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亚慢性镉暴露对大鼠血常规和肝肾组织的影响

      2021, 43(2):155-159.

      摘要 (2217) HTML (0) PDF 551.28 K (2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亚慢性镉暴露对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分别是0mg/L、75mg/L、150mg/L、300mg/LCdCl2 浓度的双蒸水。染毒36周,采集血液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肝脏、肾脏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进行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血常规指标: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PH)、红细胞(redblood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bloodplatelet,PLT)和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尿素(urea,Urea)、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acid,UA)。结果 大鼠体重在各染毒周期除150mg/L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染毒处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处理效应与染毒时间之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肝脏质量、肝脏器系数、肾脏质量及肾脏器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0mg/L剂量组比较,300mg/L剂量组WBC、LYMPH、PL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mg/L、300mg/L剂量组H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0mg/L剂量组比较,150mg/L剂量组AST、Urea、UA和300mg/L剂量组ALT、AST、Urea、Cr、UA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50mg/L、300mg/L剂量组肝组织出现明显的淤血、水肿、坏死和再生,肾组织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及坏死。结论 高于150mg/L剂量的亚慢性镉暴露可致血常规指标改变、肝肾功能及组织不同程度损伤。

    • 五味子乙素改善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研究

      2021, 43(2):160-163.

      摘要 (2191) HTML (0) PDF 878.38 K (2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B,SchB)对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方法 每日用56°北京红星二锅头白酒(8ml/kg)连续灌胃8周制备慢性酒精中毒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SchB低剂量组、SchB中剂量组、SchB高剂量组再继续给予不同剂量的SchB灌胃30d。然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定位航行实验训练潜伏期和游泳路径轨迹图,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潜伏期长(P<0.05),从运动轨迹图显示,SchB各浓度组运动趋向目标象限明确;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SchB各浓度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较为规则,细胞膜较为完整,神经细胞水肿减轻,神经元损伤数量和损伤程度较酒精中毒模型组有明显减少。结论 SchB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IRE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2021, 43(2):164-168.

      摘要 (2153) HTML (0) PDF 529.78 K (2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肌醇需求酶1(inositolrequiringenzyme1,IRE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只成年SD 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O 组,n=10)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10)两组。SO 组大鼠开腹仅翻动胰腺后立即关腹,SAP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构建SAP模型。分别于术后12h取材,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并进行评分,记录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结果,RT-qPCR检测脾淋巴细胞IRE1mRN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 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SO 组比较,SAP组脾淋巴细胞IRE1mRNA、Caspase-3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凋亡增加,IRE1表达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与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RE1高表达与Caspase-3表达增高相关,可能是SAP淋巴细胞凋亡增加的原因。

    • FDFT1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测定

      2021, 43(2):169-173.

      摘要 (2216) HTML (0) PDF 489.73 K (2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法尼基二磷酸法尼基转移酶1(farnesyldiphosphatefarnesyltransferase1,FDFT1)基因重组质粒并在人胚肾上皮细胞(293T)验证质粒表达。方法 设计FDFT1基因引物并经两次PCR扩增获取FDFT1目的基因;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将pCDH-CMV-MCS-EF1-copGFP(pCDH-GFP)质粒线性化;FDFT1基因及线性化载体经纯化后以同源重组反应连接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通过菌落PCR、双酶切验证并测序做进一步验证;在293T 细胞中利用三质粒共转染法包装FDFT1目的质粒并收集含病毒的上清液;以病毒液感染293T 细胞验证FDFT1基因表达。结果 菌落PCR及双酶切说明目的基因成功插入载体质粒,测序结果说明重组质粒中FDFT1基因与NCBI中登记的相应基因同源。构建成功的pCDH-GFP-FDFT1质粒包装为慢病毒后感染293T细胞,可检测到细胞中FDFT1基因表达与对照病毒感染相比升高15.13倍。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高表达FDFT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FDFT1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 G6PD基因c.592C>T和c.95A>G遗传多态性与其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1, 43(2):174-177,181.

