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5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脱氧胆酸对HBV病毒复制及肝癌细胞自噬影响的研究

      2023, 45(4):545-551.

      摘要 (199) HTML (0) PDF 820.72 K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脱氧胆酸(deoxycholicacid,DCA)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复制的影响,及其对肝癌 细胞自噬的影响程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不同浓度DCA 对HepG2及HepG2.215细胞活性的影响, 进而测定不同浓度DCA对HepG2.215细胞HBVDNA的载量及HBsAg、HBeAg和HBcAg表达水平的影响,蛋白免 疫印迹检测自噬水平;将HepG2.215细胞转染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突变表达质粒后,观察HBX对DCA 处理的 HepG2及HepG2.215细胞的HBVDNA载量以及HBsAg、HBeAg和HBcAg表达水平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 自噬水平。结果 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DCA 浓度的升高,细胞活力均呈现梯度下降趋势(P <0.01);② HepG2.215细胞的HBVDNA载量以及HBsAg、HBeAg、HBcAg水平均随着DCA 浓度的提高而上升(P <0.01);③ HepG2与HepG2.215细胞的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 <0.01),HepG2细胞的p62蛋白水平随着DCA浓度的升高 而下降(P <0.01),HepG2.215细胞的p62蛋白水平随着DCA 浓度的升高而上升(P <0.01);④未经DCA 处理的对 照组、经100μmol/LDCA 处理的对照组、未经DCA 处理的HBX 突变表达质粒转染组、经100μmol/LDCA 处理的 HBX突变表达质粒转染组的HBVDNA 载量、HBsAg、HBeAg、HBcAg水平、HBX蛋白水平以及LC3-Ⅱ/LC3-Ⅰ比值 均呈现依次上升趋势(P <0.01),p62蛋白水平呈现依次下降趋势(P <0.01)。结论 ①DCA 处理可以降低肝癌细胞 的活力;②DCA可以促进HBV 的复制;③DCA 可以促进HepG2细胞的自噬,在HepG2.215细胞中促进不完全自噬; ④DCA可以通过促进HBX蛋白的合成来加强HBV的复制,进而促进不完全自噬。

    • 大气颗粒物暴露及体力活动与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3, 45(4):552-556,576.

      摘要 (191) HTML (0) PDF 428.74 K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暴露及体力活动与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方法 数据来 源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共纳入1943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大气颗粒物暴露 数据来自我国生态环境部。根据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采集个体每周进行体力活动的强度、频率、时间,划分为低、 中、高体力活动。使用Logistic回归探讨颗粒物暴露及体力活动与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结果 在纳入 的研究对象中,男性为47.68%,年龄为(62.21±10.17)岁。PM2.5和PM10年平均暴露浓度为(44.76±14.39)μg/m3 和 (81.69±27.70)μg/m3。相关分析表明,每增加10μg/m3 PM2.5和PM10,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为(OR =1.056,95% CI:1.013~1.100)和(OR =1.052,95%CI :1.031~1.073);中、高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相关(OR = 0.961,95%CI :0.839~1.100)、(OR =0.838,95%CI :0.720~0.976)和(OR =0.963,95%CI :0.841~1.103)、 (OR =0.840,95%CI :0.722~0.979)。大气颗粒物暴露及体力活动对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联合作用分析表 明,与低浓度颗粒物暴露合并高体力活动组相比,颗粒物暴露浓度增加及体力活动降低均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加相 关。结论 低浓度大气颗粒物暴露与高强度体力活动是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的保护因素,增加颗粒物暴露和 降低体力活动对我国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联合作用。

    •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舌鳞状细胞癌顺铂耐药的关键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 45(4):557-562.

