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4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氢醌作用下肝细胞DNA-PK的表达特征及其在自噬中的作用

      2022, 44(5):617-622.

      摘要 (277) HTML (0) PDF 669.74 K (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氢醌(HQ)对L02肝细胞DNA-PK表达的影响,明确DNA-PK在HQ所致肝细胞自噬中作用,为深 入探讨DNA损伤应答与自噬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实验分为未处理对照组、DMSO 溶剂对照组、DNA-PK 抑制剂(NU7026)组、HQ组、NU7026+HQ组,处理时间为24h;采用CCK-8法检测L02肝细胞存活率;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L02肝细胞中DNA-PK、p62、Beclin-1、LC3Ⅱ/LC3Ⅰ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DNA-PK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特征。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Q组和HQ+NU7026组细胞存活率有明显降低(P <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40μM 的HQ作用下,DNA-P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有随着HQ 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当HQ 作用剂量达到40μM 和80μM 时,DNA-PK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1);与对照组相比,NU7026组和NU7026+HQ组提高了p62的表达水平;与HQ组相比,NU7026+HQ组对LC3Ⅱ/LC3Ⅰ、Beclin-1和p6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NA-PK蛋白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各组DNA-PK 蛋白均只在细胞核中表达。结论 HQ 可诱导L02肝细胞DNA-PK和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而对Beclin-1和p62蛋白的表达无影响;抑制DNA-PK 活性会增加L02细胞p62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对Beclin-1和LC3Ⅱ/LC3Ⅰ蛋白的表达无影响;DNA-PK可能会通过影响p62蛋白的表达而在肝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作用。

    • eEF2K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2022, 44(5):623-627.

      摘要 (227) HTML (0) PDF 668.82 K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eEF2K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测eEF2K在胶质瘤细胞U87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中蛋白及mRNA 的表达。在胶质瘤U87细胞上进行慢病毒转染,以下调eEF2K的表达,用Westernblot法验证转染效率。实验分为两组:转染阴性对照空病毒载体的为阴性对照组,转染eEF2K-shRNA低表达载体的为实验组。稳转细胞株构建成功后,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 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相比,胶质瘤细胞中eEF2K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1),mRNA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下调eEF2K 的表达后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P<0.001)和迁移能力(P<0.01)。结论 eEF2K在胶质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下调eEF2K 的表达能够抑制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

    • 敲低SETD8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转移及其机制研究

      2022, 44(5):628-632,643.

      摘要 (182) HTML (0) PDF 729.70 K (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D8)对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qRT-PCR和免疫组 化实验检测癌旁正常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SETD8表达。使用Lipofectamine3000分别将小干扰RNA 阴性对照(Control),SETD8的小干扰RNA(siRNA-1、siRNA-2组)转染到MCF-7细胞中,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检测SETD8、Slug、Zeb1、Zeb2、Twist1、Snail的mRNA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SETD8和Slug的蛋白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检测H4K20me1修饰在Slug基因启动子上的富集情况。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SETD8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Control组比较,敲低组SETD8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01)。相比于Control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减弱,Slug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IgG组比较,H4K20me1修饰能够显著富集在Slug基因启动子上游1500~2000bp之间(P<0.001)。结论 下调SETD8的表达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SETD8调控Slug基因转录相关。

    • 蛇床子素改善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

      2022, 44(5):633-637.

      摘要 (182) HTML (0) PDF 671.05 K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①空白对照组:小鼠每天给予80μL玉米油腹腔注射;②CCl4 造模组:给小鼠腹腔注射CCl4 (0.07g/kg),1周3次,共持续3周,诱发肝组织损伤;③蛇床子素组:在小鼠腹腔注射CCl4(0.07g/kg)3周后,提前24h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蛇床子素(0.1g/kg),共1次。摘取小鼠眼球提取血浆,测定转氨酶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表达水平,了解肝脏损伤情况;提取小鼠肝组织,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检查小鼠肝组织炎症指标:白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mRNA 的表达情况;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观 测肝组织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情况。结果 CCl4 作用后小鼠转氨酶指标AST 和ALT 明显升高(P <0.01),氧化应激MDA水平显著上调(P <0.01),GSH 生成受到抑制(P <0.01),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 <0.01),蛇床子素处理后这些指标明显逆转(P <0.05或P <0.01),表明肝功能明显改善。CCl4 作用后肝组织AMPK磷酸化显著增强,蛇床子素可以抑制该蛋白的磷酸化(P <0.05)。结论 蛇床子素可以改善CCl4 引起的肝损伤:具体原因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有关,相关信号通路可能与其抑制AMPK的磷酸化有关。