      摘要 (2197) HTML (0) PDF 473.32 K (2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G6PD基因c.592C>T和c.95A>G多态性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发病风险的相关 性研究。方法 运用SNPscanTM 多重SNP 分型专利技术检测417例G6PD 缺乏症病例组与295例健康对照组的c.592C>T和c.95A>G 基因型,使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通过速率法检测G6PD酶活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与G6PD缺乏症发病风险的关系,并通过在线SHEsis分析两位点单倍型。结果 G6PD 基因c.592C>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95A>G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单倍型和CG单倍型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95A>G位点突变与G6PD缺乏症的发病风险有关。

    • 广西百色地区人群G6PD缺乏症的分布特征分析

      2021, 43(2):178-181.

      摘要 (2206) HTML (0) PDF 406.54 K (2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在广西百色地区人群的分布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速率法检测4429例广西百色地区人群G6PD酶活性,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G6PD缺乏症的分布情况。结果 ①广西百色地区人群G6PD缺乏症总阳性率为9.73%,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97%和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民族间的阳性率分别为壮族10.09%、汉族9.33%和其他民族6.76%,各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G6PD 缺乏症中,活性0~200U/L和201~900U/L的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901~1300U/L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④G6PD 缺乏症在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 广西百色地区筛查人群G6PD缺乏症发生率较高,临床患病方面的区域差异特征对其防控有积极意义。

    •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血脂水平特点分析

      2021, 43(2):182-185.

      摘要 (2187) HTML (0) PDF 376.69 K (2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活动期血脂水平变化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5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108例RA 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DAS28评分系统划分为RA活动期患者76例和缓解期患者32例,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其一般资料、血脂、血沉等变化情况。结果 RA与对照组对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降低(P<0.05)。RA活动期与缓解期对比,TC、TG、载脂蛋白B(ApoB)、LP(a)水平升高,ApoA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 活动期容易继发血脂代谢异常,提示血脂水平有可能是临床评估RA病情活动的有效指标之一。

    • 青年脑出血病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2021, 43(2):186-191,195.

      摘要 (2181) HTML (0) PDF 535.39 K (2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及高危因素,为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18~45岁青年脑出血患者相关信息,按照年龄划分为3组,根据欧洲SMASH-U 脑出血分型对入选资料行病因及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542例病例中,高血压病301例(55.54%),脑血管畸形72 例(13.28%),系统性疾病34 例(6.27%),药物因素5 例(0.92%),原因不明130 例(23.99%)。18~29岁组在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不明原因类型中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系统性疾病类型中与40~45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病(60.70%)、饮酒(42.62%)、吸烟(36.53%)、血脂异常(30.07%)、肥胖(23.43%),18~29岁组与40~45岁组5种高危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8~29岁组与30~39岁组在高血压病、饮酒、吸烟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39岁组与40~45岁组在高血压病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型脑出血是青年脑出血最常见类型,其次依次为病因不明型、颅内血管结构异常、系统性疾病、药物因素。高血压病、饮酒、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等都是青年脑出血常见的高危因素。

    • Pringle法与Glisson鞘外离断法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1, 43(2):192-195.

      摘要 (2184) HTML (0) PDF 409.08 K (2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Pringle法与Glisson鞘外离断法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0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流阻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行Pringle阻断法的Pringle组(n =30)和行Glisson鞘外离断法的鞘外组(n=33)。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外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ALT、AST、TBIL水平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ringle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及计划再次手术。结论 Glisson鞘外阻断法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肝功能损伤小及住院时间短等特 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联合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 43(2):196-201.

