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5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miR-181a-5p靶向HMGB1调节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2023, 45(1):1-8.

      摘要 (215) HTML (0) PDF 837.71 K (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miR-181a-5p调控HMGB1的表达在雨蛙素(cerulein)联合脂多糖(lipopolyasccharide,LPS)诱导的 严重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凋亡相关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的影响。方法 以未处理的AR42J细胞作为正常组,1×10-8 mol/L的cerulein联合10μg/mL的LPS诱导AR42J 细胞24h建立体外严重AP组,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C(空载体)和miR-181a-5pmimic转染至严重AP组作为miRNC 对照组和miR-181a-5p过表达组。采用qRT-PCR 检测AR42J细胞中miR-181a-5p、HMGB1和Caspase-3m RNA 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MGB1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miR-181a-5p和HMGB1 的靶向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miR-181a-5p、HMGB1和Caspase-3mRNA 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相 比,严重AP组中miR-181a-5p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 <0.01),HMGB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1), 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升高(P <0.05),HMGB1、Caspase-3的蛋白表达升高(P <0.05);与miR-NC对照组相比, miR-181a-5p过表达组miR-181a-5p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1),HMGB1、Caspase-3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 降(P <0.01),HMGB1、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下降(P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miR-181a-5p可抑制野生型 HMGB1细胞的荧光活性,miR-181a-5p可靶向调控HMGB1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81a-5p与HMGB1 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0.905,P <0.01);miR-181a-5p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0.809,P <0.01); HMGB1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691,P <0.05)。结论 miR-181a-5p在cerulein+LPS诱导AR42J细 胞中低表达,HMGB1和Caspase-3高表达,过表达miR-181a-5p可抑制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 靶向HMGB1有关,这将为AP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lncGAS5通过NCAM1调节细胞自噬抑制A549细胞增殖

      2023, 45(1):9-14.

      摘要 (173) HTML (0) PDF 1.71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GAS5通过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euralcelladhesionmolecule1,NCAM1)调节非 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A549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CCK8法分别检测Control组、LV-sg-NC 组(空载体的慢病毒转染A549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LV-sg-lncGAS5组(携带sg-lncGAS5的慢病毒转染A549细胞作 为实验组)OD值及A549细胞相对存活率。QPCR分别检测Control组、LV-sg-NC组、LV-sg-lncGAS5组A549细胞中 lncRNAGAS5及NCAM1的表达。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及敲降lncRNA GAS5后,微管相关蛋白 1A/1B-轻链3(MAP1LC3、LC3)的表达;检测过表达NCAM1后,LC3的表达,并在过表达NCAM1的A549细胞中加入 ERK抑制剂,检测LC3的表达。结果 抑制lncGAS5表达后,A549细胞相对存活率增高(P <0.001)。并且A549细 胞感染sg-lncGAS5病毒后可发现lncGAS5表达下调(P <0.001),NCAM1表达上调(P <0.001)。过表达lncGAS5 的A549细胞LC3的表达上调;而过表达NCAM1的A549细胞LC3的表达下调,ERK 通路抑制后,LC3的表达上调。 敲降lncGAS5的结果与过表达NCAM1结果一致。结论 lncGAS5可通过NCAM1增强A549细胞自噬,从而抑制 A549细胞的增殖。

    • 松花粉对于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物学作用及与α-烯醇酶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关联作用

      2023, 45(1):15-21.

