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阿魏酸钠通过SIRT1/FOXO3A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研究

      2024, 46(3):283-288.

      摘要 (295) HTML (0) PDF 990.32 K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阿魏酸钠在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大鼠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前额叶皮质沉默信息 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RIT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rkheadboxtranscriptionfactorO3A, FOXO3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阿魏酸钠组大鼠行双侧颈总动 脉栓塞;假手术组进行相同的手术操作,但不做结扎处理;正常组不做处理。阿魏酸钠组连续4周灌胃阿魏酸钠溶液 (100mg/kg),其余3组接受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通过Morris水迷宫、尼氏染色、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 色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细胞形态及SIRT1和FOXO3A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元呈 现较完整的形态结构。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 <0.05),细胞核固 缩,SIRT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FOXO3A 表达显著上升(P <0.05);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钠组细胞形态得 以改善,逃避潜伏期和FOXO3A蛋白表达均降低(P <0.05),穿台次数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结 论 阿魏酸钠通过调节SIRT1/FOXO3A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为VD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 SDF-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形成的影响

      2024, 46(3):289-294.

      摘要 (252) HTML (0) PDF 877.71 K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迁移、胶原RNA表达及细胞膜片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CCK-8和Transwell 细胞迁移实验观察SDF-1对BMS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Cs胶原RNA 的表达水平;蛋白 质印迹法检测BMSCs细胞膜片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MSCs细胞膜片培养基上清透明质酸 (HA)的表达水平。结果 SDF-1趋化BMSCs迁移作用的强度与浓度相关,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SDF-1降低BMSCsⅠ 型胶原与Ⅲ型胶原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并显著升高BMSCs细胞膜片透明质酸表达水平(P <0.05)。 结论 SDF-1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BMSCs的迁移,降低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 值,并可提高透明质酸的表达水平。

    • 基于机器学习的饮食质量指数及其对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预测研究

      2024, 46(3):295-300,306.

      摘要 (270) HTML (0) PDF 841.59 K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弹性网变量选择方法提出一种数据自适应的饮食质量指数,并探讨其与血压及高血压患病 风险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美国营养调查协会(NHANES)2011~2018年4个周期的1143个亚裔样本数据,其中 男性占59.06%,平均年龄为(43.12±15.10)岁;其它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29种食物摄入成分以及舒张压和收缩 压测量值。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前提下,利用弹性网变量选择方法筛选出重要食物摄入成分,并以食物成分对应的回 归系数为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值作为数据自适应饮食质量指数(ddDQS)。进一步分析新指数与高血压风险的关联,并与 健康饮食指数(HEI-2015)、替代健康饮食指数(AHEI)、得舒饮食指数(DASH)以及地中海饮食指数(MED)4种常用的 饮食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6.15%,患高血压个体的平均年龄[(52.94±14.77)岁]显著高于没有患高 血压的个体[(39.64±13.62)岁]。ddDQS包含5个重要的膳食成分(精制谷物、油、酒精、添加糖以及马铃薯),与收缩压 (SBP)(β =-2.08,95%CI = -3.24~-0.92,P <0.001)及高血压(HTN)(β =-0.482,95%CI = -0.72~ -0.25,OR =0.62,P <0.001)均相关。摄入马铃薯会增加ddDQS指数,而摄入精制谷物、油、酒精、添加糖则会降低 ddDQS指数。亚组分析结果表明40~60岁以及男性人群对于ddDQS更加敏感,这些亚群将更多地从健康膳食模式中 获益。HEI-2015与DBP、SBP以及HTN存在一定关联,但P 值均大于ddDQS对应P 值。本研究未发现DASH、AHEI 和MED与DBP、SBP以及HTN的关联。结论 与常用饮食指数相比,ddDQS对高血压有更好的预测。ddDQS越高越 有益于血压及高血压风险的降低。针对亚裔人群的饮食指数的构建可指导未来研究进行高血压预防与控制。

    • 基于DEA和SFA的地级市医疗服务体系效率与分级诊疗相关性研究

      2024, 46(3):301-306.