      摘要 (2160) HTML (0) PDF 485.91 K (2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卡托普利肾动态显像(CRS)联合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RVHT)的诊断 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并被高度怀疑为RVHT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对其进行肾动脉CTA、CRS以及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肾动脉CTA 提示肾动脉狭窄(RAS)后,以DSA提示RAS≥70%作为RVHT的诊断标准,进行CRS评估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CRS、CTA及二者联合诊断RVHT 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 检验评估CTA 与DSA 诊断RVHT的一致性。结果 CTA诊断RVHT的灵敏度95.45%(105/110),特异度87.78%(79/90),阳性预测值90.52%(105/116),阴性预测值94.05%(79/84);CRS诊断RVHT的灵敏度97.27%(107/110),特异度92.22%(83/90),阳性预测值93.86%(107/114),阴性预测值96.51%(83/86);CTA 联合CRS诊断RVHT 的灵敏度93.64%(103/110),特异度100.00%(90/90),阳性预测值100.00%(103/103),阴性预测值92.78%(90/97)。CTA 联合CRS与DSA 诊断RA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30,P<0.001);CTA 联合CRS诊断RVHT 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CTA 高(P<0.05)。结论 CRS联合CTA可显著提高RVHT的临床诊断。

    • 血清铁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联合检测对初诊急、慢性肾衰竭鉴别诊断的价值

      2021, 43(2):202-205,230.

      摘要 (2159) HTML (0) PDF 450.47 K (2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及甲状旁腺激素(PTH)在初诊急性肾衰竭(ARF)和初诊慢性肾衰竭(CRF)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9月—2019年10月于乐山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初诊为肾衰竭的患者218例,其中ARF组109例,CRF组109例。检测两组SF、PTH 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诊断ARF和CRF的预测因素,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计算SF、PTH 单独检测时及联合检测鉴别诊断ARF和CR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其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ARF组PTH、血钠显著低于CRF组(P<0.001),ARF组SF、血钙、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CRF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PTH 是鉴别诊断ARF和CRF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通过ROC 曲线显示,SF鉴别诊断ARF和CRF的最佳临界值为405.60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敏感度为74.31%,特异度为70.64%,PTH 分别为154.30pg/ml、0.830、75.23%、82.57%,SF和PTH 联合检测的AUC 为0.897、敏感度为78.90%、特异度为83.50%。结论 SF、PTH 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ARF和CRF。

    • NLR预测TIA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研究

      2021, 43(2):206-209.

      摘要 (2196) HTML (0) PDF 445.18 K (2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atheroscleroticplaque)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择出确诊为TIA且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77例,以颈部超声结果为依据,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划分为斑块不稳定组和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组45例,斑块稳定组32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和临床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NLR)的差异,进一步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对两组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示斑块不稳定组NLR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即3.0(2.19~3.56)>2.0(1.5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斑块 不稳定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斑块稳定组,即77.7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Logit(P)=-1.719+NLR×0.973+ 是否患有高血压×(-1.115),Logit(P)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777,取阈值为0.637时,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64.39%、81.19%)。结论 TIA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组的NLR明显高于颈动脉斑块稳定组,NLR 有助于预测TIA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癫痫患者血清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应用研究

      2021, 43(2):210-214.

      摘要 (2154) HTML (0) PDF 464.44 K (2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UHPLC-MS)快速测定癫痫患者血清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 (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方法;同时观察癫痫患者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血清学特征。方法 采用岛津临床用UHPLC-MS测定80例癫痫患者及3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Glu、Asp、Gly和GABA 含量,血清样品前处理采用去蛋白沉淀剂处理,非衍生化、等度洗脱检测,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结果 ①UHPLC-MS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70),4种氨基酸平均回收率RSD为87.30%~122.4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68%~7.94%和4.71%~9.61%,进样精密度好,长期稳定性好;②癫痫组血清Glu、Asp高于对照组(P<0.01),Gly、GABA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①UHPLC-MS法前处理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性好,适合临床大样本研究神经、精神等疾病患者血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②血清Glu、Asp水平增高和Gly、GABA 降低可能是癫痫患者的特征性生物学指标。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 43(2):215-219.

