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rs44707位点多态性研究

      2021, 43(4):445-449.

      摘要 (1283) HTML (0) PDF 447.29 K (1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位点和rs44707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特点及其 与不同种族/地区人群的比较。方法 采取多重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94例广西壮族儿童ADAM33基因rs511898、rs4470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性别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与不同地区种族进行比较。结果 rs511898位点存在CC、CT、TT 三种基因型,以CC 基因型最常见,C 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rs44707位点存在GG、GT、TT三种基因型,以GT基因型最常见,G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广西壮族男女儿童rs511898位点、rs4470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壮族儿童rs511898位点的基因型与中国南方汉族人及美国哥伦比亚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洲尼日利亚人、东亚日本人、南亚巴基斯坦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511898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南方汉族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洲尼日利亚 人、东亚日本人、南亚巴基斯坦人及美国哥伦比亚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壮族儿童rs4470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洲尼日利亚人、日本人、南亚巴基斯坦人、美国哥伦比亚人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AM33基因rs511898、rs44707位点多态性在不同种族和地区间存在差异。

    • PDGFB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1, 43(4):450-455.

      摘要 (1265) HTML (0) PDF 444.42 K (1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PDGFB 基因rs1800817和rs1800818多态性与鼻咽癌(NP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 及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120例NPC患者与126例健康对照者的rs1800817和rs1800818基因型,分析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NPC易感性的关系。并将126例健康人群与来自ensembl数据库的其他地区健康人群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结果 rs1800817和rs180081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rs1800817和rs1800818位点TT基因型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性别两位点的其他基因型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人群rs1800817和rs180081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欧洲、日本、非洲、美国及南亚人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北京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rs1800817和rs1800818位点多态性和NPC患者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B 基因rs1800817和rs1800818多态性在不同地域人群分布存在差异,并且其TT基因型可增加桂西地区男性NPC的发病风险。

    • 家庭结构和家庭情境对青少年情绪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

      2021, 43(4):456-459,475.

      摘要 (1242) HTML (0) PDF 475.19 K (19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家庭结构和家庭情境对青少年情绪特征的影响。方法 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于2018年2月~11月抽取百色市区县5所小学46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情绪特征在性别和民族上的差异:女生敏感性、应对、控制均高于男生(t/P分别为2.868/0.004、2.135/0.033,2.142/0.032);壮族学生的抑制得分高于汉族学生(P=0.017)。②家庭组成和父母文化程度对青少年情绪特征5个维度(意志力、愤怒、敏感性、应对、控制)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典型相关分析得出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529,提示较低的家庭支持和家庭亲密度伴随有较低的意志力和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随着家庭情境(积极的家庭支持和良好的家庭亲密度)越好,青少年的情绪特征越趋于稳定。

    • 壮腰健肾丸对免疫抑制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1, 43(4):460-464.

      摘要 (1240) HTML (0) PDF 743.14 K (20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壮腰健肾丸对免疫抑制小鼠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壮腰健肾丸给药组,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1.698g/kg剂量的壮腰健肾丸悬液,连续14d,第12天开始模型组和壮腰健肾丸给药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50mg/kg剂量的环磷酰胺,第15天对所有小鼠进行眼球采血,检测并分析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百分比、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肌酐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壮腰健肾丸给药组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血小板分布宽度、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肌酐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 壮腰健肾丸能有效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异常,对进一步证实壮腰健肾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右美托咪定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2021, 43(4):465-469.

      摘要 (1223) HTML (0) PDF 518.08 K (1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0只。通过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VCI模型,正常饲养28d后,右美托咪定组连续14d腹腔注射Dex(20μg/kg,1次/天)。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测定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MDA的含量和SOD、GSH-Px的活性,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 Morris水迷宫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01)、穿越原平台的次数减少(P <0.001);与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01)且穿越原平台的次数增多(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MDA 的含量均升高(P<0.01),而SOD、GSH-Px活性则下降(P<0.01);给药14d后,与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的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MDA的含量均下降(P<0.01)而SOD和GSH-PX的活性上升(P<0.05),但GSH-Px的活性仍低于假手术组。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皮质、海马的神经元凋亡数量较模型组减少(P<0.001),神经元的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VCI大鼠的学习记忆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应激和减轻细胞凋亡有关。

    • FTO在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调控机制作用研究

      2021, 43(4):470-475.

