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李彦炳,夏小燕,康碧倩,李悦,何晓璇,李振中,朱晓莹,廖艳花,黄忠仕
2023, 45(2):169-176.
摘要:目的 探讨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ycoside,TSG)对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细胞凋 亡的抑制情况。方法 选取2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0.150 mg/kg石杉碱甲)、TSG低剂量组(0.033g/kgTSG)、TSG 中剂量组(0.100g/kgTSG)、TSG 高剂量组(0.300g/kg TSG)。模型组、阳性药组与TSG各剂量组通过大鼠脑立体定位仪选取海马区域注射Aβ25-35溶液建立AD大鼠模型,假 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处理。经被动回避实验筛选造模成功的SD大鼠,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 药4周。通过TUNEL凋亡实验观察大鼠海马区和皮层区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q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Bax、Bcl-2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Bax、Bcl-2 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和阳性药组脑组织中海马区和皮层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无明显变化,假手 术组Bax、Bcl-2mRNA相对表达量和Bax、Bcl-2蛋白表达无显著改变;模型组脑组织中海马区和皮层区神经元细胞凋亡 情况出现增多,BaxmRNA相对表达量和Bax蛋白表达出现增多(P <0.01),Bcl-2mRNA 相对表达量和Bcl-2蛋白表 达出现减少(P <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TSG各剂量组脑组织中海马区和皮层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出现 不同程度的好转,BaxmRNA相对表达量和Bax蛋白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P <0.05),Bcl-2mRNA相对表达量和 Bcl-2蛋白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多(P <0.05)。结论 TSG 可以通过调节凋亡途径中Bax、Bcl-2因子来达到减少神 经元细胞凋亡的情况,增加对神经系统的保护,达到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可能性。
2023, 45(2):177-181,189.
摘要:目的 探讨鸭跖草水提物对幽门螺杆菌(H .pylori)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抑菌机制。方法 用水提法提取 鸭跖草的活性成分;设100mg/mL、10mg/mL、1mg/mL、0.1mg/mL及未加药对照组,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鸭跖草水提 物对H .pylori及非H .pylori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鸭跖草水提物对H .pylori形 态结构的影响;用阿尔玛蓝检测鸭跖草水提物对H .pylori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 验(q-PCR)检测生物膜基因SpoT 及鞭毛基因FlaA 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鸭跖草水提物对H .pylori及非H . pylori菌株的MIC为10~100mg/mL;在抑菌机制方面,鸭跖草水提物可以减少H .pylori的鞭毛及生物膜形成(P < 0.01),并下调相关基因SpoT、FlaA(P <0.05)。结论 鸭跖草水提物对H .pylori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机 制与抑制SpoT 基因及FlaA 基因表达有关。
贺佐分,田馨如,龚元勋,黄金梅,杨雅量,葛星月,岑丽君,郭文闻,唐乾利
2023, 45(2):182-189.
摘要:目的 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oistexposedburntherapy/moistexposedburnointment,MEBT/MEBO) 是否通过调控糖尿病难愈合创面肌成纤维细胞,影响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和Ⅰ型胶 原蛋白(collagenⅠ,COL-1)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方法 90只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以随机数表法 分为5组,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EBO 组、贝复新组,每组18只,适应性喂养7d后构建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统一制 备创面。创面形成后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拍照记录创面愈合情况,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创面组织,进行HE、 Masson染色以观察各组创面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创面组织α-SMA、COL-1的分布及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α-SMA、COL-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同一时间点组织学观察各组病理形态改善均优于模型 组,治疗后期创面愈合率MEBO 组、贝复新组优于模型组。②WB:与对照组比较,创面发生第3天、第7天、第14天过 程中,模型组创面组织α-SMA、COL-1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创面第7天、第14天,MEBO 组、贝复新组创面组织α-SMA、COL-1表达显著升高(P <0.05)。③免疫荧光:与对照组比较,第3天、第7天、第14天 的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均较低,其中第7天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模型组COL-1蛋白表达均显著偏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第7天、第14天MEBO 组、贝复新组α-SMA表达均较高(P <0.05),两用药组COL-1表达也 较高,而贝复新组与模型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EBO 组COL-1表达介于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但与 模型组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 MEBT/MEBO 可能通过提高α-SMA和COL-1的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肌 成纤维细胞转化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加速糖尿病难愈合创面修复。
罗雪莲,王功俊,王洁,冯云,黄晓华,包成政,潘敏夫,邵熔,李雪斌
2023, 45(2):190-194,207.