      摘要 (2169) HTML (0) PDF 434.27 K (2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 取2020年3月—2020年9月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62例,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抑郁心情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态等一般资料。按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结果 162例MH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3.33%。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年龄、性别、工作情况、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透析通路、睡眠障碍、体重指数、合并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病、透析时间、医保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发现:原发病中慢性肾炎(OR=3.578,P=0.048)、工作情况(OR=3.459,P=0.037)、使用β受体阻滞剂(OR=4.456,P=0.004)、合并症评分(OR=2.038,P=0.029)、睡眠障碍(OR=5.920,P=0.001)是MH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抑郁发生率较正常人高。慢性肾炎、工作情况、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合并症评分、睡眠障碍是MH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翻修原因及手术方案选择

      2021, 43(2):220-225.

      摘要 (2171) HTML (0) PDF 677.43 K (2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翻修的原因并探讨再次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7月—2019年3月治疗的腰椎固定融合术后失败病人38例,对每一例病情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术后翻修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选择合理的翻修方法。通过观察翻修术前术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及MacNab标准评价翻修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36.8个月,翻修术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01)、ODI评分由翻修手术前的(88.30±12.53)%减少到末次随访(10.10±8.57)%(P<0.001),末次随访MacNab评分,优2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翻修的原因比较多,具体分析翻修的原因,选择合理的翻修方案,仍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术前应掌握脊柱内固定融合手术指证和应用原理,规范手术操作,减少翻修率。

    • 结直肠癌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术对患者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影响

      2021, 43(2):226-230.

      摘要 (2146) HTML (0) PDF 439.26 K (2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ACR),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两种方式对患者术后体内微环境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7月我院结直肠癌手术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OSES组)22例和对照组(LACR组)26例,对两组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及免疫学指标均通过检测患者术前1天(D1)、术后第2天(D2)及术后第7天(D3)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CD8+ )、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补体(C3、C4)结果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前1天(D1)时患者血清MDA、SOD、CD3+ 、CD4+ 、CD8+ 、CD4+/CD8+ 、IgA、IgM、IgG、C3、C4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D2)时观察组CD3+ 、CD4+ 、CD4+/CD8+ 、IgM、IgG、IgA、SOD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MDA 值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第7天(D3)时观察组CD3+ 、CD4+ 、C3、C4、IgM、IgA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8+ 、IgG、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A 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OSES较LACR术对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和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广西黑衣壮儿童VDR基因rs1544410、rs7975232位点多态性研究

      2021, 43(2):231-235.

      摘要 (2191) HTML (0) PDF 471.30 K (26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黑衣壮儿童维生素D 受体(VDR)基因rs1544410、rs7975232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地区儿童多态性差异。方法 选取广西黑衣壮<14岁儿童115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与DNA测序相结合方法对VDR基因rs1544410、rs797523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rs1544410、rs7975232位点的分布特点,及在不同性别儿童中的差异。并与其他地区人群比较VDRrs1544410、rs797523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结果 广西黑衣壮儿童VDR基因rs1544410、rs797523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性别儿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黑衣壮儿童VDR基因rs154441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千人基因组计划(1000GenomesProject)的日本东京人(JPT)、非洲尼日利亚伊巴丹的约鲁巴人(YRI)、美国休斯敦的古吉拉特印第安人(GIH)、西班牙伊比利亚人(IB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97523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YRI、GIH、IB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黑衣壮儿童VDR基因rs1544410、rs7975232位点SNP具有地域性,可为当地 VDR基因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之间的Meta分析

      2021, 43(2):236-239,246.