      摘要 (1244) HTML (0) PDF 716.73 K (2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m6A在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本实验观察了6-OHDA 模拟诱导的帕金森 损伤神经元中m6A含量的变化,并检测了调控m6A的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表达水平。建立FTO 敲低细胞系,观察了敲低FTO后,PD疾病相关基因和多巴胺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到FTO 在PD模型细胞中有显著升高(P<0.05),m6A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在敲低了FTO的细胞中,发现与PD疾病密切相关的一些基因的表达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多巴胺信号通路相关基因GRIN1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揭示了FTO在帕金森细胞模型对多巴胺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 探讨IL-18BP对卵巢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被调控的机制

      2021, 43(4):476-480.

      摘要 (1232) HTML (0) PDF 731.21 K (1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IL-18BP对卵巢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被调控的机制。方法 利用TCGA和GTEx数据库,分析卵 巢癌中IL-18BP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GSEA基因集富集分析IL-18BP对卵巢癌细胞功能的影响;Pearson分析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IL-18BP呈低表达趋势(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L-18BP与患者生存率呈有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IL-18BP为独立保护性预后因素(HR=0.75,P<0.05),年龄为独立危险性预后因素(HR=1.02,P<0.05);χ2 检验结果分析显示:IL-18BP的表达和肿瘤分期有关(P<0.05);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IL-18BP基因高表达的样本在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基因集中显著富集(P<0.05,FDR<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在卵巢癌中PD-L1与IL-18BP的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8,P<0.05)。结论 IL-18BP对卵巢癌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PD-L1调控IL-18BP的表达有关。

    • 去离子甲酰胺在脑腱黄瘤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2021, 43(4):481-484.

      摘要 (1213) HTML (0) PDF 534.94 K (19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去离子甲酰胺在脑腱黄瘤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为高GC含量DNA 片段的扩增提供方法上的参考。方法 在反应体系中不含去离子甲酰胺以及去离子甲酰胺浓度为1%~10%的情况下采用热启动PCR扩增CYP27A1基因4个高GC含量的片段,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再用ImageJ软件分析不同去离子甲酰胺浓度下目标条带的光强度值,比较差异,最后挑选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分析。结果 在不含去离子甲酰胺和去离子甲酰胺浓度为1%~6%的情况下,均扩增出目标片段;在不含去离子甲酰胺时,4个目标片段的扩增产物均存在非特异性带,而当去离子甲酰胺的浓度为4%~6%时,非特异性带消失。不同浓度(0~6%)条件下目标带的光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扩增产物经测序验证为目标片段。结论 采用热启动PCR,同时向反应体系中添加去离子甲酰胺能有效扩增出高GC含量的DNA片段,并避免非特异性带的产生,但反应体系中去离子甲酰胺的浓度宜控制在4%~6%。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脑腱黄瘤病的致病基因—CYP27A1基因的检测,也可用于其他富含GC的基因的检测。

    • 严重COVID-19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2021, 43(4):485-492.

      摘要 (1260) HTML (0) PDF 541.75 K (2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表征严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2020年2月25日— 3月20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3个COVID-19救治单元收治的部分COVID-19 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参数。选择在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研究COVID-19患者从非重症发展到重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 重症组的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LDH、BUN 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值低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病例在影像学表现上多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在临床管理方面,重症病例使用高流程吸氧、机械通气、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重症组(P<0.05)。两组在基础疾病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高CRP、淋巴细胞减少是重症COVID-19的3个影响危险因素,采用ROC分析评价这3个危险因素对重症患者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即使采单指标诊断,年龄、高CRP和淋巴细胞减少对预测重症COVID-19仍有可靠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实用性。结论 年龄、高CRP、淋巴细胞减少是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在COVID-19的临床管理中应更多地关注淋巴细胞减少症和高CRP 率的老年患者,以便在住院早期预测严重的COVID-19。

    • 甲状腺素及抵抗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2021, 43(4):493-496,502.

      摘要 (1215) HTML (0) PDF 463.71 K (1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与甲状腺素及抵抗素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 月—2020年9月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62例,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抑郁心情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测血白蛋白、甲状腺素、抵抗素等血清学指标。按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结果 162例MH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3.33%。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C-反应蛋白(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抵抗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尿酸、肌酐、尿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钠、血钾、甲状旁腺激素(PTH)、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维生素D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r=0.241,P=0.002)、抵抗素(r=0.382,P<0.001)、尿素(r=0.155,P=0.048)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FT3(r=-0.188,P =0.017)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抵抗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CRP(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205,P =0.004)、抵抗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333,P <0.001)是MH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抑郁状态与CRP、抵抗素有关。

    • 5例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

      2021, 43(4):497-502.