摘要:目的 观察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s,AX)对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葵花油乳化液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的行为学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对P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40只SPF级健康 雄性SD大鼠,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其余24只造帕金森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AX组,各组大鼠分别 给予不同干预。干预14d后进行行为学实验(悬挂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黑质中酪氨酸羟 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肠道菌群16SrRNA 高通量测序检测各 组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 AX组与模型组相比停留时间长(P <0.05);AX组与模型组相比α-SYN 蛋白表达 较低,TH 蛋白表达含量较高;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与模型组相比,AX组和美多芭组ACE、Chao1、Shannon、Simpson 指数升高,菌群多样性较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美多芭组与A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线性判别分析重点菌群结果表明,AX能够升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毛螺目(Lachnospirates) 和毛螺科(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结论 AX 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PD 大鼠症状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或许未来可作为PD治疗方案的选择之一。
李雪颀,周青宏,潘春风,王语阳,苏拾香,岑兰英,潘路娟,覃月秋
2023, 45(2):195-201.
摘要:目的 探讨miR-9-5p通过调控SIRT1及NF-κB表达对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 影响。方法 使用miR-9-5pmimic慢病毒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建立稳转株(mimic组),空载体转染作为阴性对 照组(NC组),以未处理的PANC-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采用qRT-PCR 检测PANC-1细胞中miR-9-5p、 SIRT1及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SIRT1、NF-κB 通路相关蛋白及Caspase-3 蛋白表达量; ELISA检测细胞裂解液中SIRT1及Caspase-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miR-9-5p和SIRT1的靶向关 系;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miR-9-5p、SIRT1及Caspase-3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mimic组miR-9-5pmRNA表 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转染成功。与空白组及NC组相比,mimic组SIRT1mRNA 及蛋白表达 水平下调(P <0.01),p-NF-κBp65与NF-κBp65上调(P <0.01),Caspase-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0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miR-9-5p可抑制野生型SIRT1细胞的荧光活性,miR-9-5p可靶向调控SIRT1的表达;Pearson 相关分析发现miR-9-5p和SIRT1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0.849,P <0.05);miR-9-5p和Caspase-3的表达水 平呈正相关(r =0.796,P <0.05)。结论 过表达miR-9-5p可促进PANC-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其 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SIRT1继而调节NF-κB通路有关,这将为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功俊,包成政,罗雪莲,王洁,黄晓华,黄小睿,张仕姣,李雪斌
2023, 45(2):202-207.
摘要:目的 探究阿拉伯木聚糖(araboxylan,AX)联合美多芭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大鼠 模型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FN-γ的影响。方法 42只大鼠随机选取28只进行PD造模,造模后分为帕金森模型组 (PD组)、美多芭组(M 组)和阿拉伯木聚糖组(AX 组)、美多芭+阿拉伯木聚糖组(MX组)4个组;其余14只随机均分为 空白组和溶剂组,每组7只。M 组美多芭干预,AX组AX干预,MX组AX联合美多芭干预,灌胃14d,每天1次。进行 悬挂试验及爬杆实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WB)检测黑质纹状体IFN-γ蛋白和免疫组化检测黑质纹状体IL- 1β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1β的表达。结果 悬挂实验:AX、M 组、MX 组较PD 组悬挂时间延长,四肢肌力改善,且MX组症状恢复更明显(P <0.01)。WB:AX组、M 组、MX组与PD组比较,黑质纹 状体IFN-γ的含量减少(P <0.05)。免疫组化:AX组、M 组、MX组与PD组比较,黑质纹状体IL-1β表达量明显减少。 ELISA:AX组、M 组、MX组与PD组比较血清TNF-α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X组较AX组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拉伯木聚糖联合美多芭抑制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 1β及IFN-γ的释放,较好地改善了大鼠的神经功能。
管爱星,黄玉存,黄干荣,覃艳春,罗家锱,黄亮,黄衍强,黄赞松
2023, 45(2):208-212,217.