      摘要 (280) HTML (0) PDF 600.61 K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分级诊疗与服务体系的关系,为完善分级诊疗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构建了医疗服务体系效率 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框架,以我国283个地级市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资料、使用DEA 和随机前沿分析法 (SFA)实施效率排名,将其与基层服务量占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医疗服务利用下沉与城市住院、门急 诊服务和综合产出效率呈正相关,但基层医保基金支出占比与城市总的实际报销比效率呈负相关。结论 分级诊疗有 助于提升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综合效率,其目标是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但有可能降低全市的医保实际报销比。在城市医 改成效考核中应纳入医疗服务体系效率的对比。

    • 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肺炎发生的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

      2024, 46(3):307-313,319.

      摘要 (256) HTML (0) PDF 4.29 M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spinalcordinjury,TSCI)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构建TSCI患者肺炎 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 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SCI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TSCI 患者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DCA)和校 准曲线来验证模型性能。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TSCI患者共469例,删除资料不全的病例后最终纳入459例,按7∶3 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322例)和验证集(137例)。其中,459例患者中按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肺炎患 者占221例(48.15%)。最终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性SCI、发热、白细胞计数异常、白蛋白异常是TSCI患者发生 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验证集为0.774。结论 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完全性SCI、发热、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可能是TSCI后肺炎的预测因素。

    •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造影的特征性分析及其与Wagner分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6(3):314-319.

      摘要 (288) HTML (0) PDF 468.33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患者下肢动脉造影的特征及其与Wagner分级的关系,明确DF患者下 肢动脉病变的特点并拓展Wagner分级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住院的210例糖尿病患者, 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DF组,46例)和糖尿病足组(DF组,164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下肢动脉 造影数据。结果 与NDF组相比,DF组患者年龄较大,多合并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较高,糖化血红蛋白、 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DF组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率及闭塞率较高(P <0.05),膝下动脉的闭塞率(32.52%) 明显高于膝上动脉的闭塞率(3.93%),膝下动脉的总累积率(54.27%)明显高于膝上动脉总累计率(40.85%)。与低级 别Wagner分级组比较,高级别Wagner分级组膝下动脉的闭塞率较高(P <0.05)。结论 DF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以膝 下动脉闭塞为主,Wagner分级对DF患者下肢血管闭塞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 肝癌中 PP2A B56家族成员对于预后的价值以及免疫浸润分析

      2024, 46(3):320-327.

      摘要 (248) HTML (0) PDF 1.82 M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中蛋白磷酸酶2A(PP2A)B56家族成员对于预后的价值。方法 利用GEPIA、Kaplan-Meier 绘图仪、cBioPortal、GeneMANIA和TIMER分析肝癌患者PP2AB56的差异表达、预后价值、基因改变和免疫细胞浸润。 结果 肝癌组织中PPP2R5A、PPP2R5C、PPP2R5D和PPP2R5E的表达水平升高,而PPP2R5E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癌症 分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PP2R5B、PPP2R5D 与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或者无病生存期显著相关,提示PPP2R5D、 PPP2R5E可能是肝癌患者生存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此外,差异表达的PP2AB56家族成员的功能主要是与其他如 SGO1、PFKFB4、PPP2R1A、NKD1等蛋白分子参与的糖酵解、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复合物、蛋白质去磷酸化、减数 分裂、核苷酸代谢、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PP2AB56的表达与肝癌中6种免疫细胞,包括B细 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浸润显著相关。结论 PPP2R5D、PPP2R5E 可作为肝癌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 基于外泌体exoRBase2.0数据库构建肝细胞癌相关的ceRNA网络并进行相关分析

      2024, 46(3):328-335.

      摘要 (263) HTML (0) PDF 1.40 M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大数据构建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液外泌体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并对HCC发 病机制进行探究。方法 从exoRBase2.0数据库中下载HCC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液外泌体基因测序数据,并应用R语 言进行差异分析。通过TargetScan、miRanda、starBase和miRcode数据库预测与mRNA、lncRNA、circRNA 结合的 miRNA并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ceRNA 网络,进一步对其进行GO 和KEGG 富集 分析,并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将核心基因导入UALCAN和Kaplan-MeierPlotter网站进行基因表达量 和生存分析;并通过TIMER2.0网站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 GO 分析显示富集在骨髓细胞分化和横纹肌细胞分化 等功能,KEGG分析显示富集在催产素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生存分析显示CELF2高表达组HCC患者的 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免疫浸润分析显示CELF2的高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纯度显著呈负相关,与多种免疫细 胞显著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CC患者血液外泌体ceRNA 调控网络,从分子层面阐述了HCC的发生、 转移和侵袭机制,为HCC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支持。

    • 黄根多糖激活Nrf2对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2024, 46(3):336-342.