      摘要 (154) HTML (0) PDF 2.09 M (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舌鳞状细胞癌顺铂耐药的关键基因。方法 从GEO 数据库下载GSE111585 和GSE115119数据集,利用limma包进行差异分析,与PRGs取交集后获取DEGs。利用R语言对DEGs进行GO 功能 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在Cytoscape中进行可视化,基于Degree拓扑分析算法筛选 Hub 基因。根据Wilcox.test法分析Hub 基因与顺铂耐药性的联系。结果 ①共筛选出32个DEGs。②GO 富集分析 显示DEGs主要参与刺激反应调节、信号受体结合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富集在癌症通路和人T细胞白血 病病毒Ⅰ型感染信号通路。③筛选出FN1、SOX2和COL1A13个Hub 基因,其中COL1A1具有成为潜在生物靶点的 潜力。结论 COL1A1可能是舌鳞状细胞癌顺铂耐药的潜在作用靶点。

    • FDFT1基因的泛癌表达分析、与癌症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对几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3, 45(4):563-569.

      摘要 (167) HTML (0) PDF 980.31 K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FDFT1(farnesyl-diphosphatefarnesyltransferase1)基因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肿瘤预后 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FDFT1过表达对几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TCGA联合GTEx数据库分析FDFT1mRNA 在不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绘制K-M 生存曲线,评估FDFT1基因表达与癌症预后的关 系;利用细胞增殖实验探索FDFT1过表达对几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在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carcinoma, ACC)等16种肿瘤组织中FDFT1mRNA表达显著上调;在肾透明细胞癌(kidneyrenalcellcarcinoma, KIRC)等8种肿瘤组织中FDFT1mRNA表达下调。癌症预后相关性分析显示,FDFT1的高表达在ACC、胰 腺癌(pancreaticadenocarcinoma,PAAD)、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及肝细胞癌(liverhepatocellularcarcinoma, LIHC)中有较差的预后意义;而在KIRC中FDFT1的高表达与较好的预后有关。免疫浸润分析结 果显示,与FDFT1基因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的ACC、OSCC、KIRC 组织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activateddendritic cell,aDC)浸润评分较低;而在PAAD癌组织中,aDC浸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FDFT1 过 表达促进人胰腺癌细胞(PANC-1)等细胞的增殖。结论 FDFT1基因在ACC等16种肿瘤组织中mRNA表达上调,在 KIRC等8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FDFT1高表达在PAAD、OSCC和LIHC中与较差的预后有关,在KIRC中与较好 的预后有关。FDFT1过表达慢病毒促进PANC-1等细胞的增殖。

    • 角鲨烯环氧化酶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糖代谢

      2023, 45(4):570-576.

      摘要 (183) HTML (0) PDF 2.41 M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角鲨烯环氧化酶(squaleneepoxidase,SQLE)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50例新鲜卵巢癌 及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检测两组SQLE表达差异。同时,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检测SQLE在卵巢癌细 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实验检测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通过WB研究SQLE 对卵巢癌的作用机制。结果 SQLE在卵巢癌组织及癌细胞系中相比于正常组织或上皮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克隆 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敲减SQLE表达后,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实验结果显示,敲减SQLE表达后, 促进了卵巢癌凋亡。WB实验结果显示,在抑制SQLE表达后,沃伯格效应关键蛋白GLUT1、LDH 表达显著下降,葡萄 糖消耗水平、乳酸水平和ATP 水平显著降低。对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roteinkinaseB/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 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检测,发现下调SQLE表达后,p-AKT、p-mTOR蛋白水平明显下降。 结论 SQLE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并且可能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糖代谢并且抑制细胞凋亡。

    • 铁死亡机制与蓝光引发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病理变化的联系

      2023, 45(4):577-582,601.

      摘要 (169) HTML (0) PDF 927.00 K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铁死亡机制与蓝光引发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病理变化的联系。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C37小鼠 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自制蓝光光照箱,建立小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绘制ROC 曲线评估血清MDA含量预测视网膜光损伤中铁死亡脂质过氧化发生的效能。取各组小鼠视网膜HE染色后显微镜下 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Bcl-2蛋白含量。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相关基因,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视网 膜光损伤相关基因,绘制Venn图,进行GO 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 接受蓝光照射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升高(P <0.05),曲线下面积(AUC)为0.990。视网膜组织总厚度和IPL、INL、ONL、PRL厚度均减小(P <0.05),Bcl-2蛋白含 量降低。筛选得到铁死亡与视网膜光损伤相关基因17个,GO 富集分析得到170个条目,KEGG 富集分析得到80条通 路。结论 蓝光可对小鼠视网膜造成光损伤,其可能是通过铁死亡脂质过氧化途径。

    • 泛癌中CCL18的差异表达、预后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

      2023, 45(4):583-593.

