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41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述与临床报道
    • 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2019, 41(4):371-375.

      摘要 (3168) HTML (0) PDF 617.64 K (3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为了顺利实施胫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促进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的发展,降低实验成本,自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并探讨其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 自行研究设计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安放于4只新西兰兔左胫骨上段内侧,并实施胫骨上段横向搬移,观察其骨横搬效果。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每组6只。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空白对照组建立急性创面模型。Ilizarov组进行胫骨横向搬移,贝复新组给予贝复新外用治疗,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换药治疗,干预后7d进行血管化程度定量分析。造模后分别拍摄0d、7d、14d和21d的照片,计算每个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结果 该系统成功安放于新西兰兔胫骨上段内侧,通过调节牵张器可对胫骨上段进行有效横向搬移,稳定性良好,性能 优良。进行胫骨横搬后7d,取创面肉芽组织进行血管化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lizarov组阳性血管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4d愈合率比较,Ilizarov组、空白对照组明显快于贝复新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此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具有制作简单、轻便易操作,价格低廉的特点,可有效实施胫骨上段横向骨搬移实验,能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加快创面的愈合,适合科研人员在胫骨上段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中应用。

    • MAGOH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9, 41(4):376-379.

      摘要 (3180) HTML (0) PDF 804.73 K (3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mago-nashi同源基因(MAGOH)在不同WHO 分级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量变化及其与肿瘤预后相 关性分析。方法 使用R 语言挖掘CGGA mRNA microarray数据库和CGGA mRNAseqFPKM 数据库,分析MAGOH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数据。通过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技术检测MAGOH 在临床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AGOH 的表达差异性以及其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相关性。结果 在两个公共数据库中:MAGOH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且MAGOH 高表达组的预后显著差于低表达组。qPCR也证实了MAGOH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即MAGOH 表达量越高,胶质瘤组织分级越高。ROC分析显示MAGOH的表达量对胶质瘤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共表达分析发现,MAGOH 与O(6)-甲基鸟嘌呤-DNA 甲基转移酶(MGMT)存在显著表达相关性。结论 MAGOH 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预后呈负相关。MAGOH可作为胶质瘤诊断及预后的潜在标记物。MAGOH 可能通过影响MGMT参与调节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

    •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分析

      2019, 41(4):380-382,386.

      摘要 (3164) HTML (0) PDF 366.61 K (3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 院行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227例患者,其中腺瘤性组132例,炎性组95例,所有患者均纳入性别、年龄、TC、TG、HDL、LDL、apoAⅠ、apoB、Lp(a)等9个可能影响因素,对两组各项临床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组比较,腺瘤性组中血清apoAⅠ水平异常的比例较炎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poAⅠ水平异常可能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危险因素。

    • COPD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2019, 41(4):383-386.

      摘要 (3111) HTML (0) PDF 352.55 K (3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差异,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COPD合并PH 患者69例,选取肺动脉压力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不同程度肺动脉压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之间的差别,并将肺动脉压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NNindex、RMSSD三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ANN、PNN50两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PH 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NNindex、RMSSD、SDANN、PNN50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 重度组与轻中度组比较,上述五个HRV指标也有一定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压力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呈负相关关系,与SDNN、SDNNindex、PNN50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297、-0.368,P均<0.05。与SDANN的相关系数为-0.162,P值为0.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MSSD的相关系数r=-0.541,P<0.001。结论 随着肺动脉压力程度的加重,心率变异性指标呈下降趋势。应重视COPD合并重度PH 患者心律监测,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 维生素D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9, 41(4):387-390,395.

      摘要 (3159) HTML (0) PDF 400.09 K (3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胃肠症状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之间是否存在可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19例研究对象,包括61例IBS患者(IBS组)和58例健康对照者(HC组)。采集每位研究对象血样进行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检测;对IBS患者胃肠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IB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IBS-SSS)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对I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腹泻型IBS(IBS-D)组的血清25-(OH)D水平较HC组低[(18.32±8.25)ng/ml比(27.36±8.7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BS患者腹痛、腹胀、对大便性状不满意程度、总体胃肠症状VAS评分、IBS-SSS评分、HADS评分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IBS-D患者血清25-(OH)D水平比健康者低。血清25-(OH)D水平与IBS患者胃肠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血清25-(OH)D水平越低,患者胃肠症状越严重,IBS-SSS评分越高。

    • 免疫抑制剂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对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19, 41(4):391-395.