摘要:目的 探索单种益生菌及两种益生菌联合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 .pylori)的抗菌效果,寻找最佳 的抑菌组合。方法 用枯草芽孢杆菌、弯曲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长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单独或两两联合与 H .pylori共培养,测量益生菌对H .pylori的抑菌圈直径,并探索不同比例益生菌联合对H .pylori 标准菌株和耐药菌 株的抗菌效果。结果 单种的益生菌对H .pylori的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与单种益生菌相比,枯草芽 孢杆菌+嗜酸乳杆菌组合对耐药菌株的抑菌圈直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益生菌不同比例混合,枯 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1∶1比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1∶10效果好(P <0.05),但枯草芽孢杆菌与嗜酸乳 杆比例为20∶1、10∶1、1∶1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益生菌单用时,枯草芽孢杆菌对敏感或耐 药H .pylori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联合益生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联合应用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时,其 按20∶1、10∶1、1∶1比例比1∶10时对H .pylori抗菌效果更佳,尤其是对临床耐药菌株。
陈维,陈玉珍,方子文,杨林幅,王国燮,徐海平,牙红连,彭浩强,蒙兰青
2023, 45(2):213-217.
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肠道相关蛋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PF级SD大鼠随 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继续分为7d和14d两个亚组。通过苏木素和伊红染色观察肠道病理学变 化;采用Chiu病理评分评估肠道的组织学改变程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肠道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量。结 果 在假手术组中,肠黏膜正常,绒毛排列整齐,上皮完整;模型组肠道绒毛数量减少、形态破坏,治疗组与模型组的Chiu 病理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肠道的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量减少,治疗后肠道Occludin 和ZO-1蛋白表达量有所恢复,在不同时间点,治疗组的Occludin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不同时间点,治疗组的ZO-1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三七 总皂苷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可以通过改善肠道的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量,改善肠道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023, 45(2):218-223.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龙血竭总黄酮(SDF)对大鼠MIRI模型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及凋亡 蛋白的影响。方法 56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Control组、Sham 组、I/R组、龙血竭总黄酮低剂量组、中剂 量组、高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I/R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 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TTC染色测定心肌梗 死面积;WesternBlot检测大鼠心肌PI3K、AKT、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①与I/R组相比较,SDF-L组、SDF-M 组 及SDF-H 组、SDF-B组LDH 和CK-MB表达水平降低(P <0.01)、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 <0.05)、PI3K、AKT蛋白含 量升高(P <0.05)、Caspase-3蛋白含量减少(P <0.05)。②HE染色I/R组心肌细胞结构不完整,心肌细胞紊乱,细胞 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不同浓度龙血竭总黄酮给药剂量组损伤较I/R组均减轻。结论 龙血竭总黄酮 预处理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2023, 45(2):224-229.
摘要:目的 基于转录组RNA测序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刺激的成纤维细胞 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差异mRNA。方法 对正常人成纤维MRC-5细胞和经20ng/mLTGF-β刺激24h后的MRC-5 细胞进行转录组RNA测序,筛选出两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基因功能 (GO)、京都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PPI)以及相关基因对肿瘤生存预后的影响。结 果 筛选出在33692个基因中差异表达的mRNAs共161个,其中上调39个,下调122个;GO 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 集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核苷酸生物合成、代谢和神经元凋亡、坏死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发现这些信号主要涉及核苷酸 生物合成过程,核苷磷酸代谢过程,神经元凋亡等过程,其中核苷酸生物合成在6条信号通路中均被富集到;利用TCGA 数据库对膀胱癌(BLCA)进行生存分析发现TGFB1I1、HYOU1和CAT基因同时高表达时,与患者较差预后显著相关。 结论 mRNA 在TGF-β刺激后的成纤维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中存在表达差异,筛选出在BLCA 病人中表达的TGFB1I1 、HYOU1和CAT,有望作为患者的预后标志物。
2023, 45(2):230-236.