      摘要 (196) HTML (0) PDF 798.03 K (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松花粉作用于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和侵袭作用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磷脂酰肌醇3-激 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首先对松花粉水提液中总多糖、总黄酮和 锌离子3种主要抗癌成分的浓度进行检测。再用未加松花粉处理的SMMC-7721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用一系列浓度 的松花粉处理12h、24h于SMMC-7721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其最优半抑制浓度(IC50),并且以SMMC- 7721细胞的IC50作为松花粉处理组的浓度进行后续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Blot法检测α-烯醇酶(ENO1) 及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在松花粉处理24h后的IC50为 16.78μg/μL,与12h的23.87μg/μL相比有更好的效果;故后续实验采用松花粉处理24h后的IC50作为作用浓度。 在Transwell实验,加松花粉药液组细胞侵袭数低于未加松花粉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Western Blot实验中,ENO1蛋白和下游信号通路蛋白分子PI3K、AKT、C-MYC的表达量大部分呈现出加松花粉药液组低于未 加松花粉药液组(P <0.05)。结论 松花粉有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与抑制 ENO1、PI3K、AKT和C-MYC的表达量有关。

    • LncGAS5对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调控机制

      2023, 45(1):22-27,38.

      摘要 (147) HTML (0) PDF 1.04 M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因子5(GAS5)对肺癌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 响和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A549、A549/DDP细胞转染sg-lncGAS5后进行顺铂处理之后,对细胞存活率 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A549/DDP细胞经脂质体转染构建lncGAS5过表达模型,再用顺铂处理之 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通过QPCR实验技术定量检测lncRNAGAS5的表达量。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 酶实验检测293T细胞中GAS5与miR-152-3pmimics之间的靶向互作关系。结果 在A549和A549/DDP细胞中感染 sg-lncGAS5后,与NC组相比,sg-lncGAS5组细胞存活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A549细胞中,OElncGAS5 组与OE-NC 组相比克隆形成数减少(P <0.001),sg-lncGAS5组与sg-NC 组相比,克隆形成数增多(P < 0.001);A549/DDP细胞中,OE-lncGAS5组与OE-NC组相比,克隆形成数减少(P <0.001),sg-lncGAS5组与sg-NC组 相比,克隆形成数增多(P <0.001)。根据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A549和A549/DDP细胞中感染sg-lncGAS5病毒 后,细胞中lncGAS5的表达下调(P <0.001)。根据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与GAS5-WT+mimicsNC组的相对荧 光强度(19.42±0.38)相比,GAS5-WT+miR-152-3pmimics组的相对荧光强度(15.80±0.26)降低(P <0.001)。结论 转染sg-lncGAS5后,A549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下降;上调lncRNA GAS5表达可抑制A549和A549/ DDP细胞增殖,增强A549和A549/DDP 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调控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152-3p表达有关。

    • AFP、AFB1对HepG2和Bel7404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2023, 45(1):28-32.

      摘要 (141) HTML (0) PDF 854.77 K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该实验旨在研究AFP和AFB1对人源性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4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 法 选取未做任何处理的HepG2和Bel-7404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NC组),以AFP药物处理组即为AFP组,以AFB1 药物处理组即为AFB1组,以联合用药组为AFP+AFB1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 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自第4天开始, 在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实验中均表现为NC组

    • 灵芝酸A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树突棘密度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2023, 45(1):33-38.

      摘要 (142) HTML (0) PDF 1.10 M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灵芝酸A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树突棘密度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成 年大鼠,一共24只,随机分成4组:癫痫模型组、灵芝酸A组、DMSO 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造模阶段(持续28d):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腹腔注射戊四氮,剂量35mg/kg,空白组注射与戊四氮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造 模成功后,用药阶段(持续28d),灵芝酸A组给予灌胃灵芝酸A,剂量10mg/kg,空白组以及模型组灌胃与灵芝酸A 同 体积生理盐水,DMSO 组灌胃与灵芝酸A 同体积5%DMSO,灌胃前禁饮禁食6h。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用Morris 水迷宫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分支复杂程度以及树突棘密度的改变,用高尔基染色观察检测。结果 4d的水迷 宫定位航行测试,各组大鼠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空白组相比,各组潜伏期延长,其中癫痫模型组以及 DM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相比,灵芝酸A组潜伏期减短,其中第1天、第3天、第4天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与DMSO 组对比,第2天潜伏期有差异(P <0.05),其余天数潜伏期无差异(P >0.05)。 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组别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穿越平台次数均存在差异(P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 用药组在水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其中癫痫模型组和DMSO 组有差异(P <0.05);与模型组比 较,灵芝酸A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具有差异(P <0.05)。模型组与DMSO 组相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高尔基染色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他各组的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同心圆交点数都 减少,其中模型组以及DMSO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相比,灵芝酸A 组的树突棘总密度和成熟 型树突棘密度、同心圆交点数都有所增加,其中树突棘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灵芝酸A 对于癫 痫大鼠海马树突棘具有保护作用,从而改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 电针督脉经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ATF6/CHOP通路的影响