      摘要 (3157) HTML (0) PDF 413.47 K (3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获得性血友病A(AH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0月—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60例AHA 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止血干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再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M 及IgG)]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①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 <0.05);②凝血功能:治疗后两组TT、APTT、PT及血浆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TT、APTT、PT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③免疫损害:治疗后两组血清IgA、IgM 及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 免疫抑制剂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AHA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不会增加免疫损害,具有一定安全性,对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19, 41(4):396-400.

      摘要 (3091) HTML (0) PDF 636.63 K (3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查找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的相关文献,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09年1月—2018年11月。采用Jadad质量评分法进行纳入文献质量评分,并通过Stata12.0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533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的用药方案优于头孢曲松钠单纯用药方案(OR=4.52,95%CI :2.63~7.78,P<0.01),联合用药方案有利于减少临床发热消失时间(SMD=-2.32,95%CI:-3.27~-1.37,P <0.01),咳嗽咳痰缓解时间(SMD=-1.64,95%CI:-2.50~-0.78,P<0.01),X线胸片显示好转的时间(SMD=-2.04,95%CI:-2.96~-1.12,P<0.01),肺啰音消失时间(SMD=-1.99,95%CI:-2.92~-1.07,P<0.01)及平均住院时间(SMD=-2.54,95%CI:-2.82~-2.2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可获得显著疗效,改善临床结局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的临床观察

      2019, 41(4):401-403,410.

      摘要 (3083) HTML (0) PDF 407.76 K (3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试验组(n=93)、参照组(n =93)。参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试验组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7.85%(91/93)较参照组80.65%(75/93)高(P<0.001);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次低于参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ST段下移程度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0%(4/93)与参照组2.15%(2/9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疗效分析

      2019, 41(4):404-406,417.

      摘要 (3124) HTML (0) PDF 384.62 K (3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搜集136例不能接受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51例行同步放化疗,85例行序贯放化疗,评价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并对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同步组及序贯组完全缓解率(CR)、有效率(CR+PR)分别为21.57%、74.51%和7.06%、4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与序贯组发生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0.78%、76.47%和41.18%、4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肺炎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50.98%、27.45%和68.24%、32.94%、11.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总体生存率,且近期疗效显著。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经及时对症处理后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 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对鼻窦炎手术疗效影响的初步观察

      2019, 41(4):407-410.

      摘要 (3103) HTML (0) PDF 490.38 K (3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经鼻内镜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对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中鼻甲垂直部长度≥25mm的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施规范的经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试验组:根据CT测量的中鼻甲垂直部长度,以保留中鼻甲垂直部长度约21mm为参考值,切除多余的部分中鼻甲垂直部游离缘组织;对照组:处理鼻窦、鼻甲病变后,手术医生根据病情决定中鼻甲切除与否,对中鼻甲长度处理无具体要求。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0~12个月,无失访。试验组有效27例(90.00%),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20例(66.67%),无效10例。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继发性额窦炎、嗅觉减退等并发症。结论 量化切除部分中鼻甲能保留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部分中鼻甲,可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一定程度上提高慢性鼻窦炎病人的手术疗效。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2019, 41(4):411-413,425.

      摘要 (3127) HTML (0) PDF 430.12 K (3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辅助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邻近集合系统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系统性回顾分析34例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的邻近集合系统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35~90min,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无输尿管穿孔和撕裂、无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术后均随访6~24个月。28例囊肿消失,6例囊肿直径缩小1/2以上。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闭合复位联合扇形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9, 41(4):414-417.

      摘要 (3096) HTML (0) PDF 460.55 K (3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联合扇形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14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2例。伸直型骨折104例,Gartland分型Ⅱ型43例,Ⅲ型61例;屈曲型骨折8例,Gartland分型Ⅱ型2例,Ⅲ型6例。手术方法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加外侧髁扇形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3~4周,拆除石膏托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门诊取出内固定克氏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3~26个月随访,平均8.6个月。疗效:优86例,良24例,一般2例。有2例取克氏针时发现针眼感染、渗液,经拔克氏针及换药数天后治愈。通过X线检查,所有病例均愈合,愈合时间2~4周。发生轻度肘内翻2例(内翻5°、10°),轻度肘外翻2例(外翻8°、15°)。有9例术后2个月时肘关节伸-5°~-30°受限,后经加强功能锻炼后均能伸至0°。结论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功能好、无需二次住院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 41(4):418-421.

