂量,对照组正常饲养。染毒90d后,Y型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对小鼠血清、肝、肾、心采样,测试其中SOD活力、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各剂量铝染毒组小鼠学习测试次数和记忆错误次数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学习测试次数及记忆错误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铝染毒组血清、肝脏、肾脏、心脏SOD活力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铝染毒组血清、肝脏SOD活性下降;而高剂量铝染毒组血清、肝脏、肾脏、心脏MDA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学习记忆下降主要与高剂量铝暴露大鼠血清、肝脏、肾脏中SOD和GSH-Px降低呈负相关,与MDA 升高呈正相关。结论 铝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肝、肾、心SOD活力和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使心、肝、肾等多器官受损,进而影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铝致小鼠认知能力障碍的机制之一。

    • γ射线对小鼠记忆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2018, 40(4):312-314,323.

      摘要 (3604) HTML (0) PDF 659.18 K (44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观察放射前后小鼠记忆、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GZ)和室管膜下区(SVZ)Ⅳ型胶原的改变,探索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探讨放射性脑损伤机制。方法 30只2月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放射1d组、放射7d组,每组各10只,放射组给予60Coγ射线照射,10Gy/次,隔天照射,共20Gy。放射前、后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记忆能力的变化,于照射结束后1d、7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subgranularzone,SGZ)和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zone,SVZ)内Ⅳ型胶原(Collagen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放射后1d、7d组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明显延长,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 <0.01);SGZ和SVZ区内Ⅳ型胶原数量减少、表达减弱(P <0.05)。结论 放射线干预可损害小鼠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Ⅳ型胶原降解影响血管新生有关。

    • 舒筋活血汤对兔腰椎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形成的影响

      2018, 40(4):315-318.

      摘要 (3615) HTML (0) PDF 468.54 K (4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舒筋活血汤对兔腰椎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6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舒筋活血汤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所有动物建立腰椎椎板切除模型,术后次日开始舒筋活血汤组给予舒筋活血汤灌胃,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均为10mg/(kg·d)。分别于术后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光镜观察并图像分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数据差异。结果 术后12周,舒筋活血汤组硬膜外瘢痕少,纤维组织粘连很轻;空白对照组硬膜外瘢痕组织生长明显,硬膜外有大量纤维组织。舒筋活血汤组改良Nussbaum 标准组织学评分及硬脊膜瘢痕外周长度/硬膜囊周径比值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舒筋活血汤能有效减少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有可能改善临床病例手术后导致的症状。

    • 氨氯地平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018, 40(4):319-323.

      摘要 (3622) HTML (0) PDF 458.92 K (4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初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本实验中培养的肺腺癌A549细胞分空白对照组、二甲亚砜(DMSO)、氨氯地平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氨氯地平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IC50值为4.93μg/ml;氨氯地平对A549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P<0.05),且处理组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WesternBlot及PCR方法检测发现Snail的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E-cadher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氨氯地平可通过阻滞G1/S期细胞增殖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同时改变上皮间质转化靶基因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

    • 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指长比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研究

      2018, 40(4):324-326,330.

      摘要 (3584) HTML (0) PDF 360.28 K (4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指长比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208例(对照组10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102例)为研究对象,用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其左右手2~5指长度(掌侧),计算各手指间的指长比比值,对比两组间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的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两侧指长比均值呈现3D∶5D>4D∶5D>2D∶5D>3D∶4D>2D∶4D>2D∶3D的趋势;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左侧2D∶3D、2D∶4D指长比均值和右侧2D∶4D、3D∶4D指长比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2D∶4D指长比均值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两侧2D∶4D指长比以低、中2D∶4D为主,对照组以中2D∶4D为主。结论 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两侧2D∶4D指长比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的关系。

    • 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018, 40(4):327-330.