      摘要 (273) HTML (0) PDF 2.45 M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黄根多糖(polysaccharideofPrismatomeriatetrandra,PSPT)是否通过激活Nrf2发挥抗肺纤维化 (Pulmonaryfibrosis,PF)作用。方法 通过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创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对 照组,BLM 组,PSPT低、中、高(40mg/kg、100mg/kg、250mg/kg)剂量组,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组(200mg/kg), 分别根据小鼠体重灌胃给药或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28d后取肺组织标本,H&E、Masson染色检测肺纤维化程度;碱水 解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RT-q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中Nrf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显著。与模型组比较,PSPT各剂量组及PFD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影响有 所减轻;各给药组HYP水平显著降低(P <0.001);PSPT 中、高剂量组Nrf2的mRNA 水平明显升高(P <0.01); PSPT高剂量组Nrf2转录因子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 <0.001)。结论 PSPT可能通过激活Nrf2表达来保护细胞免受 氧化损伤,从而促进Nrf2在细胞核内的积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进而通过Nrf2抑制氧化应激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 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2024, 46(3):343-346.

      摘要 (264) HTML (0) PDF 389.83 K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1例和咪达唑仑组29例,分别予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保持患者状态于RASS评分-2~0 分。两组患者分别于用药前(T0)及用药后3d(T1)、7d(T2)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RP、PCT、TNF-α的水平。比较两 组患者接受镇静治疗后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28天病死率。结 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RP、PCT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 疗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各时 间点PCT、CRP、TNF-α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机械通 气脓毒症患者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右美托咪定抗炎作用较咪达唑仑强。

    • 质子泵抑制剂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影响

      2024, 46(3):347-350,370.

      摘要 (244) HTML (0) PDF 453.29 K (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既往有痛风病史患者禁食条件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对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既往确诊痛风且在禁食期间使用 PPIs治疗的43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既往确诊痛风且在禁食期间未使用PPIs治疗的43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对 两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痛风发作率明显比对照组痛风发作率高;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研究组与对 照组比较血尿酸、血肌酐升高,HCO- 3 下降(P <0.05);PPI治疗组患者使用PPIs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尿酸值、血肌酐 值均较用药前升高(P <0.05),而血清HCO- 3 、血K+ 、血Na+ 、血Cl- 均较用药前下降(P <0.05)。结论 既往有痛风 病史患者禁食条件下使用PPIs可能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推测PPIs在特定条件下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可能与抑制肾小管 中H+-K+-ATP 酶的活性,影响肾小管酸碱平衡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尿酸增高有关。

    • 同型半胱氨酸在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的预测价值

      2024, 46(3):351-354.

      摘要 (251) HTML (0) PDF 423.74 K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of spinalcord,SCD)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14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 内科住院的SCD患者74例及同期住院非SCD患者71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血清Hcy水平。采用SPSS26.0统计学 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评价曲线评价血Hcy对SCD的预测价值。结果 SCD患者Hcy水 平[53.35(13.40~106.8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3.20(10.00~14.90)μ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评价曲线血浆Hcy浓度对SCD 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 为0.805(95%CI : 0.728~0.882)。结论 SCD患者Hcy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在预测SCD发病风险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 脑出血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分析

      2024, 46(3):355-358.

      摘要 (240) HTML (0) PDF 434.73 K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脑出血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5例脑出血术后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 者,观察组为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和VP分流术21例,对照组为VP分流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24例。统计术后并 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2周比较V/Bp值,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NIHSS评分、ADL评分、预后优良率。结果 术前观 察组与对照组V/B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两组V/Bp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数值较对照组更低 (P <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ADL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 NIHSS、AD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多(P <0.05)。术后3个月预后优良率观察组(95.24%) 高于对照组(70.83%)(P <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33.33%)(P <0.05)。结论 脑出 血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和VP分流术术后患者脑积水改善明显、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 预后优良率高且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疗效更好。

    • 高血压脑出血3D Slicer影像学血肿参数与软通道引流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4, 46(3):359-363.