      摘要 (3091) HTML (0) PDF 370.09 K (3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根治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5例行根治切除术 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期,收集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χ2检验进行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1~69个月;生存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6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05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败血症,104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74.81%、35.56%、22.22%;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累计生存率呈下降趋势;TNM 分期、Bismuth-Corlette临床分型、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术前糖类抗原19-9(CA19-9)、术前癌胚抗原(CEA)、术前最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是显著影响行根治切除术HCCA 患者预后的单因素(P <0.05);TNM 分期(OR=4.672)、术前CA19-9(OR=3.022)、术前CEA(OR=2.174)、术前最高血清TBil(OR =2.731)、淋巴结转移(OR=3.863)、血管侵犯(OR=2.658)、肿瘤分化程度(OR=4.946)是影响HCCA根治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CA根治切除术总体预后不理想,TNM 分期、术前CA19-9、术前CEA、术前最高血清TBil、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HCCA 根治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在修复后牙Ⅱ类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 41(4):422-425.

      摘要 (3054) HTML (0) PDF 425.15 K (3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用于修复后牙Ⅱ类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由于后牙邻面龋损而需要充填治疗的60颗患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0颗)与对照组(30颗)。对照组接受PalodentV3成形片系统辅助充填治疗,研究组给予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辅助充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充填后即刻、1个月后、6个月后这三个时间段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且两组进行充填后即刻及1个月后的牙舒适率也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研究组所用治疗方法操作时间(19.23±1.80)min比对照组(26.32±1.89)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58,P<0.05)。结论 两种成形片系统在临床使用效果相当。但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的操作时间较短,且价格相比PalodentV3成形系统有一定优势,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 胸腰筋膜间平面阻滞在脊柱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 41(4):426-428,432.

      摘要 (3057) HTML (0) PDF 374.05 K (3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胸腰筋膜间平面阻滞在脊柱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胸腰筋膜间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h、6h、18h、24h、48h时的静息/咳嗽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总次数、镇痛药液输注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h、6h、18h、24h、48h静息/咳嗽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01);观察组术后1h、48h镇痛泵按压总次数、镇痛药液输注总量较对照组少(P<0.001);观察组恶心发生率(10.81%)较对照组(29.73%)低(P<0.05),呕吐发生率(5.41%)较对照组(16.22%)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筋膜间平面阻滞应用于脊柱手术术后镇痛中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减少镇痛泵、镇痛药液使用次数及总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 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影响

      2019, 41(4):429-432.

      摘要 (3069) HTML (0) PDF 405.56 K (3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534例原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在麻醉医师建议或病人自愿选择的情况下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spinalanesthesia,SA)或全身麻醉(generalanesthesia,GA)。统计两种麻醉方式的人数,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比例危险度回归模型(Coxproportionalhazardsregressionmodels简称COX回归模型)分析麻醉方式与NMIBC的复发关系。结果 38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选择SA患者252列,复发人数为96例(38.10%),选择GA患者136例,复发人数为80例(58.82%),GA 组复发率高于S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分析后,得出SA 较GA 的肿瘤复发率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比在Cox回归模型中为0.634(P<0.001),在倾向评分匹配的Cox回归模型中为0.649(P<0.001),在调整后的逆概率处 理加权法分析中,风险比为0.627(P<0.001)。结论 采用GA进行TURBT手术的NMIBC患者术后更容易复发,条件允许下尽量采用SA。

    • 滴眼液两种不同使用频率治疗急性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 41(4):433-435.

      摘要 (3064) HTML (0) PDF 331.68 K (3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滴眼液两种不同使用频率对急性病毒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120眼)双眼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60眼)和B组30例(60眼)。A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分别每2h1次,B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分别每天4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结膜炎症消退情况、畏光流泪及疼痛症状减轻的时间。结果 治疗两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A组50眼,B组22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22,P<0.001);治疗1周治愈率:A组48眼,B组2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54,P<0.001);治疗1周后角膜上皮点状脱落:A组3眼,B组2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9,P=0.611)。结论 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患者急性期增加滴眼液使用频率可达到迅速疗效,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率。

    • 清毒伸筋汤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

      2019, 41(4):436-438.

      摘要 (3079) HTML (0) PDF 353.13 K (3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清毒伸筋汤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以及清毒伸筋汤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予相应治疗药物灌服,连续治疗28d,评估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检测血清VEGF含量。结果 清毒伸筋汤中、高剂量组在改善AI和下调VEGF方面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清毒伸筋汤能下调CIA 大鼠血清VEGF含量、降低AI,推测其能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滑膜炎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关节骨质破坏和肿痛症状。

    • >个例报道
    • 胰腺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9, 41(4):439-440,448.