摘要:目的 研究铝暴露对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将12只成熟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两组: 对照组(n =6)、铝模型组(n =6),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铝模型组采用10mg/(kg·d)AlCl3 灌胃,8周后,获取小鼠睾 丸组织、附睾组织及附睾精子。对附睾精子进行精子质量分析,对睾丸及附睾HE染色进行病理检测;运用PCR、免疫组 化检测睾丸组织细胞焦亡关键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的小鼠睾丸重量、附睾重量、精 子活力、精子数量均显著下降(P <0.01),精子畸形率显著增加(P <0.01)。睾丸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铝暴露小鼠睾 丸生精小管中细胞排列紊乱,生精小管的面积和直径减小,管内精子减少。PCR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铝暴露小鼠睾丸 组织中焦亡关键基因Nlrp3、Caspase-1、Gsdmd和IL-1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P <0.01)。结论 铝暴露可降 低小鼠的精子质量,促进睾丸细胞焦亡,从而损伤雄性生殖系统。
郑少川,瞿申红,张少杰,钟自玲,张力行,程熹乔,莫丽萍,吴迪
2023, 45(2):237-241.
摘要:目的 研究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究其与羧 肽酶A3之间的联系。方法 使用卵清蛋白致敏小鼠建立AR 的小鼠模型,在最后1次鼻腔激发后观察小鼠行为学变 化,收集小鼠血清和鼻黏膜组织,通过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来评估小鼠鼻黏膜羧肽酶A3 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AR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打喷嚏和抓鼻症状;与Control组相比,AR组小鼠羧 肽酶A3表达显著上升(P <0.001),而Claudin-1、Claudin-4和JAM-A 表达较Control组降低(P <0.05)。结论 羧肽 酶A3可能通过鼻黏膜紧密连接的破坏参与AR的发病。
莫巧明,廖炼炼,廖文彦,邹文静,艾文杰,梁英业,兰蕾,蒙晓明,秦祖杰,黄嘉岚,林青琰,肖迪予,田永强
2023, 45(2):242-246,258.
摘要:目的 从大鼠脊髓背角自噬蛋白P62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探讨壮医针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产生 镇痛作用的原理。方法 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共5组,每组 10只。其中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以结扎L5脊神经建立模型(SNL模型)以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术前 (0d)、术后第1天、第14天对各组大鼠行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测定,于术后第1天测定行为学指标后开始对非 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进行干预,连续干预14d,另外3组不采取干预措施,于术后第14天行WesternBlot测定,检测大 鼠L4-6脊髓背角P62蛋白表达水平,行ELISA测定,检测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结果 术前各组大鼠热痛缩足 反应潜伏期(PWT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天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PWTL显著降低,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壮医针刺组之间的PWTL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4天壮医针刺组PWTL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 <0.01)。术后第14天,与正常 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62、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壮医针刺 组大鼠P62、IL-6、TNF-α表达水平下调(P <0.05)。壮医针刺可下调大鼠P62、IL-6、TNF-α表达水平。结论 壮医针 刺对SNL模型大鼠疼痛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机制,从而减少相关炎症因子产生,减轻其 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以缓解疼痛。
罗菲 , 郭建宏 , 窦玉玉 , 唐汉庆 , 王瑾莹 , 张旭清
2023, 45(2):247-252.
摘要:目的 探讨附子理中丸通过伊立替康诱导的腹泻大鼠模型抗炎止泻的作用。方法 将56只Wistar雄性大鼠 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IKK-β抑制剂组、附子理中丸低剂量组、附子理中丸中剂量组、附子理中丸 高剂量组(10g/kg、20g/kg、40g/kg)。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按照125mg/kg体质量给予腹腔注射伊立替康溶液,对照 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5d。造模成功后,每组灌胃相应的药物。运用HE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酶联免疫 吸附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实验检测相关指标。结 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结肠组织肠黏膜损伤严重;结肠组织中各种超微结构变化明显;炎症因子TNF-α与TGF- β1的含量升高(P <0.01),IL-4及IL-10的含量降低(P <0.01);p65、p50以及IKK-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或P <0.01);p65、p50以及IKK-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或P <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 IKK-β抑制剂组、附子理中丸各剂量组的实验结果与之相反。结论 附子理中丸可以通过调节NF-κB途径改善伊立替 康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症以及腹泻情况。
2023, 45(2):253-258.
摘要:目的 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IRT6基因敲除的人肺腺癌A549稳转细胞系。方法 根据CRISPR/Cas9 技术靶点设计原则,通过生物信息学设计向导RNA(single-guideRNAsgRNA),构建sgRNA-SIRT6质粒并包装成慢病 毒感染A549细胞,使用嘌呤霉素筛选SIRT6基因敲除的A549细胞并行基因组测序鉴定,应用WesternBlot检测 SIRT6基因的敲除情况。结果 DNA 测序结果显示sgRNA-SIRT6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 sgRNA-SIRT6重组质粒的细胞无SIRT6表达。结论 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SIRT6基因敲除的A549细 胞系,为后续研究SIRT6基因在肺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2023, 45(2):259-262,286.