      摘要 (254) HTML (0) PDF 528.75 K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3DSlicer影像学血肿参数与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软通道引 流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软通道钻孔引流术治疗的69 例HICH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3DSlicer影像学血肿参数(血肿体积、表面积、规则率等)与血肿清除率的相关性。分析 HICH 患者的3DSlicer影像学血肿参数(血肿体积、表面积、规则率等)对软通道引流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3DSlicer测量血肿体积、血肿表面规则率(SR)、入院格拉斯哥评分(GCS)是影响HICH 软通道 引流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分析结果呈正相关(P <0.05)。ROC曲线结果提示SR预测HICH 软通道引 流术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5.7%、73.5%、0.831。结论 SR是行软通道钻孔引流术患者不良预后 的影响因素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洛铂应用于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2024, 46(3):364-370.

      摘要 (251) HTML (0) PDF 512.77 K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在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中使用洛铂进行腹腔灌注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 2022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 照组各40例,术中行腹腔灌注化疗组为观察组,常规手术组为对照组。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 化学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以及免疫功能,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复发与转移发 生率。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化学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以及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 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12个月的复发与转移情况,观察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手术中使用洛铂进行腹腔灌注化疗,不损害患者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 同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可以降低患者的近期复发率,是安全而有效的,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SCC-Ag、CYFRA21-1对宫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4, 46(3):371-374,404.

      摘要 (273) HTML (0) PDF 459.16 K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18F-FDGPET-CT联合血清SCC-Ag和CYFRA21-1对宫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 法 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100例宫颈鳞癌女性患者划分为转移组(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3例)和非转移组 (未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7例)。收集患者术前的18F-FDGPET-CT扫描数据以及血清SCC-Ag和CYFRA21-1含量 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通过Logistic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宫颈鳞癌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 因素,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转移组血清SCC-Ag、CYFRA21-1含量以及SUVmax值均高于未转 移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CC-Ag、CYFRA21-1含量以及SUVmax值均被确认为宫颈鳞癌发 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CC-Ag、CYFRA21-1、SUVmax单独及联合预测因子在宫 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中的AUC分别为0.769、0.813、0.811、0.89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8FFDGPET- CT联合血清SCC-Ag和CYFRA21-1在宫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多民族地区孕产妇乙肝感染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 46(3):375-379.

      摘要 (249) HTML (0) PDF 392.37 K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多民族地区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为期半年住院分娩的2138例孕产妇 产检信息、住院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分娩孕产妇 2138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孕产妇192例,孕产妇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阳性率分别为8.98%、 57.62%、2.25%、20.16%、38.17%,5项HBV 血清学标志物主要有5种组合模式;年龄、孕次、产次、乙肝疫苗接种、农 村户籍、学历是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民族聚居地区乙肝感染阳性 孕产妇具有低学历、农村户籍、多产次、多胎次、高龄孕妇等特征,应对此类人群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障育龄妇女生殖健 康。

    • 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与衰弱及主观社会隔离的相关性研究

      2024, 46(3):380-384.

      摘要 (272) HTML (0) PDF 425.50 K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芜湖市某三甲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 从性与衰弱以及主观社会隔离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 在芜湖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肾内科抽取55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素养量表、服药依从性量表、主 观社会隔离量表以及Frail衰弱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为 35.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健康素养、主观社会隔离、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论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不是很乐观,医护人员应重视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水平,并 及时采取措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老年高血压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6(3):385-389.

      摘要 (288) HTML (0) PDF 455.43 K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8 月~11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 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Piper疲乏修订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均久坐行为平均时 间为(6.95±2.00)h,其中67.59%的患者居家久坐时间超过6h/d。BMI、锻炼频率、合并症数、并发症、疲乏程度、社会 支持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均久坐时间长,呈现一定的危 险趋势。医护人员应提供科学的运动计划和宣传健康理念,以促进患者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其久坐时间。

    • 肠道微生物群与口腔癌发生风险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4, 46(3):390-396.