      摘要 (172) HTML (0) PDF 3.67 M (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旨在通过多数据库的分析来揭示CCL18在33种癌症类型中的表达、预后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 性。方法 通过GTEx数据库、CCLE数据库、TCGA数据库综合分析CCL18在泛癌中的表达模式。单因素Cox回归 用于分析CCL18在泛癌中的生存和预后。通过TIMER2.0数据库分析CCL18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分析了CCL18与 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谱、DNA错配修复基因(MMRs)和甲基转移酶编码基因的关系。Spearman用于分析CCL18表达 水平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结果 在本研究中,发现CCL18在大多数癌症中异常过 表达。CCL18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免疫亚型等临床参数密切相关。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CL18表达与 患者在ACC、DLBC、LAML、UVM、CESC 和LGG 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大多数癌症中,CCL18的表达与28种免 疫细胞亚型、免疫相关通路、肿瘤微环境呈正相关。CCL18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免疫激活剂、免疫抑制剂、趋化因 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相关基因共表达。此外,CCL18与许多癌症中的肿瘤新抗原、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以及免 疫检查点、错配修复和DNA甲基化转移酶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有关。GSEA 分析表明CCL18表达显著富集了大多数 肿瘤中的几种癌症相关通路和免疫相关通路。结论 CCL18可能是确定癌症预后和免疫浸润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

    • ABCA8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

      2023, 45(4):594-601.

      摘要 (159) HTML (0) PDF 3.55 M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ATP结合盒亚家族A成员8(ABCA8)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 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TheCancerGenomeAtlas,TCGA)中的结直肠癌数据,利用limmaR包研究ABCA8在TCGA 数据集中的表达情况。 随即利用结直肠癌的临床生存状态数据研究该基因是否和结直肠癌的生存预后相关。利用基因相关性分析研究 ABCA8在结直肠癌中和其他基因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利用R包estimate包和CIBERSORTR包得到结直肠癌中每 个样本的肿瘤微环境打分以及运行肿瘤免疫浸润分析,并且对ABCA8基因表达量高低的两个分组之间进行免疫细胞 以及肿瘤微环境的表达进行分析。利用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分析ABCA8和其之间的关联。采用WesternBlot验证收 集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癌旁以及正常组织中的ABCA8的表达情况,并且同时验证人类蛋白图谱数据库(TheHuman ProteinAtlas,HPA)中ABCA8基因在结直肠癌以及正常肠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通过差异分析发现 ABCA8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通过相关性分析一共得到了多个与ABCA8密切相关的基因。通过肿瘤微环境评分发现 依据ABCA8表达水平不同分成的高、低表达两组中,基质评分,免疫评分和肿瘤微环境评分均有差异。利用生物信息 学分析还发现ABCA8基因和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通过WesternBlot和HPA 数 据库中发现正常肠组织中ABCA8的表达水平高于结直肠癌组织。结论 ABCA8在结直肠癌和正常肠道组织中具有 明显差异,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枸杞红素抗青光眼靶点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2023, 45(4):602-606,612.