    • 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缺血侧额叶皮质中RhoA和ROCK-2蛋白表达的影响

      2022, 44(5):638-643.

      摘要 (185) HTML (0) PDF 934.82 K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缺血侧额叶皮质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和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2)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造模后,天麻素组腹腔注射天麻素制剂治疗,其他组不加干预。采用Nissl染色观察缺血侧额叶皮质神经细胞变化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缺血侧额叶皮质中RhoA、ROCK-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额叶皮质区细胞胞体明显萎缩,胞质减少,部分胞核固缩;Nissl染色细胞数减少(P <0.001);RhoA和ROCK-2蛋白表达增加(P <0.05)。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素组缺血侧额叶皮质细胞萎缩程度减轻;Nissl染色细胞数增加(P <0.05);RhoA 和ROCK-2蛋白表达减少(P <0.05)。结论 天麻素可对脑缺血后缺血侧额叶皮质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2蛋白表达有关。

    • Balb/c裸鼠LNCaP细胞前列腺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超声造影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2022, 44(5):644-649,680.

      摘要 (145) HTML (0) PDF 951.91 K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Balb/c裸鼠LNCaP细胞前列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并应用超声造影(CEUS)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效 果。方法 将LNCaP细胞接种到Balb/c裸鼠前列腺背叶中,构建Balb/c裸鼠LNCaP细胞前列腺癌原位移植模型;通过超声成像监测肿瘤的产生及体积变化情况,应用CEUS检查肿瘤内血流灌注情况并勾画感兴趣区域(ROI)生成时间强度曲线(TIC),通过仪器自动生成并记录造影剂进入肿瘤的到达时间(Atm)、到达峰值时间(TtoPk)、造影曲线下面积(AuC)等超声造影参数;通过病理学检查分析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利用ImageJ软件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CD31与VEGF-A抗体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AOD);最后应用Prism9.0统计软件对CEUS参数Atm、TtoPk、AuC与AOD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肿瘤构建第50天,原位肿瘤成瘤率为71.43%(15/21),原位肿瘤平均体积为(288.81±76.49)mm3;通过超声造影曲线分析显示Atm 为(1.59±0.65)s,TtoPk为(11.59±3.68)s,AuC 为(1933.91±454.38)dB;解剖发现肿瘤呈椭圆形,肿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中AR 染色显示强阳性,AR定位于细胞核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CD31阳性、VEGF-A 阳性,ImageJ软件分析显示CD31的AOD=0.39±0.06、VEGF-A 的AOD=0.45±0.05,Prism 统计分析显示VEGF-A 与Atm、Ttopk、AuC 之间相关性为r = -0.934(P <0.001)、r =-0.878(P <0.001)、r =0.868(P <0.001),CD31与Atm、Ttopk、AuC之间相关性为r =-0.678(P <0.001)、r =-0.360(P =0.018)、r =0.310(P =0.031)。结论 本研究通过细胞悬液注射法成功建立了LNCaP细胞原位移植模型,CEUS可以有效地评价原位前列腺肿瘤中血管的生成情况。

    • 白花蛇舌草治疗TNBS诱导的慢性肠炎小鼠模型的疗效研究

      2022, 44(5):650-655.