      2023, 45(1):39-45.

      摘要 (109) HTML (0) PDF 1.20 M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督脉经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vasculardementia,VD )海马CA1区转录激活因子6(ATF6)/内 质网应激增强子结合(C/EBP)同源蛋白(CHOP)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假手术组(Sham 组)、模型组(Model组)、电针督脉经穴组(EA+督脉经穴组)和电针 非经非穴组(EA+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除Normal组、Sham 组外,其余组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复制动 物模型。EA+督脉经穴组和EA+非经非穴组给予疏密波、频率15Hz电针治疗20分钟/次,隔日1次,连续进行4周。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Blot法和RT-PCR 法检测海马CA1区GRP78、ATF6、CHOP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 组比较,Model组平均逃避潜伏期 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 <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结构损坏明显;GRP78、ATF6、CHOP蛋白及mRNA表达 明显增高(P <0.01)。与Model组比较,EA+督脉经穴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 <0.01);海马 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改善。GRP78、ATF6、CHOP蛋白及mRNA表达均减少(P <0.01)。与EA+督脉经穴组 比较,EA+非经非穴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 <0.01);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GRP78、ATF6、CHOP 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高(P <0.01)。结论 针刺督脉经穴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 控ATF6/CHOP通路,抑制ERS从而发挥其脑保护效应。

    • 辣根素对粉尘螨杀灭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3, 45(1):46-50,72.

      摘要 (151) HTML (0) PDF 1.05 M (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辣根素对粉尘螨的杀灭活性及体内神经、解毒代谢酶系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蒸法和玻片浸渍 法测试辣根素对粉尘螨的杀灭活性,以苯甲酸苄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阳性对照。采用生化方法对粉尘螨体内总 蛋白浓度、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单胺氧化酶、Ca2+-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辣根素对粉尘螨有良好 的杀灭活性,当浸渍浓度达到1.6mL/L时,72h校正死亡率可达100%,且熏蒸效果明显优于浸渍,玻片浸渍杀螨效果 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P <0.05)。辣根素处理后,螨体总蛋白浓度、Ca2+-ATP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先激活后抑 制,而乙酰胆碱酯酶和单胺氧化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螨体一系列酶活性变化,会影响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和 物质代谢的改变,导致螨虫死亡。结论 辣根素对粉尘螨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杀螨物质,具有一定的 开发应用前景。

    • 嗅觉受体家族13亚家族C成员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2023, 45(1):51-56.

      摘要 (122) HTML (0) PDF 692.26 K (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嗅觉受体家族13亚家族C成员2(olfactoryreceptorfamily13subfamilyCmember2,OR13C2)在肝 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8月至2022年3月于右江民族 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HCC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石蜡包埋的癌组织及癌旁非癌肝组织适量,采用免疫组 化染色EnVision二步法检测OR13C2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R13C2的表达与HCC 组织学分级、癌旁肝纤维化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OR13C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C 肿瘤组织中OR13C2的表达与HCC 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CC中OR13C2的表达与HCC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 =-0.213,P <0.05),OR13C2表达下调为肿瘤去 分化风险因子(风险值为3.914,P <0.05);OR13C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包膜侵犯、临床分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术前血清甲胎蛋白及微血管侵犯以及癌组织中Glypican-3、Arginase-1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OR13C2在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分期、慢性肝炎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CC癌组织中OR13C2表达水平下调,这种下调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负相关,是一个肿瘤去分化的风险因子。这些结 果提示OR13C2表达失调在HCC发生中可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 SOX4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3, 45(1):57-61.