      摘要 (180) HTML (0) PDF 2.08 M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旨在揭示枸杞红素抗青光眼的药理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整 合数据库分别获取枸杞红素治疗靶点和青光眼病理靶点,并经映射后获得枸杞红素治疗青光眼的潜在靶点。采用 STRING数据库获得靶点-靶点功能相关蛋白间的网络关联图。运用Cytoscape软件NetworkAnalyzer分析网络自由 度中位数和最大自由度等拓扑参数,并根据Degree值筛选现枸杞红素抗青光眼的核心靶点。此外,应用R 语言中的 “ClusterProfiler”、“org.Hs.eg.Db”、“ggplot2”等数据包对核心靶点进行GO 和KEGG富集分析及可视化。结果 生物 信息学分析筛选出128个枸杞红素、1196个青光眼潜在靶点及19个共有靶点。GO 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枸杞红素抗青光 眼药理活性可能与通过调控这些核心靶点有关,提示枸杞红素通过多靶点调控进而发挥治疗青光眼的潜在作用。 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枸杞红素抗青光眼作用可能与调控眼组织细胞因子活性,内环境稳态及激活神经修复因子/ 受体活性进而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或修复有关。此外,枸杞红素抗青光眼分子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氧化损伤、细胞凋 亡及增强免疫调控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枸杞红素可能是抗青光眼的潜在活性成分,并通过多靶点和多通路共同作 用发挥抗青光眼活性。

    • 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决策树预测模型构建

      2023, 45(4):607-612.

      摘要 (158) HTML (0) PDF 656.51 K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二胎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二胎产妇产后抑郁决策树预测模型,为临床二胎产妇 产后抑郁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安庆地区医院生产且符合条件的375名二 胎产妇为研究对象,自制一般问卷调查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产后抑郁情况,通过Lasso 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出二胎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并构建二胎产妇产后抑郁决策树预测模型。结果 375名二 胎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为17.87%;Lasso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新生儿性别满意度、新生儿健 康状况、规范产检、妊娠合并症以及分娩时间为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P <0.05);二胎产妇产后抑郁决策树模 型准确率为92.80%,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结论 二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决策树模型 预测二胎产妇产后抑郁整体准确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结节肿块型原发肺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CT征象比较

      2023, 45(4):613-616,621.

      摘要 (169) HTML (0) PDF 549.84 K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结节肿块型原发肺黏液腺癌(PPMA)与非黏液腺癌(PPNMA)CT征象的差异,找出鉴别两者的影像 学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PPMA、72例PPNMA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对比分 析两者的临床资料、CT征象。结果 PPMA 组与PPNMA 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肿瘤标志物(CEA、 NSE、CyFra21-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PNMA 发生在右肺上叶构成比大于PPMA,PPMA 发生在右 肺下叶构成比大于PPN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PMA边缘出现毛刺或棘突、胸膜凹陷征构成比低于PPNM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叶、支气管征、空泡或空腔、慧星尾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肿瘤 的CT值、直径、体积、CT值/体积比值、长短比、Z/F比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PMA组在液性无强化 区、血管造影征的构成比大于PPNMA,PPMA组强化程度低于PPNM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 论 PPMA与PPNMA的CT影像表现(瘤内特征、边缘征象)具有一定交叉重叠,与PPNMA 比较,PPMA 好发于右肺 下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出现的比例较低,当病灶内部出现液性无强化区、血管造影征、强化较轻时更倾向于PPMA 诊 断。

    • 定量CT参数对胰腺癌患者恶病质的诊断价值

      2023, 45(4):617-621.

      摘要 (170) HTML (0) PDF 610.46 K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定量CT有关参数诊断胰腺癌患者恶病质。方法 使用定量CT检测64名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L3 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脂肪面积(fatarea,FA)、肌肉面积(musclearea,MA)、脂肪浸润程度(musclefatinfiltration, MFI)及腹内总脂肪面积(totalfatarea,TFA)、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fat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fat area,SFA)以及腰椎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对比治疗前后FA、MA、MFI、TFA、VFA、SFA 及BMD 的变 化。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 析评估定量CT参数诊断胰腺癌患者恶病质的诊断效能。结果 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身体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的身体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BMD、cSFA 为胰腺癌患者恶病 质的危险因素。cBMD、cSFA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95%CI :0.835~1.000)。结论 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 身体组分均有明显变化,cBMD、cSFA能够很好地诊断胰腺癌恶病质患者。

    • 35 897例足月新生儿体重分析

      2023, 45(4):622-625.

