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6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与临床报道
    • PHA-665752通过抑制HGF/c-Met信号通路增强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

      2024, 46(5):653-660.

      摘要 (310) HTML (0) PDF 1.27 M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HGF/c-Met对肝癌细胞迁移、增殖及索拉非尼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通过抑制HGF/c-Met 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增强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和细胞实验分析肝癌组织及SK-Hep1和 Huh-7细胞中c-Met的表达和细胞迁移能力。采用c-Met抑制剂PHA-665752以及转染c-Met敲低慢病毒的方式抑制 HGF/c-Met信号通路的活化,并通过Transwell实验、EdU 实验、CCK-8、克隆形成实验、AO/EB等方法分析HGF/c- Met对细胞迁移、增殖、索拉非尼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小鼠实验探讨HGF/c-Met对异种移植物增殖的影响。 结果 与未经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癌组织相比,经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癌组织中c-Met高表达。在SK-Hep1和Huh-7细 胞中c-Met的表达水平不同,高表达c-Met的SK-Hep1细胞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通过促进和抑制SK-Hep1细胞中c- Met的活化,发现HGF/c-Met通过激活MAPK/ETS-1促进细胞迁移、增殖,降低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抑制HGF/c- Met信号通路活化能够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并增强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结论 HGF/c-Met信号通路的 异常活化抵抗了索拉非尼对SK-Hep1细胞的毒性作用,使用PHA-665752增强了SK-Hep1细胞对索拉非尼敏感性。

    • AMPK抑制剂抑制FASN影响宫颈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过程

      2024, 46(5):661-666.

      摘要 (247) HTML (0) PDF 1.15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明AMPK 抑制剂影响脂肪酸合成酶(FASN)调控宫颈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 免 疫组化检测FASN 在宫颈癌中的表达,CCK-8、EdU、胆固醇检测沉默FASN 后对宫颈癌增殖和胆固醇影响,IF检测各 组脂筏和p-FAK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调控FASN后FASN、ERK1/2、p-ERK1/2、p-JUN和p-p38的表达。结 果 FASN在宫颈癌中过表达,高表达FASN与较差的预后直接相关。沉默FASN组的增殖、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水平 下降,且脂筏表达下降。相较于NC组,si-FASN 组中p-FAK 的表达下降。相较于NC组,si-FASN 组和MAK8722组 (AMPK抑制剂)中FASN、p-ERK1/2、p-JUN和p-p38的表达下降。结论 沉默FASN 调控宫颈癌细胞胆固醇代谢和 增殖过程,而加入AMPK抑制剂后抑制了FASN和AMPK信号轴的关键蛋白表达。

    • 2 940 nm波长点阵铒激光联合雷公藤内酯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VEG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4, 46(5):667-670,675.

      摘要 (225) HTML (0) PDF 724.55 K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2940nm 波长点阵铒激光联合雷公藤内酯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其对瘢痕组织中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40只大耳白兔耳缘增生性瘢痕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地塞米松对 照组、雷公藤治疗组、点阵激光治疗组、雷公藤激光联合治疗组。雷公藤组外搽雷公藤内酯软膏,激光组采用2940nm 波长点阵铒激光打孔,联合组两者联合使用,对照组涂地塞米松软膏。6个月后检测各组瘢痕厚度指数、重量、组织学改 变及VEGF表达水平。结果 联合治疗组瘢痕形态最佳,颜色、质地和充血情况接近正常皮肤;厚度指数为(1.15± 0.14),重量(1.35±0.18)g,均低于其他组(P <0.05);成纤维细胞数量(165.63±22.98)个,VEGF表达(105.35± 14.61)pg/mL,也低于其他组(P <0.05)。结论 2940nm 波长点阵铒激光联合雷公藤内酯软膏可有效改善兔耳增生 性瘢痕,疗效优于单一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表达、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关。

    • 腰大肌指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营养风险的预测价值

      2024, 46(5):671-675.