      摘要 (1230) HTML (0) PDF 587.99 K (1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深圳地区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株的分子分型及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培养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327株,经鉴定,MRSA95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95株MRSA进行了SCCmec分型、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spa分型,利用仪器法分析其对非β类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结果 95株MRSA 共有7种SCCmec基因型,其中SCCmecⅠ型1株,SCCmecⅡ型4株,SCCmecⅢ型17株,SCCmecⅣa型65株,SCCmecⅣb型2株,SCCmecⅣd型4株,SCCmecⅤ型2株。MLST为10种ST型,其中46株为ST59型,占48.42%;另外49株MRSA分别是ST45型13株,占13.68%;ST1型和ST338型各12株,分别占12.63%;ST72型和ST398型各3株,分别占3.16%;ST88型2株,占2.11%;ST25型、ST47型和ST630型各1株,分别占1.05%;还有1株未能分型;eBURSTv3软件分析表明,10种ST型属于6个克隆群,其中CC59约占61.05% (58/95),CC5 约占16.84% (16/95),CC45 约占14.74% (14/95)。21 种spa型,其中t437 型51 株(53.68%),是最主要的spa型,其次为t114型9株、t116型8株,分别占9.47%和8.42%;ST59-SCCmecⅣa-t437共有33株,约占34.74%,是最主要的流行克隆;其次是ST45-SCCmecⅣa-t116共有7株,约占7.36%。未发现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奎奴普汀、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克林霉素(82.10%)、红霉素(82.10%)、利福平(15.78%)、四环素(41.05%)和复方磺胺甲噁唑(3.15%)等抗菌药物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深圳地区儿童感染MRSA的优势菌株为ST59-SCCmecⅣa-t437型;MRSA 菌株对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呈多重耐药的比例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耐药菌株。

    • 百色地区128例恙虫病特征分析

      2021, 43(4):503-506.

      摘要 (1246) HTML (0) PDF 403.44 K (19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百色地区128例恙虫病典型特征,为百色地区恙虫病预防、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恙虫病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电生理表现、影像学表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恙虫病在百色地区全年均有发病,以5~11月发病率较高;重症组与非重症组两组在性别、是否发热、嗜酸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CT、CRP明显高于非重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器官功能损害时以心肌损害为主。结论 百色地区患者若有不明原因出现焦痂、发热、脏器损害、淋巴结肿大时应高度考虑恙虫病;当恙虫病患者PCT、CRP明显上升时,提示病情可能 出现恶化,应及时干预,减少重症患者发生率。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危险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1, 43(4):507-511,527.

      摘要 (1223) HTML (0) PDF 484.90 K (1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以探讨其与ACS的发生发展及冠脉危 险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CS患者466例,根据ACS标准分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组182例和ST段抬高型ACS(STEMI)组284例;正常对照组73例。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ysC、血脂及血糖等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ACS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及危险程度组间血清CysC水平变化,探讨血清CysC与ACS的发生发展、冠脉严重程度和危险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TE-ACS组和STEMI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P<0.05)。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及Grace评分越高,血清CysC水平也随之增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5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为ACS危险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OR=17.03,P<0.05)。血清CysC水平在ACS患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P<0.05),提示血清CysC对筛查与鉴别ACS的发生发展及危险分层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 ACS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冠脉狭窄及其危险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临床上早期筛查与鉴别诊断ACS并对其危险分层与诊治策略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 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2~3cm 肾下盏结石的比较

      2021, 43(4):512-515,533.

      摘要 (1206) HTML (0) PDF 446.82 K (1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tubelessmini-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TM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flexibleureteroscopiclithotripsy,FURL)治疗2~3cm 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90例2~3cm 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行TMPCNL治疗,45例行FURL治疗,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清石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MPCNL 组手术时间较FURL组短(P<0.001);TMPCNL组术后住院时间(5.23±1.00)d明显高于FURL组(2.78±0.99)d,P<0.001。TMPCNL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9.09±2.89)g/L明显高于FURL组(2.02±0.97)g/L,P<0.001;TM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77.78%)高于FURL组(57.78%),P<0.05,而总的结石清除率接近(P>0.05);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PCNL和FURL均可用于2~3cm 肾下盏结石的治疗,TMPCNL一期清石率更高、手术时间短,而FURL术中及术后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分析

      2021, 43(4):516-519,545.

      摘要 (1223) HTML (0) PDF 434.76 K (1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探索TGF-β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TPOAB阳性组33例(A组)、TPOAB阴性组33例(B组)与同期正常妊娠的33例孕妇(C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三组孕妇外周血清的TGF-β因子水平,分析不同妊娠状态下TGF-β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的TGF-β(265.71±133.75)ng/L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妊娠者(393.97±262.4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POAB阳性组(A组)(249.80±117.95)ng/L与TPOAB阴性组(B组)(281.62±148.00)ng/L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GF-β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发生呈负相关(r =-0.312,P =0.002),与TPOAB不相关(r=-0.132,P=0.191)。结论 TGF-β可能是独立于TPOAB而存在的一个诊断指标,它对于早期预测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发生可能更为敏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研究

      2021, 43(4):520-523.