      摘要 (153) HTML (0) PDF 497.29 K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35897例足月新生儿体重数据分析以了解不同性别、胎龄、产次、产妇年龄和新生儿体重之间的 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某地级市各级医院住院分娩,产妇无并发症和合并症, 足月且活产无严重畸形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SPSS21.0软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分析并绘制曲线图。结果 ① 获得35897例正常妊娠37~42周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334.38g,男婴18738例(占52.20%),平均出生体重3 390.35g;女婴17159例(占47.80%),平均出生体重3272.48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小于男婴117.87g,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②男婴女婴体重均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20~40岁之间产妇所生新 生儿体重较为稳定,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妇的年龄之间的关系无明确结论。结论 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性别、胎龄 有明显关系,与胎次有一定关系,与产妇年龄关系暂不明确。

    • 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3, 45(4):626-629,634.

      摘要 (175) HTML (0) PDF 456.66 K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methylatedSeptin9,mSEPT9)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学诊断为非CRC 患者42例和CRC患者129例,分别作为非CRC组和CRC组,分析患者血浆mSEPT9检测、大便隐血试验(FOBT)、癌 胚抗原(CEA)和CA199检测结果,评价其单项检测和基于血浆mSEPT9的联合检测在CR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①CRC组mSEPT9检测阳性率为58.14%(75/129),非CRC组mSEPT9检测阳性率为19.05%(8/42),两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②血浆mSEPT9检测CRC的敏感度为58.14%,高于CEA(39.53%)和CA199(19.38%); 特异度为80.95%,高于FOBT(47.62%),基于血浆mSEPT9检测的联合检测敏感度均高于其单项检测。结论 mSEPT9检测在CR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基于mSEPT9的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单项检测,是CRC诊断 重要的辅助手段。

    • 高黏粘液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分析

      2023, 45(4):630-634.

      摘要 (159) HTML (0) PDF 665.19 K (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高黏粘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KlebsiellaPneumonia,hmKP)临床分布、耐药性及毒力 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自动化仪器法进 行鉴定和药敏实验,黏液拉丝试验筛选hmKP,PCR方法检测hmKP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荚膜分型。结果 2021年1月 至12月临床共分离出554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hmKP96株,占17.33%(96/554)。主要分离自脓液、血液标本及痰标 本,分别占30.21%(29/96)、27.08%(26/96)和21.88%(21/96)。96株hmKP的荚膜分型,主要为K1和K2型,分别占 60.42%(58/96)和16.67%(16/96),其中8株碳青霉烯耐药的hmKP荚膜血清型主要为K64型。96株hmKP主要携 带的毒力基因为iutA 、rmpA 、aerobactin 和magA 基因,分别占95.83%(92/96)、94.79%(91/96)、89.58%(86/96)和 60.42%(58/96)。hmKP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33%和7.29%,低于普通型肺炎 克雷伯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院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主要为K1、K2荚膜血清型,同时携 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常用抗菌药物较为敏感,碳青霉烯耐药的hmKP值得临床关注。

    • 芜湖市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3, 45(4):635-639,645.

      摘要 (157) HTML (0) PDF 631.35 K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及验证芜湖市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于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在芜湖市 1所医院采用随机抽样20个科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 影响因素,运用RStudio软件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运用Prism 软件绘制ROC,H-L 及 DCA曲线。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籍(OR =1.823),5年以上慢性病(OR =2.140),跌倒(OR =3.682), 午睡(OR =2.453),睡眠障碍(OR =1.867),衰弱(OR =3.642),生活不满意(OR =3.525)为危险因素,而年龄(OR =0.527)则为保护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χ2=5.274,P =0.469)和区分度(AUC=0.801,95%CI :0.765~ 0.838)。DCA曲线在有效范围内,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 估价值,为医护人员筛选抑郁高风险人群及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百色市少数民族地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预防相关知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45(4):640-645.