      摘要 (138) HTML (0) PDF 718.61 K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SOX4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在正常妊娠蜕膜组织和复发性流产蜕膜 组织中使用Q-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SOX4、PGR、IGFBP1、FOXO1的mRNA 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复发 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SOX4与SOX4相关的调控分子PGR,FOXO1和IGFBP1均比正常人均下降(P <0.05)。结 论 SOX4在妊娠的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3, 45(1):62-66.

      摘要 (126) HTML (0) PDF 492.43 K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疗效及不 良反应,为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3 组,A组30例,采用多西他赛单药化疗,B组30例,采用安罗替尼+多西他赛联合治疗,C组30例,采用信迪利单抗+多 西他赛联合治疗。分析3种二线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的中位无进展 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7.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为10.3个月,其中完全缓解 (completeresponse,CR)0 例,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11 例(36.67%),疾病稳定(stabledisease,SD)13 例 (43.33%),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为80.00%,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为36.67%,B 组的中位PFS为6.6个月,中位OS为8.5个月,DCR为50.00%,ORR为23.33%,B组及A 组的中位PFS、中位OS、 DCR、ORR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皮肤及神经末梢反应、胃肠道 反应、骨髓抑制、心血管事件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能够改 善患者的OS、PFS,不良反应可控,为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二线治疗提供了选择。

    • 保留肠系膜下动脉血管鞘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3, 45(1):67-72.

      摘要 (136) HTML (0) PDF 618.50 K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保留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mesentericartery,IMA)血管鞘清扫253淋巴结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 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 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15例。将行术中打开IMA血管鞘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行保留IMA 血管鞘患者(47例)设为保留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253淋巴结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淋巴结的清扫总数、 253淋巴结总数及阳性数、吻合口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及 乳糜漏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保留组253淋巴结清扫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更 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253淋巴结清扫总数、253淋巴结阳性数术 中输血、吻合口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后肠梗阻、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及术后乳糜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IMA血管鞘清扫253组淋巴结,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 高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在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百色市及周边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研究

      2023, 45(1):73-78.

      摘要 (114) HTML (0) PDF 504.77 K (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百色市及周边地区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的状况与 基因型别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妇女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筛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 6月百色市及周边地区进行宫颈标本HPV分型检查的研究对象,共计24680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BD) 检测18种高危HPV(high-riskHPV,HR-HPV)和5种低危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分析HPV感染率、感染型别与患 者不同年龄、不同宫颈病变间的关系,也分析HR-HPV单一和多重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及HPV16/ 18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对象中,HPV感染阳性率为26.92%(6644/24680),主要高危型包括 HPV52、HPV16、HPV51、HPV58、HPV53和HPV68等6型,这些HR-HPV的感染率在≤21岁和≥61岁组中较高,且 HR-HPV(尤其是HPV16/18)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 HR-HPV单一和多重感染阳性率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百色市及周边地 区HR-HPV感染型别与我国常见型别有差异,在≤21岁和≥61岁的妇女中感染率高,且HR-HPV(尤其是HPV16/ 18)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百色市及周边地区女性尤其是具有HPV16/18感染者要注意宫颈 病变的筛查。

    • 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铝矿区认知障碍老年人群外周血circRNAs的差异表达谱及分析

      2023, 45(1):79-84.