      摘要 (3077) HTML (0) PDF 576.75 K (3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错构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经验,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胰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研究报告了一位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老年女性病例。腹部增强CT示胰腺头部有一大小为2.3cm×2.1cm×3.5cm 肿块。随后行胰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结果为胰腺错构瘤。该肿瘤预后较好,术后随访无复发迹象。结论 胰腺错构瘤临床少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很难判断,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

    • >医学教育研究
    • Tollip蛋白在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9, 41(4):441-443.

      摘要 (3080) HTML (0) PDF 335.26 K (3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Toll作用蛋白(Toll-interactingprotein,Tollip)是一种接头蛋白,可在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信号通路中起负反馈调节作用,以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最为关键,参与其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尽管Tollip在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在免疫相关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方面的研究已获得一定的成果。因此,本文就近些年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Tollip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鼓室硬化的研究进展

      2019, 41(4):444-448.

      摘要 (3102) HTML (0) PDF 435.63 K (3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中耳炎后遗症的鼓室硬化(tympanosclerosis),是指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发生于鼓膜固有层和中耳鼓室周结缔组织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其典型表现为肉眼可见的鼓膜灰白色团块和镜下鼓室黏膜结节样钙磷酸盐沉积,可对包括听骨链、鼓膜等传音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鼓室硬化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鼓室硬化的病因、机制、动物实验、临床特点、影像学以及治疗六大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对有关研究结果及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 OPRM1A118G基因多态性对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影响研究进展

      2019, 41(4):449-451.

      摘要 (3071) HTML (0) PDF 330.75 K (3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手术患者难以避免的痛苦体验,也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棘手问题。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度和重度疼痛的首选药物,其主要通过与OPRM1编码的μ-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临床大量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一定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与OPRM1A118G密切相关。本文就OPRM1A118G基因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镇痛效应与不良反应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多普勒血流的临床意义

      2019, 41(4):452-454.

      摘要 (3081) HTML (0) PDF 329.83 K (3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的一种血压相关疾病,致使胎儿关键发育期处在缺氧、营养不足等病理状态下,对胎儿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甚至明显增加子代成年后某些疾病发病率。本文综述了近期子痫前期下胎儿的生产结局以及对子代器官系统的具体影响,发现胎儿的心、脑、代谢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将产生终生风险。所以预测子痫前期对孕妇意义重大,利用多普勒彩超预测子痫前期简单方便、无创可重复,对临床意义重大。

    •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 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 41(4):455-458.

      摘要 (3107) HTML (0) PDF 372.63 K (3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级本科护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1个班为观察组,另1个班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能态度、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沟通技能态度正性得分、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循证护理理念为基础,将PBL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沟通技能态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 医教协同背景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探索

      2019, 41(4):459-462.

      摘要 (3106) HTML (0) PDF 360.90 K (3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医教协同背景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及其教师培养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164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2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研究组应用医教协同背景教学模式并展开教师培养。结果 研究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对课程安排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医学生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为了确保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我校在学生、教师、相关课程、专业、学校等五大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得到了有效提升。

    • 提升青年教师儿童口腔医学教学能力的探讨———以广西医科大学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为例

      2019, 41(4):463-464.

      摘要 (3155) HTML (0) PDF 304.19 K (3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儿童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青年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熟练运用教学方式。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为例,深入分析青年教师的特点,总结经验,对如何提升青年教师在儿童口腔医学方面的教学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 >临床护理
    • 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影响

      2019, 41(4):465-467.

      摘要 (3115) HTML (0) PDF 332.55 K (3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胸痛中心建立运行及优化救护流程前后6个月150例STEMI患者,其中对照组75例(胸痛中心建立运行优化救护流程前)和观察组75例(胸痛中心建立运行优化救护流程后)。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于胸痛中心建立运行及优化护理流程前后进行救治的时间及效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对患者实施救护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抢救成功率优于对照组,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中心建立运行及优化护理流程为STEMI患者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机,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尤其是缩短行球囊扩张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救治效果。

    • 快速康复外科在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中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应用

      2019, 41(4):468-469.

      摘要 (3073) HTML (0) PDF 302.57 K (3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运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和理念术后康复预防下肢静脉栓塞(DV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份—2018年10月份期间8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前列腺增生症(BPU)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围术期护理方法采用ERAS护理理念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后DVT发生、疾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肿胀率、疼痛率、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ERAS护理理念对BPU 患者进行护理,明显降低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分析

      2019, 41(4):470-471.

      摘要 (3056) HTML (0) PDF 275.55 K (3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取5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系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9例,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与护理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腹泻、发热与脱水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住院时间短,P<0.001;研究组护理疗效(93.10%)较对照组(72.41%)高,P<0.05。结论 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能缩短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疗效,值得借鉴。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