      摘要 (2176) HTML (0) PDF 503.13 K (2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的发病与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文献,运用Stata12.0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合并的OR 值和95%CI,同时进行异质性检测,从而确保这项研究的可靠性。结果 最终纳入5篇文献,共1215例病例,其中病例组648例,对照组567例。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基因的等位基因模型(合并的OR =0.86,P=0.64,95%CI :0.46~1.60),杂合子模型(合并的OR =2.03,P=0.51,95%CI:0.70~5.88),纯合子模型(合并的OR=2.27,P=0.08,95%CI:0.90~5.73),显性模型(合并的OR=2.16,P=0.10,95%CI:0.85~5.45),隐性模型(合并的OR =0.82,P=0.60,95%CI:0.40~1.69),5种模型与儿童哮喘均无显著性关联。结论 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基因的纯合子模型和显性模型需更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其和儿童哮喘的关联。

    • 夏枯草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Meta分析

      2021, 43(2):240-246.

      摘要 (2198) HTML (0) PDF 8.39 M (2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夏枯草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iley、Elsevier、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搜集夏枯草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1日,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个RCT,包括22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夏枯草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药在改善患者收缩压(SBP)[WMD =8.271,95%CI(0.870,15.672),P<0.001]和舒张压(DBP)[WMD=7.650,95%CI(1.496,13.804),P=0.015]、降低ET-1 水平[WMD=6.540,95%CI(4.989,8.091),P<0.0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4.600,95%CI (2.378,8.898),P<0.001]、提高血浆NO 含量[WMD=-7.751,95%CI(-10.741,-4.760),P<0.001]和总有效率[RR=0.811,95%CI(0.781,0.842),P<0.001]方面均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夏枯草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 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 蒙古族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 43(2):247-251.

      摘要 (2183) HTML (0) PDF 402.34 K (2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三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利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10个社区蒙古族高血压前期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修订版收集数据,SPSS23.0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302例蒙古族高血压前期患者,健康行为总分(108.65±21.19)分。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蒙古族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职业、医疗费用承担方式、是否吸烟、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已婚健康行为低于未婚者(β=-9.746, 95%CI:-18.918~-0.573),医务人员健康行为高于其他(包括无业)(β=19.697,95%CI:5.772~33.622),行政管理人员健康行为高于其他(包括无业)(β=26.132,95%CI:12.418~39.84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员健康行为高于其他(自费)(β=12.587,95%CI:0.874~24.300),农村居民医疗保险人员健康行为高于其他(自费)(β=16.722,95%CI:4.436~29.008),不吸烟人员健康行为高于吸烟(β=13.407,95%CI:6.758~20.056),无高血压家族史人员健康行为低于高血压家族史(β=-17.400,95%CI:-27.418~-7.382)。结论 蒙古族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职业、医疗费用承担方式、是否吸烟、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

    • 百色市右江区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2021, 43(2):252-255,264.

      摘要 (2196) HTML (0) PDF 517.95 K (2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百色市右江区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状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Hp感染提供积极有效的措施。方法 对右江区6所幼儿园各年级分层随机抽样抽取321名学龄前儿童,并采用粪便Hp抗原检测法(HpSA)检测Hp感染。结果 321名学龄前儿童中HpSA 检测阳性者83例(25.86%),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4岁、5岁、6岁的阳性率分别为15.79%、20.27%、26.44%、3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吮手指玩具、喜冷饮、家长经常外出聚餐是危险因素。饭前便后洗手是保护因素。结论 百色右江区学龄前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感染率随年龄逐渐增加。加强儿童手卫生及口腔卫生,引导儿童健康饮食,推广公筷卫生及分餐制,对于预防儿童感染Hp 有重要意义。

    • >医学教育研究
    • 环状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新进展

      2021, 43(2):256-259.

      摘要 (2171) HTML (0) PDF 366.78 K (2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近发现和被认知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中具有生物标志物作用和生物学 功能。目前环状RNA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提示环状RNA有可能成为SLE患者诊断及治疗上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基于较新的研究报道,对环状RNA 在SLE患者体内表达情况做一综述。

    • 扩散张量成像在探究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及步态异常相关性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2021, 43(2):260-264.