      摘要 (242) HTML (0) PDF 577.59 K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腰大肌指数(psoasmajorindex,PMI)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 患者营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1年1月1日到2024年3月 1日DLBCL收治入院的患者100例。调取患者腹部影像资料,计算患者PMI。调取营养风险筛查相关资料,将患者依 据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分为营养风险组和非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及PMI的差异,使用多因 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MI对DLBCL患者营养风险的 预测价值。结果 营养风险组和非营养风险组间有无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细胞起源、国际预后指数(IPI)评 分、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计数(LY)、身体质量指数(BMI)、PMI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细胞起源、IPI评 分、BMI、PMI为DLBCL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PMI、BMI、IPI评分、LDH、LY 预测DLBCL患者营养风险发生 的AUC分别为0.794、0.756、0.684、0.675、0.650。结论 PMI为DLBCL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PMI对DLBCL 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2024, 46(5):676-680.

      摘要 (253) HTML (0) PDF 562.73 K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s,MDROs)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模型 预测效能的评价。方法 收集肺部感染住院患者380例作为建模组(MDROs组139例、非MDROs组241例),150例作 为外部验证组(MDROs组47例、非MDROs组103例)。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住院患者MDROs发生的独 立危险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多中心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长期卧床、呼吸衰竭、重症肺炎、住院时长≥2周、吸痰、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留置引流管是住院患者MDROs肺 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840、0.897;且Hosmer- Lemeshow检验表明模型拟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校准曲线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 率相近,说明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结论 构建住院患者肺部MDROs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能够针对可控因素进行早期个体化干预。

    • 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联合营养评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4, 46(5):681-685.

      摘要 (234) HTML (0) PDF 450.45 K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ISS评分、AFR、HBP、PNI和CONUT 评分等指标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 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6例创伤失 血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 =39)和预后不良组(n =27)。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计算AFR、PNI和CONUT评分,同时记录ISS评分。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各 项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 组患者ISS评分高、AFR及PNI低、CONUT评分高(P <0.05);两者的H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ISS评分(OR =1.321,95%CI :1.070~1.630,P =0.010)、AFR(OR =0.168,95%CI :0.037~ 0.768,P =0.021)、PNI(OR =0.719,95%CI :0.531~0.974,P =0.033)、CONUT 评分(OR =3.314,95%CI : 1.395~7.875,P =0.00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ISS评分、AFR、PNI和CONUT 评分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 断值分别为21.500分、8.925分、47.500分、3.500分,对应的AUC 分别为0.720、0.852、0.733、0.874。结论 ISS评 分、AFR、PNI和CONUT 评分这些指标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血清磷酸盐在急性胰腺炎中表达水平及联合多指标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2024, 46(5):686-689,745.

      摘要 (245) HTML (0) PDF 483.51 K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盐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中表达水平及联合多指标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 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AP 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SAP组(82例)和SAP组(3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 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指标对SAP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 非SAP组与SAP组在性别、淀粉酶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非SAP组的CRP、PCT、血磷、 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低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磷、 CRP、年龄、PCT、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均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P 均<0.05);ROC 曲线分析表明,年龄、 CRP、PCT、血磷、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指标的AUC分别为0.729、0.877、0.729、0.819、0.753、0.667及 0.976,敏感性分别为50.0%、68.4%、34.2%、89.5%、84.2%、68.4%和92.1%,特异性分别为85.4%、95.1%、100%、 67.1%、57.3%、64.6%和90.2%。结论 血清磷酸盐水平可以作为预测SAP发生的早期临床指标,并且联合多指标对 预测SAP发生的诊断价值更高。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究炎症性肠病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关系及筛选关键基因

      2024, 46(5):690-697.

      摘要 (232) HTML (0) PDF 1.48 M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发病风 险的关系,并筛选关键基因。方法 从GWAS数据库获取IBD及其亚型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 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on-melanomaskincancer,NMSC)的数据。本文的主要分析方法为逆方 差加权法,利用Cochran’sQ检验异质性,MR-Egger-intercept检验是否存在水平多效性。依据指南筛选相关药物,从 DrugBank与DGIdb数据库查找出4个药物靶点,进行eQTL的MR分析与共定位分析。结果 MR分析的结果表明, IBD(P =0.009,95%CI :1.001~1.005,OR =1.003)及UC(P =0.003,95%CI :1.001~1.005,OR =1.003)是 NMSC的危险因素,CD(P =0.064,95%CI :1.000~1.003,OR =1.002)与NMSC没有因果关系。筛选出3个靶基因 PTCH1、RXRB、SUFU 与NMSC有因果关系,其中PTCH1、SUFU 与IBD具有因果关系。结论 IBD、UC与NMSC发 病风险有因果关联。PTCH1和SUFU 在两个疾病中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为IBD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胃癌中铜死亡相关预后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4, 46(5):698-706.