摘要:目的 探究适宜的噪声性耳鸣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GAP-43)在耳 鸣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将54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BN-90dB实验组,BBN-100dB实验组,各组18只。这3组 在噪声暴露后3d、7d、14d进行听觉惊跳反射间隔前刺激抑制(GPIAS)检测,每组6只。分别采用90dBSPL、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BBN-90dB实验组、BBN-100dB实验组的C57小鼠进行单次噪声暴露2h,随后按照时间点进行 GPIAS检测以判断是否出现耳鸣行为。在检测结束后3d组、7d组及14d组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听皮层中 GAP-43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90dBSPL宽频带白噪声的条件下,C57小鼠的GPIAS%值在噪声暴露后3 d、7d、14d均降低(P <0.05)。但100dBSPL宽频带白噪声使C57小鼠的GPIAS%值较前者下降更为显著(P < 0.01)。听皮层GAP-43表达较同期对照组而言,在噪声暴露后3d、14d于BBN-90dB组中呈升高趋势(P <0.05),在 BBN-100dB组中于噪声暴露后3d、7d、14d升高更为明显(P <0.01)。结论 100dBSPL宽频带白噪声可能更适合高 效、便捷地构建噪声性耳鸣动物模型,同时噪声可能通过上调GAP-43的表达,对耳鸣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2023, 45(2):263-270.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反应将PNA和引物进行连接的新方法,挖掘PNA-引物具有选择性扩增cffDNA 的潜力。方法 采用点击化学将PNA与引物进行连接,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质谱分析 对PNA-引物进行表征。最后,以DNA短片段和长片段分别模拟cffDNA 和母源DNA,将包含相同摩尔质量的长短片 段混合溶液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确定连接后的产物性能。结果 PNA 与引物成功连接,且连接物同时具备二者的特 性。PNA-引物特异性富集DNA短片段的效率高达83.2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新方法有望从高母源性DNA 背景 下,选择性地富集cffDNA,该方法同时具有通量高、成本低的特点,为cffDNA的分离及纯化提供新的思路。
2023, 45(2):271-275,303.
摘要:目的 利用定量光导荧光技术,研究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联合多乐氟对釉质抗酸性的影 响及作用。方法 收集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正畸减数前磨牙32颗,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去离子水 组、CPP-ACP组、多乐氟组及联合组,每组8颗牙,术前使用定量光导荧光系统检测各组基线处的荧光损失量(△F)、脱 矿面积(Area)、病变体积(△Q)值,去离子水组未作特殊处理,CPP-ACP组、多乐氟组、CPP-ACP联合多乐氟组实验分别 进行CPP-ACP涂布、多乐氟涂布、CPP-ACP联合多乐氟涂布,将所有标本放入脱矿液中72h,72h后停止实验,定量光 导荧光系统拍摄每组标本的荧光图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脱矿前QLF值:4组各QLF 变量基线值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②QLF荧光图片结果:4个不同处理组表现病损区荧光强度的损失,但病损的 严重程度不一,其中联合组颊侧面形成的病损面积最少,荧光损失最轻;③脱矿后QLF值:与去离子水组比较,CPP-ACP 组、多乐氟组以及联合组的早期龋病损较轻,其中联合组△F、Area、△Q 最少。各组脱矿后△F、Area、△Q 差异比较具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两两比较,各组组间△F、Area、△Q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扫描电镜结 果:原样标本釉质表面平整,无釉柱晶体溶解及孔隙结构;去离子水组呈典型酸蚀样外观;CPP-ACP组、多乐氟组、联合 组釉质表面地貌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联合组破坏最轻。结论 QLF可以作为一种对釉质早期龋矿物质含量动态变化 进行定量的诊断方法;CPP-ACP、多乐氟均能抑制釉质脱矿,其中两者联合使用时抗酸效果最佳,多乐氟次之,CPP-ACP 抗酸作用最弱。
2023, 45(2):276-280,312.