      摘要 (194) HTML (0) PDF 474.08 K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百色市少数民族40岁及以上居民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进一 步分析影响因素,促进“健康骨骼”专项策略的推进。方法 采用骨质疏松预防知识问卷,整群抽样抽取百色市5个社 区,每个社区便利抽取97名40岁及以上的常住少数民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地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相关知 识总得分为(11.87±2.31)分,条目均分为(0.46±0.09)分,只有19人(4.25%)的居民总分达到及格;各维度中,危险因 素为(4.84±1.41)分,运动知识为(3.59±1.05)分,钙摄入知识为(3.44±1.0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态、文 化程度、经济状况、职业不同的百色市少数民族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预防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年龄、职业是骨质疏松预防相关知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论 百色市少数民族居民骨质疏松预防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医务人员或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的开展各种形式的 骨质疏松预防知识普及活动,重点关注高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不在婚和失业/待业的居民,着重关注这些居民对宣 教的反馈,及时地改善这些居民的知识盲区。

    • 东莞地区青、中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3, 45(4):646-651,679.

      摘要 (143) HTML (0) PDF 477.14 K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本调查旨在探讨东莞地区青、中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该地 区青、中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地 区青、中年慢性病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问卷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纳入研究的青、 中年慢性病患者共5206人,其中Morisky量表平均得分为(1.81±1.48)分,用药依从性高的仅占27.01%;K10量表平 均得分为(18.23±5.89)分,大部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在较好以上。年龄50~59岁患者Morisky量表得分低于18 ~29岁患者;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患者Morisky量表得分低于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的患者;无医保患者Morisky量表得分 低于有医保患者;医疗服务态度对Morisky量表得分具有显著主效应(F =83.072,P <0.001),就医便利程度对 Morisky量表得分具有显著主效应(F =10.185,P <0.001)。结论 该地区青、中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且与年龄、 文化程度、参与医保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医疗服务态度以及就医便利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联,应根据这些因素的特点,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增强该群体用药依从性。

    • 成人不同途径PICC置管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2023, 45(4):652-661.

      摘要 (161) HTML (0) PDF 2.33 M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成人不同途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一次性穿刺置 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 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不同途径PICC置管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随机对 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 风险后,采用Stata14.0和WinBugs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46个研究(包括5个随机对照试验和41个 队列研究),包括16567例PICC置管。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据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结果,在 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和PICC相关性血栓方面,最优置管途径为肱静脉;在静脉炎发生率、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方 面,最优置管途径为颈外静脉;在PICC异位发生率方面,最优置管途径为贵要静脉。结论 本研究表明,为预防静脉炎 和PICC相关性感染,可以优先考虑选择颈外静脉置入PICC;长期使用PICC应避免选择头静脉,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和 肱静脉,且肱静脉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贵要静脉。

    • 桂西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378例回顾性分析

      2023, 45(4):662-665.

      摘要 (172) HTML (0) PDF 377.07 K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桂西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为防控职业暴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 查某三甲医院2020年至2022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对暴露人员的基本信息、科室、暴露场所、暴露源及暴露原因等进行 分析。结果 378例职业暴露人员中,女性占比为74.34%;初级职称占比为76.72%,护理人员占比为67.20%,不同岗 位人员的暴露场所,类型和暴露源存在差异;30岁及其以下人员占比为69.31%;工龄5年以内占比为67.72%,不同职 称医务人员暴露场所存在差异;锐器伤占比为83.07%。存在双手回套针帽或利器二次分拣行为的职业暴露人员占比 为29.37%,双手回套针帽及利器二次分拣组年龄中位数,工龄中位数,均低于无双手回套针帽及利器二次分拣组(P < 0.05)。结论 预防职业暴露培训应以初级职称,护理岗位,工龄5年以内的医务人员为重点人群,加强操作技能培训, 减少双手回套针帽及利器二次分拣导致的职业暴露。

    • >医学综述
    • ACSL4介导铁死亡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3, 45(4):666-670.