      摘要 (250) HTML (0) PDF 11.21 M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胃癌铜死亡相关预后模型的构建。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 据库下载胃癌患者mRNA 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利用R语言进行免疫浸润分析、WGCNA 分析、Cox回归以及Lasso 回归构建预后模型,并探究模型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通过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生存分析、C-index曲线、独立 预后分析,分析预后模型的预后价值。对高、低风险组进行免疫功能分析、GSEA 富集分析,分析预后模型的潜在功能。 结果 共得到139个与初始B细胞相关的铜死亡共表达基因。通过Cox回归和Lasso回归,筛选出6个预后相关的基 因(DSE、GASK1B、GCSH、PLXNC1、PAMP2、TLR7)进行预后模型的构建。预后模型在胃癌患者的1年、3年、5年的预 后情况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高风险组在胃癌患者中显示出较差的总生存期。C-index曲线、独立预后分析均显示预 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及独立的预测价值。并且高风险组在多个免疫功能中与低风险组均存在显著差异。结 论 筛选出的6个初始B细胞相关的铜死亡共表达基因,以其构建的胃癌预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 基于临床与CT影像特征列线图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2024, 46(5):707-713.

      摘要 (253) HTML (0) PDF 935.64 K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与CT影像征象列线图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goiter,NG)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 PT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G 和PTC共333例,其中NG160例, PTC173例。所有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33例)和验证组(10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 鉴别NG与PTC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4、形态、咬饼征、增强后 模糊或范围缩小、囊变是鉴别NG与PTC的独立预测因素(P 均<0.01)。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 组(AUC为0.939,灵敏度为0.944,特异度为0.810)和验证组(AUC为0.969,灵敏度为0.887,特异度为1.00)均取得 良好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拟合良好,决策曲线分析的高净收益也体现了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论 基于临床与CT影像征象列线图模型在鉴别NG与PTC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非创、简单、有 效的可视化工具。

    •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新辅助疗效的价值

      2024, 46(5):714-722.

      摘要 (238) HTML (0) PDF 830.14 K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therapy,NAT)疗效的价值。方法 收集皖 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24例乳腺癌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39例患者NAT 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complete response,pCR),85例患者NAT后病理非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non-pCR)。将患者随机分为训 练组(88例)和验证组(36例),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用AK软件提取MRI纹理特征,对纹理特征使用最小冗余最大 相关(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方法进行降维、筛选,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建立包括临床资料、影像组学的个性化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 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净收益。结果 临床模型预测NAT 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组和试验组中分别为 0.824、0.743,多参数MRI(mpMRI)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848、0.752,个性化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911、 0.865。DCA显示个性化预测模型的临床净收益优于临床模型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结论 个性化预测模型 对NAT疗效的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明显好于临床模型,对早期预测NAT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南宁市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6(5):723-727.

      摘要 (239) HTML (0) PDF 422.79 K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南宁市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南宁市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防控提供依 据。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12月参加南宁市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体检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面 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南宁市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病率39.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户口、教育 程度、体育锻炼、是否糖尿病和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5~54岁年龄段(OR =0.374,95%CI :0.146~0.954)患高血压合并血脂 异常的风险较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病风险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患病风险是小学及以下的2.422倍 (95%CI :1.255~4.674),每天或几乎每天锻炼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每天或几乎每天锻炼的的患病风险是几乎不锻炼 人群的1.728倍(95%CI :1.061~2.814),糖尿病者的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病风险是未患糖尿病者的2.984倍 (95%CI :1.825~4.880),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的患病风险是无心血管病家族史的1.473倍(95%CI :1.020~ 2.127),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南宁市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水平较高,应加强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 人群的防控工作,建议对科学锻炼进行宣教,将文化程度高者、糖尿病者、心血管病家族史者作为今后高血压合并血脂异 常防治的重点人群。

    •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6(5):728-733.