      摘要 (133) HTML (0) PDF 1.09 M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慢性肠炎小鼠的疗效。方法 将6~7周龄 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TNBS组和白花蛇舌草组。TNBS组灌肠5% TNBS和无水乙醇1∶1混合液,1周1次,共4次;白花蛇舌草组同TNBS组灌肠并每天灌胃白花蛇舌草水煎液(10g/kg)直至试验结束;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肠。4周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取各组小鼠结肠,石蜡包埋、切片和病理染色,定量PCR法检测IL-10、IL-12和IL-17的表达,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中表达IL-17的细胞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NBS组DAI显著升高(P <0.05),结肠缩短(P <0.01),白花蛇舌草组DAI未见显著降低,但结肠长度恢复(P <0.01)。TNBS组肠壁组织结构部分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增多,黏蛋白分泌减少,而白花蛇舌草组相关指标均有一定改善。白花蛇舌草组结肠组织表达的IL-10和IL-12在mRNA水平相比对照组是升高的(P <0.05),虽然与TNB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白花蛇舌草组肠系膜淋巴结的单核细胞群中IL-17+ 细胞的比例相比TNBS组是显著降低的(P <0.05)。结论 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下调单核细胞IL-17表达,抑制炎症,缓解TNBS诱导的肠炎。

    • 基于生信数据的Toll样受体4泛癌分析

      2022, 44(5):656-665.

      摘要 (159) HTML (0) PDF 1.87 M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s,TLR4)在不同癌症类型的表达水平、预后结果、免疫浸润等。方法 使用GEO 数据库、TCGA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proteinatlas,HPA)和多种生物信息工具对TLR4进行泛癌分析,从分子水平、基因表达水平、生存状态、免疫浸润、基因突变以及相关细胞代谢途径等方面来探讨TLR4在不同类型癌症发生发展和癌症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 TLR4在大多数癌症中呈现低表达(P <0.05),并且与癌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P <0.05),TLR4在多数癌症的表达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CAFs)浸润有关。TLR4参与到免疫应答、DNA转录调控、肿瘤增殖、凋亡、翻译后修饰和自噬等多种生物过程。结论 TLR4表达与癌症患者临床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统计学相关性,这将有助于人们从临床角度认识TLR4在癌症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焦亡相关lncRNA对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2022, 44(5):666-674.

      摘要 (151) HTML (0) PDF 3.61 M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焦亡相关lncRNA 对预后风险模型并进行评估。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HNSCC的转录组数据,与焦亡相关基因进行共表达和差异分析,并以焦亡相关lncRNA对展示。将HNSCC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46例)和验证集(245例),采用Cox回归分析和改良Lasso惩罚回归进行预后模型构建。根据训练集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HNSCC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并计算所有样本的风险得分,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风险评分与总生存率的关系,探索HNSCC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在HNSCC中共提取到53个差异焦亡相关lncRNA(FDR<0.05,logFC>2),并以lncRNA 对形式进行展示。通过Cox回归分析和改良Lasso惩罚回归筛选出18个预后相关lncRNA对用于预后风险模型构建。训练集和验证集结果表明,低风险组患者生存时间高于高风险组患者(P <0.05);预后风险模型1年总生存ROC曲线下面积>0.7;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HNS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基于18个焦亡相关lncRNA 对建立的预后模型可以有效预测HNSCC患者的预后情况,且风险评分是HNSCC的独立预后因素。

    • 血清Sema4C在结直肠癌患者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 44(5):675-680.