      摘要 (159) HTML (0) PDF 1004.64 K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铝致认知障碍人群和正常人血液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以探讨 circRNA在铝致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m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判断 铝矿区老年人群认知水平,采集血液并测定血铝含量,选取高血铝水平认知正常人群为对照组(NC组),高血铝水平认知 功能障碍人群为实验组(CI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差异表达的circ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上调最显著的 circRNA可能结合的微小RNA(miRNA)及其可能参与铝致认知障碍的调控通路进行预估。结果 研究人员共收集十 二个老年人的血液样品,其中3例高血铝认知正常,3例高血铝认知障碍,共筛查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539个,其中在 CI组上调最突出的四种circRNA,依次为novel_circ_000349、novel_circ_004316、novel_circ_011663、novel_circ_017724, 对其中结合匹配值最高的16个miRNA家族位点进行了分析,GO 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与转录调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 及神经系统的发展相关,KEGG分析表明其与多条认知功能障碍通路有关。结论 本研究筛选到的circRNA 以及与之 结合的miRNA可能与铝致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以此为靶点进行后续相关的研究,并为铝致认知障碍发病机制 提供基础信息。

    • FZDs基因家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的综合分析

      2023, 45(1):85-91.

      摘要 (184) HTML (0) PDF 1.48 M (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分析FZDs基因家族(FZD1~FZD10)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 肝癌样本mRNA 表 达数据取自TheCancerGenomeAtlas(TCGA),采用仙桃学术、GEPIA 数据库、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cBioPortal 数据库全面分析FZDs基因家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表达与肝癌分期和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基因突变水 平和相关基因的通路富集。结果 在肝癌组织中FZD1、FZD8的mRNA 表达水平降低(P <0.05),FZD2、FZD3、 FZD4、FZD5、FZD6、FZD10表达水平升高(P <0.05),且FZDs基因家族成员之间表达存在相关性。FZD1、FZD2、 FZD6、FZD7、FZD8、FZD10表达与肝癌分期密切相关(P <0.05)。FZD1、FZD5、FZD6、FZD7高表达,FZD4、FZD9、 FZD10低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 <0.05)。此外,原发性肝癌中FZDs基因家族的总突变频率为29.78%,且 所有基因均有突变发生。GO 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FZDs基因家族在原发性肝癌作用的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 Hippo信号通路、干细胞多能干性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FZDs基因家族成员可作为肝癌 潜在治疗靶点和预后预测标记物,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 基于TCGA数据库探索舌癌干细胞关键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3, 45(1):92-98.

      摘要 (120) HTML (0) PDF 10.04 M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舌癌中干细胞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利用关键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和功能富集初步 探索舌癌干细胞关键基因的功能。方法 舌癌RNA-seq数据和相关临床信息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利用R 语言分析舌癌病例,WGCNA用于模块化差异基因。基于mRNAsi确定重要舌癌干性相关的模块和关键基因。对关键 基因GO 以及KEGG功能富集。结果 在TCGA数据库中的差异表达分析显示,正常组织和舌癌组织的mRNAsi具有 显著差异,舌癌组织明显要高于正常组织(P <0.05)。在生存分析中,观察到mRNAsi评分高的患者比mRNAsi评分 低的患者总体生存更差(P <0.05)。基于mRNAsi确定了40个关键基因,GO 以及KEGG 功能富集发现关键基因都 集中在细胞周期、范可尼贫血通路和Wnt通路,P <0.05,FDR<0.25。结论 舌癌患者的mRNAsi高评分可能预示着 预后不良,mRNAsi在舌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以此鉴定了40个舌癌干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有望 成为舌癌治疗的靶点。

    •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SHP2和URG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3, 45(1):99-103.

      摘要 (129) HTML (0) PDF 721.04 K (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SHP2和URG4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胰 腺导管腺癌组织中SHP2和URG4的表达情况。结果 SHP2、URG4、SHP2及URG4双阳性表达在82例胰腺导管腺 癌组织中,分别为46例(56.10%)、45例(54.88%)、43例(52.44%)。在胰腺导管腺癌中,SHP2与URG4表达之间存 在显著的相关性(C =0.659,P <0.001)。在不同分化程度中SHP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在不同 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 分期中URG4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 有无转移中SHP2/URG4双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SHP2和 URG4表达情况对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恶性程度、预测其侵袭转移趋势有重要意义,且有可能成为治疗靶点。

    • PHH3和Ki67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2023, 45(1):104-108.