      摘要 (257) HTML (0) PDF 440.99 K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健 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百 色、河池、崇左市761名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生活满意度及健康促进生活量表进行面对面的 问卷调查。结果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得分为(11.76±5.08)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94.75± 15.32)分;生活满意度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营养、健康责任、自我实现、人际支持、运动、压力处理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 系(r 值分别为0.398、0.192、0.291、0.391、0.231、0.287、0.191,P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区满意度高、高 水平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从事机关/事业单位与医疗卫生职业对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 均< 0.05);而高龄、患有慢性病及未婚、离异、丧偶的婚姻状况则对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P 均<0.05)。 结论 高龄、患慢性病、社区满意度低、无配偶、低水平健康生活方式的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低。需加强社会支持、医疗 保障及健康教育宣教,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以提高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

    • 安徽省老年人口腔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6(5):734-740.

      摘要 (242) HTML (0) PDF 480.74 K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安徽省老年人口腔衰弱(oralfrailty,OF)患病现状,探讨老年人OF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OF指 数-8、微型营养评估量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SARC-F量表对安徽省6个市1278例老年人进行调查,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OF危险因素。结果 安徽省老年人OF患病率高,为51.17%,影响老年人OF的危险因 素分别是患有慢性病(OR =2.553,95%CI :1.960~3.324)、营养不良(OR =2.130,95%CI :1.575~2.882)以及肌 少症(OR =1.545,95%CI :1.169~2.042),而每年体检(OR =0.571,95%CI :0.440~0.740)、中等社会支持(OR = 0.616,95%CI :0.457~0.832)和高等社会支持(OR =0.368,95%CI :0.247~0.549)、电子健康素养(OR =0.441, 95%CI :0.276~0.705)是老年人OF的保护因素。结论 安徽省老年人OF患病率高,慢性病、营养不良以及肌少症 会增加老年人OF的发生风险,每年体检、增加社会支持及提高电子健康素养会降低老年人OF的发生风险。医护人员 应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OF发生,促进老年人口腔健康。

    • 广西某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分析

      2024, 46(5):741-745.

      摘要 (238) HTML (0) PDF 431.62 K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s,MDROs)分布情况、感染特点等调查,以期能够针对性 地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及干预措施,为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某院2017—2021年多重耐药 菌感染分布特点、感染的危险因素等进行描述统计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之间 MDROs感染发现率经过χ2 检验、χ2 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随着年龄的增大、住院时间的延长, MDROs感染发现率增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住院天数均可影响MDROs感染的发生,男性比女性更 易发生MDROs感染(OR =0.614,95%CI :0.569~0.664);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MDROs感染(OR =0.974, 95%CI :0.972~0.976);住院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MDROs感染(OR =0.967,95%CI :0.966~0.969)。经过描述 性统计发现,MDROs感染发现率最高的科室是重症医学科,其次是呼吸内科和老年病科,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是该 院MDROs感染高发的部位。结论 针对易感因素,应加强对男性、高龄、住院时间长、重症医学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 感染防控力度,通过采取合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血压、尿酸、糖脂代谢的关系——以武鸣区为例

      2024, 46(5):746-750.

      摘要 (238) HTML (0) PDF 413.59 K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以广西武鸣区为例,了解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的现状,进一步分析BMI水平与高血压、高尿酸 血症、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的5354名武鸣区城乡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信息,对空腹血糖(FBG)、尿酸(UA)、三酰甘 油(TG)、总胆固醇(T-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性 分析该聚集地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BMI水平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 糖及血脂异常间的关联。结果 该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19%、14.06%,男性超重、肥胖 检出率高于女性(P <0.001),以35~59岁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不同BMI水平常住居民的高血压、高尿酸血 症、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检出率随着BMI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Spearma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BMI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UA、 TG、T-CHOL和LDL-C呈正相关(P 均<0.001),与HDL-C呈负相关(P <0.001);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和 高血糖的患病风险随着BMI水平的上升而上升(P 均<0.001)。结论 BMI水平与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的高血压、高 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应针对高水平BMI聚集地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生活宣教,提升健康防 护意识,以减少慢性疾病发生。

    •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慢阻肺出院患者肺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2024, 46(5):751-759.