      摘要 (139) HTML (0) PDF 546.04 K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colorectalcancer,CRC)中脑信号蛋白4C(semaphorin4C,Sema4C)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探讨其在CRC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UALCAN数据库分析Sema4C在CR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选取38例的CRC患者作为CRC组,另选取3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Sema4C水平。收集CRC患者年龄、性别比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神经及脉管侵犯等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特征CRC患者血清Sema4C水平。绘制受试者ROC曲线,评估血清Sema4C水平对CRC的诊断效能。结果 UALCAN数据库显示在CRC组织中Sema4C高于正常组织。通过临床样本发现CRC患者血清Sema4C的相对表达水平[1.510(0.814~3.452)ng/m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0.993(0.677~1.995)ng/mL]血清Sema4C 的相对表达水平(Z =2.194,P <0.05);肿瘤最大直径≥3cm 者血清Sema4C 水平[1.702(0.860~4.242)ng/mL]高于<3cm 者[0.727(0.528~1.294)ng/mL](Z =-2.224,P =0.026);CRCT3+T4者血清Sema4C水平[1.766(0.853~4.530)ng/mL]高于T1+T2者[0.846(0.489~1.202)ng/mL](Z =-2.442,P=0.015),有神经侵犯者血清Sema4C水平[3.661(1.111~9.830)ng/mL]高于无神经侵犯者[1.395(0.727~1.956) ng/mL](Z =2.398,P =0.016)。而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当血清Sema4C 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为1.257 时,其诊断CRC 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674 (95%CI :0.523~0.771,P =0.028),其诊断CRC的灵敏度为60.50%,特异度为70.30%。结论 Sema4C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且Sema4C蛋白水平的升高与CRC患者的肿瘤大小、T分期及神经侵犯密切有关,提示其对CRC诊断有一定价值。

    • 广西百色市农村脑卒中患者住所环境状况及其与活动和参与的关系研究

      2022, 44(5):681-685,691.

      摘要 (191) HTML (0) PDF 470.51 K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脑卒中患者住所环境状况,并分析其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广西百色市271名农村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住所致跌危险因素评估表、改良巴氏指数及社会活动功能量表测评患者住所环境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水平。结果 在31个住所环境障碍条目中,有5项住所环境障碍达30%以上,分别为房屋与地面有阶梯、门前有影响出行的斜坡、室内或者室外有楼梯、卫生间无扶手、无坐厕或坐便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坐厕或坐便椅(β=0.142,P =0.017)、卒中次数(β=-0.167,P =0.005)、年龄(β=-0.171,P =0.010)、文化程度(β=0.128,P =0.047)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楼梯梯级过高(β= -0.159,P =0.006)、年龄(β=0.177,P =0.007)、文化程度(β=-0.156,P =0.015)是社会参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脑卒 中患者住所环境障碍较多,主要表现为房屋与地面有梯级、卫生间无扶手、无坐厕或坐便椅等。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卒中次数2次以上、住所无坐厕或坐便椅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住房楼梯梯级过高者社会参与水平较低。

    • 综合性医院165例艾滋病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2022, 44(5):686-691.

      摘要 (147) HTML (0) PDF 531.58 K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艾滋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案,以提高艾滋病科学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65例艾滋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等流行病学数据及起病症状、首诊科室、血红蛋白、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 等临床数据。结果 共纳入165例患者中男性占89.70%,平均年龄(42.57±13.62)岁;农民、无业与待业人员及公司职员为主要感染人群,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起病症状多样,71.52%患者于感染科首次就诊,发热为首发症状;52.12%患者出现贫血,84.80%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微升;HIV-RNA 平均载量为[1.52×105(1.95×105)]拷贝/毫升,肺孢子菌肺炎是发生率最高的机会性感染,其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117例接受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结论 加强对高危人群宣传教育,降低感染率;艾滋病患者常因其他疾病就诊于综合性医院不同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减少漏诊误诊;及时有效地控制机会性感染与肿瘤,适时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 PDGFRA启动子SNPs与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2022, 44(5):692-696.

      摘要 (134) HTML (0) PDF 434.16 K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receptoralpha,PDGFRA)基因启动子rs6554162和rs1800812的SNPs与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组织确诊的120例广西壮族人群NPC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该医院常规体检的126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多重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法检测两组PDGFRA 基因rs6554162和rs1800812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其单倍型频率。结果 rs6554162位点基因型GG、GA和AA,等位基因G和A,显性模型与隐性模型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1800812位点基因型GG、GT和TT,等位基因G和T,显性模型与隐性模型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倍型分析在两组中分布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GFRA 基因启动子rs6554162和rs1800812的SNPs可能与鼻咽癌易感性无关联,不增加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的患病风险。

    • MTND4P12在肝细胞癌患者肝脏中的表达及作用

      2022, 44(5):697-702.