摘要:目的 探讨苦参碱通过miR-122调控肝癌HepG2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瞬时转染法 转染miR-122至低表达miR-122的肝癌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CCK-8检测浓度分别为0.5 mg/mL、1mg/mL、2mg/mL、4mg/mL、8mg/mL的苦参碱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划痕、Transwell法检测 苦参碱抗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qPCR检测苦参碱作用于HepG2细胞后miR-122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 法检测苦参碱对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 苦参碱作用48h 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细胞活性,苦参碱能抑制细胞的迁移率及侵袭,miR-122mimic+苦参组、苦参组、miR-122 mimic组的划痕愈合率均小于阴性对照组(P <0.001),miR-122mimic+苦参组、苦参组、miR-122mimic组的穿膜细胞 数均少于阴性对照组(P <0.001);miR-122mimic+苦参组、苦参组、miR-122mimic组E-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均高 于阴性对照组的表达量(P <0.001),N-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相对表达量(P <0.001),Vimentin 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相对表达量(P <0.001)。结论 苦参碱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具有 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22、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2023, 45(2):281-286.
摘要:目的 研究非红细胞血影蛋白β2(spectrinbeta,non-erythrocytic2,SPTBN2)对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迁移和 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SPTBN2对膀胱癌563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组(siRNA#1组、 siRNA#2组)转染靶向SPTBN2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用阴性siRNA,空白对照组中加入等量转染试剂。实时荧光 定量PCR检测细胞中SPTBN2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SPTBN2蛋白的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 增殖情况。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转染SPTBN2siRNA后,实验组的SPTBN2 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较阴性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用靶向SPTBN2siRNA成功构建低表达SPTBN2的5637细胞株,下调SPTBN2的 表达可抑制膀胱癌563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李海,刘慧玲,廉春容,黄凌凌,杨园园,房紫阳,张欣,韦金婷,马时敬,舒方义,王金花
2023, 45(2):287-293.
摘要:目的 测量广西仫佬族与毛南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各部肌肉含量,分析广西仫佬族与毛南族儿童青少年肌肉分布 特点与规律。方法 应用体成分分析仪对随机整群抽取的1395例6~16岁广西仫佬族与毛南族健康儿童青少年进行 体成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广西仫佬族与毛南族儿童青少年在6~16岁年龄阶段的身体各部肌肉 量和肌肉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广西仫佬族与毛南族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各部肌肉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儿童青少年肌 肉量、肌肉率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在仫佬族和毛南族之间出现差异的年龄段不同。结论 广西仫佬族与毛南族儿童青少 年肌肉分布具有性别间和民族间的差异,本研究数据可为广西仫佬族与毛南族儿童青少年健康评价的后续研究提供参 考。
2023, 45(2):294-297,331.
摘要:目的 探讨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预测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yry,AKI)的临床预测因素,为临床预防术 后AKI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因单侧肾肿瘤行 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85例,将其分为AKI组(n =101)和非AKI组(n =84),收集术前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与AK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发生AKI,其中85例(84.18%)患者发生1期AKI,11例 (10.89%)患者发生2期AKI,5例(4.95%)患者发生3期AK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 :0.552;95% CI :0.358~0.853;P =0.007),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OR :2.809;95%CI :1.325~5.956;P =0.007)是肾部分切 除术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男性、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升高更容易发生术后AKI。结论 性别和胱氨酸蛋 白酶抑制剂C水平可作为术前评估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后AKI发生风险的临床预测因素。
2023, 45(2):298-303.
摘要:目的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蛋白组学(isobarictagsforrelativeandabsolutequantification,iTRAQ) 技术鉴定和筛选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患者外周血中的差异蛋白,验证IMN 患者 差异蛋白S100A8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IMN 组、非膜性肾病组(not-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 NIMN)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 WB)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 法)检测S100A8蛋白在3组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IMN 的关系。结果 ①通过 iTRAQ 方法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S100A8作为目标蛋白;②S100A8在30例IMN 患者中表达增高,与NIM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③ROC曲线显示S100A8蛋白对IMN 有高诊断价值。结论 检测S100A8蛋白的 表达对诊断IMN具有一定价值,S100A8可能是IMN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2023, 45(2):304-312.