      摘要 (266) HTML (0) PDF 2.69 M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肠道微生物群与口腔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从OPEN GWAS数据 库与MiBioGen联盟分别下载口腔癌与肠道微生物群的汇总数据,将IVW 方法作为主要的统计学方式,其他4种MREgger, Weightedmedian,Weightedmode和simplemode作为补充方式,采用双样本MR分析探索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口 腔癌风险间的因果关系。此外,敏感性分析用于检测异质性和多效性。结果 采用IVW 作为主要的统计方法。结果发 现,Betaproteobacteria(OR =1.001105,P =0.01576412,95%CI :1.0002078~1.002002)、Alcaligenaceae(OR = 1.001249,P =0.01154315,95%CI :1.0002797~1.002219)、Pasteurellales(Pasteurellaceae)(OR =1.000510,P = 0.03808085,95%CI :1.0000280~1.000993)、Eubacterium fissicatenagroup(OR =1.000488,P =0.03155466, 95%CI :1.0000431~1.000932)和Desulfovibrio(OR =1.000714,P =0.04466106,95%CI :1.0000170~1.001412)对 口腔癌提示有促进作用,而Butyrivibrio(OR =0.9996003,P =0.02473086,95%CI :0.9992516~0.9999492)和Clostridiumsensustricto1( OR =0.9986777,P =0.001871154,95%CI :0.9978452~0.9995109)对口腔癌提示具有保护 作用。结论 MR分析评估肠道菌群与口腔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5个菌属(Pasteurellaceae与Pasteurellales同属一 种)促进口腔癌的发展,而2个菌属对口腔癌具有保护作用。

    • >中医药现代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孙一奎《赤水玄珠》辨治神经病证处方用药规律

      2024, 46(3):397-404.

      摘要 (220) HTML (0) PDF 779.76 K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该研究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治疗神经病证的学术思想和组方用药规律,旨在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赤水玄珠》中关于神经病证的组方用药,使用MicrosoftExcel2021软件创建用药数 据库,对所载处方用药开展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功效分类的分析,通过SPSSModeler18.0和SPSSStatistics26.0 软件开展关联规则分析、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用药规律分析中高频中药的特征性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进行文献挖掘分析。结果 共纳入201首处方,使用中药共228味,总使用频次达1552次,频次排名前5的药物分别是 甘草、生姜、人参、川芎、朱砂;药味以甘味为主,苦辛为辅,归经以入脾胃经为主,常用药物为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 喘药和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川芎-防风-甘草”、“人参-茯神-远志”之间有较高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复杂网络 图得到甘草、人参、半夏、陈皮、川芎、防风之间关系密切;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组合;因子分析得到10个公因子。结论 孙一奎认为神经病证的发生以风火痰瘀虚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上以通补气血为根本大法,强调内外标本同治,善于 化裁二陈汤、当归散等方剂,喜用金石或虫爪类药物峻攻下痰。

    • 穴位按摩治疗负性情绪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

      2024, 46(3):405-410,423.

      摘要 (260) HTML (0) PDF 619.25 K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穴位按摩治疗负性情绪的选穴配伍规律,为负性情绪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穴位按摩”“负性情绪”“焦虑”“抑郁”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 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相关的文献,建立穴位按摩治疗负性情绪的腧穴数据库,进行穴位频次描述 性分析和配伍规律关联规则、复杂网络以及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3篇,共含腧穴78个,针对人群多为神经 科、心血管科的患者;最常用腧穴依次为百会、内关、合谷、太冲,多数腧穴分布在头项部及四肢,经络以督脉、足太阳膀胱 经为主,特定穴以五输穴、原穴居多;关联规则表明,太冲、肝俞、合谷关联组合置信度最高,神经科负性情绪患者中百会、 太冲、合谷配伍置信度最高,心血管科负性情绪患者,膻中、至阳配伍置信度最高;复杂网络显示核心处方为太冲、合谷、 内关、太阳、百会;聚类分析得到腧穴聚类组合4组。结论 太冲、合谷、内关、太阳、百会是治疗负性情绪核心腧穴,穴位 配伍治疗效果更好,数据挖掘所得结果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

      2024, 46(3):411-417.