      摘要 (3543) HTML (0) PDF 484.16 K (4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4cm×3cm~25cm×8cm,合并骨或肌腱外露27例,关节周围损伤21例。先在创面纵轴的皮缘2~3cm 处置入直径1.2mm 的克氏针,再将皮肤闭合器的卡钩扣于皮内的克氏针上,每日持续牵张闭合创面。结果 所有创口均获得闭合。所有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有5例发生钉道处皮肤感染,3例钉道周围皮肤坏死。末次随访时创面闭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外形美观,无臃肿,弹性良好,触痛觉正常,关节部位功能得到较好保留。结论 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结合克氏针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 逆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在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18, 40(4):331-332,336.

      摘要 (3622) HTML (0) PDF 412.13 K (4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部、足踝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或骨与肌腱外露等疾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8年2月,对23例小腿中下段、足踝部、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逆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进行修复,患者病程2个月~12年不等。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9例随访3~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耐磨损弹性好,无继发溃疡。结论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逆行筋膜皮瓣切取容易,神经及血管解剖标志恒定,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可较好修复小腿中下部、足踝部、足跟部组织缺损或小腿骨及肌腱外露的病例。

    •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8, 40(4):333-336.

      摘要 (3642) HTML (0) PDF 379.22 K (4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IPoC)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直接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 100例,随机分成A组(缺血后适应组、IPOC)和B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心肌染色分级(MBG)、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酶峰、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率、院内死亡率、PCI术中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心肌酶酶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LVEF、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EMI急诊PCI治疗中,能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TIMI血流、MBG分级,降低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 不同HAART 治疗方案对中老年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2018, 40(4):337-339,362.

      摘要 (3609) HTML (0) PDF 365.16 K (4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方案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06—2016年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中老年病人87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五组,其中方案一AZT/3TC+EFV共15例,方案二AZT/3TC+LPV/r的共7例,方案三AZT/3TC+NVP的17例,方案四TDF/3TC+EFV共40例,方案五TDF+3TC+LPV/r的共8例。结果 5种不同HAART 方案对中老年人骨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TDF/3TC+EFV方案,使用的病人多,对病人的骨密度影响较大。结论 医生应定时评估艾滋病患者治疗方案的疗效并定时监测患者骨密度的情况,使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减少。

    • 苏州市区部分6~12岁儿童体质指数分析

      2018, 40(4):340-343.

      摘要 (3572) HTML (0) PDF 383.14 K (4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苏州市区部分6~12岁儿童BMI指数分布情况,为儿童营养问题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7年苏州市区部分小学健康监测的数据,共16754名(男9018名,女7736名),计算BMI,分析不同年龄组BMI的百分位分布情况,计算男女生不同年龄组的超重和肥胖率。结果 6~12岁儿童的BMI均值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加,男童大于女童;与中国BMI标准曲线比较,本组研究对象除了在P 3位有几个年龄段略低以外,其余均大于中国标准,在P97位更为明显;与美国CDC标准比较,女童差别不大,男童在P3位略低,而P97位明显高于CDC标准;男童的超重比率为18.9%,肥胖比率为16.32%,女童的超重比率为16.53%,肥胖比率为10.61%,均为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苏州市区部分6~12岁儿童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肥胖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男童的肥胖问题更为明显。

    • 双源CT直接法与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8, 40(4):344-347.

      摘要 (3632) HTML (0) PDF 428.94 K (4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直接法及间接法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 我院54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20),研究组采用双源CT直接造影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双源CT间接造影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以上两组患者所得图片进行MPR、MIP、VR等后处理,对两组所得下肢CT静脉成像图像质量、诊断正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对于不同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下肢静脉成像检查结果表明静脉血管均显示优良。研究组图像质量评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在下肢静脉成像中应用价值较高,直接法在图像质量方面明显优于间接法,两种造影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造影方法的选择。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2018, 40(4):348-350.

      摘要 (3675) HTML (0) PDF 380.88 K (4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实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 从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关资料,选取同时间段入院体检的健康者9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92例患者中,42例(45.65%)为脑动脉狭窄,31例(33.70%)为血管闭阻,19例(20.65%)为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表现为两侧血管无对称性,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或减慢,血管有弹性改变、狭窄等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大脑前、中、后动脉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脉动指数(PI)均显著升高,平均速度(Vm)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实施对脑血管疾病诊断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 中药熏洗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溃疡的临床观察

      2018, 40(4):351-354.