      摘要 (111) HTML (0) PDF 540.92 K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磷酸化组蛋白H3(phosphorylatedhistoneH3,PHH3)与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 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寻找影响胃癌增殖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法检测随访 资料完整的70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HH3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PHH3和Ki6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 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相关性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的 PHH3和Ki67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 <0.001),PHH3和Ki67在低分化、浸润深度T3~T4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 者中表达高于中高分化、浸润深度T1~T2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 <0.05)。结论 PHH3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胃 癌的发生与发展,并与侵袭、转移等恶性进展有关。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 45(1):109-115.

      摘要 (117) HTML (0) PDF 487.83 K (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抑郁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肾内科规律透析治疗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测定 握力,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MHD患者抑郁情况,统计学分析抑郁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136例MHD患者 入选本研究,年龄(58.32±15.00)岁,透析龄(37.70±27.55)个月,男性95例(69.85%)。84例(61.76%)有不同程度抑 郁(轻、中、重分别为26.47%、23.53%、11.7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握力、睡眠时间、血管通路、透 析方式、合并症、Scr、ALB在不同程度抑郁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 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 <0.05),性别(男)、婚姻、教育程度、握力、睡眠时间、运动时间、透析时间、透析方式、ALB、 BUN、Scr、K+ 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睡眠时间、透析方式、握力、合并症、 BUN是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MHD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教育程度、睡眠时间、透析方式、握力、BUN 是 抑郁的保护因素,合并症是抑郁的危险因素。防治MHD患者合并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改善 患者睡眠、提高患者肌力可预防、减少抑郁发生,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预防性保肝治疗临床价值研究

      2023, 45(1):116-121.

      摘要 (112) HTML (0) PDF 510.07 K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常规给予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对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22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依据是否加用保肝药物,分为对照组(n = 42)与观察组(n =186)。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及预防性保肝药物治 疗,并根据保肝药强弱及使用疗程不同将观察组分成5组,比较各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22.04%)低于对照组(38.09%)(P <0.05),观察组中肝损伤发生率第1组(9.76%)<第3 组(16.67%)<第4组(21.21%)<第2组(26.47%)<第5组(38.59%),但均未出现不可恢复的致命性肝损伤。两组 患者肝损伤均以轻度为主,对照组的中重度肝损伤发生率(19.05%)明显高于观察组(7.53%)(P <0.05)。观察组、对 照组的肝损伤发生时间分别为用药后第(37.51±25.63)天、第(35.25±20.6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54);观 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后恢复时间分别为(34.83±22.24)天、(47.00±31.9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8)。 结论 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应给予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以有效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与肝损伤程度;抗结核 治疗过程中全程使用,尤其是强化期使用复方益肝灵、双环醇等高效保肝药物可明显降低肝损伤的发生。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射血分数保留型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2023, 45(1):122-127.

      摘要 (87) HTML (0) PDF 675.37 K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在射血分数保留型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 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T2DM 未合并肾病组62例、DKD患者39例、对照组42例。获得各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 使用2D-STI得出左室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ndo)、中层心肌纵向应变(LSmid)、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pi)、 整体纵向应变(LVGLS)以及峰值应变离散度(PSD),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LSendo、LSmid、LSepi、LVGLS与 PSD的相关性。随机抽取15例患者进行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重复性检验。结果 主要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结果显 示,T2DM 未合并肾病组PSD值高于对照组(P <0.001),而LSendo、LSmid、LSepi、LVGLS低于对照组(P <0.001); DKD组PSD高于对照组和T2DM 未合并肾病组(P <0.05),LSendo、LSmid、LSepi、LV GLS低于对照组和T2DM 未 合并肾病组(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Sendo、LSmid、LSepi、LV GLS均与PSD 呈负相关(分别为r = -0.654,P <0.05;r =-0.667,P <0.05;r =-0.674,P <0.05;r =-0.672,P <0.05)。随机选取的15例患者 LSendo、LSmid、LSepi、LVGLS、PSD值在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表现出了较好的重复性。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可早期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之前心肌收缩功能的损伤,为临床决策和药物 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基于MRIT2FLAIR序列影像组学鉴别无水肿型肺腺癌脑转移瘤与腔隙性脑梗死

      2023, 45(1):128-133.