      摘要 (230) HTML (0) PDF 1.71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慢阻肺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 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PubMed、CINAHI、EMbase共9个数 据库公开发表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出院患者肺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3年12月31日,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医院主导的 常规延续性护理相比,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模式能较好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第1秒用力呼吸量 (FEV1)[MD =0.51,95%CI (0.32,0.71),P <0.01]、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D =4.52, 95%CI (3.13,5.19),P <0.01]、第1秒用力呼吸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MD =8.34,95%CI (5.39, 11.30),P <0.01]、改良版呼吸困难量表(mMRC)得分[MD =-0.39,95%CI (-0.52,-0.26),P <0.01];有效提 高患者运动耐量[MD =45.23,95%CI (22.33,68.12),P <0.01];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MD = -4.48,95%CI (-5.46,-3.50),P <0.01]及降低再入院率[MD =0.28,95%CI (0.19,0.43),P <0.01]。结论 医院-社区-家 庭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慢阻肺出院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 基于CiteSpace的生酮饮食与肿瘤代谢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4, 46(5):760-766.

      摘要 (233) HTML (0) PDF 5.26 M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生酮饮食与肿瘤代谢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国内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和 参考。方法 通过在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主题词字段,运用CiteSpace6.2.R6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 文章的年度分布、国家、研究机构、作者、发表的期刊、基金、引用情况以及关键词等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 有效文献412篇,逐年发文量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研究热点集中于酮体、氧化应 激、胰岛素抵抗、β-羟基丁酸、瓦伯格效应;前沿趋势关注于代谢机制、脂质代谢、结直肠癌、肺癌等方面。结论 针对肿 瘤代谢的生酮饮食研究正在不断扩展,逐步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研究团队间的合作和交流仍然有限,需要 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以促进团队间的合作,并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 >中医药现代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腧穴配伍规律

      2024, 46(5):767-772.

      摘要 (226) HTML (0) PDF 1.13 M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 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 、PubMed、WebofScience自建库至2023年10月收录的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采 用MicrosoftExcel2019建立数据库并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Modeler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高频 腧穴共现网络图;采用SPSSStatistics25.0对腧穴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结果 ①共纳入144篇文献,提取 针灸处方184条,涉及腧穴126个,总频次1659次;②腧穴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为合谷、曲池、肩髃、外关、足三里;③卒中 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偏瘫、肩手综合征、肢体活动异常表现多见;④所选经脉主要为手、足阳明经及足少阳经,选穴多 在四肢部;⑤特定穴中五输穴应用频次最高;⑥穴组围绕曲池、合谷、肩髃、外关、足三里5穴,前三十位高频腧穴可分为8 个有效聚类群。结论 治疗重视阳经取穴,阴经并用,重视腧穴的近治作用,总体扶正祛邪,遵循中医治病整体观。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徐经世治疗脾胃肝胆病的组方用药规律

      2024, 46(5):773-779.

      摘要 (224) HTML (0) PDF 751.94 K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医大师徐经世临证治疗脾胃肝胆病的组方遣药规律进行探讨。方法 检索徐经 世对于脾胃肝胆病治疗的相关医案并收集处方,利用WPSOFFICE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对其使用过的中药开展频次、 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等剖析,通过Cytoscape3.7.2、IBMSPSSModeler18.0Apriori和SPSSStatistics22.0软件展开核 心处方中药筛选、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共收录117首处方,使用中药共计143味,总使用频次达 1394次,频次排名前5的药物分别是竹茹、陈皮、枳壳、绿萼梅、半夏;所用中药寒温并用,四气五味以甘寒为主,苦辛温 为辅,归经以入胃经为主,多为补虚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支持度用药组合“竹茹-半夏- 枳壳”,高置信度组合“白术-黄芪”,并通过复杂网络得到竹茹、枳壳、半夏、陈皮、白术、绿萼梅之间关联性最强;聚类分 析得到10类药物组合;因子分析得到11个公因子。结论 脾胃肝胆病的病机以胆胃不和、肝郁脾虚为主,主要表现为 脾虚失运、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胆腑失利、气机失调、气血失和等,对其治疗主要以利胆和胃,平衡升降为法,辅以理气化 痰、清热健脾等,常用黄连温胆汤、苍白二陈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方。

    • 扶正逐瘀汤治疗脓毒症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菌血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机制研究

      2024, 46(5):780-786.