      摘要 (1238) HTML (0) PDF 426.08 K (1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在评价左室不同质量指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正常左室质量指数(LVMI)43例,高左室质量指数组43例;健康对照组42例,每个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获得常规参数,然后应用2D-STI获得右室游离壁整体纵向应变(RVGLS),比较各组参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高LVMI组的RVGLS绝对值比正常LVMI和健康对照组均减小,正常LVMI组的RVGLS绝对值也较健康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VMI组的右室面积变化率(FAC)比健康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LVMI组的FAC与健康对照组和高LVMI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VMI组的心肌功能指数(Tei指数)比健康对照组和正常LVMI组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LVMI组的Tei指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功能发生损害,高LVMI组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发生损害更为严重。2D-STI可早期发现右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和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对比分析

      2021, 43(4):524-527.

      摘要 (1215) HTML (0) PDF 531.18 K (1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在甲状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不同情况下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甲状腺患者279例(共515个甲状腺结节),分为单结节组和多结节组。分析比较CAD和各级不同水平超声医师对于两组病例的诊断效能。结果 CAD诊断甲状腺单结节病例的敏感性与高级超声医师相当(88.52% vs.89.41%,P>0.05),诊断多结节组的敏感性与中级超声医师相当(81.61% vs.82.39%,P >0.05),CAD对于单结节病例组的诊断效能优于多结节病例组;CAD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度低于超声医师。超声医师自身比较,对于单结节组和多结节组其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计算机辅助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特异度偏低,对于甲状腺多发结节的病例超声医师审核至关重要。

    • 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2021, 43(4):528-533.

      摘要 (1256) HTML (0) PDF 767.06 K (1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EMB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Database)中采用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7月。选择干预组采用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隔姜灸以外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11篇文献,944例患者,干预组的总有效率(RR =1.14,95%CI:1.06~1.22,P=0.0007)、干预组的治愈率(RR=1.75,95%CI:1.44~2.13,P<0.00001)、干预组的视觉模拟评分(MD=-1.16,95%CI:-1.79~-0.53,P=0.0003)、干预组的COX痛经症状评分(MD=-1.54,95%CI:-2.34~-0.73,P=0.0002)、干预组的血前列腺素(PG)F2α水平(MD=-26.60,95%CI:-37.01~-16.19,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隔姜灸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痛经状况。

    • 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2021, 43(4):534-537,541.

      摘要 (1238) HTML (0) PDF 434.31 K (19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三省市68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体检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健康信念模型为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国三省市12个县(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81名老年人中,795人(73.54%)近三年体检服务利用次数达到了国家最低要求,尚有286人(26.46%)未达到国家最低要求。健康信念模型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易感性认知得分(0.66±0.14)分,严重性认知得分(0.76±0.14)分,收益性认知得分(0.82±0.19)分,障碍性认知得分(0.37±0.10)分,有效性认知得分(0.82±0.18)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工作、饮酒、自测体重、自测血压、障碍性认知、城乡和地区是老年人健康管理体检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健康体检对了解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健康体检的意识。

    • 495名铁路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43(4):538-541.

      摘要 (1231) HTML (0) PDF 394.37 K (19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铁路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南宁铁路局百色工务段和机务段共1495名铁路工人一般情况资料及职业健康体检资料,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95名铁路工人中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异常人数分别为258名(17.26%)、81名(5.42%)、398名(26.62%)、405名(27.09%)。不同年龄、接害工龄、BMI、工作单位、工作地段、接害因素的铁路工人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5~岁年龄段与工人心电图异常低风险相关 (OR=0.464,95%CI:0.273~0.790);不同工作地段中,百色段工人与心电图异常高风险相关(OR=1.637, 95%CI:1.166~2.298);不同接害因素中,粉尘+化学因素暴露与工人心电图异常高风险相关(OR =1.494,95%CI :1.070~2.088)。结论 百色铁路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存在一定的职业健康风险,应尽早采取有关措施保护工人健康。

    • 阜阳市女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现状和宫颈癌筛查的关联分析

      2021, 43(4):542-545.