      摘要 (105) HTML (0) PDF 833.28 K (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MRIT2-FLAIR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无水肿型肺腺癌脑转移瘤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与影像随访证实的104例肺腺癌脑转移瘤与16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前磁 共振图像,按DWI序列信号高低分为两组(高信号组105例、等低信号组164例),各组按7∶3随机划分训练集和测试 集。从轴位T2-FLAIR序列图像上手动勾画的三维感兴趣区域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RMR 和LASSO 回归进 行降维,筛选出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结合4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分别构建模型,并绘制ROC曲线,采用曲线下 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等低信号组权重系数最高的特征是一阶特征中的总能量 (FirstOrder_ TotalEnergy);高信号组权重系数最高的特征是灰度区域大小矩阵中的小区域低灰度水平强调(GLSZM_ SmallAreaLowGrayLevelEmphasis)。4种分类模型中,等低信号组表现最好的是随机森林(RF)模型,其AUC、敏感 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7、0.892、0.772(训练集),0.901、0.800、0.939(测试集);高信号组表现最好的是决策树(DT)模 型,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8、0.892、0.605(训练集),0.816、0.800、0.733(测试集)。结论 基于T2- FLAIR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鉴别无水肿型肺腺癌脑转移瘤与腔隙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价值。

    • 基于ARIMA时间序列的广西百色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

      2023, 45(1):134-138.

      摘要 (139) HTML (0) PDF 782.77 K (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百色市2011年至2021年艾滋病报告病例的分布特征,建立ARIMA 时间序列模型,对艾滋病 报告病例数进行短期预测,为百色市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至2021年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监测子系统现住址为百色的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Eviews10.0 统计学软件建 立ARIMA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百色市2011年至2021年艾滋病报告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病例有明显 的地区聚集性,东南部高发,重点分布在右江区、田阳区、平果市、田东县、靖西市等地;报告病例无明显季节性。经过数 据序列平稳化处理和参数估计,确定ARIMA(2,1,2)为最优拟合模型。模型的平均拟合准确度为85.29%,平均相对误 差为14.71%,说明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百色市艾滋病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地区聚集 性,ARIMA时间序列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百色市艾滋病报告病例数,应加强高发地区的防控和危险因素监测,并制定针 对性强的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

    • >医学综述
    • 舌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研究进展

      2023, 45(1):139-142.

      摘要 (110) HTML (0) PDF 414.33 K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中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癌症之一,发生部位有 舌、颊部、口底及咽部等。在口腔鳞癌中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又为舌鳞状细胞癌(oraltonguesquamouscellcarcinoma, OTSCC),舌癌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吞咽等相关功能,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所以舌癌一旦发现要及早地治疗。 舌癌的致病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具体发病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探究的问题。因此,建立舌癌动物模型是对肿 瘤发病机制及预防和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就近年来舌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作一综述。

    • 基于UPR通路IRE1、PERK、ATF6对脂肪组织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3, 45(1):143-147,154.

      摘要 (141) HTML (0) PDF 497.40 K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文献资料,研究脂肪细胞分化与内质网应激对于代谢性相关疾病的影响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提供合 理的用药原则,并为相关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蛋白质合成与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当内质网遭受到外 界刺激时,内质网应激(ERS)将被触发,使内质网中错误及未折叠蛋白增加,加重内质网负荷,诱发未折叠蛋白反应 (UPR)。UPR经过肌醇需求激酶-1(IRE1)、类PKR 的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激活因子6(ATF6)三条通路进行介 导,进而缓解ERS。其中作为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的脂肪细胞的相关分化与成熟同样受到ERS的影响。UPR 的三 条通路:IRE1α-XBP1通路、PERK-eIF2α-CHOP通路、ATF6-C/EBPβ-PPARγ通路均可不同程度地推动脂肪细胞的分化 与成熟,加快米色与棕色脂肪的形成,增加热量产生,促进能量的消耗,减缓肥胖症的发生。三条通路在另一方面还可诱 发炎症因子的表达,导致炎症反应。而持续的炎症反应将会进一步加重代谢疾病的恶化,进一步影响脂肪的正常分化。 因此,根据UPR的三条通路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的机制,为治疗与脂肪组织相关的代谢疾病提供合理治疗的新理念与 新方法。