      摘要 (2168) HTML (0) PDF 460.84 K (2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小血管病因其具有起病隐匿、早期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不典型等特点,不易被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发现和识别,因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呈缓慢进展,直至进展至痴呆才被临床确诊,且此病临床症状具有不可逆性,至今尚无根治方法。面对这一严峻局势,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无创、易于识别的指标早期诊断这一疾病,以便临床早期治疗和防止该病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及步态异常相关性的研究极为少见。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是一项较新的磁共振研究技术,其可用于评估早期神经纤维束微结构的完整性,为探究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步态异常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效、敏感的评价手段,为研究二者是否相关提供了可能,对早期识别并积极预防、干预脑小血管病病程,减缓病 情进展具有深远意义。

    • 面肌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 43(2):265-268.

      摘要 (2197) HTML (0) PDF 390.25 K (2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面肌痉挛指面神经支配的一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强直或痉挛性收缩,是一种面部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改进。因此,本文对面肌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实用建议。

    •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 少数民族地区医科院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21, 43(2):269-273.

      摘要 (2191) HTML (0) PDF 548.02 K (2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对于提高国家医疗卫生水平,促进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地方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例,介绍了右江民族医学院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生科研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的创新举措,总结了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对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 43(2):274-276.

      摘要 (2189) HTML (0) PDF 609.54 K (2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 选取117名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8名)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组(59名)采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技能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专业形态学方向特色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21, 43(2):277-279,291.

      摘要 (2159) HTML (0) PDF 417.37 K (2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学生关于形态学检验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看法调查,探讨发展形态学检验需要的措施,以加深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生对形态学检验的了解,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提供依据,建设形态学培养方案。

    • 中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文献计量和热点分析

      2021, 43(2):280-283.

      摘要 (2164) HTML (0) PDF 1.21 M (2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中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历程和热点知识。方法 2001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以主题词“全科”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检索符合要求432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论文单位、高频作者、论文期刊、基金资助、高频关键词、热点聚类、时间区域图等8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和热点分析。结果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文献年均发文22.7篇,2019年发文86篇。作者单位主要是附属医院、大学医学院校和卫生管理部门,作者主要分布在杭州、上海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发文3篇以上有30位作者,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研究群体,医学类和教育类期刊发文最高,国家基金资助占总文献比为2.08%。高频关键词逐年反映研究热点变化,研究热点是师资培训、全科医生在职培训和医学教育。结论 年度发文逐渐增加趋势并进入快速发展期;发文者主要是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附属医院和大学医学院校。国家级基金资助较少;加强全科医师的师资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全科医生的医学教育水平。

    • >临床护理
    • 自我效能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2021, 43(2):284-287.

      摘要 (2188) HTML (0) PDF 390.37 K (2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运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105.18±13.54)分,81.71%的患者具备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得分为(6.53±1.15)分,54.29%的患者处于中等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88.40±14.07)分,62.57%的患者处于中等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9.04%。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者通过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特别是自我效能水平,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实现对疾病更好的管理。

    •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2021, 43(2):288-291.

      摘要 (2147) HTML (0) PDF 431.83 K (2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西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CHF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h内)及出院后6个月焦虑(SAS)、抑郁(SDS)、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间SAS评分、SDS评分、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MLHF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后6个月SAS、SDS、MLHFQ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加强对CHF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1, 43(2):292-296.

      摘要 (2181) HTML (0) PDF 432.36 K (2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脑卒中急救护士岗位设立实施和管理后,脑卒中急救护士的岗位体验和心理感受,为进一步优化岗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12名脑卒中急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脑卒中急救护士的岗位体验主要归纳为三大主题:岗位带来积极的成长与收获、面临的负面压力与困难、对未来的期望和建议。结论 目前的卒中急救护士岗位能为个人、学科、医院和患者带来许多正向价值,也需要管理层帮助他们克服面临的负面压力与困难,重视其期望和建议。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