      摘要 (3559) HTML (0) PDF 453.55 K (43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溃疡洗剂)联合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大隐静脉合并下肢溃疡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抗炎(青霉素800U、血栓通2支)和口服静脉活性药物(迈之灵)的基础上,溃疡疮面给予中药熏洗(溃疡洗剂)14d后,在超声辅助下用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行浅表静脉硬化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同上,仅将中药熏洗溃疡创面变为外科常规换药,用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100ml加10%生理盐水10ml两支)冲洗。结果 经过中药熏洗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后,术后3d、7d、14d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8.26%、82.61%、91.30%,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36.37%、54.55%、86.36%,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治疗后3d和7d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溃疡病人康复周期短,效果明显,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皖北地区2007—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登记情况分析

      2018, 40(4):355-358.

      摘要 (3591) HTML (0) PDF 432.46 K (4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皖北地区2007—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情况,为新时代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法指导。方法 收集并整理皖北地区2007—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资料,采用Excel 2003与SPSS 22.0软件对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性别、年龄、城市分布、学历层次、职业背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皖北地区2007—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共登记505例,志愿者平均登记年龄(53.15±9.27)岁,其中男性267例,女性238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遗体(器官)捐献成功34例,遗体(器官)捐献成功率为6.73%,并呈现逐渐增加趋势;2012—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中以高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群比例最大,占29.46%,且在所有登记捐献志愿者中,工人和农民占总捐献志愿者的35.12%;捐献站所在城市捐献人数占总体的51.68%。结论 经济的发展和人群文化素质的改变,以及新时代社会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等因素,对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影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是距离远近、文化程度和职业背景等因素。

    • 南宁城乡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 40(4):359-362.

      摘要 (3551) HTML (0) PDF 341.42 K (4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南宁城乡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量表),对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生存质量总评分为(57.12±16.71)分;生存质量受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精神维度、生理功能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和治疗维度。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合并慢性并发症、月均收入低的城乡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相对较低。结论 南宁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较农村患者好。针对城乡患者生存质量的不同影响因素,建立有效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桂西地区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2018, 40(4):363-366.

      摘要 (3592) HTML (0) PDF 348.94 K (4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医学生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量表(SDS)及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分层随机抽取的1112名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量表(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和民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量表(SDS)得分无明显差异;无焦虑、抑郁组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得分低于有焦虑、抑郁组,解决问题因子得分高于有焦虑、抑郁组。结论 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受社会支持影响较小,为降低医学生焦虑、抑郁程度,应引导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当提高社会支持度。

    • 中国大陆地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Meta分析

      2018, 40(4):367-370,376.

      摘要 (3481) HTML (0) PDF 3.63 M (4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中国大陆地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CNKI、万方医学网、重庆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查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截止至2018年3月1日。使用State11.0软件计算纳入研究效应量合并OR值并进行异质性检验,从而完成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18个关于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病例共2241名,包括观察组1121名,对照组1120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优于硝苯地平(OR=4.34,95%CI:3.30~5.69,P<0.001),并且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OR=3.18,95%CI:1.80~5.59,P<0.001)。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可降低不良反应。

    • 系统评价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策略在中国人群重症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 40(4):371-376.