摘要:目的 研究淋巴结阳性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检验模型的准确 性。方法 使用SEERStat软件下载2010年至2015年诊断为胰腺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数据,经过筛 选将5816例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和验证组并进行组间资料的比较,使用SPSS22.0软件对建模组数据进行单因素及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使用R4.0.0软件将预后独立影响因素构 建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结果 纳入研究的581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 个月,随访时间为1~72个月,将建模组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 <0.05的因素纳入列线图构建,结合单因素及多因 素COX回归结果,将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放疗、婚姻状况、肿瘤分期、T分期纳入列线图模型,模型经 过准确性评估发现,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627、0.639,ROC曲线下面积均>0.65,校准曲线均贴合良好, 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结论 针对淋巴结阳性患者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的术后1年、3年及 5年生存率,对于独立的影响因素,可以指导临床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2023, 45(2):313-318.
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体区域稳定蛋白1(chromosomalregionmaintenance1,CRM1)与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 (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1,SOCS1)表达与胃癌演进、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低 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组织2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组织26例,以及进展期胃癌组织67例及对应癌旁组织67例中 CRM1及SOCS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不同病变胃黏膜中的变化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在线分析 工具Kaplan-MeierPlotter、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CRM1表达高 于癌旁组织,SOCS1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及瘤变组织(P <0.05);CRM1在胃癌组织高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 关(P <0.05);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CRM1提示预后不良(P <0.05),SOCS1表达水平与预后无关(P >0.05);在胃 癌组织中,CRM1与SOCS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 =-0.025,P =0.842)。结论 CRM1和SOCS1参与胃癌发生, CRM1高表达可能参与胃癌侵袭及转移等恶性进展。
2023, 45(2):319-324.
摘要:目的 基于多个在线数据库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在肝脏肝细胞癌(liver hepatocellularcarcinoma,LIH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TIMER2.0数据库检索分析TGFβ1基因在泛癌 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数据库UALCA分析TGFβ1在LIHC 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癌症病理分 期分型的相关性;利用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TGFβ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LIHC 预后关系;最后,利用数据库 STRING构建TGFβ1相关蛋白质网络,并利用数据库DAVID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TGFβ1基因在正常组织中及泛癌 中表达存在差异,其在LIHC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并与LIHC病患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分期及基因表达 型和预后生存有密切相关性。TGFβ1及其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表明,它们主要参与7个信号通路、2个分子功能、5个细 胞组分和7个生物学过程。结论 TGFβ1在LIHC中的高表达可能是患者罹患LIHC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今后 深入探讨LIHC发病分子机制以及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3, 45(2):325-331.
摘要:目的 探讨斜外侧腰椎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脊 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行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 定术治疗的4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LDD)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 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根据PI-LL的差值判断PI与LL是否匹配将患者分为匹配组和失匹配组。分析腰椎退行性 疾病患者行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 获得随访,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以及PI-LL、LL、SS、PT、SVA、DH 和FH 均有变化(P < 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LL和DH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匹配组中,术前的LL、FH 与VAS评分呈正相关;失匹配组中,术前的LL与VAS、ODI评分和PI-LL均呈负相关,末次 随访的LL与VAS、ODI评分和PI-LL均呈负相关,PT与PI-LL呈正相关。结论 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 定术作为一种新的组合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 同时明确了LL与临床疗效间的相关性,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黄志宇,谭峰云,周洁超,朱微微,李尚群,黄斯,周庆全,申谙渝
2023, 45(2):332-336.
摘要:目的 探讨忽视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社会功能损害的关 系。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首诊确诊的311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 童,根据中国城市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分别在6个忽视层面上,分为忽视组及非忽视组(对照组),用Weiss功能缺陷量 表父母版进行功能损害评估,分析忽视与ADHD儿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受忽视的ADHD儿童与对照组相比, 教育忽视在6个维度的功能损害评分上更高,情感忽视在5个维度的功能损伤评分上更高,身体忽视在4个维度的功能 损害上评分更高,安全、社会忽视分别在2~3个功能损害维度上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疗忽视 对ADHD儿童与对照组在功能损害各维度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忽视对ADHD儿童功能损害 影响显著。
2023, 45(2):337-341.