      摘要 (214) HTML (0) PDF 1.26 M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扶正逐瘀汤治疗脓毒症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菌血症的作 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重症医 学科(ICU)的68例明确诊断脓毒症菌血症患者,并且药敏试验为多重耐药菌,根据是否使用扶正逐瘀汤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观察组为菌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使用扶正逐瘀汤的患者,对照组为菌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未使用扶正逐瘀汤 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治疗。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扶正 逐瘀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OMIM 和GeneCards数据库分别检索脓毒症、菌血症、多重耐药菌的靶点,绘 制韦恩图。使用Cytoscape3.10.1软件、STRING 数据库、DAVID 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基因本体(GO)和京都 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SOFA 评分、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观察组WBC计数、CRP水平、中医症候评分、症候疗效判定明显优于对 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治疗脓毒症菌血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中,加用扶正逐瘀汤的 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且扶正逐瘀汤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抑制常见多重耐药菌,值得推广应用。

    • >医学综述
    • 狼疮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4, 46(5):787-792.

      摘要 (233) HTML (0) PDF 454.85 K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且累及全 身多个系统器官组织,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建立一个合适的狼疮动物模型对于探索SLE的病因、发病机 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狼疮小鼠模型是研究SLE的良好工具,现介绍不同种类的狼疮小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及 其特点,探讨各种模型的优缺点,以期为研究者在探寻狼疮的发病机制、开发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治疗药物的过程中提 供参考。

    • 深度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 46(5):793-796.

      摘要 (228) HTML (0) PDF 417.22 K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瘢痕挛缩是深度烧伤后的常见并发症,累及关节部位的瘢痕挛缩可导致关节的正常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 的日常生活。本文旨在对目前深度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畸形修复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度烧伤患者关节 部位瘢痕挛缩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肠道菌群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靶标的研究进展

      2024, 46(5):797-801.

      摘要 (245) HTML (0) PDF 479.80 K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口服降糖药不仅能改善Ⅱ型糖尿病,同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健康,表明肠道菌群有望作为治疗Ⅱ 型糖尿病的新靶标,肠道菌群这一靶标在参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时具有多样性、人群差异性、以及不同糖尿病合并症中 表达的差异性等特点。现有降糖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影响肠道菌群发挥降糖作用,桑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植物乳杆 菌N3771发酵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盐碱地菊芋治疗、粪菌移植治疗、光控菌降糖治疗等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变化来发挥 降糖效果的新型治疗方法被发现。现就以肠道菌群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靶标的特点及其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 综述。 关键词

    • 休克蛋白90α联合AFP、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2024, 46(5):802-806,811.

      摘要 (230) HTML (0) PDF 467.56 K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肝癌常用的血清学指标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同工酶L3(AFP-L3)、γ-谷氨酰转移酶(GGT)、脱- γ-羧基凝血酶原(DCP)、热休克蛋白90、血浆DNA和RNA标志物、循环肿瘤DNA等,对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单 项检测都存在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问题,对早期诊断有局限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联合检测意义更大。为进一步阐明 热休克蛋白90α联合AFP、AFP-L3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本文综述热休克蛋白90α这一新的检测指标的生物学特性, 联合AFP和AFPL3检测对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潜在优势和面临的问题,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向和 参考。

    • >医学教育研究
    • “基于PBL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 46(5):807-811.

      摘要 (227) HTML (0) PDF 618.43 K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PBL的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不同的 教学模式,将安徽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120名学生定义为观察组,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5+ 3”一体化)120名学生定义为对照组。通过成绩分析、学生维度量表评价和教师维度量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成绩分 析中,两组学生期中理论测试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5);实践技能考核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8)。两组学生期末理论测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生维度评价中,观察组学 生课堂互动、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教师维度评价中,观察组学生对教师 教学态度、教学资源质量、课堂内容呈现和教学模式满意度4项标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PBL 的SPOC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医学影像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 思维导图辅助“CBL+PBL”教学法促进消化内科本科实习生临床技能教学高阶性目标达成的实践初探

      2024, 46(5):812-816.

      摘要 (234) HTML (0) PDF 839.92 K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思维导图辅助“CBL+PBL”教学法促进消化内科本科实习生临床技能教学高阶性目标的达成进行实 践与探索。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2018级(五年制)临 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基于思维导图的“CBL+PBL”教学 模式技能操作组,n =60)和对照组(“CBL+PBL”教学模式技能操作组,n =60)。对两组学生入科时一般资料、入科考 核及出科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调查等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两组学生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学生出科成绩均优于入科成绩(P <0.05),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入科成绩无明显差异(P > 0.05),而观察组出科成绩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临 床技能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辅助的“CBL+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加强培养学生的高级思 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学高阶性目标的达成。

    • “新医科”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见习教学应用研究

      2024, 46(5):817-819,823.