      摘要 (1236) HTML (0) PDF 397.96 K (1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现状和宫颈癌筛查意愿和自我效能的关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阜阳市某高校女大学生,调查HPV 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意愿及自我效能。结果 有效问卷共620份,59.68%的学生已接种或愿意接种HPV疫苗,直系亲属患癌史和饮酒史影响接种意愿(P <0.05)。愿意接种组的行为好处知觉、主观行为准则和总体筛查信念比拒绝组强(P <0.05),各维度自我效能和总体自我效能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史、宫颈癌筛查信念和自我效能均为接种HPV疫苗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阜阳市女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需提高,融合传播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知识,以相互促进的方式可能提高HPV疫苗接种意愿。

    • >医学教育研究
    • LncRNAGAS5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2021, 43(4):546-549.

      摘要 (1210) HTML (0) PDF 394.89 K (1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足细胞损伤是导致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持续发生和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关键危险因素。近年来,LncRNA GAS5在影响细胞存活或死亡中的功能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LncRNAGAS5参与了足细胞的损伤,学者们一直在不断探讨其参与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在此,本文概述LncRNAGAS5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参与足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以更加全面有效地认识足细胞损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为足细胞损伤与修复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

    • HIV/AIDS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2021, 43(4):550-553,561.

      摘要 (1242) HTML (0) PDF 443.16 K (19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主要攻击可用于对抗疾病的CD4+ T 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数量严重减少,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缺陷,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本文对艾滋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病学表现、病原菌、预后因素、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研究进展

      2021, 43(4):554-557.

      摘要 (1260) HTML (0) PDF 401.67 K (1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颈椎生理曲度(下文简称“颈曲”)异常改变包括颈曲变直、反弓或S形等。近年来人们对颈曲异常的认识逐渐深入,颈曲异常在颈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颈曲改变的原因、颈曲与颈椎病的联系、颈曲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颈曲异常与邻椎病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来阐述颈曲异常改变的研究进展,以便引起人们对颈曲异常改变的重视,为临床研究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 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2021, 43(4):558-561.

      摘要 (1249) HTML (0) PDF 404.02 K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进行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地方医学院校主动适应新医科的要求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通过对新医科的内涵剖析,介绍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果 地方医学院校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的改革,主动适应新医科的发展需求进行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结论 地方医学院校应该主动布局谋划,不断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进“新医科”建设的有序进行,才能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 疫情下病理学网络授课模式探究

      2021, 43(4):562-563,566.

      摘要 (1250) HTML (0) PDF 409.37 K (1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完善疫情下病理学网络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通过查阅教育学相关文献,利用各种线上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授课模式,观察学生课堂听课的积极性并收集课后的课程评价反馈,进行教学反思。结果 总结出来的教学模式较能适应当下疫情的教学需求,其他老师亦觉得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学生能积极融入课堂,主动提问,知识点掌握牢固,好评度较高。结论 教无定法,只要用心备课,虚心求教,融入学生,就能总结出一套较能适应当下网络教学的病理学模式。

    •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廉洁教育的思考

      2021, 43(4):564-566.

      摘要 (1285) HTML (0) PDF 392.20 K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住培学员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传承者、建设者和创新者,廉洁教育贯穿住培学员成长的全过程,廉洁教育直接关系到住培学员的水平和医疗质量,因此提升住培学员的廉洁意识,夯实拒腐防变思想尤为关键。本文结合作者所在住培基地实际,通过加强对学员的廉洁行医教育,提升廉政法治风险意识,培育学员养成正确的三观、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社会储备高素质的医学力量,方能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 形成性评价考核在外科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1, 43(4):567-569.

      摘要 (1241) HTML (0) PDF 367.26 K (1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在我校2018级护理学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为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见习考核、段考、实验考核和期末成绩。比较形成性评价考核与传统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形成性评价考核的成绩高于终结性评价考核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65%~91%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考核持肯定的态度。结论 形成性评价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 >临床护理
    • 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 43(4):570-573.

      摘要 (1230) HTML (0) PDF 388.92 K (1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112例CHB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14个可能影响负面情绪的临床资料,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焦虑状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SAS评分高于体检对照组(P<0.001),CHB住院患者有35.71%(40/112)存在焦虑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年龄(OR=2.528,P=0.005)、受教育程度(OR=0.440,P=0.034)、首次住院(OR=0.225,P=0.013)为CHB住院患者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CHB患者心理状态,尤其是首次住院、受教育程度低、老年患者,必要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纠正不良情绪,改善疾病预后。

    •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1, 43(4):574-578.

      摘要 (1220) HTML (0) PDF 426.10 K (1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协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历史对照研究(前瞻性单臂试验)方法,选取铜陵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介入栓塞手术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107例纳入本研究;观察组(n=58)采取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n=49)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病后第90天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病后第90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满意度为91.38%,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77.55%,以上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管理协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 郁的心理,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