摘要:目的 分析磷脂酶CE1(phospholipaseCE1,PLCE1)基因Arg548Leu位点及磷脂酶Cε1(PhospholipaseCε1, PLCε1)蛋白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syndrome,PNS)易感性及对激素治疗反应。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 儿童255例,其中PNS组155例,健康对照组100例,PNS组分为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sentitivenephrotic syndrome,SSNS)95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耐(steroidresistantnephroticsyndrome,SRNS)60例。运用QPCR 及 FastTarget联合二代测序技术检测PLCE1基因Arg548Leu位点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PLCε1 蛋白的水平,分析Arg548Leu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PLCε1蛋白水平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探讨其与 PNS的关系。结果 ①PLCE1基因Arg548Leu位点基因型(GG、GT、TT)及等位基因型(G、T)在PNS组与健康对照组 间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SNS与SRNS两组间基因型(GG、GT)和等位基因型(G、T)频率分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PNS组血清中PLCε1蛋白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SRNS组中PLCε1蛋白水平也低于SSN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①PLCE1基因Arg548Leu位点 多态性可能与广西壮族儿童PNS易感性及激素治疗反应无关;②在PNS中PLCε1蛋白可能是广西壮族儿童一种保护 性蛋白,其血清水平可能影响对激素的治疗反应。
2023, 45(2):342-345,349.
摘要:目的 对2010~2020年广西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0~2020年广西孕产妇保健服务相关指标(建卡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孕 产妇死亡率)为基础,运用TOPSIS法和RSR法对各年度的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0~2020年, 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建卡率和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以上。广西孕产 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18.88/10万下降到2020年的8.37/10万,年均降幅7.81%。TOPSIS 法排序结果显 示,2016~2020年名列前列,2010~2015年排名靠后。RSR 法分档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评定为 “差”;2016年和2020年评定为“好”;其他年份评定为“中”。结论 广西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逐年提高,但仍有进一步提 升空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呈现波动反复,进一步下降遇到瓶颈。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改 善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是广西妇幼卫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2023, 45(2):346-349.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率增加,该病组的发病年龄较高、受累人 群广泛、病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困难,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医学和社会难题。通过干预细胞 信号转导,调节创面组织分子,改变创面组织环境,促进创面修复,已成为临床及实验研究的重要议题。Wnt/β-catenin 信号转导通路作为一种进化上保守的信号转导,控制着许多重要的胚胎和体细胞过程,如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迁移、血管 再生、组织稳态及多种生理过程,是创面损伤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慢 性难愈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阐明慢性难愈创面的部分修复机制,为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及临床用药提 供理论依据。
2023, 45(2):350-353,366.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显著高复发率和严重高致残率的一类疾病,其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应用 传统中药联合西药的治疗正在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以三七总皂苷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常规抗板药物可改善缺 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和降低复发率。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三七总皂苷联合抗血小板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研 究,为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提供方向。
2023, 45(2):354-358.
摘要:肾纤维化(renalfibrosis)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致病因素激活细胞因子和多条信号通路,使 细胞外基质过度堆积从而破坏肾组织导致肾功能减退的过程。内皮糖蛋白(Endoglin,ENG)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参 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肿瘤侵袭、组织纤维化等方面起作用。研究表明内皮糖蛋白在 肾纤维化中存在异常表达,因此,本文将对内皮糖蛋白在肾纤维化中的相关作用进行综述,为延缓和治疗肾纤维化提供 理论基础。
2023, 45(2):359-362.
摘要: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本科生《社会医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满意度。方法 对采取线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的授课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混合式教学学生满意度。结果 线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在《社会医学》本科教学中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89.10%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总体评价为满意和非常满意;91.30%的学生愿意继续采用混合式教学进行课程学习; 73.90%的学生认为混合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有帮助;76.10%认为对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有帮助;80.40%认为对分 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有帮助,线上教学过程中;43.50%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没有学习氛围;39.10%的学生认为线上学 习时自制力欠缺、不能集中精力。结论 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在《社会医学》本科教学中的授课效果相当,学生对混合 式教学满意度较高,对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有重要探索意义。
2023, 45(2):363-366.
摘要:目的 探索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培养模式,有效保障临床病理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病理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质量。方法 通过确立培养目标,组建导师指导小组和临床技能 教学指导小组,实行集体培养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措施,对2015年以来本 院招收的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和培养。结果 实现了“临床技能培养规范化,学术培养个性化”的临 床病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丰富了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解决单一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和科研单 打独斗的状况,提高了学生独立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的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结论 本学科专 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相关教学改革切实有效,可为其他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深化医学高层次人才培 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