      摘要 (240) HTML (0) PDF 454.75 K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医科”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见习教学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右江民族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两个班共115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 =57)和对照组(n = 58);研究时间为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观察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采 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理论考试成绩提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问卷结果提示观 察组对BOPPPS教学模式认可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新医科”背景下的 BOPPPS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临床见习兴趣和热情,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 微课联合CBL教学法在心血管影像线上全英教学中的应用

      2024, 46(5):820-823.

      摘要 (239) HTML (0) PDF 419.17 K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微课联合案例式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在心血管影像在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英语班”的63名国际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n =31)与对 照组(n =32)。观察组采用微课联合CBL教学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LBL)。比较两组医学生在心血管成 像学习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参与度提高、体验感增强、学习主动性继发、治疗评价与预后掌握方面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血管影像诊断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中,观察组学生的表现优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微课与CBL教学法的联合在心血管影像学习上更 为有效,能提升医学生的影像诊断技能及理论考试成绩。

    • >临床护理
    • 高血压患者疾病接受度在家庭关怀度与服药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

      2024, 46(5):824-827,832.

      摘要 (225) HTML (0) PDF 484.37 K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疾病接受度在家庭关怀度与服药依从性间的中介效 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以及服药依从性量表对29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 研究,使用SPSS2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使用Amos27.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高血压患者家庭关怀度得分为(3.90±2.20)分,服药依从性得分为(4.23±2.06)分,疾病接受度得分为(18.50± 9.37)分。家庭关怀度及疾病接受度与服药依从性均呈正相关(P <0.001),疾病接受度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P < 0.001),疾病接受度在家庭关怀度与服药依从性间呈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37%。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可以通过 提升高血压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增加患者疾病接受度,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在甲癌术后碘131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4, 46(5):828-832.

      摘要 (230) HTML (0) PDF 450.83 K (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在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 2021年12月31日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甲状腺癌术后行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性 对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将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2021 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 恐惧心理、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患者健康教育1周后、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FoP-Q-SF、HHI、SF-36评分 均优于对照组(P 均<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甲癌术后碘131治疗及预后的正确认知,减 轻恐惧心理,提高应对疾病的信心和能力,提升希望水平,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疾病康复。

    • 情志疏导配合手法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术后Ⅲ期淋巴水肿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4, 46(5):833-836.

      摘要 (223) HTML (0) PDF 409.06 K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疏导配合手法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术后Ⅲ期淋巴水肿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 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某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Ⅲ期淋巴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实施中医情志疏导配合手法穴位按摩,干预时长均为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上 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生存质量(ULLQoL)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PSO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 察组的ULLQoL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情志疏导配合手法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Ⅲ期淋巴水肿 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存质量。

    • 产检孕妇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 46(5):837-840.

      摘要 (245) HTML (0) PDF 374.95 K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产检孕妇的妊娠压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妊娠压力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的RAND随机函数生成 的随机数字由小到大进行排序,选取排序前400的为研究对象。400例中妊娠压力量表≥2分的阳性者为阳性组(n = 136),<2分的阴性者为阴性组(n =26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孕妇年龄、户籍、居住地、文化程度、工作情 况、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合并症、多次流产史等9项因素与妊娠压力的关系。结果 妊娠压力得分为(2.12±0.63) 分,0分没有妊娠压力37例,占总人数的9.25%,0.001~1.000分轻度妊娠压力99例,占总人数的24.75%,1.001~ 2.000分中度妊娠压力128例,占总人数的32.00%,≥2分的阳性者为重度妊娠压力136例,占总人数34.00%。妊娠压 力量表<2分的阴性者264例,占总人数的66.00%,≥2分的阳性者136例,占总人数的34.00%。以妊娠压力为应变 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社会支持、多次流产史。结论 文 化程度高、工作不固定、多次流产史等3种因素是产检孕妇妊娠压力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度高是产检孕妇妊娠压力的 保护因素。加强孕期心理健康筛查、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优化职业环境、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等,以期改善产检孕妇的心 理健康状况。

主编:黄龙坚

创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85/R

国内邮发代号:89-310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