      摘要 (3625) HTML (0) PDF 735.45 K (4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俯卧位通气策略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Ovid、CBM 以及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月。收集比较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策略(俯卧位组)及仰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策略(仰卧位组)用于治疗重症肺疾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检索结果中RCT的人群限制为中国人群。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的评估均由2~3名研究者完成。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此次分析共纳入RCT 文献15篇,患者10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通气策略的患者在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28d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俯卧位组肺复张后的5min心率(HR)、5min平均动脉压(MAP)和1hMAP均略高于仰卧位(P<0.05);俯卧位组在肺复张后2min和通气治疗5d后的PaO2/FiO2明显高于仰卧位组[均数差(MD)(95%CI)分别为64.36 (52.76,75.97)和24.8(23.79,25.81)](P<0.05);俯卧位组的28d病死率、存活患者28d通气时间、存活患者ICU 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仰卧位组[RR(95%CI)和MD(95%CI)分别为0.49(0.32,0.76)、-3.73(-6.79,-0.67)、-1.01(-1.42,-0.6)](P<0.05)。结论 在重症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的通气策略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早期和远期的氧合情况,减少病死率。

    • >医学教育研究
    • DJ-1蛋白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8, 40(4):377-379,383.

      摘要 (3597) HTML (0) PDF 352.33 K (4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DJ-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近期研究发现,其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侵袭等过程。目前,DJ-1蛋白作为潜在肿瘤标志物和抗癌新靶点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8, 40(4):380-383.

      摘要 (3569) HTML (0) PDF 353.27 K (4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mulit-bvaluediffusionweightedimaging,MB-DWI)是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中具有优越性。本文主要对目前MB-DWI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2018, 40(4):384-386,394.

      摘要 (3606) HTML (0) PDF 374.30 K (4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引起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功能障碍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而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临床研究发现IR、高雄激素血症常常导致PCOS患者易并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血栓性疾病等妊娠期合并症,这些并发症均严重影响着妊娠结局。现对PCOS患者妊娠过程中可能导致妊娠不良后果的因素作一综述。

    •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途径探讨

      2018, 40(4):387-389.

      摘要 (3662) HTML (0) PDF 293.46 K (4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教师发展是个人发展、教学发展、专业发展和组织发展等多维度的整体发展,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学是教师最根本的职责,高校教师是教学发展的主体。为促进教学改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教学发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实施多纬度实习教学管理

      2018, 40(4):390-391.

      摘要 (3640) HTML (0) PDF 272.49 K (4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探索新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方法,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实行多维度的实习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实习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医院的教学管理水平。

    • 腹腔镜技术在本科实习生胃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 40(4):392-394.

      摘要 (3603) HTML (0) PDF 323.61 K (4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腹腔镜技术在本科实习生胃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2012级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生共6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辅助教学。对两组研究对象出科时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设计发放胃肠外科教学评估调查问卷,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估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时外科学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01)。观察组实习生在对学习的兴趣度是否得到提高、对学习的主动性是否得到提高、对带教方法是否满意、课堂交流是否增多、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对所学内容是否理解更透彻、在今后教学中是否希望继续应用7个维度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教学用于胃肠外科临床教学,能显著地提升实习生理论知识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SPOC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 40(4):395-397.

      摘要 (3563) HTML (0) PDF 315.10 K (4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在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某个班53名学生的系统解剖学教学中采用SPOC教学模式,设为SPOC教学组;在同年级另一个班52名学生的系统解剖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为传统教学组。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进行SPOC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采用SPOC教学模式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主观题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POC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值得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借鉴与应用。

    • >临床护理
    • 精细化理念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8, 40(4):398-400.

      摘要 (3574) HTML (0) PDF 330.51 K (4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效率、考核成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208例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的104例手术患者,观察组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的104例手术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融入精细化理念,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并对比两组手术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疗事故发生率与手术室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各项考核分数均较对照组高,手术效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医疗事故发生率及手术室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融入精细化理念后,可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室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8, 40(4):401-404.

      摘要 (3539) HTML (0) PDF 450.42 K (4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门诊输液室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9月~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治疗的500例患者设为FMEA 前组,同法抽取2018年1月~4月在门诊输液的500例患者设为FMEA后组,FMEA前组患者按照门诊输液室输液流程完成输液及护理,FMEA 后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观察比较实施FMEA前后输液安全各高风险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值(RPN)、护理投诉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实施FMEA 后,输液各高风险失效模式的RPN 值均低于实施FMEA前,护理投诉率低于FMEA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FMEA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FMEA能有效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的输液安全,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