      摘要 (174) HTML (0) PDF 942.68 K (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假基因MTND4P1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 库中提供的临床和RNA-seq数据,以预测肝细胞癌可能标志物MTND4P12及其调控靶基因。随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对本院肝癌患者样本中MTND4P12及其靶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验证。最后采用肝癌细胞基因干扰和过表技术,进一步验证MTND4P12在肝癌中的作用。结果 MTND4P1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8.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MTND4P12阳性组中,31例(79.49%)合并肝转移(P <0.001),且患者的TNM 分期多为Ⅳ期患者,占84.62%,与MTND4P12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TND4P12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且MTND4P12与癌基因PSMD11的表达呈正相关。同时,细胞实验证明,MTND4P12可使肝癌细胞增殖能力上升,迁移能力增强,伤口愈合能力增强。结论 假基因MTND4P12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影响患者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癌基因PSMD11的表达有关。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和Ⅰ型胶原在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2, 44(5):703-707.

      摘要 (128) HTML (0) PDF 514.26 K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和Ⅰ型胶原(Col1A1)在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按需求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心胸外科瓣膜置换术和先天性心脏病开胸修补术患者信息和右心房组织标本,依据患者病史、心脏彩超、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分为瓣膜性心房颤动组(AF组)和先心病合并窦性心律组(SR组),每组30例,观察对比HDAC4与Col1A1在两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应用Masson及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和病理的变化;免疫印迹实验法(Western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心肌组织HDAC4 和Col1A1 的蛋白与mRNA 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HDAC4 和Col1A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较SR组,AF组心肌组织胶原主要分布于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较SR组,AF组HDAC4和Col1A1蛋白与mRNA 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DAC4与Col1A1在瓣膜性心房颤动心肌组织中表达升高,这提示HDAC4与Col1A1可能促进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2022, 44(5):708-712.

      摘要 (140) HTML (0) PDF 554.27 K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组,EEN组33例(入院48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NP)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全肠外营养支持)。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EEN组中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肠鸣音、排便等恢复时间及腹痛减轻、经口进食、住院的时间均短于TNP组;EEN组中患者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恢复时间均短于TNP组;EEN 组器官损伤发生率15.15%低于TNP组43.75%(P <0.05),EEN组无死亡,TNP组病死1例;EEN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85%高于TNP组的56.25% (P <0.05)。结论 EEN支持对SAP的治疗,能够加快患者的各项临床(腹痛、肠鸣音、排便、经口进食)与实验室指标(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aEEG评分联合血清NSE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2022, 44(5):713-718.

      摘要 (141) HTML (0) PDF 546.33 K (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儿筛选分组为轻、中、重度组,选取在本院同期出生但未出现窒息的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不同时间血清NSE含量以及aEEG 评分。结果 ①轻、中、重度组HIE患儿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生后第1天血清NSE水平最高,随后开始逐渐出现下降趋势。②轻、中、重度组HIE患儿与对照组改良aEEG评分明显不同(P <0.05),重度组评分最低,对照组最高。③血清NSE、改良aEEG 评分及两项指标联合对HIE的预测价值评价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5(95%CI :0.986~0.995,P <0.05),0.987(95%CI :0.970~0.980,P <0.05),0.998(95%CI :0.992~0.999,P <0.05),对新生儿HIE 的预测价值敏感度分别为97.00%、98.30%、98.90%,特异度分别为95.90%、89.60%、98.5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8.11μg/L、9.50分。结论 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HIE的早期预测价值较单一血清NSE水平或改良aEEG 评分的预测价值更高,早期血清NSE水平越高,HIE程度越重。aEEG评分越低,HIE程度越重。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2, 44(5):719-723,734.