    • >医学教育
    • “5+3”模式下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及临床实践素质提升探讨

      2023, 45(1):148-150.

      摘要 (130) HTML (0) PDF 364.67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格的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不但需要熟练掌握肾内科相关专业知识、临床实践及逻辑思维能力,同 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本文对在“5+3”模式下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 探讨,为培养合格的肾内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提供帮助。

    • 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骨外科临床本科实习生中的教学应用

      2023, 45(1):151-154.

      摘要 (123) HTML (0) PDF 528.95 K (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3D打印技术结合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在骨外科临床本科实习生中的教学应 用。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5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医学 生作为研究对象,50名临床实习生被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教学模式教学,B 组:采用PBL教模式进行教学。在骨科实习第1天和最后一天分别进行考试和评价,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操 作,同时对骨科自学时间、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入科时A 组理论成绩(55.06± 3.44)分和B组理论成绩(54.70±2.8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4,P =0.688);出科时A组理论成绩(75.16 ±3.14)分和B组理论成绩(64.98±2.92)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74,P <0.05);入科时和出科时A组理 论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95,P <0.05);入科时和出科时B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705,P <0.05);入科时A组技能操作成绩(44.91±2.86)分和B组技能操作成绩(45.19±3.2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t=0.330,P =0.743);出科时A组技能操作成绩(64.85±3.23)分和B组技能操作成绩(54.73±3.17)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69,P <0.05);入科时和出科时A组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81,P <0.05);入科时和出科时B组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8,P <0.05)。A 组实习生的骨科自学 时间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学生的总体满意度96.00%,高于B组学生的总体满意度72.00%,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6,P =0.027)。结论 PBL教学结合3D打印技术教学模式可以激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学习效率,为临床本科教学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雨课堂” 在医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2023, 45(1):155-158.

      摘要 (122) HTML (0) PDF 381.27 K (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开展“雨课堂”在医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索和教学实践,以促进医学英语课堂的交互性,提高医学 英语教学质量。方法 在本校2017级学生的医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教学中督促学生的 参与,关注学生的反馈,收集和分析各个教学环节的数据,因材施教。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43%的学生对基于 “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表示满意。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具备更多优势,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完善。

    • >临床护理
    • 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团体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研究

      2023, 45(1):159-163.

      摘要 (108) HTML (0) PDF 483.25 K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指导的团体护理干预对提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理资本及心理社会适 应水平的效果。方法 按患者入院顺序将9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交替纳入对照组(49例)和干预组(49例)。对照 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指导的团体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检验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48例、干预组46例完成研究。干预前,两 组患者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 (P <0.05),干预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焦虑/抑郁、态度、自我控制与自我效能、归属感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 照组(P <0.05)。结论 以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指导的团体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 态,促进心理社会适应。

    • 耳穴压豆对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研究

      2023, 45(1):164-167.

      摘要 (150) HTML (0) PDF 413.08 K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预防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神经重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28例,两组均予管饲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干 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压豆护理。观察患者肠内营养7d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比较肠内营养 第4天及第7天的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差异及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肠道并发症总发生率(83.33%)高于干 预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9);其中两组腹泻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6),但便秘、 消化道出血、呃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第4天、第7天,干预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01)。结论 耳穴压豆可有效降低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有助于保障患者的营 养状态。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