      摘要 (272) HTML (0) PDF 1.20 M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统计分析近20年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GA)的研究方向与 热点、研究人员及机构现状,为其今后科研与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 工程(CNKI)并筛选出2003至2023年关于中医药防治GA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6.1.R6软件生成知识图谱,进行 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该领域相关文献930篇。分析年度发文量示,中医药防治GA 发文量近20年来整体 呈上升趋势;分析文献作者示,发文量≥6篇的核心作者有20人,作者间形成的研究团队主要以刘健、刘树民、熊辉、周 忠光等为主;分析发文机构示,发文量前十的机构基本为中医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但各机构之间联系较少,未形成区域 合作;分析关键词示,研究形成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聚类,研究内容随着时间逐步从临床疗效发展到药理机制, 从发病因素发展到临床分期,内容层次分明。结论 历经20余年发展,该领域研究已逐渐发展壮大,并仍处于增长阶 段;如果能够突破地域屏障,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科研人员的合作,加强热点交流,提升论文质量,并进一步探索中医药特 色和优势,为GA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及研究方向。

    • >医学综述
    • 乳腺癌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及其治疗意义

      2024, 46(3):418-423.

      摘要 (266) HTML (0) PDF 536.69 K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乳腺癌是一类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存在许多未知的机制,导致治疗耐药、复发、转移,严重 地影响了治疗疗效和预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近二十年来备受关注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其与乳腺癌的增殖、分化、 生长及预后密切相关,已发现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就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乳腺 癌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 circRNAs在肝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 46(3):424-427,438.

      摘要 (275) HTML (0) PDF 446.22 K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癌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其发 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肝移植等手术治疗方式 以及系统化疗、分子靶向药物、介入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式。而近年来发现的circRNAs可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 转移及耐药等过程;其在肝癌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并有望成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将归纳总结 circRNAs在肝癌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 46(3):428-434.

      摘要 (246) HTML (0) PDF 991.12 K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精神压力的增大等因素,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在冠 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许多血清因子发生了一定水平的变化,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有研究表明,VEGF对缺血缺氧的心肌组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能有效促进缺血心肌组织产生新的血管, 从而促进心脏组织的再灌注,使心脏功能逐渐恢复。现就血清VEGF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归纳与总结,为冠心 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可能的新的研究方向。

    • >医学教育研究
    • 新医科背景下的本科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4, 46(3):435-438.

      摘要 (245) HTML (0) PDF 556.74 K (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医科背景下的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学校通过开设新医科本科新专业等方面优化 专业结构,通过新增新医科特色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运用互联网新型教学工具等途径改进课程设置,通 过“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科教融合、教赛融合等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对本科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 深入研究与实践。结果 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显著,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明显提高。结论 培养“医学 +”基础医学创新人才符合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推动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临床护理
    • 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患者的应用

      2024, 46(3):439-442.

      摘要 (267) HTML (0) PDF 392.99 K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肠造口 患者分为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干预组实施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随访护理。 分别于出院前48h内、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采用肠造口患者造口知信行量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造口患者生活质 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造口知信行得分、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 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造口知信行得分、造口自 我护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可 提高肠造口患者的造口知信行水平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 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

      2024, 46(3):443-445,450.

      摘要 (251) HTML (0) PDF 445.42 K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的发展历程。方法 根据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乳腺癌化疗 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7步法及Nvivo10.0辅助分析材料。结果 共提炼出心理韧性失衡、韧性风险调控及 韧性重塑3个主题。结论 心理韧性发展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具有相互重叠、相辅相成的特性。韧性失衡是乳腺癌化疗 患者心理韧性发展的起点,韧性风险调控是重要过程,韧性重塑是最终目标。故医务人员应充分考虑到该群体的特殊 性,了解心理韧性发生及发展的过程,提升其心理韧性,从而不断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念。

    •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电子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2024, 46(3):446-450.

      摘要 (265) HTML (0) PDF 408.82 K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现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电子健康素养之间是否 存在相关性。方法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以及电子健康素养量表调查 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0例高血压患者,最终297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 析研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总得分为(24.74±11.62),服药依从性差 的患者186例(62.63%)。结论 性别为女性、年龄高、文化程度高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高,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 养与服药依从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健康素养高,服药依从性高。医护人员基于知-信-行的理论可以采取前瞻性护理, 针对性给予健康教育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