      摘要 (157) HTML (0) PDF 471.23 K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0年 12月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的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392例,通过调查问卷和中医四诊判定患者的中医诊断信息,并收集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尿酸(UA)、肌酐、总胆红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中医证素与相关指标的关联性,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病位证素与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病位证素占比肝(35.97%)> 脾(26.79%)> 心(17.35%)> 肾(15.31%)> 肺(4.59%);病性证素主要为阴虚(16.84%)>血瘀(16.07%)>痰浊(14.29%)>内火(11.99%)=气虚(11.99%)等。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收缩压与阳亢、阴虚、血虚成正相关(P <0.05);舒张压与病位肝、津亏成正相关(P <0.05),与病位心、脾成负相关(P <0.05);HOMA-IR与病位脾、内火、痰浊、气郁、水湿成正相关(P <0.05),与病位肝、阳亢、内热、肝风成负相关(P <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舒张压、BMI、总胆红素、LDL-C、HOMA-IR是病位肝的主要影响因素;肌酐是病位心的主要影响因素;舒张压、肌酐、甘油三酯、HOMA-IR是病位脾的主要影响因素;BMI、总胆红素、LDL-C是病位肺的主要影响因素;BMI、尿酸、总胆红素是病位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存在差异,血压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不同中医证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证素与部分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微针刀、毫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 44(5):724-728.

      摘要 (138) HTML (0) PDF 443.41 K (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微针刀、毫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SCNE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微针刀组、毫火针组,每组60例。在相同治疗期内,各组每日治疗1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10~20min不等,疗程间隔休息2d天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进入下1个疗程,各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各组患者治疗前评价1次,治疗后分别评价3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BI)评分及Holden步行能力分级。结果 微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81.67%(49/60),微针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毫火针组(χ2=6.988,P =0.008);治疗前两组NRS评分、ADL-BI评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前述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毫火针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

    • 99mTcO4-SPECT/CT融合显像联合超声造影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分析

      2022, 44(5):729-734.

      摘要 (136) HTML (0) PDF 672.77 K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超声造影及两者联合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2021年8月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影像学资料,每1例患者均行甲状腺SPECT/CT融合显像及超声造影检查,经手术或穿刺得到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者单一及两者联合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总共收集7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结节26例,良性结节53例,两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SPECT/CT融合显像,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均高于单一诊断时的准确度,两者联合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高于SPECT/CT融合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对比,在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ROC 曲线分析,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UC 为0.970,高于SPECT/CT融合显像、超声造影单一检查时的0.810、0.8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CT/CT 融合显像、超声造影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SPECT/CT融合显像、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中,两者联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度,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丰富的影像资料。

    • 胃充盈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胃动力功能的临床价值

      2022, 44(5):735-739.

      摘要 (127) HTML (0) PDF 555.88 K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胃充盈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胃动力功能和临床价值,并探讨甲亢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胃动力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胃充盈超声分别测量两组受试者饮用后即刻的最大胃窦舒张区(S)、胃窦收缩幅度(ACA)、胃窦收缩频率(ACF)及胃窦运动指数(MI),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胃动力功能,并用M 型超声观测胃窦收缩变化率。结果 ①两组受试者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受试者S、ACF及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血清TSH 水平与ACF及MI呈负相关(P <0.05);④M 型超声测量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胃窦收缩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胃动力功能加快,同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胃窦蠕动呈良好的负相关,并且,M 型超声测量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胃窦收缩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产后女性盆底肌收缩功能三维超声评估的初步研究

      2022, 44(5):740-743.

      摘要 (139) HTML (0) PDF 430.02 K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产后盆底肌收缩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60例产后女性为研究对象,阴道分娩者30例,剖宫产者30例,同期选取无生育流产史的健康妇女30例为对照组。开展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比3组间静息与缩肛状态下盆隔裂孔测量参数,即盆膈裂孔的前后径(AP)、左右横径(LR)和盆膈裂孔的面积(HA)。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AP、LR、HA 在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对比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照组与剖宫产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缩肛状态中,AP、LR、HA在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在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对比中,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用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产后女性盆底肌收缩功能,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

    • >医学综述
    • 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与黏附侵袭致病的调控机制研究

      2022, 44(5):744-748.