      摘要 (182) HTML (0) PDF 451.12 K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细胞膜中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致死性积累的调节细胞的死亡方式,与其他新型 细胞死亡方式如细胞自噬、细胞焦亡、细胞凋亡及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内铁代谢异常和脂质过氧化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标 志性过程。亚铁通过fenton反应提供自由电子,与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相 互作用,产生脂质氢过氧化物(LOOH),这一过程称为脂质过氧化,如果抗氧化系统失调,会导致这些LOOH 过度积累 有缺陷,引发细胞铁死亡。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synthetases4,ACSL4)是长链脂酰辅酶A(acylcoenzymeA, A-CoA )合成酶家族(long-chainacyl-CoAsynthetase,ACSL )的一员,是铁死亡过程中很关键的一个基 因,在体内被催化后合成脂酰CoA ,从而完成脂肪酸分解代谢的第1步反应。随着铁死亡的深入研究,ACSL4的研究也 逐渐深入,尤其在心血管疾病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研究主要对ACSL4的结构及其介导铁死亡参与动脉粥 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MIRI)以及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肺康复的应用进展

      2023, 45(4):671-671.

      摘要 (191) HTML (0) PDF 405.83 K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可以控制但不可治愈的呼吸系统常见病,急性发作后再住院率、致残率和致死 率高。肺康复能缓解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健康状况、降低急性加重次数。本研究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在 COPD患者居家肺康复的应用背景和应用效果进行阐述和总结,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COPD患者居家肺康复的应 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 >医学教育
    • 转化医学理念下“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教学改革设想

      2023, 45(4):675-679.

      摘要 (157) HTML (0) PDF 431.90 K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是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课程,具有转化医学的特征。在转 化医学理念的指导下,调整“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体现工程设计的思维理念,并且开展对应的教学改革。让该课程成为药学、化学、检验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与生命科 学等多学科相互转化的桥梁课程。

    • “金课”背景下药理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探索

      2023, 45(4):680-683.

      摘要 (155) HTML (0) PDF 412.81 K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教育部关于“金课”建设的提出,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界的新变革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 研究以本校药学本科核心课程———药理学为例,从药学本科药理学“金课”的建设方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金课”建设的成效、推进“金课”建设的几点思考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线上线下混合式“金 课”建设的经验。

    • >临床护理
    •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45(4):684-688,693.

      摘要 (169) HTML (0) PDF 480.48 K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burden,SPB)水平并 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百色市两所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胸 血管外科在CPB下行心血管手术的185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SPB量表、医学应对方式 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极简版、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CPB术后患者SPB得分为(30.77±7.03)分, 与术前得分(28.67±6.7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适应度、亲密度、神经质、自理能力、面对、回避、宜人 性、术后有无并发症、外向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CPB术后患者SPB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73.80%的变异。结论 CPB术后患者SPB处于中度负担水平,医务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人因素、心理因素、个性因素及社会因素开展具有针 对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策略,以期减轻CPB术后患者SPB水平,促进CPB术后患者身心健康。

    • 循证护理在保守治疗膝关节炎中的应用

      2023, 45(4):689-693.

      摘要 (163) HTML (0) PDF 425.69 K (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保守治疗膝关节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右江民族 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100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疼痛程度、膝 关节功能等预后情况及医护工作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 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WOMAC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月SF-36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SF-36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治疗时间延续,两组患者抑郁(PHQ-9)状态呈改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各评估时点 上,治疗后两组间抑郁(PHQ-9)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在治疗的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 月及12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保守治疗膝关节炎中可起到明确的积极 作用,无论是在改善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疼痛体验、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加速日常生活功能恢复还是提高患者满意度上都 起到明显正向作用。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23, 45(4):694-697.

      摘要 (160) HTML (0) PDF 410.32 K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gastricvaricesbleeding,EGVB)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广西百色市某三甲医院的100例EGVB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EGVB生活质量有 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状况、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 EGVB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EGVB患者生活质量总体低下,经济状况越低下、肝功能越差、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