      摘要 (124) HTML (0) PDF 552.27 K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色念珠菌是免疫缺陷个体最容易感染的真菌,可引起多种黏膜疾病和全身感染性疾病,其致病的机制与菌丝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从转录阻遏物(transcriptionalrepressor,Tup1)介导的负调控通路、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Cph1)介导的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增强菌丝生长基因(enhancedfilamentousgrowth, Efg1)介导的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proteinkinaseA, cAMP/PKA)信号通路、pH 响应转录因子(pH-responsetranscriptionfactor,Rim101)介导的pH 信号通路等4个方面概述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与致病的机制,并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家族相关基因对菌丝伸长和侵袭的调控、水解酶对侵袭过程的调控、细胞壁蛋白对菌黏附过程的调控等3个方面阐述了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与黏附、侵袭的致病调控机制,为以菌丝作为药物靶点防治白色念珠菌感染提供理论参考。

    • NRF2信号通路对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2, 44(5):749-753.

      摘要 (158) HTML (0) PDF 441.83 K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面愈合在临床上常见,其是一种复杂且具有高度有序性和协调性的生物学过程;当愈合过程中受到任一外界不良因素干扰,均可影响创面愈合的进度。因此,改变创面愈合环境,缩短愈合时间,促使创面迅速高效地痊愈,现已成为临床实践热点和挑战难题。有研究表明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能够参与氧化应激过程中抗氧化基因表达的调节,从而提高细胞保护,减少氧化损伤;其还能通过调节钙离子、线粒体氧化应激、自噬和凋亡来调节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以及增加细胞对化学致癌物质和炎症的抵抗力。可见该信号通路在创面愈合过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故本文将综述NRF2信号通路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创面愈合相关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 祖国传统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2022, 44(5):754-756,761.

      摘要 (147) HTML (0) PDF 445.94 K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目前我国约有1.8亿HUA 患者,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则会引发痛风、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疾病。目前针对本病,临床上多采用口服药物来控制血尿酸水平,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尿酸药物来维持血尿酸水平。临床上常用的西药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并且停药后血尿酸会反复回升。祖国传统医学在防治本病方面注重整体观,具有安全性相对较高且停药后不易反复的独特优势。本文就近些年来中医治疗HUA的进展作一综述,以盼为临床防治HUA提供参考。

    • 膳食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2, 44(5):757-761.

      摘要 (169) HTML (0) PDF 457.46 K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居民因不合理膳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因此,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干预和控制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炎症机制有关,而膳食炎症指数是评估个人膳食中总体炎症潜能的一种工具。近年来,膳食炎症指数的研究热点主要在心血管疾病,涉及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动脉粥样性硬化、高血压等,膳食炎症指数也与肥胖、糖尿病、睡眠障碍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本文对膳食炎症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医学教育
    • 以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技能竞赛为契机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2022, 44(5):762-765.

      摘要 (142) HTML (0) PDF 394.11 K (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公共卫生人才是医科院校的重要任务,实践技能是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主要介绍该校以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技能竞赛为契机,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方面的探索与体会,在促进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思考,以期为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尝试的经验和模式。

    • 产教融合驱动下高质量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2, 44(5):766-768,722.

      摘要 (133) HTML (0) PDF 427.30 K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产教融合驱动下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模式。方法 分析产教融合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从立德树人、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多方协同构建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课程资源体系、融合企业资源开展教学改革、校企协同开展创业教育、设立企业奖学金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7个方面进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结果 产教融合驱动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年口腔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9.40%。100%毕业生从事口腔医疗工作,研究生升学率逐年增高。毕业生对母校工作的关注度与满意度均达98.00%、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匹配度达10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综合表现”满意度达98.60%。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实践部分保持98.00%以上通过率。结论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作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使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带动医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和行业不断健康发展。

    • PDCA教学法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2, 44(5):769-772.

      摘要 (101) HTML (0) PDF 393.07 K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PDCA教学法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核医学科实习的影像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带教,观察组用PDCA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临床实践及总的出科成绩;采用问卷评分获得理论小课、带教满意度及自我评价和总分等评分并比较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理论出科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临床实践和总的出科成绩,理论小课、带教满意度及自我评价和总分等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应用PDCA教学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